八段锦-对于治疗颈椎腰椎疾病效果极好!!!
八段锦治病案例

八段锦治病案例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气功,起源于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八段锦治病的案例,让大家了解这种气功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案例一,高血压。
王先生是一位患有高血压的中年人,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心慌,经过医生的建议,他开始练习八段锦。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王先生的血压明显下降,头晕、头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通过坚持练习八段锦,王先生的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案例二,颈椎病。
李女士长期面对电脑工作,导致颈椎病的困扰。
她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她听说八段锦对颈椎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于是开始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李女士发现颈椎病的症状明显减轻,颈部肌肉也变得更加柔软。
案例三,失眠。
张先生是一位失眠患者,他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改善失眠的情况。
后来,他听说八段锦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于是,他每天晚上练习八段锦,逐渐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提升,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四,慢性胃炎。
王女士患有慢性胃炎多年,经常感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
她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她开始练习八段锦,每天坚持锻炼,奇迹般的发现胃部不适的症状逐渐减轻,食欲也有所增加。
案例五,腰椎间盘突出。
刘先生因为长期久坐办公,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经常感到腰部酸痛。
他尝试了各种物理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他开始练习八段锦,通过调整身体的动作和呼吸,逐渐发现腰部酸痛的症状有所缓解,腰部肌肉也变得更加柔软。
以上就是一些八段锦治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八段锦在治疗一些常见疾病上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练习八段锦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和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八段锦这种传统的气功,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远离疾病的困扰。
八段锦:颈椎病的克星

八段锦:颈椎病的克星在现有的对腰椎和颈椎治疗的方法中,游泳和按摩是比较有效的两种方法。
游泳是通过自主抬头、弯腰、伸直身体等动作改进脊椎弯曲度,使之充分放松后得到休息,但游泳比较适合初期的腰椎脊椎疼痛者,不太适合中期和后期患者,例如蛙泳的突然抬头以及触壁后的突然转身等动作,对肌肉和骨骼可能会有伤害。
按摩是将疼痛部位的肌肉软化,从而使肌肉重回弹性,缓解疼痛,按摩对于平时活动量较少和自己不易够到的肩颈处、背部肌肉效果尤其明显,不过这个对按摩师的手法要求也比较高。
而采用机器牵引的方法,目前是不推荐的,因为人体的肌肉和骨骼是有机体,如同弹簧一样,如果采用机械强行拉直,有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了。
张胜利老师对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八段锦动作进行了部分改良,坚持练习,可以在自主掌握力量和强度的情况下,有效缓解和治疗颈椎疼痛引起的身体不适。
八段锦源于道家的导引术,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宋朝,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的上品丝绸。
“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
八段锦作为导引术,既有“导”,也有“引”,导是方向,引是引申拉长。
简单的说,就是将人体的不同方向进行引申拉长,拉伸筋骨,增强柔韧性,以对抗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生理萎缩,以及由于久坐等职业性习惯而导致的局部肌肉僵硬等现象,使身体气血顺畅,增强免疫力。
八段锦对于颈椎、肩部和脊椎的拉伸效果有其明显,特别适用于长期久坐、没有时间和场地锻炼的都市白领。
八段锦最大的优点,是练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劳损和疼痛程度决定动作和恢复的力度,这与牵引、按摩等外力治疗不同,由于对自身疼痛程度和承受力度的准确把握,练习者主动控制动作的力度和幅度,既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又能避免二次伤害。
张胜利老师改良后的八段锦动作,核心思想是强调“强直”的概念,即强制将自己的身体拉直,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颈椎弯曲、脊椎弯曲而带来的肌肉僵化和腰间盘突出等问题。
八段锦治病案例

八段锦治病案例八段锦是一套源于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被誉为“国宝养生功”,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推崇。
除了对健康有益外,八段锦还有很好的治病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八段锦在治病方面的具体案例。
1. 高血压。
王先生,60岁,患有高血压多年,长期服药效果不佳。
后来他开始练习八段锦,每天坚持练习一个月后,他的血压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剂量,而且心情也变得更加舒畅。
2. 颈椎病。
李女士,45岁,因长期办公引起颈椎病,头痛、颈部酸痛严重影响生活。
通过朋友介绍,她开始练习八段锦,不久后,她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头痛也有所缓解。
3. 肩周炎。
张先生,50岁,因工作原因患上肩周炎,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医生建议,他开始练习八段锦,坚持练习后,他的肩周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再感到肩膀酸痛。
4. 糖尿病。
刘女士,5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长期注射胰岛素。
后来她开始练习八段锦,每天坚持练习,不仅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而且她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愉快。
5. 骨质疏松。
王老太,70岁,患有骨质疏松症,行走不便,容易摔倒。
后来她开始练习八段锦,通过坚持练习,她的骨质疏松得到了明显改善,行走更加稳健。
6. 慢性胃炎。
李先生,40岁,患有慢性胃炎多年,经常胃痛、胃胀。
他开始练习八段锦后,胃痛、胃胀症状有所缓解,食欲也明显提高。
7. 失眠。
张女士,30岁,因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问题严重影响生活。
通过朋友推荐,她开始练习八段锦,不久后,她的失眠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8. 慢性支气管炎。
刘先生,50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经常咳嗽、气喘。
他开始练习八段锦后,咳嗽、气喘症状有所缓解,呼吸更加顺畅。
以上就是八段锦在治病方面的具体案例,可以看出,八段锦对于一些慢性病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对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并重视八段锦这项传统的养生功法,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锻炼八段锦的好处

锻炼八段锦的好处
锻炼八段锦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好处:
1.增加身体柔韧性:八段锦的动作设计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是通过旋转、舒展和伸展的动作,可以放松肌肉、加强关节,并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消除疲劳:八段锦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有助于消除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
3.改善心理健康:八段锦的节奏缓慢而平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促进血液循环:八段锦的动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有效地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不仅可以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对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好处。
5.增强脾胃功能:八段锦的练习中,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双手托天利三焦”、“调理脾胃臂单举”等,可以有效地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
6.固肾腰:八段锦中的“双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等动作,可以锻炼腰部,固肾腰脊,防治腰部的疾病。
7.提高免疫力:八段锦是一种低强度运动,长期坚持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请注意,虽然八段锦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运动,但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建议。
八段锦动作及口诀

八段锦动作及口诀八段锦站式动作及口诀八段锦定式动作说明颈椎不好的人,我建议您可以练《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
不过要坚持打,才可以对颈椎起到保健的作用哦。
八段锦是由八种如“锦”缎般优美、柔顺的动作组成,更是国术精华之集“锦”。
八段锦在现代养生保健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练八段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
前人将每段锦的功能和要领都浓缩成七个字,作为该段锦的名称,简单易记。
XXX《八段锦》动作口诀一)站式八段锦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XXX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八段锦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迟钝,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
XXX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1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材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以外侧。
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
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材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健身气功在临床治疗中逐渐被应用,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八段锦作为健身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八段锦,又称为八段锦气功、八段锦功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术,具有为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好处的效果。
据相关研究表明,八段锦可以调节人体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促进心血管健康、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等等。
现将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一、八段锦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人们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而八段锦的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每天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显著地提高心血管健康指标。
在研究过程中,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血压及脂肪代谢指标比对照组更明显地改善。
因此,建议健康人群、中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坚持练习八段锦,从而改善心血管健康。
二、八段锦对免疫力的影响八段锦能够刺激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进行协作,并可促进脏器功能,对人体免疫系统有直接的影响,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八段锦能够显著提高游离无机物(包括Cu、Zn、Fe等)的含量和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使人体逐渐形成免疫保护盾,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三、八段锦改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研究表明,八段锦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肥胖人群练习八段锦后,其体重、BMI、腰围、腹部脂肪等指标均明显降低。
对于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八段锦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降低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不良情况,维持身体健康。
四、八段锦舒缓压力和抑郁情绪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和快节奏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抑郁情绪的出现也越来越普遍。
研究表明,八段锦能够有效舒缓压力,降低情绪抑郁,提高身心健康。
通过对病人进行八段锦练习后,可显著降低抑郁指数,并有可能带来长期的心理健康好处。
五、八段锦改善睡眠质量一定程度上,八段锦练习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会感到身心可以更加放松,精神更加集中,从而能够有助于睡眠的提高。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养生功法,由八个动作组成,通过呼吸调息和身体运动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锻炼内外平衡。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中,并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康复和养生方法。
以下是八段锦的一些功效与作用:
1. 健脾益胃:八段锦中的运动动作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脾胃的健康,对于消化不良、胃胀、脾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润肺养肺:通过调整呼吸和肺部的运动,八段锦可以促进肺部气血循环,增强肺功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强身健体:八段锦的动作涵盖了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伸展、扭转、拉伸等,可以锻炼肌肉、韧带、关节等,并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4. 舒缓压力:通过深呼吸、放松动作和注意力集中,八段锦有助于消除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促进身体松弛和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
5. 促进血液循环: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可以提高心脏的负荷和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的问题。
6. 调节脊椎和骨骼:八段锦包含了多种脊柱的伸展、扭转和放
松动作,可以改善脊柱的灵活性,减少脊椎疾病的发生,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7. 改善睡眠质量:八段锦练习过程中的呼吸调息和动作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失眠和焦虑引起的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8. 增强免疫力: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和呼吸调息有助于调节体内各系统的平衡,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增加体质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八段锦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养生功法,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也有利于舒缓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太极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体操之一,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太极拳的动作技巧,旨在通过舒缓柔和的动作来调养身心,增强体质。
以下将介绍太极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及其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以挥手托举天地为意象,通过胸腹的扩张与收缩,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
同时,托天理三焦的动作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肩周炎等症状。
第二段:两手云门独立开以腰椎为轴心,上下扭转腰背,左右回旋臂肘,这个动作可以消除腰背酸痛,并且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同时,云门独立开的动作还能刺激经络,调节内分泌,对改善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也有疗效。
第三段:左右搂膝拗步行两膝交替抬起,通过腿腹的活动来刺激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缓解便秘、腹胀等胃肠问题。
此外,左右搂膝拗步行还可以增强下肢力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四段:五禽戏力量劲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健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式了。
通过模仿虎的奔跑、跃跃欲试的姿态,五禽戏力量劲可以提高人体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第五段:退竹推浪手往前摆这个动作以竹子离地的动作为意象,通过身体的前倾来刺激腰背的经络,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退竹推浪手往前摆的动作还可以加强胸肺腔的呼吸功能,减少胸闷气短的症状。
第六段:勾卧野马踏九霄以骑马行走为基础动作,通过膝关节的上下运动,刺激腰、腿、髋部的经络,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第七段:双手攀足瑜珈弓这个动作以攀足维持平衡为基本动作,通过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腰背,锻炼柔韧性,增强腿部力量。
双手攀足瑜珈弓的动作还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颈椎病和头痛等症状。
第八段:两手攀天魁星走这个动作以两手向天高举为主要动作,通过上肢的伸展和躯干的扭转,可以调整气血的循环,增强肺活量。
两手攀天魁星走的动作还可以有效改善肩颈部位僵硬和脊柱前凸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1]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目录∙1释义∙②小儿指纹诊法。
∙2健身气功八段锦∙(一)坐式八段锦口诀∙(二)坐式八段锦练法∙3站式八段锦∙(一)站式八段锦口诀∙(二)站式八段锦练法∙4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后四段作用:强身)∙5动作口诀∙预备式口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1释义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
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
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
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
……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
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
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
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
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
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
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
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
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②小儿指纹诊法。
指小儿指纹的纹形改变及其延伸方向共八种类型的合称。
又名八片锦。
《四诊抉微》载:鱼刺形,主惊风、痰热;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水字形,主食积、咳嗽、惊疳;乙字形,主肝病惊风;虫纹形,主肝虫、大肠秽积;环形,主疳积吐逆;乱纹,主虫;珠形,主死。
现较少用。
参见十三指形条。
2健身气功八段锦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
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
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的练法如下:(一)坐式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
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
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
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
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
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
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
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3站式八段锦站式八段锦分南派与北派。
南派运动量小,北派运动量大。
常见的是南派。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站式八段锦口诀1双手托天理三焦,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站式八段锦口诀2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弯弓似射雕。
顶天立地臂单举,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左顾右盼任耳瞧。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
反复六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
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
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
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
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
反复六次。
8.背后七颠把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
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
反复练习六次。
4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5动作口诀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