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颈椎病的穴位

合集下载

颈椎病高发期中医5大穴位帮你缓解疼痛

颈椎病高发期中医5大穴位帮你缓解疼痛

颈椎病高发期中医5大穴位帮你缓解疼痛夏季吹着空调风那是多么地惬意,但你可知,当你在享受空调给你带来的凉爽时,是否想到风寒会侵袭身体,导致人体气血不通呢?当颈部血液不畅通时,颈椎就会产生僵硬感,伴随而来的就是长时间的疼痛、手发麻、走路步态异常等早期颈椎病变症状。

面对颈椎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养护颈椎?如何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中医教你通过5个穴位按摩缓解颈椎疼痛1、拿捏颈肌做法: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2、按揉风池穴做法: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3、对按头部做法: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4、按摩百会穴做法:将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5、按揉缺盆穴做法: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按揉到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凹陷处)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虽然说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但是还要注意平时对颈椎的养护,只有这样颈椎病才不会复发。

因此,生活中,预防颈椎病一定要做到以下3点:一、天气越来越热,不要为了一时凉快而忽略了保暖工作。

更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

二、我们知道,颈椎病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其中,错误的姿势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

大椎穴名词解释(二)

大椎穴名词解释(二)

大椎穴名词解释(二)
大椎穴名词解释
1. 大椎穴
•定义:大椎穴是人体背部最高的穴位,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界处的正中央,也是人体12个正经脉的起点之一。

•举例:按摩大椎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头晕的症状。

2. 穴位
•定义:穴位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特定部位,通过按摩、针刺等方式来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

•举例:按摩大椎穴、涌泉穴等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3. 经络
•定义:经络是中医学中指导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共有12条经脉和8条奇经八脉。

•举例:大椎穴所在的经络为督脉,通过按摩大椎穴可以调理督脉,改善身体状况。

•定义:督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之一,起于阴交穴,止于上巨虚穴,与脑部和脊髓相连。

•举例:按摩大椎穴可以刺激督脉,帮助调节脑神经功能,舒缓神经紧张。

5. 针刺
•定义:针刺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在穴位上插入针具来刺激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举例:针刺大椎穴可以改善颈椎病,减轻颈椎疼痛的症状。

6. 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颈椎疼痛、头晕、手麻等。

•举例:按摩大椎穴是缓解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7. 头晕
•定义:头晕是一种感觉,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摇摆或不稳定。

•举例:按摩大椎穴可以起到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缓解头晕的症状。

•定义:按摩是通过手法在人体表面施加力量和刺激,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放松身心等效果。

•举例:通过按摩大椎穴可以舒缓颈椎病引起的肩颈酸痛。

以上是关于大椎穴名词解释的示例,希望对阅读者有所帮助。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颈型颈椎病:主穴:风池、天柱、完骨、颈椎夹脊、大椎;
配穴:百会、四神聪、头维、上星、印堂、率谷、脑空、玉枕、合谷、列缺。

脊髓型颈椎病:颈夹脊、风池、完骨、天柱、风府、天宗、肩井、肩外俞、秉风、印堂、内关、列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穴:风池、天柱、完骨、颈椎夹脊。

配穴:四白、太阳、印堂、列缺。

神经。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穴:双侧颈椎夹脊。

配穴:肩髃、曲池、外关、膻中、气海、后溪、悬钟。

混合型颈椎病:双侧风池、风府、完骨、天柱。

配穴:合谷、列缺、肩贞、曲池、手三里。

颈椎病共济失调综合征:仰卧位选穴:百会、承灵、上星、印堂、四白、人迎、曲池、列缺、申脉、合谷、后溪、照海、血海、梁丘、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
足临泣、太冲。

坐位选穴:哑门、风府、天柱、颈夹脊、天鼎、天容、肩井等穴。

肩周炎:肩髃、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膝关节炎:膝眼、鹤顶、阳陵泉、膝阳关、梁丘。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脊椎、患侧阿是穴、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等。

坐骨神经痛: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风市、飞扬、昆仑、承山,肾虚者加刺肾俞、太溪,血瘀者加血海、膈俞,风寒加风池。

面神经麻痹:双侧风池、瘫痪侧完骨、下关、颧髎、迎香、睛明、攒竹、丝竹空;瘫痪对侧合谷;久病加双侧太冲。

三叉神经痛:主穴:下关、四白、风池、翳风。

配穴:第一支痛加攒竹、太阳。

第二支加四白、颧髎;第三支加颊车、迎香。

肩颈僵硬试试按摩风池穴放松

肩颈僵硬试试按摩风池穴放松

肩颈僵硬试试按摩风池穴放松肩颈部位是人体常见的紧张和僵硬的区域。

长时间的坐姿、办公室工作、缺乏运动等原因都会导致肩颈部位的肌肉紧张,进而引发肩颈疼痛和不适。

而风池穴,又称风府穴,位于颈部后方头颈交界处的两侧,是缓解肩颈僵硬的有效穴位。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按摩风池穴以放松肩颈部位。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按摩前,建议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以确保效果最佳。

首先,找到风池穴位。

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即大约在耳后下方,约为一寸(中指指腹宽度)的位置。

其次,清洁双手,以保证按摩的卫生和舒适。

最后,找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可以打开柔和的音乐,创造一个舒适的氛围。

二、按摩步骤1. 坐姿按摩首先,采取正确的坐姿,保持身体放松,用双手轻轻揉捏风池穴。

开始时,可以使用中指和无名指,以揉搓或按压的方式,将力量逐渐增大。

从上至下,由浅入深地按摩风池穴5-10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缓解肩颈部位的紧张感。

2. 仰卧位按摩如果你更喜欢仰卧位按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躺在平坦的床或地面上,仰卧,头部稍微向后仰。

双手交叉放置于胸前,用拇指缓慢按压风池穴。

掌握适宜的力度,平缓地按压5-1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这种按摩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颈部位的僵硬感。

3. 推拿按摩除了按压,你还可以尝试用推拿的方式按摩风池穴。

双手交叉放置于胸前,用拇指和指腹交替推拿风池穴。

动作应该轻柔、有力度,但不要用力过猛。

每次按摩可以持续1-2分钟,重复数次。

推拿按摩有助于肩颈肌肉的放松和舒缓,进而缓解肩颈僵硬的问题。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按摩风池穴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首先,每次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

太长时间的按摩可能会导致疲劳或不适感。

其次,按摩的力度应适中,不宜过于粗暴或过于轻柔。

如果感觉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最后,在应用力度时,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力量,过重或过轻都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颈椎病经验七穴针灸

颈椎病经验七穴针灸

颈椎病经验七穴针灸
今就颈肩腰背痛,整理陈教授常用的“颈椎病七针”,与大家分享。

第一针: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直刺。

第二针:双侧天柱(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向内斜刺。

第三针:身柱(位于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直刺。

第四针:双侧天宗(位于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向颈部刺。

第五针:双侧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向内斜刺。

第六针:双侧飞扬(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直刺。

第七针:三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此穴男取左,女取右,向掌指关节方向刺。

凡颈肩腰背痛,取此七穴,力求每针必有针感。

另外,针对每个人有不同体质,或是辨证不同,应配合其他治疗调理全身。

此七针,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之用,临床可依证配合使用。

治疗颈椎病的特效穴位

治疗颈椎病的特效穴位

治疗颈椎病的特效穴位--后溪穴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分类上,有神经根性的,椎动脉型的,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的。

而中医一般认为是由于肝肾虚,筋脉闭阻所致。

中医认为:经脉所行,主治所及, 由于后溪穴属于八脉交会穴, 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通督脉, 可以治疗督脉巡行所产生的疾病。

督脉乃阳脉之海,阳气旺盛,就如同火气很盛一样,需要水的滋润、而这个后溪穴就是专门为督脉提供水源的地方,所以古人云“后溪专治督脉病”,后溪虽然在手上,但它最擅长治疗脖子上的疾病,比如颈椎病,这就是中医上病下治的原理、如果颈椎病出现的症状是后背正中比较严重,那用后溪穴这个穴位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果还有肩和上肢症状,那就要循经取穴了,比如肩禺,手三里等。

后溪穴很好找,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将双手轻松地在桌沿上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会有轻微的酸痛。

这个动作,可每天两次,每次三五分钟就行,长期坚持对颈椎、腰椎、后背疼、腿疼,确实有着非常好的预防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还可预防驼背,缓解疲劳,并有补精益气的功效.一斤老陈醋加半斤谷酒。

倒在土瓷钵内,放在微火上熬,水分挥发后,钵底留下一层黑色膏子,待冷却后,用勺子挑一点涂在消毒纱布上,再敷在颈椎疼痛处,用胶布贴住。

24小时换药,一钵可贴七八次。

我朋友敷贴一个月后彻底好了。

至今未复发。

很多人试用后,颈椎病也好了。

酒熬醋治颈椎病朋友的确有特效,俗话说偏方治大病,不妨一试,只有益处。

另:老年人大多腿弯部经常有骨刺,痛则难忍,行走更痛。

我有一土方告知大家:用白酒浸泡狗骨,10天后用浸泡的溶液查腿弯部,有奇特的显著效果。

一试备知哟。

颈椎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该疾病由于是长时间的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在治疗颇为棘手。

那么有治疗颈椎病的土方法吗?治疗颈椎疾病的一些土方法主要是运用按摩来治疗该疾病的。

颈椎病的穴位注射

颈椎病的穴位注射

颈椎病的穴位注射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由于颈椎间盘的慢性退行性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出现颈臂痛、头晕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无论男女皆可发生,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颈筋急”、“肩颈痛”等范畴。

颈椎病穴位注射一取穴:大椎穴。

用药: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10ml。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取大椎穴以病变侧,旁开0.5寸处进针,以45°角斜向大椎穴方向刺入,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日1次。

颈椎病穴位注射二取穴主穴:颈部夹脊穴、膈俞、阳陵泉;配穴:百会、风池、附分、外关、手三里。

用药: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K注射液0.25g、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混合均匀。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次每穴位注射0.5ml。

然后、将骨刺治疗机及常用骨刺专用液浸泡,正极置于病变局部,负极置于循经所取穴位或疼痛部位上,通电45~60分钟,每日治疗1次。

颈椎病穴位注射三取穴:主穴为颈4~7夹脊穴;配穴为肩井(双)。

用药:丹参注射液4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0.9%氯化钠注射液4ml。

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混合后摇匀。

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穴位刮痧 7种治疗不同劲椎病的穴位刮痧法

穴位刮痧 7种治疗不同劲椎病的穴位刮痧法

穴位刮痧 7种治疗不同劲椎病的穴位刮痧法
*导读:随着现代互联网的不断的发达,很多上班族都是一天上班8个小时都是坐着的。

长时间坐着不动,很容易得颈椎病。

那么如何治疗颈椎病?刮痧是一个不错的健康有养生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7种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

……
刮痧方法一
取穴:背部夹脊、肝俞弋、肾俞、悬钟穴。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以补法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背部穴,再刮下肢悬钟穴。

至局部皮肤潮红,或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每周2次。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刮痧方法二
取穴:风池、颈夹脊、大椎、肩井穴。

操作:患者取坐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刮拭所选穴位处,至局部皮肤出现瘀点为度。

每周2次。

主治:颈型颈椎病
刮痧方法三
取穴:肩井、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循行线。

操作:患者取坐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以泻法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肩井,再刮上肢,至局部皮肤潮
红为度。

每周2次。

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刮痧方法四
取穴: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穴。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背俞穴,再刮下肢足三里,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周2次。

主治:交感型颈椎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颈椎病的穴位
穴位名称: 风府 、手三里 取穴方法:风府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 方肌之间凹陷处。 主治功效: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 取穴方法:手三里穴位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 纹下2寸处。 主治功效:牙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按摩手法: 拇指点按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肩髃 穴位位置: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 方向凹陷处。 主治功效: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按摩手法: 按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天牖(音有) [别名]天听。 穴位位置: 颈侧部 ,当乳突的后方直下, 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后缘 [取法]正坐,与下颌角平齐,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主治功效: 颈椎病,肩背疼痛,项强不能回顾,瘰疬,多梦等。目痛, 目昏,暴聋,耳鸣,头痛,头晕,头风,面肿,鼻衄,喉痹, 手法: 按揉 轻用力
穴位名称: 丘虚 穴位位置: 足外踝前下方 ,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主治功效: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 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 按摩手法: 点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悬钟 穴位位置: 外踝上面四指宽的位置 主治功效: 落枕、 颈椎病、 头痛、偏瘫、 颈椎病、足膝麻木酸痛。 按摩手法: 点按 敲打 稍用力
穴位名称: 肩井 穴位位置: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 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功效: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 枕等。 按摩手法: 点按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大包 穴位位置: 距腑下约14厘米处(两倍于四指宽度)。 主治功效: 急症 如急性腰扭伤、颈椎扭伤、肋间疼痛等 按摩手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穴位名称: 天宗 穴位位置: 肩胛部 ,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主治功效: 肩周炎、肩胛痛、肩背软组织损伤, 乳腺炎等上肢 瘫痪、肩臂风湿痛。 按摩手法: 按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后溪 穴位位置: 手掌尺侧 微握拳 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 远侧掌指横纹 头赤白肉际处。轻轻握拳,掌横纹最外侧端点,小指根部偏下一点的 位置,有一个凸起,这就是后溪穴。 主治功效:统治颈肩腰椎病。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 症、癔病、角膜炎等。 按摩手法: 点按揉 稍用力
穴位名称: 阴谷 穴位位置:位于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主治功效: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 股内侧痛 。 部,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 (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 主治功效: :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 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按摩手法: 点按 稍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