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标准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 年版)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
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破伤风免疫制剂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
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etanus vaccine,adsorbed,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F(ab')2, F(ab')2] 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immunoglobulin,HTIG)。
其中F(ab')2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 TAT 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 IgG 等大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的相对含量,2使之安全性较TAT 得到较大提高。
在 HTIG 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其次选择 TAT。
先选择F(ab')2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
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基本流程如下:(一)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分类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应当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环境和受伤的过程,对伤口进行分类。
外伤常用药2

(6)儿童在误饮牙漱液后,可出现酒精中毒症状(如口齿不清、嗜睡、步态摇晃等), 应送急诊处理。 (7)本品经长时间的热处理可分解,帮浓度较高的溶液(1%以上)不能高压灭 菌。稀溶液(0.1%以下)高压灭菌时间不得超过115℃,30分钟。 用法用量 (1)创伤、烧僵、皮肤损伤或疾患的消毒:用0.05%的醋酸氯已定或葡萄糖 酸氯已定水溶液。 (2)手术区皮肤准备:用0.5%的乙醇(70%)溶液。 (3)滴耳:用0.05%溶液。 (4)灌洗液:用0.02%和0.05%溶液,0.02%溶液可作为膀胱灌洗液用于尿路 感染。 (5)眼药水防腐剂;用0.01%溶液。
(2)用碘酊消毒皮肤发疱及皮炎。 (3)外用可能引起刺激和灼伤,因酊剂含44%~50%的乙醇,有被聚维酮碘取代的倾向。 (4)服用过量碘可产生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对消化道的腐蚀作用,有呕吐、腹痛、腹泻、 1~3天后发生尿闭,可因循环衰竭\喉头水肿而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或肺水肿死亡。后 遗症可发生食管狭窄,致死量约为2~3g。 [用法与用量] (1)皮肤灭菌,用2%碘酊局部涂擦后作用1分钟再用70%酒精脱碘。 (2)口腔科用法用量见“口腔科用药”。 (3)甲状腺疾病用法、用量见“内分泌用药”。 五、聚维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为一种应用较普遍的碘附。碘附(Iodophors或碘伏)是指元素碘和聚合物载体相结合的 一种疏松复合物。这种载体不仅有助于增强碘的溶解度,而且为持续释放碘提供一个 贮存库,其中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释放出游离碘,发挥杀菌作用。 严格意义上说碘附是指碘与任何载体相结合的一大类物质(聚维酮碘应属于其中较为常 用的一种)。因此,碘附类药物可根据载体的种类不同,或因碘与载体结合方式的不 同而有所有同的一种。可作为碘附载体的化合物有很多,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淀 粉水解产物、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等。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以络合碘、碘 附命名的碘制剂,或将聚维酮碘(PVP-I)等同于碘附(或碘伏)来标示。这种提法是 不够准确的。 [适应证]本品用于皮肤消毒、粘膜冲洗,医务人员刷手、泡手,注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用于治疗皮肤粘膜细菌性感染,如治疗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化脓性 皮肤炎、皮肤真菌感染等;也用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工业中的消毒。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外伤包括割伤、撞伤、擦伤、烧伤、扭伤、骨折等,处理方法如下:
1. 割伤: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清洁伤口周围,用少量抗菌药膏涂抹在伤口上,然后用消毒的绷带或创可贴进行包扎。
2. 撞伤:用冷敷袋或冰袋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休息并避免过度活动,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止痛药。
3. 擦伤: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擦伤处,避免使用酒精和碘酒等刺激物。
涂抹抗菌药膏,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4. 烧伤:将受烧部位立即放在冷水中冲洗数分钟,以减轻烧伤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尽快就医。
5. 扭伤: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且尽量保持患处高于心脏位置。
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同时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进一步伤害。
6. 骨折:不要移动患者,固定骨折处,如用木板或者绷带进行固定,并立即送医院就诊。
在处理任何外伤时,如果伤势严重或无法处理,请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

行业资料:________ 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4 页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天气渐暖,人们穿得少了,活动多了,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划伤皮肤、扭伤关节,这时很多人会习惯在皮肤表面擦一些外用药。
但不同的外伤,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在用药时还要注意禁忌,否则不仅不能促进伤口愈合,反而可能加剧伤情。
挫伤大多由于直接暴力而引起,如软组织的挤压伤、撞击伤、摔伤等。
挫伤早期可以冷敷,如果渗出严重则改为热敷,另外配合非处方药镇痛药或外固定治疗。
擦伤是由于皮肤和粗糙的物质发生剧烈摩擦后导致表面甚至真皮的损伤。
擦伤早期应该用生理盐水或消毒防腐药清洁伤口,外用非处方药的预防感染的药物。
在使用中药类外用药时要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应用外用药之前,应清洗创面,防止感染。
内服药物禁用于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内服药物要慎用于儿童。
皮肤过敏者要禁用该类外用药。
在使用西药类外伤用药时要注意,外用药物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
涂擦部位如有灼烧、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先洗净,必要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硼酸洗液不宜大面积使用,更不宜用于婴儿。
伤口或创面如有渗血或渗出液,难以敷药时,应先将其洗净擦干,然后敷药。
对外用药过敏者要禁用。
在使用一些常用外用药时,还要注意这些禁忌:碘酒:2%的碘酒用于刚起的疖子、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癣症等,已破损的皮肤、伤口或黏膜不宜擦用。
5%的碘酒,用于打针前给皮肤消毒,擦上碘酒后还须用70%的酒精擦去过多碘,以防止刺激皮第 2 页共 4 页肤。
但对碘酒过敏的人要慎用。
紫药水:不宜涂在皮肤破损黏膜等处。
处理大矸安全技术规程由于原煤矿井周期性来压,原煤生产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特大块矸石,这是我厂生产系统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特制定处理大矸安全规程如下:一、煤仓下给煤机插板正常开度应打到90%左右,当大块堵塞时,将插板再打开一点,如还不通,要用撬杠捅煤时,必须站在安全牢固的操作平台,另有一人监护。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
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破伤风免疫制剂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
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
其中F(ab')2 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TAT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IgG等大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2 的相对含量,使之安全性较TAT得到较大提高。
在HTIG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先选择F(ab')2,其次选择TAT。
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
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基本流程如下:(一)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分类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应当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环境和受伤的过程,对伤口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1. 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伤口;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 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的伤口;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
3. 污染伤口:被污物、有机泥土(如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如动物或人咬伤)污染的伤口;已经感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发生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二)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仔细询问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给予患者适宜的预防方法,后文详述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推荐。
家庭常备外伤药

家庭常备外伤药东方草抹立可软膏使用方法及范围抹立可软膏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家庭必备纯中药制剂的高效外用药膏,其主要功效是两大类:第一:针对皮肤、粘膜的外伤、炎症。
快速止血、止痛、止痒、消炎、消肿、消火解毒、生肌敛疮、促进伤口愈合。
第二:用于骨关节疼痛。
通过热敷可以起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作用。
可有效缓解颈椎、腰椎疼痛、老年人腰腿疼痛。
抹立可软膏的研制人是山西省首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赵晓林先生,东方草抹立可软膏属于赵晓林博士私家秘制配方,抹立可油纱并在1999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号:CN96111885.7)。
一、抹立可软膏介绍抹立可软膏是浓缩型、纯中药膏剂,不含丝毫的激素、色素和化学添加剂,无毒、无菌、无色素、无刺激性。
原料是由数十种道地的上品中草药材组成。
抹立可软膏制作工序也极其复杂:多种名贵中草药采用酒精萃取的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提取浓缩、制成膏剂,出厂前每一盒经历了钴60-γ-射线辐照灭菌灭活的严格消毒,一系列工序下来的制作工期要近50多天左右,这些工序绝不是家庭小作坊手工所能完成的。
抹立可软膏是严格按照国家药物制剂生产标准加工制作的,外包装盒上印有中、英文简要使用说明,严格保证质量。
抹立可软膏的高效、速效、实效,让您买的放心,用的顺心,疗效开心。
二、对皮肤烫伤、烧伤、电灼伤、刀切割伤、外科手术术后不愈、皮肤黏膜炎症(范围参照自带说明书)怎么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电击伤等,将抹立可药膏直接涂抹伤处薄薄的一层,两三分钟止痛,不起泡不感染,愈合的快。
如果没有及时涂抹抹立可软膏,已经起泡了,先用医用酒精消毒创面后,在水泡的最低位用消毒剪刀或针头刺破表皮,并用无菌棉签轻轻挤压,使水泡液充分流出,勿损伤水泡表皮,然后用抹立可软膏在伤面上薄薄的均匀涂抹一层,不需包扎。
次日同法处理。
两三天后水泡表皮干燥脱落,创伤面随之干燥封口,一周左右愈合。
对刀伤、切割伤等出血性伤口,如果出血量大,药膏不能在伤口处停留,可先用药棉或者创可贴压迫止血,待血量减小后立即涂上抹立可软膏,快速止血止痛、消炎消肿,促进愈合。
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常见外伤处理法1擦伤—般由摔伤、碰撞而造成。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在最外层),表皮的下面是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再下面是皮下组织。
擦伤最外层的表皮,不会出血很多,但比较痛。
轻微的表皮擦伤,如果创面很干净,面积较小又很浅的伤口,涂些碘酊以保护局部不使感染,任其自然干燥就可以了。
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或伤处粘有泥土及其他不洁的东西时,可用凉开水或2—3%的淡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涂上碘酊。
如果伤口粘有碎玻璃、金属碎屑等,冲洗不净时要去医院处理。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皮肤撕裂伤多因摔、撞严重将表皮、真皮全部撕裂。
伤口不整齐、不规则。
这种伤口多数出血较多,一般不宜自己处理,但首先要按压止血,然后速送医院清创缝合处理。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
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
在按压止血时要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毛巾等盖住伤口出血的地方按压。
干万不可用沙土、牙粉、面粉等洒在伤口上,因为这些东西都可将细菌带入伤口,使伤口感染化脓。
如果细菌进入血液到全身,可引起败血症。
3刺伤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
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损伤宝宝的肌肉或血管,因而,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病院。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手外伤多由外力所致,主要包括皮肤、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及手部的骨折、脱位、离断等,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特点是病情急迫,患者无心理准备。
可分为: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治疗原则上给予彻底清创缝合、复位、手部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等。
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起病急骤,应及时处理和沟通,尽快安抚患者情绪;并介绍麻醉情况、手术过程、功能锻炼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肢体功能异常等情况,使其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嘱患者卧床休息。
2、术前检查指导: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史、过敏史等,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做好术区皮肤清洁等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3、饮食护理:有消瘦、贫血、低血压等全身情况较差者,静脉输注营养物质。
4、用药护理:评估手部损伤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并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根据出血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积极备血。
5、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尿壶和便盆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患者以平卧位为主,禁止患侧卧位,抬高患肢10°-20°。
根据病情指导下床时间,起立时,患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于胸前,减轻患肢肿胀。
2、引流管护理:评估管道脱落风险。
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保持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3、用药护理:遵医嘱抗感染、抗痉挛、抗血栓、补液治疗,以促进再植指(肢)及皮瓣尽快成活。
4、病情观察:(1)行断指(肢)再植及皮瓣移植患者,患肢制动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注意再植指(肢)末端及皮瓣血运情况,如皮肤温度、感觉、运动、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标准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处理外伤应正确用药(标准版)
天气渐暖,人们穿得少了,活动多了,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划伤皮肤、扭伤关节,这时很多人会习惯在皮肤表面擦一些外用药。
但不同的外伤,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在用药时还要注意禁忌,否则不仅不能促进伤口愈合,反而可能加剧伤情。
挫伤大多由于直接暴力而引起,如软组织的挤压伤、撞击伤、摔伤等。
挫伤早期可以冷敷,如果渗出严重则改为热敷,另外配合非处方药镇痛药或外固定治疗。
擦伤是由于皮肤和粗糙的物质发生剧烈摩擦后导致表面甚至真皮的损伤。
擦伤早期应该用生理盐水或消毒防腐药清洁伤口,外用非处方药的预防感染的药物。
在使用中药类外用药时要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应用外用药之前,应清洗创面,防止感染。
内服药物禁用于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内服药物要慎用
于儿童。
皮肤过敏者要禁用该类外用药。
在使用西药类外伤用药时要注意,外用药物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
涂擦部位如有灼烧、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先洗净,必要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硼酸洗液不宜大面积使用,更不宜用于婴儿。
伤口或创面如有渗血或渗出液,难以敷药时,应先将其洗净擦干,然后敷药。
对外用药过敏者要禁用。
在使用一些常用外用药时,还要注意这些禁忌:
碘酒:2%的碘酒用于刚起的疖子、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癣症等,已破损的皮肤、伤口或黏膜不宜擦用。
5%的碘酒,用于打针前给皮肤消毒,擦上碘酒后还须用70%的酒精擦去过多碘,以防止刺激皮肤。
但对碘酒过敏的人要慎用。
紫药水:不宜涂在皮肤破损黏膜等处。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