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或导致物体形状、速度、方向改变的物理量。
- 质量和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量度,而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动能与功-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功:能量的转移或转换。
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 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或能量转换。
3. 静电学- 静电力:由于物体带电而产生的力。
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可以是吸引力或排斥力。
- 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空间,通过电场线可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 电势能:由于物体处于电场中而具有的能量。
4. 电流与电路-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阻组成的路径,使电流得以流动。
5.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对其他磁体或导体产生力。
- 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6. 光学-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会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7. 声波和听觉- 声波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媒质进行传播。
-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
- 听觉:人类的听觉是感受和识别声音的过程。
8. 核能与核反应-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具有正电荷且包含质子和中子。
- 核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辐射的过程。
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

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一、物理定律1. 质能守恒定律:质量的变化等于能量的变化。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变化等于平行外力总和的变化。
3. 热力定律:热量的流动速率,与热导率成反比。
4. 雷诺定律:流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流体的密度等于其静止时的密度。
5. 对称定律:物理定律存在对称性,任一已知变量如果不变,且另一变量变化时,定律仍同样有效。
二、动能物理解释1. 动能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位移、运动和加速而获得的能量,也叫动能(运动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3. 牛顿二定律:牛顿二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的动能不变,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能之间的转换比。
四、力学1. 重力:重力是物体在太空中两两往复运动时,由太阳和恒星产生的作用力,也叫万有引力。
2. 动力学原理:基本动力学原理是涉及运动物体的力学描述,主要包括动量定理、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理、差分方程原理等多条定理。
3.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指出,物体在作用于它的外力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等于作用于它的外力的矢量和。
4. 质量守恒定理:质量守恒定理表明,物体在单一物理系统中,只要物质不被消耗,系统总体物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五、机械特性1. 合力:合力是由一组相对连续的分力构成的,表示一个系统中力学作用的总和,它在机械设计中经常用到。
2. 动偶力学:动偶力学是研究物体力学运动过程中运动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 摩擦:摩擦是由物体之间的表面的特性决定的,是在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力线:力线就是把力矢量用线条表示,以便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互相关系等。
六、电磁学1. 电磁学定义:电磁学是研究磁场与电场,即电磁场及其影响规律的一门学科。
2. 雷电:雷电是指雷电的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达以光速。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交流电磁场穿过导体时,在导体中产生的场强作用,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的现象。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1. 力学-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垂直向下。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力图恢复原状的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热学-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 电学- 电荷:物体带电的量度。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
-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
4.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返回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色散:白光通过介质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
-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透镜。
-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内、焦距上、焦距外的成像特点。
5. 声学-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6.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一、力学1.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2.运动的描述与分析:位移、时间与速度关系的图表表示,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
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惯性参照系的概念,质点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分析。
4.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质点的加速度与受力大小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
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的特点与性质。
6.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方向定律:曲线运动的离心力与切向加速度,绳子中的张力。
二、热学1.热与温度:热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物体温度的测量与转换,热平衡。
2.物体的热传递:热传导定律,导热系数与导热性能,热传导的应用。
3.热量与功:功的概念与计算,热量的单位与计算。
4.温度与热量变化: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物质的比热容,热量的传递与温度变化的计算。
三、光学1.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虚像与实像的概念。
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3.透镜与光学仪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用途,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公式,虚像与实像的概念与判断。
四、电学1.静电学:静电荷与静电力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与性质。
2.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与电流的计算,电阻、电压和电流大小的关系,欧姆定律。
3.并联与串联:电流在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中的分布,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4.电功与电能:电功的计算,电能的转化与保存。
5.磁学:电磁现象,磁感线的概念与性质,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五、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机制,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路径的关系。
2.声音的特性:声波的振动周期与频率,声音的强度与音量的关系,共振与声音的增强。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
1.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
2. 运动的描述方法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 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动能和势能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二、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1. 力的作用
- 描述和测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 阿基米德浮力和应用
2. 力的效果
- 物体的变形与力的关系
-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条件
三、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1. 光的传播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折射和反射
2. 光的特性
- 光的颜色与光的谱
-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四、声的传播和声的特性
1. 声的传播
- 声的波动与声的传播
- 声音的三个特征
2. 声的特性
- 声的音调与音量
- 声的衰减和共振
五、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电路
1. 电的基本概念
- 电荷和电场
- 电位差和电势
2. 电流电路
- 电阻和电阻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
六、能量的转化和能量资源
1. 能量的转化
- 功率和机械效率
- 能量守恒定律
2. 能量资源
- 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概要,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1.力和压力:
-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压力的应用:液压机、气压式制动系统等2.运动和力学: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定理和功的定义
-牛顿三定律
-弹簧的伸缩和振动
-弹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3.电和磁: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公式
-电阻和电阻率
-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
-硬币电池和电解槽的原理
-磁场和磁力的概念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4.光和光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色散和干涉
-光的衍射和偏振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和光学公式5.声和声学:
-声波的传播
-声速和频率的关系
-总声强和单位声强的计算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乐器的声音原理和谐波
6.热和热学: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热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平衡和热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过程
7.原子和核能: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电离和激发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核能的利用和核反应方程式
-核能的风险和核辐射的防护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
这些是九年级全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热学、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九年级必考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必考知识点一、内能。
1. 内能的概念。
-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例如,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
- 质量: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
- 状态: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内能不同。
例如,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内能增大。
3. 内能的改变方式。
- 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如压缩空气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
-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 条件:存在温度差。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二、比热容。
1. 比热容的概念。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 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³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³J。
3. 热量的计算。
-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得热量计算公式:- 吸热公式:Q吸 = cm(t - t₀),其中Q吸是吸收的热量,c是比热容,m是质量,t是末温,t₀是初温。
- 放热公式:Q放 = cm(t₀ - t)。
三、热机。
1. 热机的概念。
-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 以汽油机为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必考知识点
班级:姓名:
1 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2 功率P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做功一定快公式:P=W/t
3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4 摩擦、机械自重产生额外功,有用功会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1;公式η=W有用/W总
5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公式W有用=Gh W总=Fs η=G/nF
6 提高机械效率:⑴增加物重;⑵减小摩擦;⑶减轻机械自重;
7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8 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9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无阻力,机械能不变;有阻力,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
10 降落伞匀速下落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摩擦生热)
11 热值是燃料的属性,跟燃料的质量、体积、燃烧状态无关(和密度类似) 公式Q=qm
1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3 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只能说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14 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15 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热量无关公式Q=CmΔt
16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17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图线整体向上)——如:冰、海波熔化
18 气门关闭,活塞向上:压缩冲程;气门关闭,活塞向下:做功冲程
19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公式η热机=Q有用/Q总=Fs/qm
20 热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1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2 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端;会有很大的电流,烧坏电路
23 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只有一条路径的是串联(一个不工作全不工作)
24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5 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用电器、开关→电源负极
26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不能直接连接电源;电压表要并联,可测电源电压
27 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28 串联:电流相等(I=I1=I2)、电压相加(U=U1+U2);并联:电流相加(I=I1+I2)、电压相等(U=U1=U2)
29 灯丝的电阻一般不变,若阻值增大是受温度影响
30 影响电阻: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一般不考虑);导体越长、越细,电阻越大
31 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一上一下,决定在下,近小远大”)
32 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大阻值处,且开关要断开
33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或灯泡)两端的电压
34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同一段导体)
35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跟电压、电流无关,公式R =U/I只用来计算电阻
36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I (电压表测U,电流表测I)
37 求电功率:①知道U、I,用P=UI;②知道I、R,用P=I2R;③知道U、R,用P=U2/R
38
2R
2
39 有示数、
40 探究I与R5Ω换为10Ω
41 用电器是并联的;灯与开关串联;开关接火线;灯的螺旋套接零线;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42 电能表示数的最后一位是小数,公式W电= n转/n标(单位为kw•h);1度=1kw•h=3.6×106J
43 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而额定功率不变
44 “220V 100W”灯泡L1比“220V 40W”灯泡L2电阻小,L1灯丝粗(U同,用P=U2/R)
45 并联时“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要亮些,串联时要暗些
46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原因:①短路(火线和零线接触) ②过载(总功率过大)
47 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总是会发热公式Q=I2Rt
48 电热器(电阻、小灯泡),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公式Q=W电=P电t
49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实际不存在;光线也是假想的
50 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作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北方(北极)
51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磁极间的作用和磁化现象,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52 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3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电生磁
54 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磁性的强弱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反映
55 安培定则:四指:螺旋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N极方向(上左下右)
56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可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
57 电动机(通电转动)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8 换向器在平衡位置及时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电动机连续转动
59 电动机不转动的原因:①摩擦太大;②电流太小;③磁场太弱;④处于平衡位置
60 电动机的转动速度:电流大小,磁场强弱;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
61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62 发电机是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磁生电
63 感应电流方向跟:①磁场方向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
64 扬声器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声);话筒原理:电磁感应(声→电)
65 测电笔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氖管发光的是火线
66 金属外壳用电器一定要接地线;一旦漏电,电流会不经过人体而流入大地
67 卫星导航、电视、收音机、手机和wifi都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微波也是电磁波
68 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公式:c=λf
69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光纤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全反射传输信息
70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内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能;太阳能制氢:太阳能→化学能
71 太阳能路灯:(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晚上)化学能→电能→光能
72 用手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手机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73 太阳能、核能是一次能源(自然界存在的);电能、汽油、酒精是二次能源
74 核裂变(链式反应):原子弹、核电站;核聚变(热核反应):氢弹、太阳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