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寄生虫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寄生虫ppt课件(1)

乙 甲
11
二、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和血吸虫
1、生活习性: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
2、形态结构: 猪肉绦虫的身体背腹扁平, 分为头节、颈节和节片三部分
3、生活史:
寄生 寄生虫、寄主或宿主
4、预防猪肉绦虫病
12
13
14
15
16
17
18
预防猪肉绦虫病:
首先要注意搞好饮食卫生。猪 肉必须充分煮熟; 切生肉、生菜的刀及案 板要和 切熟肉、熟莱的分开,以防止 污染。 同时还要避免人的粪便污染猪 的饲料。
9
一、线形动物: 蛔虫 1、生活习性: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
人的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物 生活
2、形态结构: 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 两端逐渐变细。活的虫体乳白色。 也有的是粉红色。雌虫较 大, 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部向腹 面卷曲
3、生活史: 4、预防蛔虫病:
10
(1)从性别上看甲是()蛔虫, 乙是()蛔虫
预防寄生虫病
让我们快乐生活
1
寄 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如人、猪)的 体内(体外或 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体上 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寄生虫:
得到利益的个体叫做寄生虫,如猪肉绦虫。
寄主或宿主:
遭受损害的个体叫做宿主或寄主,如人、猪。
2
解难题:
如何不被人消化? 如何摄取营养? 运动能力如何? 繁殖能力如何?……
19
血吸虫 钩虫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口 周围有()适于吸附在肠壁上;体表有 ()能抵抗人体消化液侵蚀;()结构 简单适于吸食小肠内()的食物。每条 雌虫平均每天产卵20万粒左右,因此具 有强大的()能力 (3)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交配后产 生的()随人体粪便排出 (4)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幼虫。 含有幼虫的卵具有()性。人喝了含有 ()的生水,吃了(或手上)沾有 ()生菜,都可能感染上()。
第10章0 常见人体寄生虫

人
土壤
人
41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1、感染
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方式:经皮肤主动钻入
(为主要的感染方式); 经口食入; 经胎盘输入
42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2、幼虫移行
丝状蚴 皮下组织 小静脉 随血流至右心
咽
小支气管、支气管
肺泡
肺
食管 胃
小肠
43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ts)
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 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 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 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
44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3、寄居
阶段:成虫 部位:小肠上段 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 产卵量: A.d: 1-3万个/日/♀;N.a :0.5-1万个/日/♀ 寿命: 3年±
17
蛔虫性肺炎肺切片
18
(二)、成 虫 致 病
1. 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
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 代谢产物毒性刺激 损伤肠粘膜→消化和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间歇性脐周疼痛等。重度感染的儿童, 可引起发育障碍
19
重度蛔虫感染儿童
20
2 变态反应
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 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 可能是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 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非特异表现:面部白斑、指甲白斑、 粘膜白斑、舌疹、夜间磨牙
常见寄生虫病课件

器官损伤
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 会对器官造成损伤,如 肝吸虫可引起肝脏炎症
和纤维化。
免疫系统损伤
寄生虫可引起人体免疫 系统异常,导致感染加
重或引发其他疾病。
生命威胁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 血吸虫病等,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病
蛔虫病
病因
由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 致,通过污染食物和水源 传播。
疟疾
病因
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所致,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症状
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严 重时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等并
发症。
治疗
使用抗疟药,如青蒿素、氯喹等。
03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 接触动物、处理生肉或处理粪便后。
注意口腔卫生
避免与寄生虫接触
生态与流行病学研究
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 略。
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宣传教育
01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寄生虫病的基本知识、传
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02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安全、避免接触
疫水等,降低感染风险。
旅行者指南
避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洗澡、洗 衣或接触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土壤和 动物。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 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环境卫生改善措施
改善水源
确保家庭饮用水来自清洁水源,并进行适当的处 理和消毒。
粪便管理
正确处理和处置粪便,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
环境清洁
保持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和动 物粪便。
寄生虫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咽
食道
小肠。
• 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 • 每天每条雌虫可排卵多达24万个 • 成虫在人体内存活一年左右
似蚓蛔线虫
(四)致病
幼虫和成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及肠功能紊乱。
1. 幼虫:移行过程中机械性损伤,肉芽肿形成,以肺部显
著。重感染时可出现肺出血,肺水肿。患者表现为发热、咳 嗽、哮喘、血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蛔虫症)。 1~2周内可自行消散。
肛门
• 生殖系统:雄性为单管型;雌性多为双管型。
虫卵:一般为卵圆形,卵壳为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卵壳由三层组成,自外向内为
卵黄膜scaroside)
线虫
(三)生活史
基本发育过程分为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线虫的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molting)。
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种类型: • 直接发育型(简单,如钩虫、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 间接发育型(较复杂,如丝虫),需要中间宿主。
线虫
(三)致病
• 机械性破坏 • 毒性作用
• 夺取营养
(蛔 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似蚓蛔线虫
(一)概述
最常见。成虫寄生于人小肠腔内,引起蛔虫病。
似蚓蛔线虫
(二)形态
成虫:大型线虫,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活
时粉红色或微黄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围以三个 “品”字形排列的唇瓣(背 1 ,腹 2 )。
形态
• • • • • 成虫 微丝蚴 班氏和马来微丝蚴的鉴别点: 体态、头间隙、体核、尾核 丝状蚴
Microfilaria of Wuchereria bancrofti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寄生虫病PPT精选课件

22
临床表现
成虫引起的症状: ①贫血: 失血性贫血,皮肤粘膜苍白、乏力、
眩晕、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严重者发生 贫血性心脏病; ②消化道症状:早期贪食、多食易饥、体重 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腹 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严重者便血
23
临床表现
婴儿钩虫病:便血性腹泻,黑色或柏油样, 面色苍白,发热,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 缓。Hb低于50g/L,白细胞总数增高,呈 类白血病样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以5月~12个月婴儿多见。
19
概述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寄生于小肠 轻者无症状,但粪便有虫卵,称为钩虫感
染(hookworm infection) 典型者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 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和生长发育迟缓
20
病因及流行病学
成虫灰白或米黄色,寄生小肠上段 虫卵排出,二次蜕皮后为丝状蚴,经毛囊、
13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肛周、会阴皮肤搔 全身症状:①胃肠激惹: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②神经系统:如焦虑不 安、失眠、夜惊、易激动等;③异位寄 生:如阑尾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14
诊断
临床症状 检出虫卵或成虫以确定诊断,多次检查可
提高阳性率 注意:粪便直接涂片法不易检出虫卵,必
须从肛门周围皮肤皱襞处直接采集标本
15
治疗
驱虫治疗:
①恩波维铵(pryvinium embonate):5mg/kg (最大量0.25g),睡前1次顿服,2周~3周 后重复治疗1次
②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 11mg/kg (最 大量1g),睡前1次顿服,2周后重复1次
③甲苯咪唑:剂量和用法与驱蛔虫治疗相同,2 周后重复1次
临床表现
成虫引起的症状: ①贫血: 失血性贫血,皮肤粘膜苍白、乏力、
眩晕、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严重者发生 贫血性心脏病; ②消化道症状:早期贪食、多食易饥、体重 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腹 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严重者便血
23
临床表现
婴儿钩虫病:便血性腹泻,黑色或柏油样, 面色苍白,发热,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 缓。Hb低于50g/L,白细胞总数增高,呈 类白血病样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以5月~12个月婴儿多见。
19
概述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寄生于小肠 轻者无症状,但粪便有虫卵,称为钩虫感
染(hookworm infection) 典型者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 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和生长发育迟缓
20
病因及流行病学
成虫灰白或米黄色,寄生小肠上段 虫卵排出,二次蜕皮后为丝状蚴,经毛囊、
13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肛周、会阴皮肤搔 全身症状:①胃肠激惹: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②神经系统:如焦虑不 安、失眠、夜惊、易激动等;③异位寄 生:如阑尾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14
诊断
临床症状 检出虫卵或成虫以确定诊断,多次检查可
提高阳性率 注意:粪便直接涂片法不易检出虫卵,必
须从肛门周围皮肤皱襞处直接采集标本
15
治疗
驱虫治疗:
①恩波维铵(pryvinium embonate):5mg/kg (最大量0.25g),睡前1次顿服,2周~3周 后重复治疗1次
②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 11mg/kg (最 大量1g),睡前1次顿服,2周后重复1次
③甲苯咪唑:剂量和用法与驱蛔虫治疗相同,2 周后重复1次
常见寄生虫 疟原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疟原虫
三、致病
裂殖子 原虫代谢产物 红细胞碎片 残余和变性血红蛋白
巨噬细胞
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失去平衡,引起发热
疟原虫 三、致病
3、疟疾再燃与复发 • 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经过数周或数月后 患者在无重新感染的情况下,体内残留的少量 红内期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发作。 •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 有关。
三、致病
疟原虫
疟疾免疫
1、先天性免疫:与宿主的种类和遗传特性有关
2、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带虫免疫:人类受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一定的 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血液 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称为带虫免疫。
四、诊断
疟原虫
1、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外周血中查见红内期疟原虫为确诊 疟疾的依据。检查方法为厚、薄血膜检查法。 2、免疫学诊断 常用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等。多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及筛选输血对象。
疟原虫
疟原虫
二、生活史
红细胞外期
雌性按蚊 叮人 含子孢子
子孢子 进入肝脏
体积增长
摄取营养
核分裂
滋养体
吞噬细胞 吞噬
进入红细胞
肝细胞破裂 裂殖体 含裂殖子
疟原虫
二、生活史
子孢子
• 速发型(TS)
• 迟发型(BS):在肝细胞内处于休眠期,称为休眠子 ,是引起疟疾复发的原因
• 间日、卵形:有
• 恶性、三日:无
三、致病
疟原虫
1、潜伏期: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
作的间隔时间。
• 间日:11-25d
恶性:7-27d
常见动物寄生虫PPT课件

.
11
含有猪 内涤虫 幼虫的 猪肉称 为米猪 肉。
人 猪 猪肉绦虫.
寄生虫 宿主(寄主)
12
知识点三 寄生虫病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1.蛔虫病的有哪些主要危害?
A.在人体小肠内蠕动 B.分泌的毒素被小肠吸收
C.蛔虫钻人胆管或阑尾内 E.肠道里蛔虫过多
1.使人精神不安、失眠、 烦躁、夜惊、磨牙、 抽筋、头痛等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
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
3
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如蛔虫)叫做寄生虫。
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称"寄主"。
.
4
下图是寄生关系示意图依据图来完成下列
问题。
B
A
AB
甲
乙
a.寄生虫 b.体表寄生 c.寄主 d.体内寄生
(1)图中的A个体表示: 寄主(或宿主)
受精卵会发育成幼虫,幼虫盘曲在卵壳里,这样的虫
卵具有感染性。人吃了感染性的蛔虫卵,可能感染蛔
虫病。
.
9
蛔虫有哪些特点适应寄生生活?
A.口的周围有3片 唇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很发达的
D.消化管结构简单
①能够防止虫体被人体的消 化液侵蚀。
②适于吸食半消化的食物
③适于吸附在寄主的肠壁上
④雌虫每天可以产卵
受精卵 含有幼虫的卵
3、人体感染蛔虫的过程
.
口 咽
肠 体壁
生殖 器官 肛门
7
4、幼虫从肺泡 到支气管、气管、 喉、咽,再被告 吞下
1、含幼虫的感 染性卵由口吃下
3、幼虫随血液循 环经肝、心、肺
2、幼虫穿过肠 壁入血管
5、幼虫在小肠 里发育成成虫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PPT课件

药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如青霉素、头孢
菌素等。
抗真菌治疗
对于真菌感染,使用抗 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 曲康唑等进行抑制和清
除。
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感染,使用抗 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利巴韦林等进行抑制和
清除。
抗寄生虫治疗
对于寄生虫感染,使用 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 阿苯达唑等进行清除。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分子诊断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 和寄生虫的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
将生物识别元件与信号处理系统结合, 实现对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快速、 准确检测。
免疫诊断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检测血 清、尿液等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 原,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
经济影响
疾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 巨大的经济负担,如医疗费用、劳动 力损失等。
02 常见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疾病
疟疾
总结词
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详细描述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预防疟疾的 主要措施是防止蚊子叮咬和使用防蚊用品。
弓形虫病
卫生环境管理
加强对食品、水源、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管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
研发新型药物和疫苗
要点一
药物研发
加大投入,加快新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进程,提高疾病的 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要点二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病原微生物和 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率。
04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疾病 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
22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
二、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
肝胆管 2.感染阶段:
囊蚴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4.中间宿主:
豆螺等淡水螺; 淡水鱼、虾
23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
三、致病性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中,引起肝吸虫病。并发胆管炎、胆 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沉淀法提高检出率;皮内试验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有辅助诊断意义。
五、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儿童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洗 手,防止肛—手—口自身反复感染;常用的驱虫药物为阿苯 哒唑和甲苯咪唑。
20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形似葵花籽仁。一对呈分支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
虫体后1/3处
2.虫卵 黄褐色,似芝麻粒形,具卵盖,有一肩峰及小疣。 卵内含有毛蚴
五、防治原则
把住病从口入;减少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常用的 驱虫药物有肠虫清和甲苯哒唑。
11
第二节 钩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细小,约1cm左右。十二指肠钩虫虫体略呈
“C”形,有2对钩齿,美洲钩虫虫体略呈 “S”形,有1
对板齿。雌虫尾端尖直,雄虫末端膨大成膜质交合伞。 2.虫卵 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内含2~4个卵细 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两种钩虫卵形态相 似,不易区分。
1.幼虫的致病性 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的过程中,可致组
织机械性损伤;最常受损的器官为肺,即蛔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引起蛔虫病。 3.并发症 蛔虫具有钻孔习性,其中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 的并发症;也可造成肠梗阻。
10
第一节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似蚓蛔线虫
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为提高检出率, 也可采用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
2.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致病性。
4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及致病性。
2.熟悉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防治原则。
3.了解人体常见寄生虫的标本采集与检查。
5
第一节
一、形态
似蚓蛔线虫
1.成虫 虫体呈圆柱形,似蚯蚓。体表可见细横纹和侧线,
顶端具唇瓣。雌虫尾部尖直;雄虫尾部弯曲。 2.虫卵 受精卵为宽椭圆形,卵壳较厚,外有一层棕黄色 的蛋白质膜,卵内含一个卵细胞;未受精卵为长椭圆形, 卵壳与蛋白质膜均比受精卵薄,卵内充满折光性颗粒。
引起钩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 吸血是对人体的主要危害,由于慢性失 血,人体内的铁和蛋白质不断流失,故导致缺铁性贫血; 个别患者有“异嗜症”。
15
第二节 钩虫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由于钩虫产卵量低,不宜用直接涂片法,常采用饱和
盐水浮聚法,以提高检出率。
五、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加强个人防护, 防止丝状蚴感染人体。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哒唑和甲苯 咪唑,钩蚴性皮炎可采用热敷法治疗。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十章 常见人体寄生虫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 李艳薇
目录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5
第二节 钩虫……………………………11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10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20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24 第六节 日本裂体吸虫…………………28
6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7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8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二、生活史要
人误食感染期 虫卵 感染期虫 卵 (内含幼 虫) 雄 雌
1.寄生部位
小肠
幼虫从卵内孵 出 成虫寄生人体 小肠
2.感染阶段
感染期虫卵
3.传播途径
卵细胞分裂
随粪便排出的受 精卵 图10-1蛔虫生活史
经口感染
9
第一节
三、致病性
似蚓蛔线虫
第七节 链状带绦虫……………………34
第八节 疟原虫…………………………39 第九节 阴道毛滴虫……………………46 第十节 刚地弓形虫……………………50
3
重点难点
重点 1.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 方式及致病性。 2.人体常见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难点 1.人体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
二、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 肺部 2.感染阶段 囊蚴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4.中间宿主 川卷螺 溪蟹、蝲蛄
27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三、致病性
主要是由于童虫和成虫在组织脏器寄生、移行、窜扰、
异位寄生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和病理反应。可表现多种类型。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在痰或粪便中查获虫卵;皮下结节检获虫体均可确诊。
五、防治原则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生食溪蟹、蝲蛄;防止粪便和痰 中的虫卵入水,阻断传播途径;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
小肠回盲部
2.感染阶段
雄 雌
感染期虫卵
3.传播途径
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 在小肠内发育 成虫寄生在回盲部
经口感染
胚胎期卵
图10-3蛲虫生活史
19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三、致病性
蛲虫病的主要表现是刺激皮肤引起肛门及会阴部奇痒。
蛲虫可异位寄生,引起相应部位炎症。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常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
五、防治原则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食生的或半生的鱼虾,严控中间
宿主;首选药物为吡喹酮。
24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椭圆形,似半粒黄豆,卵巢与子宫并列,两个 睾丸并列。
2.虫卵 金黄色,椭圆形,略不对称,有卵盖,内含一个卵
细胞及十余个卵黄细胞
25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26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16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线头状,雌虫尾端尖直;雄
Hale Waihona Puke 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呈“6”字型。
2.虫卵 形似柿核,两侧不对称,无色透明,卵壳厚,内 含一蝌蚪期胚。
17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18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二、生活史要点
误食含蚴卵
1.寄生部位
含幼虫卵
在 人 体 外 的 发 育 在 人 体 内 的 发 育 卵内幼虫在 十二指肠孵 出
12
第二节 钩虫
13
第二节 钩虫
在人体内的发育
二、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
雄 雌
丝状蚴经皮肤侵入人体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
小肠
2.感染阶段
在人体外的发育
丝状蚴
四细胞卵
丝状蚴
3.传播途径
杆状蚴 幼虫从卵内孵出 含胚胎卵
桑椹期卵
经皮肤感染
14
图10-2钩虫生活史
第二节 钩虫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性 丝状蚴侵入宿主皮肤,引起钩蚴性皮炎; 幼虫穿破肺部微血管时,可引起肺部的出血和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