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Word版)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号:802 招生专业:经济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一、政治经济学部分1、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15分)2、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15分)3、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及阻碍这种下降的因素(20分)4、试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理论依据(25分)二、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低档物品2、古典二分法3、奥肯定律4、边际产品价值(二)问答题(35分)1、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10分)2、任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0分)3、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15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
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2、已知W 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C=120+0.8Y (1)投资函数:I=50-200r (2)收入恒等式:Y=C+I (3)货币需求函数:L=(0.5-500r)P ……(4) 其中,C 为消费,Y 国民收入,I 为投资,r 为利率,P 为价格总水平,L 为货币需求。
(1)如果在2003年,W 国的价格总水平为2,货币供应量为500。
试写出W 国的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
(2)写出W 国的总需求函数。
(3)W 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一)写出货币乘数公式,说明在货币创造过程中参与各方如何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圣才】

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名词解释1.浮动汇率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4研;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答: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
这意味着:①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②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
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
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即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购买力平价(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厦门大学2013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4研;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答: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一价定律得出。
这个定律认为,一种物品在所有地方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未被利用的可以获取利润的机会。
根据一价定律,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即一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真实价值。
山东大学成人教育《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题1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公共物品:通常是指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的商品。
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的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澎胀。
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利率的上升,利率的上升会引起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
经济增长:通常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
也可以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二、简答题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答: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6).人口规模(7).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8).替代品和互补品。
第一,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馒头的需求量上升。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西方经济学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P=MCB.P=MC=A,CC.P=MR=MCD.P=MR=A,C2.失业率是指()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4.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停止生产且亏损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继续生产但亏损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5.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6.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企业之间互相依存B.有一条非弹性的需求曲线C.不存在市场进入障碍D.以上都是7.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完全互补品B.完全替代品C.没有关系D.互不上关8.需求拉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9.经济增长是()A.投资和资本量的增加B.要素供给增加或生产率提高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有所提高C.实际国民收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D.人均货币收入的增加10.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11.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二、多选题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C.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D.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2.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C.平衡式通货膨胀D.非平衡式通货膨胀3.消费者剩余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4.效用是()A.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一种主观感受C.客观存在的D.使用价值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A.MPC+MPS=1B.MPS=1-MPCC.APC+APS=1D.MPC=1-MPS6.总收益大于总成本的部分叫()A.经济利润B.贡献利润C.超额利润D.利润7.外部经济是指()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8.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三、判断题正确的填涂√、错误填涂×。
2004年中央财经大学4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考试科目:经济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的答案包括解释经济范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只写试题顺序号,不 必抄题,写在试卷纸上不得分。
招生专业: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分析、产业政策研究方向) 、统计学 考试科目: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60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商业信用 2.产业次本 3.资本市场 4.商品比价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4.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三)计算题(8 分) 假定今年年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图示如下: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A.冯冯和茜茜不会进行交换,因各自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用 B.如果冯冯用一些桔子跟茜茜交换橙子,两人的效用都将增大 C.如果冯冯用一些橙子跟茜茜交换桔子,两人的效用都将增大 D.在 E 点,冯冯的橙子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茜茜的橙子对桔子的边际代率 12.生产规模发生收益递减时,一定是( A.短期边际成本高于短期平均成本 )
B.短期边际成本低于短期平均成本 C.长期边际成本高于长期平均成本 D.长期边际成本低于长期平均成本 13.在下列物品和服务当中,存在搭便车可能的是( A.城市公共汽车 B.缴费通过的桥梁 C.路灯 D.城市出租汽车 14.寡头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由线折弯意味着( ) A.厂商追求的是满足的最大化,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
)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第10章.docx

第10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山三个理论发展而來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口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Z—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MV二PT,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AY=W),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I'可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収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止向关系。
它们被认为是早己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川,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y = L(y,r)=厶(y) + L2(r),式中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厶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対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索。
②弗里德曼根据口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丄)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k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而是决定V值的两数,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阳己。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小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木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帀场制度木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考研类试卷]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考研类试卷]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https://img.taocdn.com/s3/m/14d9507c87c24028915fc3a6.png)
[考研类试卷]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一、计算题1 一个房产开发商位于一座机场旁边。
开发商想在土地上修建一些房子,但机场的噪音影响了这片地的价值。
飞行的飞机越多。
开发商获取的利润就会越少。
倘若用x表示每天飞行的飞机数,用y表示开发商建造的房屋数,那么机场的利润为36x一x2,开发商的利润为42y一y2一xy。
(1)假设机场跟开发商之间无法进行谈判协商,每一方均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那么机场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则每天会有多少架飞机飞行?开发商要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会建造多少套房子? (2)假设开发商买下了这座机场,那么要最大化总的利润。
会建造多少套房子?每天有多少架飞机飞行? (3)假设开发商和机场保持独立运营。
但是机场必须向开发商支付xy,表示对其损失的补偿。
为最大化净利润,开发商应该修建多少套房子?(上海财大2013研)2 假定两个人,初始财富是w i,两人同时决定向公共项目贡献c i,剩下的w i一c i用于私人消费,福利函数为u i=v i(c1+c2)+w i—c i,i=1,2。
(1)社会福利函数为u=u1+u2,v(c1+c2)=(c1+c2),求社会最优资源配置以及公共贡献总量。
(2)如果两人同时决定贡献量,找出纯策略纳什均衡,计算均衡下公共项目总量,并判断是否最好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
(上海财大2011研)3 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它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的需求曲线分别是:W1=150—T W2=200—2T W3=250一T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2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2)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公共电视?二、论述题4 建立简单的经济模型。
证明由于消费者面临产品质量的不完全信息,而只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质量时,信息的不完全将导致社会的均衡产量水平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均衡产量水平。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10章

真题详解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10.1考点难点归纳10.1.1 提纲挈领10.1.2 内容提要一、一般均衡论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
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