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案例教学文案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教学文案33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教学 文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பைடு நூலகம்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特色小镇湖南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案例分析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坐落于县果园镇西北部,接近市三环,处在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
是以浔龙河1.4万余亩原生山河资源(包括近8000亩山地,2000余亩水域,以及4800余亩建立用地)为根底,结合全球最前沿的小镇规划与外乡人文风情而打造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旨在为呈现一个既生态环保又原味浓情的理想小镇。
工程依托生态农业根底,充分结合政府PPP模式,围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宜居城镇来营造乐农、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形成了以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居住为产业核心,以颐养产业、第二居所、亲子产业、文创产业、农业产业为辐射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
建立成就: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公布190个宜居示小镇和575个宜居示村庄中,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被纳入第四批宜居示村庄之列,成为农村“公共工程建立〞与“产业开展〞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探索的新型城镇化建立成功案例。
案例意义:浔龙河生态城镇模式,是棕榈股份“穷山恶水如何变成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又如何成为金山银山〞的成功例。
工程按照“政府推动和监管、企业市场运作、基层组织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村民集中居住促进公共效劳集中推进、环境集中保护和资本集中下乡,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有机融合,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既实现了当地村民就地城镇化,又打通了城市居民下乡的通道;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山水资源优势,开展现代农业、现代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商居开发建立的一、二、三产业,促进村民就地就业,进而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开展的良好局面。
工程根底条件1 地理区位工程位于县果园镇双河村,区位优势明显,接近市三环,处在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距黄花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
2 土地人口现有土地总面积11584亩,其中耕地1177亩、林地6645亩、水塘197亩、宅基地573亩、公共道路512亩、其它2472.95亩;有13个村民小组、472户,户籍人口1562人。
特色小镇 经典案例

内容为王——特色小镇的机遇(经典案例)产业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小镇特色农业产业小镇商务休闲产业小镇研学教育产业小镇民间艺术产业小镇生活服务产业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小镇国际会展产业小镇军民融合产业小镇健康养生产业小镇互联网+产业小镇文化产业小镇旅游产业小镇数字产业小镇电商产业小镇物流产业小镇制造产业小镇酿酒产业小镇西服产业小镇袜业产业小镇玻璃产业小镇陶瓷产业小镇食品产业小镇渔业产业小镇商贸产业小镇金融产业小镇新兴工业产业小镇中国小镇分类居民维度品牌维度建筑维度管理维度环境维度产业维度社区维度文化维度特色小镇八大维度1居民维度3建筑维度建筑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建筑历史发展的结果,伴随着当时世界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宗教信仰与政治体系一同产生于世。
建筑风格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体系,按建筑方式可以分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木条式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
环境维度5Ø外部环境、内部环境Ø通过节点、美丽线路和区块环境改造整体打造体现小而美特点Ø围绕“宜居宜游”这一目标,坚持古村落的保护与协调原则,在发展中做到足够的“留空、留旧、留绿”,把保护、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绿色、优美、和谐、人文、特色小镇一般产业园按照3A、4A标准建设;旅游小镇按照5A标准建设6产业维度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的基本原则。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而产业特色又是其重中之重。
建设特色小镇在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的同时,也要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吸引力和生命力。
秉持“做实一个产业,缔造一种风情,高品质可持续运营”的理念,在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利用和挖掘小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核心锁定最具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发展特色的产业。
大厂影视小镇7社区维度Ø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

中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广东篇)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公布,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
根据三部委的联合通知,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研究组致力于特色小镇的跟踪研究,本期将以广东省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广东省特色小镇类型与分布我国特色小镇主要集中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广东省有20个,主要是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工贸服务型、民族聚居型等类型,其中工贸服务与文旅小镇各占50%,值得注意的是工贸服务特色小镇也逐步融合制造、建筑等旅游形式,成为综合性特色小镇。
图:广东省特色小镇分布图2广东省特色小镇发展特点特色小镇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通过打造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吸引就业与人口流入,从而形成可持续、有竞争力和有生命力的特色宜居产业区域。
基于良好的自然地理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广东省特色小镇工贸服务有良好的基础,文化旅游小镇得以快速的发展。
图:特色小镇特点解析3 典型案例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沿地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表现不俗。
我们根据广东地区知名项目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具有借鉴意义的项目进行整理,以期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珠海海泉湾:海洋温泉综合小镇珠海海泉湾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主要运营特色是一站式世界海洋温泉、休闲娱乐住宿异国风情体验。
项目地处海边,离市区比较远,广州、深圳、佛山全程需要2个多小时,东莞、中山等市区要1个多小时,珠海需要近1个小时。
海泉湾项目总占地5.1平方公里,首期投资22亿元,以海洋温泉为主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区。
项目由美、加、日等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总体规划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温泉项目和室内装修的设计。
特色小镇规划及案例

目录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2)二、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 (2)(一)一二线城市郊区发展化的要求 (2)(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2)(四)旅游业的发展 (2)三、小镇规划要求 (2)四、当前特色小镇的模式总结(产业规划) (3)(一)传统经典产业小镇 (4)案例 (4)(二)旅游的特色小镇 (5)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战略新兴产业小镇 (6)案例 (6)五、特色小镇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6)六、畅想和总结 (7)一、特色小镇的概念特色小镇是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
起源上: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的块状经济与区域特色产业多年的实践行政规划:特色小镇的建设载体属于非建制镇在功能定位上,特色小镇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内涵,更具包容性二、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请问大家认为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示课堂互动)其实,特色小镇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忽略掉政治因素,以前各个省市就已经开始建设特色小镇,只不过各个地区的提法各有不同,而且从我们这个时间点来看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一二线城市郊区发展化的要求当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之后,城市中心密集的人流和能量开始向城市外围疏散,人口和产业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并提供了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城市用地。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这就是一个必然要求,关于这一点也不必多说。
(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我国城乡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随着我国这几年的发展,城乡差距实际上市不断拉大的,这样继续下去会导致城乡矛盾的激化,所以国家必须要去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镇差距。
(四)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以来整个旅游市场达到了四万亿的规模,而且我们周边游的市场,乡镇游达到了60%以上的高增长,特色小镇的出现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的发展也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特殊小镇特色案例分享

特殊小镇特色案例分享文旅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构建以特色生活为蓝本的复合生态社会关系,并以此协调带动旅游经济和相关泛旅游产业在区域空间内的持续发展。
正是因为“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转型、改善人居环境乃至传统文化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多个维度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特色小镇成为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重要举措、重要内容、重要抓手。
旅游小镇,本身即是一类因特色文化而产生价值的社会经济空间,在这个“大如小城,小如街市”的空间内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出某种地方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同时,这种稀缺和特有的资源具备强势的旅游功能,由此带来自身发展并刺激区域经济的繁荣。
一、创新之路开出特色之花有的小镇因产业有特色被称之为特色小镇,旅游是这些特色小镇的附属功能,并因此成为3A级以上景区;有的小镇完全则是以文化旅游为特色,成为小镇型综合旅游目的地。
无论哪种小镇,都会遵循由“特色(产业)聚集—人流聚集—消费聚集—产业升级—特色创新—再聚集”这样的螺旋上升式发展结构。
特色,本身即是由创新而生,无论是先天的条件特色禀赋,亦或是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挖掘出的特色方向,在小镇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持续创新的思维引领和理念坚持。
正是因为大多数小镇都是平庸的,因创新而存在的特色才显得弥足珍贵,也不是每一次创新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唯有坚持市场化的商业逻辑去构建小镇区域经济的生态系统,才有可能在特色创新之路上走的更远。
北京望天树景观规划设计在以往多个项目的实践之中,深感文旅特色之路布满荆棘,曾经多少一厢情愿的“古城”、“古镇”、“古街”、“主题园区”在没成为特色项目之前夭折……庆幸的是,我们也主导参与了若干个成功的特色小镇,值此将相关思考和经验整理分享,愿特色之花遍开。
二、始于决策创新,成于万众创新小镇,正是因为各自的差异化特色,才称之为特色小镇,也是其魅力所在。
对于以旅游休闲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基于千差万别的背景因素,小镇“特色”的建立,始于决策者搭建起符合市场逻辑的创新系统;成于小镇产业经济平台上的万众创新。
(完整)特色小镇 国内外案例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特色小镇的类别
1 科技型小镇
硅谷科技小镇
2 农业型小镇
Fresno农业小镇
3 文旅型小镇
台湾青蛙小镇
4 产业型小镇
加州纳帕谷产业小镇
气候:纳帕谷的土壤、气候和地形有着惊人 的多样性。来自海湾的雾气和云层使得纳帕谷 南部地区的夏天更加凉爽,而北部过来的巨热 气流使得葡萄的生长季节变得漫长而稳定。“对 于酿酒葡萄来说,这里就是伊甸园”。
纳帕县的葡萄酒产业
葡萄酒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平均每年为该地区带来95亿 美元的经济收入。
纳帕谷的葡萄酒产量仅占整个加州葡萄酒产量的4%,产值却 占据了1/3,是高档葡萄酒的代名词。 谷内大约聚集了近300家 酒庄,其中较为著名的葡萄种植集中在纳帕谷及其周边面积约 1.82万公顷葡萄酒庄分布于纳帕谷及小镇大约300家酒庄旅游配 套及居民用地分布在纳帕谷。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 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 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 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基本内涵 2
二是小镇文化内涵特重色点突小出镇、特的色鲜“ 特明;”,主要是产业、 、环 特色小镇凭境着等某种诸文多化特因质素和价融值合追求而,成吸引的了独特定特产之业的处资。源、特技色术、小人才等要素,形成独具 “ 特色 ” 的工作生活区域和创客空间。 位上于垟: 镇纳长帕期镇谷以凭(来N形a着p成a 某V了al淳l种ey朴)位文自于然化旧的金特民山俗质以民北和风约,价5其0英值中里反追,映是求饮食第,文一吸化个的能引有够了老跻鼠身特爪于、世槎界儿级冻的等葡,萄反酒映产民地间,习原俗为的印有第捣安黄人果的、领揉地麻糍、做豆腐、采香菇等,以及反映传统工艺的民间青瓷制 作等。 定产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形成独 热上气垟球 镇游是览闻具:名只中“ 有外特在的色阳龙光泉”明青的媚瓷工、主风产作速地生不,大凭活的着区天优气越域下的和热自气然创球条客才件可和空腾丰间空富,的。可瓷以土边资品源美及酒传边统欣制赏瓷纳工帕艺谷,的 原景龙色泉。瓷器总厂、一厂、三厂、五厂都设在镇内,素有 " 青瓷之都 " 之称。 概述:纳帕谷大约特有色30英小里镇长,的占"地小4500"0,英亩凸,显整条的山是谷内一种种满了空葡间萄。 青新瓷的文 休化闲园体限是验制青。瓷。小一镇项般目来的核说心,,保特留色原国小营镇龙泉规瓷划厂风面貌积,设会置控青瓷制传统技艺展示厅、青瓷名家馆、青瓷手工坊等各种青瓷主题的休闲体验区,为不可复制的青瓷文化 增加了 此外, 李记在、1曾~记3、万张记平等方老字公号里青瓷以作内坊也,都聚被完集整人保护口,在其中1上~垟3曾芹记古窑址是目前龙泉连续烧制时间最长的龙窑。 世—界—葡 龙萄泉庄青万园瓷左案小例镇右案—,例——且加不州纳受帕原谷 有行政区划局限的 " 小 " 特色小镇并地不方是一。个在行政有意限义上制的的城镇范,围而是内一,个大打城造市内一部个或周高边度的,产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上自垟行位 车于游龙览城泉:融市纳西帕合部谷的,提距供空市自间区行车3,6租公并赁里服体,务龙现,浦深其高受速特乐、活有5一3 的省族道及地穿爱域境好而运文过动化。的青。年人欢迎,可以随时停留在喜爱的美景前野餐一顿。 特色小镇要有良好总的结居住下体来系、,产特业体色系小和文镇化是体系按。创新、协调、
特色小镇之特色如何塑造——以衢州生命科学小镇概念规划为例

建筑设计211产 城特色小镇之特色如何塑造?——以衢州生命科学小镇概念规划为例龙韬摘要:特色小镇是近年来由浙江首创、国家推广的一类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示范空间形态,也是国内规划建设行业的新兴热点课题。
本文以衢州生命科学小镇概念规划为例,系统介绍了项目的规划建设背景、产业定位与业态策划、设计推演与方案、项目设计特色等内容,并从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空间形态特色等方面,对如何塑造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既要有高度,又要能落地;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要深入挖掘城市文脉,形成项目不可复制的特色空间格局;最后,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要与小镇产业类型、周边环境相结合,突出重点,体现行业特点和城市建设新理念。
关键词:特色小镇,特色塑造,衢州,生命科学,概念规划1 特色小镇与特色塑造1.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近年来由浙江首创、国家推广的一类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示范空间形态。
2015年,浙江省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早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并作为全省重点工作之一,同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
2016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在浙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并于当年10月14日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浙江省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
但在浙江首先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是浙江民营经济、“块状经济”发达,创业创新勃发,山水资源充沛;其次是市场经济“浙江实践”,积累了诸多民间资本、市场主体发展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镇特色农业小镇案例
一、乡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孟津县东南部,距洛阳市区仅14公里,古因XX,XXX而得名,全镇辖XXX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
该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该镇大力推进XX万亩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建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二、主导产业发展
近年来,XX镇紧扣“保生态、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突出特色抓农业、围绕农业抓旅游,以产区带动景点,以景点拉动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主要做法经验
(一)突出政策支撑,强化行政推动力。
一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
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XX意见》和《关于XX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土地流转、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拓展、农旅融合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
镇财政累计直接投入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
二是加强农旅统筹规划。
立足镇情,科学规划了“XX”,即XX 产业集群、XX带和新XXX带;XX、XX休闲农业园、XX果蔬示范园、XX庄园、XX产业园、XX蟠桃园、XX生态农业园、XX花卉、XX食用菌种植基地、XX养殖基地,发展以无公害蔬菜为主,以草莓、蟠桃、袖珍西瓜、葡萄、苗木花卉为辅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成为XX无公害果蔬产业基地和市民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是推进涉农项目建设。
坚持政策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基地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思路,先后实施了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和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打配机井40眼,铺设地埋管道60余公里,修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30余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突出龙头支撑,强化主体带动力。
一是培育引进产业主体。
坚持市场引业主、业主拓基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为切入点,引进业主、培育大户,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中成片开发、产业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镇共有XX、XX、XX、XX、XX和XXX等业主、大户20余家,流转土地1.5万余亩,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X家,市级龙头企业XX家,县级龙头企业XX家。
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
以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为目标,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作用,鼓励申报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现已发展会员300户,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XX个、小拱棚1XX
个,年产各类蔬菜、瓜果1XX万斤,年销售收入达30XX万元。
XX蔬菜专业合作社2013年被确定为XX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目前,全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3XX余家,幅射带动农民XXX万人,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突出农旅融合,强化产业发展氛围。
一是美化镇区夯实基础。
编制《2016--2020年“全域XX”四位一体发展规划》,加大产业基地和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XX路、XX线、XX路和XXX提升工程,规划建设XX采摘环线,实施环境治理,提升镇容村貌,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相融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乡村旅游品质,努力打造XX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XX万元,改造提升镇区东西大街,新建村级文化广场XX个,文化长廊景观XX余处;建成了沟通XX两岸连接XX个村庄全长XX公里环环相扣的休闲采摘环线,完成了XX省道沿线XXX余户立面改造,打造了XXX一条街,进一步提升了XX、XX、XX苑等景点休闲观光基础设施;建成XX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个,所有村均达到XX级农村环境整治标准。
二是打造特色节会活动。
坚持把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乡村旅游景点,把特色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2013年以来连续举办XX嘉年华、XX 节、XX节和XX采摘节等“XXXX”四季节庆活动,年接待游客超过XX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XXX万元。
今年XX节
期间首次举办了XXX多彩XX活动,让原本藏在“深闺”的乡村美景绽放光彩。
三是以乡村游带动农家乐。
随着农旅融合在各村的落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群众将自家房屋改造为农家乐。
XX、XX、XX、XX、XX、XX等以休闲采摘、餐饮娱乐为主的农家乐蓬勃发展,201X年该镇农家乐接待游客近8X万人次,营业收入XXXX万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了农村服务业比重,更多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三产业,使得XX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加速,农民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四)突出质量支撑,强化品牌影响力。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
坚持从源头抓起,定期邀请XX农业院校高级农艺师对菜农、果农进行农产品用药安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大对XX、XX等重点果蔬品种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
二是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开发力度。
先后建成省级、市级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区XX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XX个。
全镇累计发展无公害农产品XX个,绿色食品XX个,拥有省级、市级农产品商标XX个。
“XX”蔬菜、“XXX”鲜桃、“XX、“XX、“XX和XX羊肉等先后获省、市级优质农产品商标,成为该镇特色农业“XX金花”。
借力于XX嘉年华、XX节和XX采摘节等,大力开发XX镇农产品“礼品”,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近年来,该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推动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
先后建成XXX果蔬、XXX、XX、XX果蔬产业、XX蔬菜、XX果业等生产基地,目前全镇已有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XX家,市级XXX家;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X 个。
四、探索形成的机制模式
XX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富了农民,也美了乡村。
配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XX镇围绕“发展农业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素质、发展乡村旅游”做文章,加大了对产业基地和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了以政策为支撑,行政力量推动;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主体企业带动;以农旅融合为突破点,营造产业发展氛围;以保证产品质量强化品牌影响力为目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XX模式,推动XX镇新农村建设与美丽田园相融合,美丽乡村更显品质与格调。
五、取得的成效
目前,全镇果蔬产业达XXX万亩,日光温室、大拱棚XXXX
多个,休闲农业示范园XX个,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XX、葡萄、鲜桃、猕猴桃和食用菌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先后获得“省级生态镇”、“XX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XXX示范镇”和“XX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之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