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爱国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中国的爱国的名人故事(7篇)

中国的爱国的名人故事(7篇)

中国的爱国的名人故事(7篇)中国的爱国的名人故事篇1钱学森爷爷1911.1211至2009.1031,享年98岁,您是中国五星的其中一棵,给中国带来了宁静,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武器。

您用自己的智慧锻造成一个个知识的大门和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是您给中国年轻人创造许多理想,给我们搭起了一座座桥梁。

您是我们中华人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您放弃了自己的快乐和休息时间,却给我们创造了祖国儿女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说声:您休息一下吧!钱学森爷爷。

可在这时,您却离我们而去了,您可曾知道中华民族都为您的死去而哭泣,人们纷纷都泪眼蒙蒙,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命给您在让您在一次重生啊!您为我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您是知识的栋梁,您可曾知道,您可能不知道。

许多网友看到您死去而悲痛!全中国也包括国外都知道您死去来看您。

虽然我并没去,但我会在心里挂念你。

我会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知识的栋梁!我也要把中国带到先进的时候,相信我,我会成功!中国的爱国的名人故事篇21140年,金兵又大举进攻南宋。

岳飞等将领分路出击,岳飞负责中原一线,他一面派人到河北一带联络当地的民间抗金组织,一面亲率大军进击,收复了河南许多州县,驻军郾城,两军展开激战。

郾城大战中,金投入精锐骑兵15000人。

兀术以头戴铁盔身穿铁甲的3000“铁塔兵”打前锋,以号称“拐子马”的骑兵居左右,列队进攻。

岳飞指挥儿子岳云等率军应战。

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骑兵,下砍马腿。

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宋军大获全胜,追杀金军几十里。

岳家军乘胜前进,抵达开封的朱仙镇,北方人民抗金情绪高涨。

岳飞请求宋高宗下令北伐。

宋高宗和朝中的奸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军队,岳飞愤慨地说:“十年的功劳,一天就断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

秦桧又派他的爪牙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

另一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

爱国奉献名人事迹(10篇)

爱国奉献名人事迹(10篇)

爱国奉献名人事迹(10篇)爱国奉献名人事迹【篇1】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

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

《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

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

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

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

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

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

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

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

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

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

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

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

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

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

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10篇】如何准备爱国名人小故事?快来看看吧。

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11947年,生活在美国的钱学森,对美国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使美国的科技不断发展。

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了,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

可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扎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在早回到美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决定被美国禁止了,被关了起来,他并没有屈服。

1955年8月美国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他努力为国家工作,被誉为“导弹之父”。

现在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放弃一切,报效祖国。

人们认为只要挣到钱就是好事,能去国外工作更是了不起的事,都很羡慕能出国的人,难道他们都希望为别的国家工作?不愿意留在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吗?我觉得是为了金钱。

有多少人因为金钱,而失去了理想,迷失了方向。

钱学森为了为祖国做出贡献,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名誉,他的爱国情感难道不值得让我们学习吗?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遭弃兮,何日夜而忘之。

——题记“令尊为何如此轻易就放弃了性命呢?”“楚民涂炭,流离失所。

吾宁坠之江河,葬身鱼腹,也不愿吾之高尚人洁受这世俗的侮辱!”吾曾劝诫过楚怀王,望楚怀王圣哲茂行,举贤授能。

怀王对吾之意见甚是欢喜,下旨逐条实施。

吾却未曾想过竟遭奸佞之陷害,胡乱散布谣言,把吾陷入不忠不孝之地。

怀王竟也听信谗言,至此便疏远于吾,吾的一片赤胆忠心,从此应流散于何方?一年,秦国派张仪来楚。

秦王目的明了,就是想要破坏齐楚两国的联盟关系。

爱国的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故事关于爱国的名⼈故事(通⽤11篇) 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下是⼩编整理的爱国的名⼈故事,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的名⼈故事篇1 抗⽇名将张⾃忠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忠命名的街道。

因为张⾃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之魂”。

张⾃忠经常教育部下:军⼈只有以必死的决⼼去战胜敌⼈,才能对得起国家和⾃⼰的良⼼。

1940年5⽉,民党军三⼗三集团军总司令张⾃忠率军在湖北襄樊⼀带抗战。

⼤洪⼭⼀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寇。

⽇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

张⾃忠和⼠兵们坚决抵抗,他⼿举步枪⾼喊:“弟兄们,⼀定把敌⼈消灭!”⼀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天没吃东西。

第⼆天,敌⼈⽤飞机⼤炮轰炸。

张⾃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

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带就保不住了。

我要⽤⾝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后来他们被困在杏⼉⼭上,⽆法冲出去。

张⾃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

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 ⽇军冲了上来,张⾃忠⾝中数弹,仍然⽴在⼭头,坚持抵抗。

⼀颗⼦弹击中他的胸部,⾎喷不⽌。

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平安。

”说完,他⼜顽强地站起来,向敌⼈扑过去,敌⼈的⼦弹⼜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

张⾃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中职务最⾼的⼀个。

⾃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直是爱国军⼈引以⾃豪的志向。

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更令⼈崇敬。

在中⽇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

⽂天祥宁死不屈 ⽂天祥,(1236~1283)字宋瑞,⼀字履善,号⽂⼭,南宋庐陵(今吉安)⼈。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北⽅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相残杀局⾯,建⽴了元朝,接着把侵略⽭头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顺江⽽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都临安的近郊。

10个中国名人的爱国故事

10个中国名人的爱国故事

爱国是⼀种情怀,更是⼀种精神。

古往今来的爱国⼈⼠⽆不在⽤他们的作为宣誓着爱国情怀。

不仅如此,他们更是⾝体⼒⾏来表达着。

那么,在这过去了岁⽉⾥,这些爱国的志⼠给我们演绎了怎样的爱国⼩故事呢?⼩故事⼀:《周恩来》——⼈民的好总理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次,校长在课问⼤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誓⾔,此后贯彻在他的⼀⽣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的贡献。

⼩故事⼆:《李⼩龙》——我是中国⼈李⼩龙,在60年代时,国⼈地位不⾼,很多演员总是淡化⾃⼰的中国⼈⾝份,李⼩龙却以⾝为中国⼈为荣,堂堂正正地说⾃⼰是中国⼈,最经典的⼀句话是电影《精武门》中的“中国⼈,不是病夫”,带动了⾹港电影的⼀⽚爱国热潮,我们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个时代的电影。

⼩故事三:《⾟弃疾》——励志救国⾟弃疾曾写《美芹⼗论》献给宋孝宗。

论⽂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民对⼥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盾。

后七篇就南宋⽅⾯应如何充实国⼒,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故事四:《华罗庚》——毅然回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烽⽕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诺⼤学聘为终⾝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故事五:《杨靖宇》——爱国英雄杨靖宇21岁参加⾰命,1940初,他被⽇军围困,⾝负重伤,啃不动树⽪,只能将棉⾐⾥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密林中,⽀撑着杨靖宇与敌⼈战⽃的⼒量是对祖国的⼀腔热爱之情。

爱国名人故事大全(10篇)

爱国名人故事大全(10篇)

【导语】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种深厚的感情。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爱国名⼈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爱国名⼈故事:孙中⼭的崇⾼信仰 伟⼤的⾰命先⾏者孙中⼭,40年如⼀⽇,为中国的独⽴富强⽽耗尽了毕⽣的精⼒。

他⾃⼰别⽆家产,仅有书籍、⾐服、⼀所华侨捐献给他的⼩住宅。

他⾰命⼀⽣的原动⼒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群之需要”的崇⾼信仰。

孙中⼭执著⽆悔于⾰命,在于他有崇⾼的信仰,即“⼈群之需要”。

信仰如⼭,仰之弥⾼。

2.爱国名⼈故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汉朝的时候,有⼀位历史学家叫司马迁。

他祖上⼏辈都是国家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

司马迁年轻时⽴志继承家业,写出⼀部完整的史书。

他离开长安,到各地远游,考察历史古迹,搜集到了许多珍重的史料,了解了英雄豪杰和⼈民群众的动⼈事迹。

这使他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决⼼把那些丰功伟绩记录下来,传给后代的⼈们。

之后他⽗亲去世了,他之后做了史官,想到⾃⼰的志向,就开始写作。

没想到这时候,⼀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进去。

司马迁为国家着想,说了⼏句真⼼话,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死刑。

要免死只能出钱赎⾝或理解腐刑。

司马迁家⾥没钱。

他万不得已,理解了腐刑,以求活下去。

腐刑是最残忍的刑罚,受刑⼈被割掉⽣殖器,失去男性特征,成了宦官⼀类的⼈。

这对司马迁是多⼤的打击呀!有的⼈认为他不该怕死贪⽣,⽢受污辱;朋友们也疏远了他。

司马迁不去辩解,只是夜以继⽇地写作。

多少年后,他最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记》。

这时候,他才说出了⾃⼰的想法:“⼈都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我死了有如九⽜亡⼀⽑,有什么可怕的?我是为了写这部史书⽽求⽣的呀!我不愿意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我⼿⾥中断,英雄的事迹在我⼼中埋没。

此刻书写成了,就是让我死千次万次,我也不怕了!” 司马迁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得到传扬,⽢受屈辱。

他的爱国情感多么深厚啊!3.爱国名⼈故事: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 我们的国家此刻实⾏改⾰开放,许多外国⼈到中国访问、投资、做买卖,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分有利。

经典的中国名人爱国故事五篇_名人爱祖国的故事

经典的中国名人爱国故事五篇_名人爱祖国的故事

经典的中国名⼈爱国故事五篇_名⼈爱祖国的故事爱国故事,歌颂了他们的⾼尚情操。

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激励读者,特别是⼉童少年的爱国热情,分享了爱国的故事, ⼀起来看看吧!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经典的中国名⼈爱国故事五篇,供⼤家参考。

名⼈爱国故事1郝梦龄:就是剩下⼀个⼈也要守这个阵地武汉胜利街上有⼀条⼩路,名为“郝梦龄路”;伏虎⼭西北侧⼭腰间,是“郝梦龄烈⼠墓园”。

94岁的郝慧英曾⽆数次徜徉在郝梦龄路,回忆⽗亲的⾳容笑貌,也曾⽆数次到郝梦龄墓祭奠⽗亲的英魂。

“此次北上抗⽇,吾已抱定牺牲。

万⼀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关于你等上学,我个⼈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1937年,郝梦龄北上抗⽇,途经武汉,在家⼩住。

离家前,写下了这封遗书。

“3天后,我们到车站送⽗亲北上,从此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郝慧英说。

对于⽗亲急于奔赴抗⽇战场的⼼情,郝慧英是理解的。

卢沟桥事变后,郝梦龄两次上书请缨,要求北上抗⽇:“我是军⼈,半⽣光打内战,对国家毫⽆利益。

⽇寇侵占东北,⼈民⽆不义愤填膺。

现在⽇寇要,我们国家已到⽣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拼。

”1937年10⽉11⽇,忻⼝保卫战打响。

郝梦龄任中央兵团长,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九军、第三⼗五军、第六⼗⼀军等,坚守忻⼝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南峪线的主阵地。

他视察阵地,部署兵⼒,指导抢修⼯事,夜以继⽇地奔波在最前沿,⿎舞官兵奋勇作战。

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

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存,哪有官长。

”10⽉11⽇拂晓,⽇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派5000名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西北侧南怀化阵地。

当时援助忻⼝的军队⼤部分还在途中,郝梦龄赶到前沿阵地指挥。

⽇军⽤飞机、⼤炮轰炸阵地时,他指挥着部队躲⼊掩蔽处;炮⽕⼀停,便果断出击,⽤步兵狠狠打击⽇军。

双⽅多次展开⽩刃⾁搏,近距离互掷⼿榴弹。

短篇爱国名人故事5篇_名人爱国事迹

短篇爱国名人故事5篇_名人爱国事迹

短篇爱国名⼈故事5篇_名⼈爱国事迹爱国体现了⼈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们对⾃⼰的家园、民族和⽂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短篇爱国名⼈故事5篇,供⼤家参考。

爱国名⼈故事1岳飞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故事,⼀直在我国⼈民中间⼴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于河南省汤陰县⼀个贫苦农家。

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只⼤鸟从屋顶上飞鸣⽽过。

⽗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由于家境清贫,岳飞⼩⼩年纪就得打柴割草,还要帮助⽗母下地耕作。

在艰⾟的劳动中,岳飞练就了⼀副强健的体魄,并学得⼀⼿好箭法和好武艺。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

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息在我国东北的⼥真族勃然兴起,建⽴了⾦政权。

1127年⾦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年,岳飞正好20岁。

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强⼒壮的年轻⼈,盼望有⼀天能够投⾝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

当招募“敢战⼠”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

就在他⾛上战场的前⼣,深明⼤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嘱咐他⼀⽣⼀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勇杀敌,决不吝惜⾃⼰的⽣命。

岳飞参军后,⼀直坚持战⽃在抗⾦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英勇杀敌。

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先后六次与⾦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震。

⽽赵构却重⽤宠⾂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

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区的苦难同胞,把敌⼈驱逐出境,岳飞不顾⾃⼰位卑⾔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定可以收复中原。

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

他们以“⼩⾂越职,⾮所宜⾔”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掉了。

闲居三个⽉后,岳飞难以压抑⼼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

岳飞慷慨陈词,决⼼以⾝许国,消灭敌⼈,恢复故疆,以报答⽗⽼乡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爱国名人故事篇一:爱国名人故事与名言爱国名人故事与名言1、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3、华罗庚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5、茅以升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

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

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

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肖邦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

1837 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爱国名言:1.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前苏联)高尔基2.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俄)列宁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4.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5.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6.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法)大仲马7.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8.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9.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10.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11.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2.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13.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前苏联)高尔基14.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15.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16.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德)马克思17.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18.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1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20.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谢觉哉21.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林耐22.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华罗庚23.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24.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25.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法)居里夫人26.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篇二:爱国人物故事爱国人物的故事:王二小抗日英雄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爱国人物的故事:邱少云献身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爱国人物的故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

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

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

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

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

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

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爱国人物的故事:李四光毅然归国我国地质科学和石油工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解放前被迫去英国研究地质科学。

新中国刚诞生,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便不顾国民党政府外交人员的胁迫和监视,毅然秘密绕道回国。

在归国途中,他写信给国民党政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少年来我日思夜想的理想的国家。

他在货轮上写出的学术论文《受了歪曲的亚洲新大陆》,文中借用地质学语言,抒发了祝福伟大祖国新生的热烈情感:"我们的结论是,随着地球旋转的加快,亚洲站住了,东非西欧破裂了,美洲落伍了。

"篇三:爱国名人故事[1]爱国名人故事1、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3、华罗庚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