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梅花》教案15篇

《梅花》教案15篇《梅花》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有效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梅花山欣赏梅花,(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二)、整体感知师:梅花仙子为大家送来了许多词语,你认识吗?(出示词语)指名分行读,生齐读,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
(学生练习说话)三)、深入文本学习第二段师:你们喜爱梅花吗?许多人也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爱梅花,谁来读第二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师:你从哪句读出了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汇报(1)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师:(课件点击)板书喜爱小朋友们,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是啊!(出示图片:春天红梅花儿开,美丽迷人的春天就要到来了,人们最爱这可爱的红梅,它可是春天的使者,谁来读?(评价:你读出了对这花儿的喜爱….)汇报(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师:自己好好读一读这一句,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人们喜爱梅花?1. 涌动着看花的人流师:是啊!看,这就是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词语)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的大道上到处是欣赏梅花的人们,就像潮水在不停地流动,这就叫----(涌动着的人流)你还在哪里见过涌动的人流?比如过年的时候,哪儿会有涌动的人流呢?(学生用完整的话说一说)是啊!一到梅花盛开的季节,梅花山也热闹极了,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看花的人,大家因为喜爱梅花,才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赏花,你能读出来吗?(一起读)师:大家来到梅花山都会干什么呢?你来想象一下,说一说!(指名学生自由说)师:你们说的真好,可真会想呀!是呀,来到这里的每个人脸上都----(笑咪咪的)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快乐的开心的欢乐的)师:人不但多,而且每个人看到梅花都很快乐,这就是----(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假如你来到梅花山你最想干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对呀!看到这样又多又美的梅花,你们也想加入到赏花的人流中,在欢乐的海洋中尽享大自然的美景!(拿起书读男女生分读一起读)学习第一段过渡: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出示课文老师引导:你觉得这儿的梅花怎么样?学生汇报(预设):1.因为梅花很美(板书:花美)师:你是从哪一句读出梅花很美的呢?学生汇报: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二年级】梅花

【二年级】梅花梅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它常常在寒冷的冬季开花,是冬季中难得的一抹色彩。
梅花的花朵呈红、白、粉等颜色,花形优美,十分引人注目。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花卉之一,被誉为“梅花香自苦寒来”,并且还有许多有关梅花的优美诗句。
在寒冷的冬季里,梅花是第一种绽放的花朵。
它能在严寒的天气里顽强生长,故而又有“冰清玉洁,傲骨嶙峋”的美称。
梅花常常在雪花飘飞的时候开放,宛如一朵朵傲雪怒放的美丽花朵。
冰冷的雪花和绽放的梅花,使得冬季也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梅花的花语是坚强和纯洁。
梅花在寒冬中依旧能开出芬芳的花朵,这象征着坚强和顽强。
梅花的外表纯洁而美丽,正如同人们心中的美好希望一样。
人们常渴望着看到梅花的身影,在冬日的时候,常常有人在山林间寻找梅花的身影。
有的是为了赏梅,有的是为了诗词,还有的是为了感受寒冷里的花开,梅花成了冬季的一种美丽的景致。
梅花也成了中国画中的经典题材之一。
许多中国画家喜欢用梅花来表现纯洁和坚强。
梅花枝干上挂满了白雪,花朵在雪中绽放,显得坚强和美好。
中国画里的梅花总是给人以美好的希望。
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去观察梅花,它都给人以美好和希望。
梅花虽然生长在寒冷的冬季,但它却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
它的美好形象成了诗人们的歌颂对象,画家们的创作题材,也成了人们心中的美好向往。
所以,梅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朵,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以自己的方式,在寒冷的冬季里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成了冬季里的一抹亮色。
它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成了人们心中的向往和憧憬。
梅花的美丽表现了坚强和纯洁,使得它成了人们心中的美好象征。
梅花的象征意义和相关诗句

梅花的象征意义有坚强、忠贞、高雅,它还寓意着晚辈对长辈的祝福,希望长辈健康长寿。
梅花的花语是坚强、忠诚、高雅,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以下是关于梅花的诗句: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唐·罗邺《梅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梅》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唐·韩偓《梅花》。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留春令·咏梅花宋代:史达祖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浅相许。
故梦劳诗苦。
言说道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取悦。
译文: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春草处。
作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见如烟的暮霭笼罩着梅树枝梢,胧的月儿高挂在树梢上空,此刻我牵挂月下雾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无可奈何。
溪中那细长的春水点缀着黄昏的景色,而我对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样悠长,没有停止过。
曾把芳心浅相许。
故梦劳诗苦。
言说道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取悦。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挚地许给了我,因而我连做梦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诗句,来表达我对她的爱意。
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
注解: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shāo)月树。
一涓(juān)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涓:细小的水流。
没顿:没暂停。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春月点破黄昏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词人以情观花,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
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上片写下溪上月下赏梅情景。
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
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
溪岸侧。
……今后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
想玉照堂前、树三百。
”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
梅花观赏特性

梅花观赏特性
梅花是中国传统园林观赏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一、花期长:梅花的花期长,从冬季开始,一直到春季,花期可以持续数月,花期长,观赏价值高。
二、花色多:梅花的花色多,有白色、粉红色、紫色、红色等,花色多,观赏性强。
三、花形美:梅花的花形美,花瓣细长,花瓣外弯,花瓣内曲,花瓣紧密,花形美,观赏价值高。
四、芳香浓:梅花的芳香浓,芳香持久,芳香清新,芳香淡雅,芳香浓,观赏价值高。
五、耐寒性强:梅花的耐寒性强,能够在寒冷的冬季开花,耐寒性强,观赏价值高。
总之,梅花具有花期长、花色多、花形美、芳香浓、耐寒性强等特性,是一种优质的观赏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古诗80首里面的梅花

古诗80首里面的梅花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其一》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其二》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宋陆游《梅花绝句二首·其一》5.水柳烟中重,山梅雪后真。
——唐喻凫《元日即事》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7.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宋欧阳修《蝶恋花·腊雪初销梅蕊绽》8.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南北朝阴铿《雪里梅花诗》9.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宋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1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元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1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清查冬荣《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1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宋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13.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清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14.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15.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16.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17.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宋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8.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宋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19.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20.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宋王洋《送法荣师归吴兴荣自清江退院而归》21.只愁雪虚梅无柰,不道梅花领雪来。
关于梅花的含义

关于梅花的含义
梅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以下是梅花的几
种常见的含义:
1. 坚强和坚韧: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绽放,象征着坚强和坚韧的品质。
它是一
种顽强、不畏艰难的植物,常被用来象征遭遇困境时的勇气和毅力。
2. 坚守和忠诚: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天中绽放,而不是春天,这象征着忠诚和坚守。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它都能继续开放,代表着对事业、责任或感情的忠诚和坚守。
3. 清雅和高洁:梅花的花朵清雅素净,不掩盖自己的本色,因此被喻为高洁之花。
人
们常以梅花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风亮节,表示追求纯粹、高尚和高情趣的人格。
4. 寓意傲人和自立:梅花在冬季中独自开放,而不依托其他花卉,象征着傲人和自立。
它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了鉴赏价值较高的花卉之一,也常用来表达独立自主、追求个
性和追求独特之人的品质。
总的来说,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许多高尚的品质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坚强、
忠诚、高洁和自立。
人们常以梅花来表达对美好品质和精神力量的追求。
梅花简介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 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 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 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 不胜枚举。
制作人: 土管51 2025228 姜志梅
梅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 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 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 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 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 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
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 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 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摘要: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关键词:梅花简介,形态,精神,产地,种类,象征意义一:梅花简介梅原产我国,是蔷薇科李属的一种落叶小乔木,它先花后叶,花朵多为五瓣,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
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
叶片呈卵形,果核上有蜂窝状的孔穴。
梅花,又名春梅、干枝梅,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魁。
在大地苍茫、万木凋零的季节,只有梅花迎风怒放,暗香浮动,向经过寒冬磨砺的人们报道着春天的消息。
春落梅枝头。
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梅花是最早活跃于人类生活中的花卉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就很盛行。
在汉朝,梅便被栽植于宫苑。
在我国梅的栽培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品种已有300多个。
如今,它的分布非常广泛,西自西藏,东至台湾,南自广西,北至湖北,大约有15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保存完好的、处于自然环境的梅树群落。
梅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它的花粉一般在5℃就能萌发,完成受精过程,因此,梅花赶在东风之前就能开放,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我们常见的梅花品种有宫粉、朱砂和绿萼等,其中宫粉最多,雅淡可观,最能体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妙。
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它与松、竹相配被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二梅花形态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
小枝呈绿色。
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
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
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
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
三梅花精神梅,古之“四君子”之一。
“四君子”是竹,松,兰,梅。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
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
正是源于对梅花的喜爱,诗人借花抒情,感悟抒怀,用自己的方式来诉说着对梅的感情。
在世人的世界里,梅花已经不仅仅是一朵花了,它已经被人格化了,人们在梅花的身上,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一种品格。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
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是一种很神奇的花木,它被认为是花中神品。
中国有24番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梅花是第一番花信风的报春使者。
它凝寒盛开,披雪怒放,这种品格是十分难得的,因此人们说梅花是“一树敢先天下春”。
梅是我国寿命最长的花卉之一,有些古梅的树龄可达200年以上。
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
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中国人喜欢花,把花分成几品,其中梅花是仙品,桃花是华品,杏花是贵品,莲花是静品,兰花是高品,菊花是逸品。
说梅花是仙品,这一个“仙”字就表明了梅花不沾任何俗气,超凡脱俗。
不仅中国人喜欢梅花,世界各地有很多人也喜欢梅花,对梅情有独钟,特别是日本,日本受中国的文化影响很深。
15世纪时,有一个叫横川景三的和尚,他在中国的一个梅花团扇上写了一首诗:“此物江南物,梅花一朵新。
莫言深绡薄,中有大唐春。
”传达了大唐的文化、大唐的景物,表现了对中国文化、对中国梅花深深的向往和爱慕。
中国梅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源于人们对梅的喜爱和钟情。
人们在赞美梅花的天然丽姿时,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清丽飘逸的花朵,而更多的是梅骨、梅格。
梅是养心之花。
梅花不仅仅只是一种花草,而是代表了更多、更好、更美的事物。
她所包含的生命意义和孕育其中的梅花精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映照出了我们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古朴久远、耐人寻味。
梅花产地梅花原产中国,现在中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
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
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四梅花的产地分布梅花的分布非常广泛,西自西藏,东至台湾,南自广西,北至湖北,大约有15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保存完好的、处于自然环境的梅树群落。
且经陈俊愉分析研究后,确认了野梅原产于藏、滇、川、黔、桂、粤、湘、鄂、赣、陕、闽、皖、苏、浙、台等15省(区),并以藏、滇、川为中心,绘成“野梅自然分布图”[2]。
梅花的种类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
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五梅花的象征意义(1)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它与松、竹相配被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2)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
“四君子”是竹,松,兰,梅。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
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4]。
人们对梅花的崇敬、热爱到了什么地步?认为只有节义之士、脱俗之笔才配得上题咏梅花。
过去的书籍中关于咏花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却尤以梅花为主题的最多,且千秋传诵不绝。
或吟其风韵独胜,如王冕的“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或颂其精神,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又或咏其意境,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有毛泽东同志笔下“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正是源于对梅花的喜爱,诗人借花抒情,感悟抒怀,用自己的方式来诉说着对梅的感情。
在世人的世界里,梅花已经不仅仅是一朵花了,它已经被人格化了,人们在梅花的身上,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一种品格。
梅,是一种很神奇的花木,它被认为是花中神品。
中国有24番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梅花是第一番花信风的报春使者。
它凝寒盛开,披雪怒放,这种品格是十分难得的,因此人们说梅花是“一树独先天下春”[5]。
总结中国梅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源于人们对梅的喜爱和钟情。
人们在赞美梅花的天然丽姿时,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清丽飘逸的花朵,而更多的是梅骨、梅格。
梅是养心之花,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花草,而是代表了更多、更好、更美的事物。
她所包含的生命意义和孕育其中的梅花精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映照出了我们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古朴久远、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1.朱熹,《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七易三-纲领下-三圣易2.卢正言,《花趣》,学林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第一卷3.铁铮,《中国梅花研究六十年(2)》,2002年08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4.李虹、王青主编,《都市花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第五卷第一章5.孙伯筠,《花卉鉴赏与花文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第一卷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