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现代雕塑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中第三单元中的主题一,在美术鉴赏丛书中,雕塑作为艺术门类,是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变的艺术形式,衔接着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和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

本主题作为雕塑章节的开篇,着重阐明什么是雕塑这一主要问题,包括雕塑的基本知识、雕塑的材质、雕塑的功能和意义等几个重要部分。

认雕塑艺术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敲击、焊接、装配和编织等手段,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美术门类。

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得学生认识到什么是雕塑、雕塑作品如何表现,学会发现雕塑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学会以对比的眼光思考中西方雕塑的不同,并尝试鉴赏雕塑,进而从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成型。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受教对象是十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增加,有一定的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判断较之前有大幅提升。

经过几年美术学习,对美术知识和美术现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对美术的图像识读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上尚且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立足美术学科本位,深度挖掘作品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雕塑这一基本概念,认识雕塑与绘画在空间上的差异,能区分不同的雕刻形式与功能用途,理解造型手法与材质媒介对艺术表现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以学习任务板块为线索,借助教材中的雕塑案例,向学生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以思考探索为思路,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雕塑作品的能力。

鼓励学生回到博物馆、生活广场,收集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并尝试进行写生和临摹,感受雕塑由二维空间转换为三维空间的不同,学会在三维空间中欣赏雕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逐渐树立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高中美术--主题二--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课件可修改文字

高中美术--主题二--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课件可修改文字

亨利·摩尔 雕塑家(英国)
跪射俑 高128cm 秦
将军俑 高197cm 秦
雕一塑件体雕量刻感作的品体可现以并比非真单人纯高地大靠好体几积倍的,大但小在来感展觉现上,却它是更 多小是的由,雕而塑几作英品寸的高本的体小语雕言刻(却体可块以的给塑人造以、很作大品的的和构纪图念、碑形那体 的样虚宏实伟、的空印间象的。强—弱—等)亨及利艺·术摩家尔的主体把控能力来体现。
说有的雕塑作品给我们是一种沉稳、
的轻审柔、美飘感逸的受之,感,我这们些称就是之量为态的量 感审。美感受,而不是雕塑真实的重量。
《乐山大佛》唐代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是 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大佛, 乐山大佛通高71米(相当于20几层 楼高)头高14.7米,耳长6.7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 围坐百人以上。雕像依山凿成,体 积巨大,形体饱满,佛像双手抚膝, 神态庄重肃穆.
巨大的体积,庄重形体,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气度恢宏的审美感受。
探究一:中雕国塑著的名体的积四越大大石,窟就造越像有体量美感吗?
《立佛像》(北魏)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露天大佛》(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卧佛像》(唐) 甘肃敦煌莫高窟
《卢舍那大佛》(唐)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探究一:雕塑的体积越大,就越有体量美感吗?
作品《空中之鸟》完全摆脱了鸟的自然形态,将飞鸟 的形态简化成一道圆弧,造型极其抽象,
虽然作品造型很抽象,但是圆弧的线条却能引发人们 对空中飞鸟的联想,让人想到鸟的飞升、搏击、飞翔的气 势,整件作品造型灵动而富有张力,体现出一种内在膨胀 的力量美感。
《拉奥孔》 古希腊雕塑
雕塑的力量感
《韦驮像》 明代彩塑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一、教材分析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高中美术教案-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

高中美术教案-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

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第二册第一课中国古代雕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教材分析:本课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首先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陵墓雕刻为什么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陵墓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成就。

(2)难点: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陶俑应把握的特点。

第二课中国古代宗教雕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教材分析:我国古代雕塑,除前一部分介绍的古代陵墓雕刻外,遗存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石窟雕塑和寺庙、祠庙彩塑。

本课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和晋祠的彩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和晋祠,并欣赏其重要作品。

(2)难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第三课中国现代雕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参(全册)教材分析:本课以社会背景为脉络介绍和欣赏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现代雕塑代表作品。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初步了解到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与相应雕塑作品艺术特点的联系,以及不同阶段作品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优秀雕塑作品对美化环境、唤醒人的审美艺术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欣赏、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雕塑的艺术作品及其成就。

【高中美术】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高中美术】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从学生身边入手,拉近学生与课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能快速融入课堂。理解公共雕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这是雕塑的特性之一——象征性。
师:同学们,如果你的朋友来潍坊旅游你们应该带他到哪打卡呢?
师:那我们来看看大明星来我们潍坊去哪打卡了?播放视频:(电视剧《奋斗》片段:陆涛和朋友来潍坊出差游玩)
师:陆涛他们来潍坊旅游打卡什么地方了呢?
下面,大家要为我们的校园设计雕塑作品。
1、首先确定设计作品的公共空间的具体位置:是学校教学楼前广场?学校图书馆?学校大门?——
2、确定自己雕塑的主题,表达思想以及它的属性
3、然后根据自己的材料选择组合方式来体现——单体或者重复上升等方式展现
展示老师课前制作好的自制雕塑作品,播放制作过程视频。
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
学习难点
感悟作品的形式美、艺术美、象征美,体会公共空间和公共雕塑的双向互动性,思考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作品。
学习准备
教具:视频、PPT、图片
学具:纸、木棍、铁丝、彩泥、绳子、吸管、胶粘工具
教研共案
个性调整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视频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引入,使学生思考:一个城市的雕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快速搭建学习公共空间雕塑的氛围。
主题: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象征美
像这样抽象城市雕塑的造型给你什么感受呢?
造型非常新奇、夸张、简洁、洗练,而它的色彩鲜艳非常的单纯、明快—艺术美
通过总结分析出作品的艺术美,形式美及象征美。
同学们,艺术家通过作品的造型、组合方式、色彩来更好的表达其主题,更好的展现了公共雕塑的艺术美、形式美及象征之美。而我们新城市的发展当中就是需要这样的雕塑。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雕塑全册ppt课件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雕塑全册ppt课件

3.特点

体积感
不善于叙事
高度概括性 4.欣赏方法 雕塑作品的影像 雕塑作品的突出点


雕塑的质感
青铜 ↓ 苍劲 花岗岩 ↓ 坚毅 大理石 ↓ 温柔
残缺美 《米洛的维纳斯》(《断臂维纳斯》) 5、欣赏标准 古埃及《司芬克斯》像:建筑感,简洁、严 峻而永恒; 古希腊《米洛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 —庄严、崇高、典雅的人体美; 非洲和大洋洲,以及墨西哥马雅文化中的雕 塑—原始、古朴、粗野的美; 中国古代雕刻——气魄深沉、开阔雄大、富 有力度的美,如秦兵马俑、云冈石窟等。
《思想者》
雕像《思想者》, 塑造了一个强壮有力的 劳动男子。他低头沉思, 在为人类的一切烦恼冥 想。这个“思想者”正 是以但丁的形象为蓝本 的:他那深沉的目光以 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势, 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 心情。他注视着下面所 演的悲剧。他同情、怜 爱人类,但又无法对那 些罪犯下最后的裁判。 从他身上看到的那一股 急待迸发的巨大力量, 和下面形形色色的人类 罪恶,构成了一对矛盾。 这是诗人但丁悲剧形象 的化身,也是艺术家个 人思想的寄托。
---罗丹
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十四岁随荷拉斯· 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 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 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 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 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 《夏娃》等部分作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 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公开课】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公开课】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新城市建设中,传统主题雕塑还有保留的必要吗?试着说说你的看法
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
雕塑之于生活、之于城市、之于人类都有着
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站在川军出征抗日阵亡
将士纪念碑前,我们可以通过雕塑去重温历
史的文脉。我们不禁要想,在城市的规划与
发展中,城市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脉如何得
以彰显和延续? 这时,作为实体的雕塑艺术,
将历史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承载起更
丰富的文化信息,储藏着更深刻的历史记忆,
《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更凝聚对未来的憧憬。
把历史文化进行创作性再现,通过公众与雕塑之间的互动, 从而构建了公共场域。
凤凌霄汉: 凤凰是中国人最喜爱的灵禽 瑞鸟,传说中凤择至德之世而降,唯有 太平之世才能一睹神鸟的芳踪,象征着 无限生机及繁荣盛世。
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 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 象为艺术原型,突出表现伟人青年 时代风华正茂的气概,表现青年毛 泽东的“心忧天下”。
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 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 放眼未来。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 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 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
学习任务一
分析该作品的 雕刻方式、材质、造型特点、 人物神情、表达的主题和精神
《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5年,重庆政府在歌乐山下修建了烈 士墓。并于1986年增建了《歌乐山烈士纪 念碑》。
这是一件以纪念性为主题的创作作品,作品 主题为“红岩精神” ,刻有九位烈士形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们是牺牲在集中营中烈士的代表。
《凯风》
《凯风》雕塑家表现“竹系列” 中的代表作品,其来源于中国画画 竹的手法,通过金属材料的处理, 丰富了竹叶的质感与色调,以传统 笔法为灵感,与现代雕塑创作发生 互动。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匠心之用-雕塑艺术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匠心之用-雕塑艺术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的主题一“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课程以纪念性雕塑为样本,呈现了雕塑艺术的材质特点、审美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课程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了解雕塑基础知识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要求,认识和理解纪念性雕塑的特征与象征意义。

本课学习任务一是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分析浮雕与圆雕的差异,从材料工具、造型手法等角度体会雕塑与绘画的不同美感,进一步认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本课时的学习重在让学生尝试理解雕塑艺术的形式、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本课以学科阅读及线上互动的方式进行,体现了线上教学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美术课上已涉及了雕塑艺术的初步学习,但缺乏对雕塑艺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很多优秀艺术作品也缺乏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雕塑艺术进行比较性研究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雕塑的基础知识,了解雕塑空间占有形式的差异。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深度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并具备分析作品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对比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对雕塑作品的观察及对其材料工具、造型手法等多角度,理解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启发学生认识雕塑艺术的社会作用。

通过视频观赏及对作品的理解,感知英雄人物的崇高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对国家及民族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雕塑的基础知识、圆雕与浮雕实体特征区别及艺术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如何观赏和深度理解雕塑艺术的形式语言及文化内涵。

五、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播放抗日战争胜利历程短视频老师总结:刚刚我们观看的短片大致描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经过多年的抗战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其他作品欣赏
七、课堂小结
【篇二: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1
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
教学设计
2
3
4
5
【篇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教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现代雕塑,使学生扩大视野,了解不同派系艺术家的翻新、手法的殊异及内心视像的表达。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c、注意人物内在神情的表现
五、罗丹雕塑艺术小结
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体塑造融于一体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二.讲授新课
1.现代派美术的介绍
a.西方现代派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现在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美术流派的总称。它的流派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等。这些流派呈现出种种复杂而又光怪陆离的现象,这就使西方雕塑艺术呈现出多元的局面。
b.它的时代特征不再是以某个大师的雕塑为典范标志,而是风
高中美术现代雕塑教案
【篇一: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2、通过欣赏现代雕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不同雕塑派别的特点,以及雕塑家们在造型观念、新材料和综合媒体的开拓、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上的突破,从而领悟现代雕塑是一种内心视像的表达。
教学难点:现代雕塑派系众多,了解不同派系艺术家对雕塑观念的传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赏析了古希腊、文艺复兴和近代雕塑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呈现出多元局面,它的时代特征不再是以某个大师的雕塑为典型标志,而是形成了风格多样、构思新奇、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风貌。我们把这一时期的雕塑称为现代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