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教师版)

合集下载

1-1-2-3_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教师版

1-1-2-3_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教师版

本讲主要是通过一些速算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感,并通过一些大数运算转化为简单运算,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算定律 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的等比数列求和⑵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⑶乘法交换律:a b b a ×=×⑷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⑸乘法分配律:()a b c a b a c ×+=×+×(反过来就是提取公因数)⑹减法的性质:()a b c a b c −−=−+⑺除法的性质:()a b c a b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c −÷=÷−÷上面的这些运算律,既可以从左到右顺着用,又可以从右到左逆着用.二、要注意添括号或者去括号对运算符号的影响⑴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不变;⑵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⑶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不变,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⑷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例 1】 计算:200.920.08200.820.07×−×【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原式200.920.0820.08200.7=×−×20.08(200.9200.7)=×−20.080.2× 4.016=【答案】4.016【巩固】 计算:20.0931.5 2.009317200.9 3.68×+×+×=【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9年,学而思杯,4年级【解析】 原式 2.009315 2.009317 2.009368=×+×+×()2.009315317368=×++ 2.00910002009=×= 【答案】2009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巩固】 计算:2.009×43+20.09×2.9+200.9×0.28=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 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 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 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 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答案: 1. 1440 258 220 912 2. 0.2×0.6×0.5×4 =0.12×0.5×4 =2 (7.5-2.3×0.4)÷0.02 =(7.5-0.92)÷0.02 =6.58÷0.02 =329
答案: 3.64÷5.2×23.8 =0.7×23.8 =16.66 178.8÷(26.4-6.4) =178.8÷20 =8.94 3. 0.8×720÷(0.8-0.2) =576÷0.6 =960(个)
)÷88 9.12÷0.08= ( )÷8
2.脱式计算。 0.2×0.6×0.5×4 (7.5-2.3×0.4)÷0.02 3.64÷5.2×23.8 178.8÷(26.4-6.4) 3. 服装厂购买一批布,本来做一件婴儿衣服需要0.8米,可以做720个。 后来改进技术每件勤俭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课文内容。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 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小学精品奥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教师版 (92)

【小学精品奥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教师版 (92)

1. 学习余数的三大定理及综合运用2. 理解弃9法,并运用其解题一、三大余数定理:1.余数的加法定理 a 与b 的和除以c 的余数,等于a ,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 的余数。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39除以5的余数等于4,即两个余数的和3+1.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 的余数。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42除以5的余数等于3+4=7除以5的余数为22.余数的加法定理a 与b 的差除以c 的余数,等于a ,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之差。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7除以5的余数等于2,两个余数差3-1=2.当余数的差不够减时时,补上除数再减。

例如:23,14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23-14=9除以5的余数等于4,两个余数差为3+5-4=43.余数的乘法定理a 与b 的乘积除以c 的余数,等于a ,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的积,或者这个积除以c 所得的余数。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

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 的余数。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即2.乘方:如果a 与b 除以m 的余数相同,那么n a 与n b 除以m 的余数也相同.二、弃九法原理知识点拨教学目标5-5-3.余数性质(三)在公元前9世纪,有个印度数学家名叫花拉子米,写有一本《花拉子米算术》,他们在计算时通常是在一个铺有沙子的土板上进行,由于害怕以前的计算结果丢失而经常检验加法运算是否正确,他们的检验方式是这样进行的:例如:检验算式1234189818922678967178902889923++++=1234除以9的余数为11898除以9的余数为818922除以9的余数为4678967除以9的余数为7178902除以9的余数为0这些余数的和除以9的余数为2而等式右边和除以9的余数为3,那么上面这个算式一定是错的。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精选6篇)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精选6篇)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例5、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5题)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根据文字题中的关键词语“和、差、积、商、除、除以”等,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确定计算顺序分解计算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中什么情况使用中括号,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发。

1、口算:(练习十一第1题)32.8+19 0.42×0.5 0.67+1.243.06×0.2 0.51÷17 5.2÷1.38.2÷0.01 1.82-0.63 1.6×0.42、提问(1)什么是和、差、积、商?和、差、积、商各等于什么?(2)举例说明除、除以的不同含义。

3、读题口头列算式(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4、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算式(投影逐个出示)(1)计算2.4与0.48的差,列式为:2.4+0.48(2)用2.4与0.48的差乘以5,列式为:(2.4—0.48)÷5(3)用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式为:12÷(2.4—0.48)×5,对吗?(设疑导入)二、尝试。

1、出示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2、读题讨论这题求的是什么?该怎样去想?引导学生回答:这题求的是商,必须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的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5.1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5.1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1.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小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梳理。

2.结合运算律进行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巩固。

3.借助新的整理模式,更好的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条理和框架,加强系统复习的效果。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特点,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运算定律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具准备:思维导图课件、练习纸1(混合运算题)、2(思维导图)。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来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整理和复习《小数混合运算》知识。

(二)混合运算题分类:(1)请根据你的理解,先来给这些算式分分类。

4人小组讨论一下,找到你们共同的方法,也可以说说你们的不一样的想法。

(2)展示分类情况第一层次:两大类。

一般计算和简便计算。

对应算式说实际情况。

主要列举出第10题。

1.复习混合运算的基本计算顺序。

2.带领同学一起完成第一个分支。

整理运算顺序。

3.分析结合导图总结:混合运算顺序。

第二层次:简便计算再分两类。

直接简算和先转化再简算的。

1.直接运用运算律。

学生尝试完成该分支内容。

教师单独辅导,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的各种运算律。

2.找到对应算式,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先转化再简算。

先列举出剩余题目,一一进行分析算式特点,命名转化方法,完成分支。

4.沟通几大特殊类型综合算式和对应运算律的联系。

5.对比联系特例2中的简便计算方法,与已知知识点建立联系。

6.分层完成思维导图。

第一层:一般计算方法,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完善分支。

第二层:学生独立回顾复习,完成分支2知识,各运算律。

第三层:通过举例联系回顾,特例1,运用的“拆分法”,勾连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除法性质的对应本质。

第四层:通过举例,完成第四个分支。

结果板演完善对应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小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能分析算式的特征,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分析算式的特征,培养合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算式的特征,选择简便方法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尝试整理引入1.加法交换律(举例)2.加法结合律。

(举例)3.减法性质。

(举例)4.乘法交换律。

(举例)5.乘法结合律。

(举例)6.除法性质。

(举例)7.商不变性质。

(举例)[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如遇一些特殊数据,可使计算简便。

]二、探究新知出示(书本P70页)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分析算式的结构,再看看数据的特征。

0.42×201 12.5×3.2×0.25 38.78+16.89+41.221.8÷0.252.8×38+63×2.8-2.8(9.5+9.5+9.5+9.5)×2.511.72-7.85-(1.26+0.46)13.8×7.6-(4.79+3.31)×8.8(1)交流:2.8×38+63×2.8-2.8 (38个2.8加上63个2.8再减去1个2.8)0.42×201 (可看成0.42个201,也可以看成201个0.42)(2)尝试计算(3)反馈交流。

12.5×3.2×0.25 11.72-7.85-(1.26+0.46)=12.5×(0.8×4)×0.25 =11.72-7.85-1.72=(12.5×0.8)×(4×0.25) =11.72-1.72-7.85=10×1 =10-7.85=10 =2.1513.8×7.6-(4.29+3.31)×8.8=13.8×7.6-7.6×8.8=7.6×(13.8-8.8)=7.6×5=38 (第二步才能简便)(4)自行设计,交流练习也可补充:72.8×4.5+0.728×55 1.25+2.5×8+4[借助小数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在计算中要能简则简。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提问:我们所学过的运算律和性质对于小数混合运算都适用吗?验证一下吧!
计算下面各题,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
7.83×50×0.2 40÷(0.5×8)
40÷0.5÷8 25-(3.25+6.75)
25-3.25-6.75 7.83×(50×0.2)
7.4+1.28+8.72 7.4+(1.28+8.72)
预设二:先算做一套制服用布的米数,再乘套数等于总米数,列算式为:(1.83+1.17)×15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来的综合算式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看看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并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汇报总结:乘法分配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提问: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口答)
汇报总结:我们学过的运算律和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
2.5×0.89×0.4 5.8×10.1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二:先算买两种文具共用去多少钱,再算买两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列综合算式为:20-(3.5×3+6.3)(教师板书)。
提问:这里为什么要添小括号呢?这两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展示汇报。)
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0-(3.5×3+6.3) 20-3.5×3-6.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版小数四则混合 运算
目录
• 引言 • 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 实例解析 • 练习与巩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 及到小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复杂运算。通过学 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提 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计算 0.5 + 0.25 * 0.1的结果,应先计算乘法 0.25 * 0.1 = 0.025,然后再进 行加法 0.5 + 0.025 = 0.525。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当遇到同级别的运算(如两个加法或两个减法运算)时,应 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这是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可预 测性,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
解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运算,需要仔细分析运 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答案
(1/2 - 2/5) × (3/4 + 1/6) / (5/6 - 1/3) + (1/4 - 1/8) / (1/2 - 1/4) = (3/10 × 7/12) / (7/6) + (3/8) / (1/4) = 21/40 × 6/7 + 3/2 = 9/8
相同位数对齐,从低 位加起,哪一位相加 满10,向前一位进1。
整数部分相加时,如 果和大于原数,则无 需借位。
整数部分相加时,如 果和小于原数,则需 借位。
减法规则
相同位数对齐,从低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0 再减。
整数部分相减时,如果差小于0, 则需借位。
整数部分相减时,如果差大于0 或等于0,则无需借位。
学习目标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以 及带有括号的复杂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主要是通过一些速算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感,并通过一些大数运算转化为简单运算,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算定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的等比数列求和⑵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⑶乘法交换律:a b b a ⨯=⨯⑷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⑸乘法分配律:()a b c a b a c ⨯+=⨯+⨯(反过来就是提取公因数)⑹减法的性质:()a b c a b c --=-+⑺除法的性质:()a b c a b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c -÷=÷-÷上面的这些运算律,既可以从左到右顺着用,又可以从右到左逆着用.二、要注意添括号或者去括号对运算符号的影响⑴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不变;⑵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⑶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不变,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⑷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例 1】 计算:200.920.08200.820.07⨯-⨯【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原式200.920.0820.08200.7=⨯-⨯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20.08(200.9200.7)=⨯-20.080.2=⨯4.016=【答案】4.016【巩固】 计算:20.0931.5 2.009317200.9 3.68⨯+⨯+⨯=【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9年,学而思杯,4年级【解析】 原式 2.009315 2.009317 2.009368=⨯+⨯+⨯()2.009315317368=⨯++2.00910002009=⨯=【答案】2009【巩固】 计算:2.009×43+20.09×2.9+200.9×0.28= 。

【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题型】计算 【关键词】2009年,希望杯,第七届,六年级,一试【解析】 原式20.09 4.320.09 2.920.09 2.8=⨯+⨯+⨯20.09(4.3 2.9 2.8)200.9=⨯++=【答案】200.9【巩固】 计算:1999 3.14199.931.419.99314⨯+⨯+⨯.【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题型】计算 【关键词】第十届,小数报【解析】 原式1999 3.143=⨯⨯200019.4218830.58=-⨯=()【答案】18830.58【巩固】 计算:199.919.98199.819.97⨯-⨯【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题型】计算【解析】 (法1)原式199.919.9819.98199.7=⨯-⨯19.98(199.9199.7)=⨯-19.980.2=⨯3.996=(法2)也可以用凑整法来解决.原式(2000.1)19.98(2000.2)19.97=-⨯--⨯20019.980.119.9820019.970.219.97=⨯-⨯-⨯+⨯2 1.996=+3.996=【答案】3.996【巩固】 计算:....⨯+⨯=103734171926【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10年,第8届,希望杯,5年级,1试【解析】 10.37 3.4 1.719.26⨯+⨯()10.37 3.4 3.49.6310.379.63 3.420 3.468=⨯+⨯=+⨯=⨯=【答案】68【例 2】 计算:6.258.2716 3.750.8278⨯⨯+⨯⨯【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原式 6.25168.27 3.750.88.27=⨯⨯+⨯⨯8.27(6.2516 3.750.8)=⨯⨯+⨯8.27(1003)=⨯+8.271008.273=⨯+⨯851.81=【答案】851.81【巩固】 计算:20.0962200.9 3.97 2.87⨯+⨯-⨯= .【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9年,学而思杯,5年级,第1题【解析】 原式20.096220.093920.09=⨯+⨯-()20.0962391=⨯+-20.091002009=⨯=【答案】2009【巩固】 计算:2.8947 1.53 1.4 1.1240.112880.530.1=⨯+-⨯+⨯+⨯- .【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5年,第4届,走美杯,5年级,决赛【解析】 原式=2.88×(0.47+0.53)+0.47+1.53+(24-14)×0.11-0.1=288+2+1=291【答案】291【巩固】 计算:2237.522.312.523040.7 2.51⨯+⨯+÷-⨯+= .【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7年,第5届,走美杯,5年级,决赛【解析】 原式2237.52231.252300.2570.251=⨯+⨯+⨯-⨯+2238.752230.251223912008=⨯+⨯+=⨯+=【答案】2008【巩固】 计算:19.9837199.8 2.39.9980⨯+⨯+⨯【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第三届,兴趣杯【解析】 原式19.983719.982319.9840=⨯+⨯+⨯19.983723401998=⨯++=()【答案】1998【巩固】 计算:3790.000381590.00621 3.790.121⨯+⨯+⨯【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7年,迎春杯【解析】 原式 3.790.0381590.00621 3.790.121=⨯+⨯+⨯3.790.0380.1210.159 6.21=⨯++⨯()3.790.1590.159 6.210.159 3.79 6.210.15910 1.59=⨯+⨯=⨯+=⨯=()【答案】1.59【巩固】 计算78.16 1.45 3.1421.841690.7816⨯+⨯+⨯【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05年,希望杯,1试【解析】 不难看出式子中7816出现过两次:78.16和0.7816,由此可以联想到提取公因数原式78.16 1.45 3.1421.84 1.6978.16=⨯+⨯+⨯78.16=⨯(1.45 1.69+) 3.1421.84+⨯78.16 3.14 3.1421.84 3.14100314=⨯+⨯=⨯=【答案】314【巩固】 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_____。

【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05年,希望杯,1试,五年级【解析】 原式=7.816×(1.45+1.69)+3.14×2.184=7.186×3.14+3.14×2.184=31.4【答案】31.4【巩固】 计算:2147.758.4 4.79409 2.10.9521479⨯++⨯+⨯【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3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5年,小学数学夏令营【解析】 原式147.754409 2.10.04790.9521479=⨯+⨯++⨯()()1000 2.14792579=⨯+=【答案】2579【例 3】 计算: 12.5 3.6798.3 3.6÷-÷+÷【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原式1253628368336=÷-÷+÷=(1252883-+)365÷= 或125783125288318012.5 3.6798.3 3.65369363636-+÷-÷+÷=-+===【答案】5【例 4】 计算⑴ 8.1 1.38 1.3 1.9 1.311.9 1.3⨯-÷+⨯+÷⑵ 2003200111120037337⨯÷+⨯÷【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⑴ 原式=(8.1 1.9+) 1.3⨯+(11.98-) 1.313316÷=+=⑵ 原式200320011112003733=⨯÷+⨯⨯÷(373⨯)2003=⨯(2001733+⨯)111÷2003222011140060=⨯÷=【答案】⑴16 ⑵40060【例 5】 计算: 51.28.1119.255370.19⨯+⨯+⨯【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3星 【题型】计算【解析】 稍做处理,题中数字就能凑整化简,原式=51.28.1119.25⨯+⨯+(51225+)0.1951.28.1119.255120.19250.19⨯=⨯+⨯+⨯+⨯51.28.151.2 1.9119.250.251951.210110.251190.2519=⨯+⨯+⨯+⨯=⨯+⨯+⨯+⨯5120.2530996117.5618.5=+⨯+=+=【答案】618.5【例 6】 计算:2237.522.312.523040.7 2.51⨯+⨯+÷-⨯+【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3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7年,走美杯,决赛【解析】 原式2233 2.522.35 2.523 2.50.7 2.50.4 2.5=⨯⨯+⨯⨯+⨯-⨯+⨯2.5(223322.35230.70.4)=⨯⨯+⨯+-+2.5(669111.5230.70.4)=⨯++-+2.5803.2=⨯803.2104=⨯÷80324=÷ 2008=【答案】2008【巩固】 1.2517.6360.8 2.6412.5⨯+÷+⨯=【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6年,第四届,走美杯,初赛,六年级【解析】 1.2517.6360.8 2.6412.5⨯+÷+⨯=1.25(17.626.4)360.8=1.2544360.8=55+45=100⨯++÷⨯+÷ 【答案】100【例 7】 计算:[20078.58.5 1.5 1.510]1600.3-⨯-⨯÷÷-().【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8,迎春杯【解析】 原式[20078.5 1.58.5 1.510]1600.3=-+⨯-÷÷-()()()200771600.320001600.312.50.312.2=-÷-=÷-=-=【答案】12.2【巩固】 计算(98065320)(669864)⨯-÷+⨯【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3星 【题型】计算【解析】 注意到在被除数和除数的表达式中均出现了98,而且分别有相近的数64与65,我们可以考虑把被除数做如下变形:被除数980(641)320=⨯+-98064(980320)=⨯+-98064660=⨯+(986466)10=⨯+⨯所以被除数是除数的10倍,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10.【答案】10【巩固】 ⑴ 2004.051997.052001.051999.05⨯-⨯⑵ (873477198⨯-)÷(476874199⨯+)【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3星 【题型】计算【解析】 (1)原式=(32001.05+)⨯(1999.052-)2001.051999.05-⨯=31999.0522001.05631999.0521999.052261989.05⨯-⨯-=⨯-⨯-⨯-=(2)原式=(873476873198⨯+-)÷(873476476199⨯++)=(873476675⨯+)÷(873476675⨯+)1=【答案】(1)1989.05 (2)1【例 8】 计算:221.23450.7655 2.4690.7655++⨯.【考点】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200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解析】 原式21.23450.76550.7655 2.469=+⨯+()21.23450.7655 1.234521.2345 1.23450.76550.765521.234520.765521.23450.76552224=+⨯+=⨯++⨯=⨯+⨯=+⨯=⨯=()()() 【答案】4赠送一篇美文,舒缓一下心情:1) 有一种情,相濡以沫温馨处处在,有一种意,海枯石烂温暖处处开,有一颗心,沧海桑田温情永不变,有一句话,相知相守爱你一万年,老婆我爱你永不变!2) 你好象生气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如果是我酿成了此错,希望你能原谅,如果不能原谅,我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