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长期并发症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1.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是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流程包括:- 立即暂停透析,将患者的头部调低,提高下肢或使用动脉内注射的血管活性药物,如腺苷酸、多巴酚丁胺等。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稳定的血压,应立即转诊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 抽血困难: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针头穿刺不当或针头堵塞等原因,可能出现抽血困难。
处理流程包括:- 评估针头穿刺位置,尝试重新穿刺。
- 如果无法重新穿刺,应尽快联络血透室或主管医生,考虑更换或维护血管通路。
3. 血液透析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针头周围或通路处的疼痛。
处理流程包括:- 检查针头或通路是否存在问题,如血栓形成、堵塞等。
-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4. 感染: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处理流程包括:- 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手部和皮肤消毒,保持良好的透析通路清洁。
- 定期更换透析导管或进行通路维护,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如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 过滤膜问题:透析过程中,过滤膜堵塞或失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处理流程包括:- 监测血透仪及相关指标,如动脉压、静脉压等。
- 如发现过滤膜堵塞或失效,立即停止透析,清洗或更换过滤膜。
总之,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和水平。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及其防治

上海地 区 1998年~2000年 ESRF患者 CVD流行病学调查
感 染和慢性 微炎症 状态是 HD患者常 见的合并症 之
显示 。86.0%的患者合并有 CVD.死亡 HD患者 中 44.2%的
一
[51
,
HEMO
研
究
发
现
,HD患
者
与
脓
毒
血
症
有
关
的
死
亡
率
患 者 死 于 CVD ̄J。CVD主 要 包 括 :(1)左 心 室扩 张 、心 肌 肥 是 一般 人群 的 250倍 ,在 HD住院患者 中约 22%是 因感染
厚 和 收 缩 功 能 障 碍 ;(2)缺 血 性 心 脏 病 (心 绞 痛 、 心肌 梗 住 院治 疗 。长期 HD患 者 因合 并 疾病 多 ,加 之 贫血 、营 养不
死 );(3)心 律 失 常 ,多 为 室性 早 搏 和 房 颤 ;(4)心 功 能 衰 竭 、 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原 因,容 易发 生感染或 进入慢性微炎
血压等症状缓解 ,但随着 HD治疗的延续 ,HD治疗患者也 体位性低血压以及抗凝剂过量等。HEMO研 究结果显示 .
并发 CVD。国外 报道 ,在 长期 HD患者 中约 80%合 并有 高通量 HD能显著降低 HD患者新发脑血管疾病。
CVD,在死 亡 的 HD 患 者 中 .>50%的 患 者 死 于 CVDt2J。我 国 3 感 染 和 慢 性 微 炎 症状 态
善 ,亦使 终末期 肾衰竭 (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F)患者 为多发性 。糖 尿病肾病 患者发生脑血栓形成 的比率 明显增
得 以接受 HD治疗 。HD早 已从最初 的急救手段 ,演变为 多 。经 CT、MRI检 查 发 现 的 小 的脑 血 栓 形 成 部 位也 常见 于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及常用预防办法(仅供参考)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及常用预防办法
(仅供参考)
1、感染:主要原因是免疫能力差;
适当的锻炼和营养补充是关键,感染明显时使用抗生素;
2、贫血:主要原因是促红素、铁等缺乏;
适当补充促红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12和优质蛋白质;
3、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原因是透析不充分,中大分子毒素富集,营养素缺乏等;
充分透析,增加血滤或者灌流,补充适当的营养素(例如:B1,等);
4、透析性骨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钙磷代谢紊乱,PTH亢进,骨化三醇缺乏,高血镁,高血铝,铁负荷过重等;
控制好钙和磷的水平(尤其要防止钙低磷高,而钙高磷低也不好),预防PTH 亢进,适当补充骨化三醇,控制高血镁、高血铝和铁负荷过重,等。
5、心力衰竭:主要原因是血容量过多(水分过多),高血压,贫血,等;
合理的干体重,每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合理控制血压到透析前140/90,透析后130/80,血色素水平稳定到10.3克~12克之间,预防PTH严重亢进及感染;
6、关节淀粉样病变:主要原因是贝塔2微球蛋白长期超过正常值15~20倍,使用生物相容性较低的纤维素膜透析器(例如:铜防膜);使用生物相容性较高的合成膜透析器,增加血滤或者高通量透析,每周一次或每月两次。
7、皮肤瘙痒:主要原因是组胺的分泌,PTH亢进,高磷,中大分子毒素富集,等;
预防PTH亢进,降磷,充分透析,增加血滤及高通量透析,灌流,等。
8、全身衰竭: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MIA);
降低微炎症(C反应蛋白正常),补充适当营养(例如:优质蛋白质,叶酸,B12,C,等),控制血脂,预防PTH亢进,预防高血钙,等。
血液透析并发症

一、即刻并发症:空气栓塞
由于透析机有完善的监控措施,空气栓塞很 少发生,多由操作失误或管道破损引起。 一次进入5ml以上空气即可引起明显栓塞症状, 坐位时主要引起脑栓塞,卧位时主要引起肺动脉 高压及急性右心衰,也可出现冠脉栓塞或脑栓塞, 体查闻及心脏搅拌音。
一、即刻并发症:脑出血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由 高血压及抗凝引起,临床表现与非透析患者脑 出血类似,治疗亦相同。
一、即刻并发症:失衡综合征
治疗措施:①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或高渗盐 水;② 20%甘露醇脱水减轻脑水肿;③抽搐时 予安定10~20mg静推;④其它对症处理。 预防措施:①首次血透控制在 3 小时内,血 流量 <200ml/min,并控制脱水量;②诱导透析 期循序渐进,控制尿素氮下降速度;③提高透 析液钠浓度等。
一、即刻并发症:低氧血症
多见于醋酸盐透析,其原因与醋酸盐在体 内的代谢及其降低血中 CO2 和 HCO3— 浓度有关。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白细 胞聚集影响换气功能,也是产生低氧血症的一 个重要原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原有心肺疾 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诱 发心绞痛及心梗。 治疗上予鼻导管吸氧即可。预防措施包括: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 析器。
谢谢!
一、即刻并发症:低血压
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 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 影响等。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 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 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 暂停超滤。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 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 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欧传厢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
通路问题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析的效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血管狭窄:长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
(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
(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
(4)注意饮食和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
(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
(3)衣服不要过紧: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相关知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方法,其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并能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后,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常见血液透析并发症1、器官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感染。
血液透析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以后,患者会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
血液透析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得困难,胸口闷痛、咳嗽等症状。
2、血压不稳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并发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症状。
在透析过程中,若没有控制好血液容量,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症状的出现。
血液透析之后,血容量降低,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3、心率失常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率失常的情况,是由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包炎,严重贫血,低血压等原因引起的。
而另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率失常的情况,是由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导致患者血清中的钾钙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4、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与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过多脱水有关。
血液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发生局部肌肉强制性收缩(俗称抽筋),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需要紧急处理。
常规透析的患者肌肉痉挛多在透析的后半部分时间出现,可同时或随后有血压下降,一般可持续数分钟。
5、肾性贫血肾脏的功能之一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
被诊断患有终末期肾病的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产生的激素,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不容置疑是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还有铁的摄入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叶酸缺乏,体内缺乏蛋白质,尿素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
6、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不良通常与患有肾病的人有关。
事实上,这种骨病,影响了近90%的透析患者。
当肾脏不能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适当比例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与处理

发热
–防治
水处理系统每三个月要消毒一次,消毒 间隔最多不能超过半年 透析液及时配制及时使用
出血
原因: 尿毒症患者因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
因子异常,使出血倾向增加,透析中肝素的使 用引起血小板减少均增加出血的危险。
常见出血部位:胃肠道出血,硬膜下血肿,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出 血性心包炎。
高血压 –治疗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也可配合使用镇静剂。 对轻、中度高血压可反复交替使用克甫 定,心痛定,舌下含服,一般 15 分钟见 效。 如血压仍不下降,可静点硝普钠(500ml 液体中加入50~100mg),滴速根据血压 情况而定。
首次使用综合征
症状:瘙痒、寻麻疹、咳嗽、流泪和流 涕,腹肌痉挛和腹泻。 处理:症状轻微者给予吸氧,使用肾上 腺素抗组织胺药或激素。 症状严重者应停止透析,夹闭血液管路, 丢弃透析器和管道中的血液。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北京安贞医院 刘玲
低血压
低血压是透析中长见的并发症。 症状:轻者:头昏、眼花、出汗、打哈 欠、有便意重者:面色苍白、呕吐、 腰痛、心律失常、意识丧失、癫痫、心 跳骤停甚至死亡。
低血压
–常见病因
有效血容量不足 血浆渗透压下降 醋酸盐透析液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 内毒素 患者原因
高血压 –常见病因
失衡综合征 血容量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超滤不足,体内水、钠过多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透析液钠浓度偏高 体内降压药被透出,引起高血压反跳 内皮素分泌过多
高血压 –预防
严格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对明显水 钠潴留者,要加强透析充分脱水,可用 单纯超滤、序贯透析调整干体重 避免迅速和过度超滤 充分透析,增加透析次数,缩短透析间 隔时间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 循环血量减少
① 不恰当的脱水,脱水速度过快,脱水量过多 或低于基础体重的脱水。 ② 低钠透析液,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③ 出血。
(2)血管调节功能失常
① 糖尿病、动脉硬化血管收缩功能减弱 。 ② 透析前服用降压药 , 抑制血管收缩。 ③ 透析液温度过高。 (3)心源性① 心功能不全。② 心律失常
(7)采用高钠透析 (8)透析过程中给予高渗液,如 10%NaCL、 50% 葡萄糖或给予胶体液,如白蛋白血浆等。 (9)根据情况可给予升压药维持血透 (10)吸氧。 (11)透析间期注意功能锻炼,改善机体状态。 (12)难以维持血透患者,可考虑腹膜透析
( 三 ) 血透中低血压的原因
1. 常见原因
2. 少见原因 (1) 突发心肌疾患,如心肌梗塞心包填塞。 (2) 过敏反应。 (3) 溶血 (4) 空气栓塞 (5) 败血症
(四)血透常见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1. 因脱水等所致的血容量减少 (1) 快速补液,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 ~300mL 。 (2) 减慢或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
(3) 除水过程中给予胶体液,如白蛋 白或输血,还可给予高渗晶体液 , 如 10%NaCI2OmL 或 50% 葡萄糖 100mL
(6) 其他原因
①醋酸盐透析液醋酸盐透析液可以引起心肌抑制, 血管扩张,容易引起透 析中低血压。
②透析中出血、漏血由于血透过程中血液回路连接处漏血,或因抗凝不当 致使机体出血,引起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
③服用降压药抗高血压药抑制血管收缩,如透析前服用降压药也容易诱发 低血压。
④血透时血流量过大血透时不恰当的血流量或体外循环血流量较多均可引 起低血压。
⑤精神紧张透析患者精神紧张,神经调节反射减弱
2.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