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13-16章)】详解【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13-16章)】详解【圣才出品】

择合作,另一个参与人也仍然选择坦白罪行,那么他就会获利而你会受损。由于每个参与人
2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 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在占优策略均衡下,双方都不会 改变自己的策略,因此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方入狱 1 年,另一方入狱 10 年。表 13-1 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表 13-1
囚徒 B
坦白
不坦白
囚徒 A
坦白 不坦白
-5,-5 -10,-1
1 / 142
-1,-10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如果囚徒 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 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 A 怎么选择,坦白 总是囚徒 B 的最优方案。同样,坦白也总是囚徒 A 的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 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 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 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果。(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F
【解析】以囚徒困境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为例,双方参与人事先都知道,博弈将进行某
个固定的次数(如 10 次)。那么从第 10 次博弈开始考虑,最后一次博弈恰如一次性博弈,
每个参与人都会选择坦白,所以可以预期到占优策略均衡。再考虑第 9 次博弈,如果你选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与选择题:(1)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产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在不同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之比,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因此,需求曲线移动所反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化关系不能体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2)陡峭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小,而平坦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能等同,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对于需求函数()dq d P =,其需求价格弹性为:d 1d d d d d q P P e P q q =-⋅=⋅斜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有关,还与dPq 有关。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线性需求曲线上,虽然各点处的斜率相等,但需求价格弹性却不同。

(3)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购买者负担。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A )对。

根据税负与供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关系s d d s P eP e ∆=∆,供求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其各自的弹性成反比。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

(4)当需求曲线斜率始终为负而供给曲线斜率始终为正时,如果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的;(B )发散型的;(C )封闭型的。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圣才】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圣才】

第13章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13.1 复习笔记一、博弈论概述1.何谓博弈和博弈论(1)博弈博弈(games),又被称为对策、游戏或竞赛,是指一些个人或单位在“策略相互依存”(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情形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

也就是说,在博弈情境下,每个人的效用(或利益)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简而言之,个人所采取的最优策略取决于他对其他人所采取的策略的预期。

(2)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博弈情境下博弈参与者的理性选择行为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关于竞争者如何根据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变化,采取最优策略和行为的理论。

博弈论既可以用于研究相互依存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也可以用于研究政治、谈判及战争等对抗行为。

2.博弈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形式所讨论的博弈问题都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

“个体行为理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唯一目标,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否则不会考虑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这样一种决策原则。

“非合作博弈”指在各博弈方之间不能存在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也就是说各博弈方不能公然“串通”、“共谋”的博弈问题。

(1)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①博弈的参与者,或简称为博弈方。

②博弈各方可供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

③进行博弈的次序。

④各个博弈方的得益。

(2)博弈的表述形式①博弈的策略型表述在博弈的策略型表述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各自的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一起决定每个参与人的支付。

该种表达方式通常用于静态博弈的情况,有时也会表达动态博弈。

一般情况下策略型表述会给出:a .博弈的参与人集合:b .每个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集合:()1,2,,i S i n =Lc .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12,,,1,2,,i n u s s s i n =L L用代表一个策略型(标准型)博弈。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6~9章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6~9章

在利润最大化模型中,针对其一阶条件:
PfL L, K w PfK L, K r
同样可以看做是拥有 L,K 未知变量的联立方程组,求解得 L 和 K 两要素的需求函数,
即:
L Lw, r, P K K w, r, P
一般而言,从利润最大化模型求解要素需求函数与从成本最小化模型求解要素需求函数
商的销售收入减去显性成本等于会计利润。
二、要素需求函数与成本函数 1.要素需求函数
2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从成本最小化到要素需求函数
在产量约束下成本最小化模型中,针对其一阶条件:
f L, K
w λ
L
0
r
λ
f
L,
1 / 96
圣才电子书

(1)显性成本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显性成本即财务上的会计成本,意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其所需的生产要素的
实际支出,包括工薪、原材料、折旧、动力、运输、广告和保险等方面的费用。
(2)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则是指应支付给厂商自有的且被用于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但实际上没
小化出发求要素需求是更为一般的方法。
(3)要素需求函数的若干特性
①要素自身的价格变化对其需求的影响为负,即: L 0 , K 0 。这说明要素需求
w
r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②其他要素价格的变动对要素需求的影响为负,即: L 0 , K 0 。
r
w
③交叉价格影响是对称的,即: L K 。 r w
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种一致性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递减。如果生
3 / 96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消费者行为理论(Ⅰ)(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消费者行为理论(Ⅰ)(圣才出品)
答:如图 3-34 所示,横轴 s 表示飞行里程数,纵轴 P 表示机票价格。由题意可知,该 预算线在 s = 30000 和 s = 50000 处发生弯折。
2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4
4.一个消费者愿意用 1 磅牛排换 3 磅汉堡包,目前他每月购买的牛排与汉堡包的重量
相同,而牛排的价格是汉堡包的 2 倍,那么他是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还
是相反?
解:以 b 和 h 分别代表牛排和汉堡包,由题意可知:
MUb = 3MUh , Pb = 2Ph
则有: MUb = 3 Pb = 2 MUb MUh ,故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
MUh
Ph
Pb
1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2)如图 3-33 所示,可作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和求出最优选择点。
图 3-33
Pb = 3 , Pc = 2 , I = 30 ,消费预算线为: 3b + 2c = 30 。
Ph
5.小杨是个电脑游戏狂热爱好者。他除了吃饭,将其所有的钱全花在打游戏上。他的 效用函数是
U ( g, f ) = g + ln f ,其中 g 代表打游戏的数量, f 代表食物数量。
(1)请求出小杨对食物和打游戏的需求函数,假设其价格分别为 Pg ,Pf ,小杨的收入 为I 。
(2)当 I Pg 时,小杨对食物的价格需求弹性是多少? (3)小杨的女朋友对小杨打游戏很不满,她说,小杨将其增加的收入全部花在打游戏 上。如果 I Pg ,她的不满是否有根据?
图 3-31 无差异曲线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第六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Ⅱ)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三篇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 完全垄断理论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第十二章 寡头市场第十三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第十四章 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价格理论第四篇 不确定下、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非对称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寡头市场)【圣才】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寡头市场)【圣才】
第一,给定对于另一个企业的产量信念,每一个企业都做出了自己最优的产量选择,使 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4 / 3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每一个企业对于另一个企业的产量信念(预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即
q1e q1 , q2e q2 。这被称之为理性预期。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2 章 寡头市场
12.1 复习笔记
一、寡头市场概述 1.寡头市场及其特征 (1)寡头市场 如美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控制在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手中,我国的移动 通讯市场基本上是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公司控制,这就是寡头市场。 (2)寡头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上只有少数的销售厂商,他们从事同质产品或差别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②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③需求曲线的不确定性。 ④进出市场不易。 ⑤除价格竞争外,寡头市场上更常见的是非价格竞争。 2.寡头市场的种类及其理论模型 (1)寡头市场的分类 ①从产品品质角度看,可分为纯粹寡头市场和差别寡头市场。 ②从行为方式看,可分为独立行动寡头和勾结性寡头。 ③从构成寡头市场的厂商数目来看,可分为双头垄断和多头垄断。 (2)寡头理论模型
q1 f1 q2e
上式就是企业 1 对企业 2 产量的“反应函数”(reaction function)。换句话说,就关 于企业 2 的产量的任何既定预测 q2e 而言,企业 1 都有某个最优的产量选择 q1 。一个厂商的 反应函数表示另一个厂商在各种产量水平上,该厂商在最大利润原则下所要生产的产量组合。 同理,企业 2 也要对企业 1 的产量 q1 进行估计,在给定的关于企业 1 的产量的信念(belief) q1e 的前提下,能得出企业 2 的反应函数,即: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做是自由取用物。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5)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是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

但经济学家在分析、寻求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的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会不自觉地对实证分析产生影响。

实证分析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因而实证分析得出的理论也就不必然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加倍,商品 2 的价格不变”相当于“该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 1 的价格都不变,只有商 品 2 的价格下降”。因此商品 2 为吉芬商品时,对它的消费减少。
3.A 代表(7,9)消费束,B 代表(10,5)消费束,C 代表(6,6)消费束。当价 格为(2,4)的时侯,消费者选择了 C 消费束,当价格为(12,3)的时候,他选择了 A 消 费束,则( )。
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设消费者的总效用为U (q) ,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公式可表 示为: dMU (q) / dq 0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 原因是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 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或者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 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将第二单位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 上,因此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系。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③交叉价格弹性为零, 则物品 1 和物品 2 没有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 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 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假定商品 x 的价格为 3/2,商品 y 的价格为 1。一个消费者在某一消费组合达到均
衡,如果他的两种商品消费量都严格为正,且商品 y 带给他的边际效用为 30,那么商品 x
的边际效用是( )。
A.15
B.20
C.30
D.45
【答案】D
【解析】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MUx MU y
物品1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物品2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交叉弹性系数的
性质如下:①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则物品 1 和物品 2 是替代关系。例如,大米与面粉,米
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②交叉价格弹性是负数,则物品 1 和物品 2 是互补关
1 / 18
=
Px Py
,将 Px
=
3 2
、Py
= 1 和 MU y
= 30 代入
该式,解得 MUx = 45 。
2.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若该消费者收入加倍,商品 1 的价格加倍,商品 2 的价格
3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不变,那么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需求的变化为( )。 A.只有当商品 1 为吉芬商品时,对它的消费增加 B.只有当商品 2 为吉芬商品时,对它的消费增加 C.只有当商品 2 为劣等商品时,对它的消费增加 D.只有当商品 2 为吉芬商品时,对它的消费减少 【答案】D 【解析】吉芬商品的需求随着自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该消费者收入加倍,商品 1 的
A.A 消费束直接显示偏好于 B 消费束 B.A 消费束间接显示偏好于 B 消费束 C.C 消费束直接显示偏好于 A 消费束 D.以上选项都不对 【答案】D 【解析】如果消费者的预算约束能购买所有的消费束,在(2,4)的价格下,消费者选 择了 C,此时 26+ 46 = 36 。若消费 A,这需要支出 27 + 49 = 50 36 ,这说明在该价格 水平下消费者之所以选择 C,并不是因为 C 比 A 能获得更大的效用,而是因为买不起 A。 那么在价格为(12,3)的时候,消费者买得起 C,但是他却选择了 A,这说明他的收入增
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
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消费者对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种商品,
往往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但市场上的商品一般只有一个价格,这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例
如在消费者持续购买某种商品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消费者来说,前面购买的单
X
=
X1 时,
X1 0
D( x)dx
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P1X1 为实际支付的数额,于是消费者剩余
(用 CS 表示) =
X1 0
D
(
x
)
dx

P1
X1

4.规模报酬递减 答:把生产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相同的比例,所增加的产品产量比例或是大于生产 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小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等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大于生产 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递增,等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不变,小于 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便是规模报酬递减。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
2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 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 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 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 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位商品要比最后购买的单位带来更多的效用。因此,消费者愿意对前面购买的单位付出较多
的价格,而一般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那么在前面每一单位中消费者就可能因为所付的价格
低于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而得到剩余。
若某产品需求函数为 P = D ( x) , P1 和 X1 分别代表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则从 X = 0 到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
பைடு நூலகம்
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
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