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为什么要衔接

合集下载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初衔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所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需要既要适应学习和生活上的变化,又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因此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小初衔接的重要性。

小初衔接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过渡,学生很可能会存在适应困难,学习压力增大等问题。

学校和老师在小初衔接期间应该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生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顺利过渡,并保持对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小初衔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着较大的不同,小学生通常是单纯、天真、无忧无虑的,而初中生则开始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对未来的思考。

如果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指导,可能会导致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性格扭曲等问题。

家长和老师需要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关爱孩子,让他们在这个过渡时期能够健康成长,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

小初衔接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小学生通常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而初中生则需要学会更加独立和自主。

小初衔接时期,家长和老师需要教导孩子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并且积极参与到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去。

小初衔接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小初衔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也能够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社会评价和口碑。

也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更有报效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注小初衔接,重视小初衔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学和初中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两个重要阶段,小初衔接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小初衔接是指小学阶段结束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过程,包括心理、学业和人际关系的适应。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将从学术、心理和社交方面来详细阐述其重要性。

小初衔接在学术方面十分重要。

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小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兴趣培养,而初中则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影响其初中学习的关键因素。

小初衔接时,学生需要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和学科知识的深入,如果没有良好的衔接,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出现学习厌恶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学业表现。

小初衔接在心理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环境的变化、学习强度的增加、课程的多样化等挑战,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小初衔接时,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如果衔接不好,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产生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良好的小初衔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心理调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小初衔接还对学生的社交能力有重要影响。

小学是学生形成基本社交能力的关键期,而初中是学生进一步扩展社交圈子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时期。

在小初衔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小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初中生,与不同的同学、老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和沟通。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小初衔接,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社交困难等问题,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小初衔接时,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学生的社交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学和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小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初中则是学科学习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阶段。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科知识的延续性和深化上。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石。

而初中则需要学生进一步加深和系统化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开始接触更加深入和复杂的知识。

如果小初衔接不好,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很容易出现基础薄弱,难以跟上课堂教学的情况,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就在于在小学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上。

小学和初中有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小初衔接不好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出现断裂。

小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而一到初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加大和学科难度增加,学生可能容易产生丧失学习动力和自律性的问题。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学习环境转变的阶段。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交环境的转变。

小学和初中的学校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小初衔接不好容易使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交环境上产生难度。

小学生可能在小班教学中习惯了老师的个性化关怀和同学们的亲密友谊,却突然面对初中大班教学和新同学,很容易产生适应难度和交友问题。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也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校生活和社交环境的转变,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调适难度。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学业规划。

小学和初中每个学科的学习都有自己的难点和重点,如果小初衔接不好,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出现困惑和迷茫。

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学习焦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业规划不明。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初衔接是指小学与初中之间的学习过渡与衔接。

它是一段关键性的学习转折期,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的环境和方式。

小学与初中的教育系统存在许多差异,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科难度的提升等。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初中是他们第一次面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如果没有良好的衔接,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困惑和失落。

通过小初衔接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早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从而减少学习适应期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教导和督促,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小初衔接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面对初中学习的挑战。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们需要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班级和新的社交圈子。

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立和不适应,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小初衔接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和接触到初中的同学和班级,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良好的小初衔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和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及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小初衔接的工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学习转折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衔接关系到学生的顺利过渡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小初衔接的重要性。

小初衔接是一个顺利过渡的过程。

从小学到初中的过程中,学生将经历环境、人际关系、学科知识、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挑战。

如果没有良好的小初衔接,学生可能会面临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不当等一系列问题。

而通过小初衔接,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迅速融入新的班级和学校,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

小初衔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小学时期的学生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有着较为稳定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

而初中时期的学生将面临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生活,需要更好的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能力。

如果没有有效的小初衔接,学生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或者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从而对学习和生活出现抵触情绪。

而通过小初衔接,学生可以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初衔接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时期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初中时期的学生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

如果在小初衔接过程中出现了断层或者脱节,学生将很难顺利进行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而通过有效的小初衔接,学生可以逐步了解和适应新的学科要求,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减少在学业上的困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小初衔接也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时期的学生通常是在熟悉的班级和小圈子中学习和生活,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相对简单和亲近。

而初中时期的学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班级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更好地与不同的同学和老师进行合作和交流。

如果没有有效的小初衔接,学生可能会面临人际交往困难、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交和发展。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随着学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过渡也变得愈发重要。

小初衔接是指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教育过渡和衔接。

良好的小初衔接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得到更好的保障,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初衔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重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式与初中阶段有很大的不同。

小学生通常是在一个班级里面上课,老师对他们的班级有很大的责任和照料,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简单和集中。

而初中生则需要在不同的教室中上课,老师也有可能会不同,学生需要自己管理好学习生活。

良好的小初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习适应期的影响,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初衔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面临更多的学业负担,还要逐渐面对自己的身心发展与生活压力。

如果在小初衔接过程中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规律,很可能会导致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压力。

而良好的小初衔接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适应压力,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小初衔接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

如果学生在小初衔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学习课程的断档,学习方法的无法转换等,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初中学习中遇到更多的困难。

而良好的小初衔接就相当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划好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初衔接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小初衔接可以使学校在初中学生的学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更为顺畅,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在小初衔接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的变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初衔接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摘要】小初衔接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有效缩小小学与初中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在新环境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合。

小初衔接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良好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加强小初衔接,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政策层面也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促进小初衔接的顺利进行。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持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初衔接、重要性、学生发展、影响、问题、加强、政策、引起重视、成长、改进、完善、教育工作。

1. 引言1.1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你都知道吗小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初衔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小初衔接中,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面临着课程内容和难度的提升,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调整等挑战。

一个良好的小初衔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转变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初衔接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递,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良好的小初衔接,学生可以培养出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视和加强小初衔接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不仅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小初衔接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

2. 正文2.1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衔接是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向中等教育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就。

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意义

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意义

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意义小学升初中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孩子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小学升初中衔接的几个重要意义:1. 研究能力的提升: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过渡期,孩子需要适应更高难度的研究内容和更为严格的研究环境。

这种过渡对于提升孩子的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过渡期,孩子需要适应更高难度的学习内容和更为严格的学习环境。

这种过渡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2. 知识体系的完善: 初中是小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建立起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的阶段。

通过初中的研究,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体系的完善: 初中是小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建立起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的阶段。

通过初中的学习,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研究方法的培养: 在小学,孩子往往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研究方法和惯。

而初中的研究要求更高效、更自主,需要孩子培养出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力,这将对孩子未来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小学,孩子往往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而初中的学习要求更高效、更自主,需要孩子培养出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力,这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孩子通常是在相对固定的同学群体中研究,而初中的研究环境更加多元和开放。

小学升初中可以让孩子扩大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丰富自己的社交经验,培养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孩子通常是在相对固定的同学群体中学习,而初中的学习环境更加多元和开放。

小学升初中可以让孩子扩大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丰富自己的社交经验,培养社交能力。

5. 自我管理的培养: 初中的研究强度和时间安排相比小学有所增加,孩子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研究和休息。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为什么衔接如何让你走进数学世界一、学习目标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学习重点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三、重点讲解(一)引语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生活,升学,升官)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新初一综合症),带着几分新奇和自信的笑容,初一新生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然而初中数学不再是单纯的计算,而是数学内容进一步拓宽、知识更一步深化,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要求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根本变化.另外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善于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二)认识初中数学1、小学学习的特点(模仿性),(基础,感性,零散)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初中与小学数学内容对比(难度,理性,系统)例、猜数游戏表演者从容地说:“你们各人可以任写一个比1大的一位数。

”话音刚落,众人说:“写好啦!”“将你写的数减去1,再乘以5,再减去2,再乘以2。

”表演者一句一顿地交待方法。

小王写的是9,按要求,他不停地计算:9-1=8,8×5=40,40-2=38,38×2=76。

表演者接着说:“在得数上再随意加上一个一位数。

将结果告诉我。

”小王加上4:76+4=80,便大声报告:“我的得数是80!”表演者沉着地说:“你先写的数是9,后加的数是4。

”竟然一连猜对两数!接着,其他人也报告了结果。

尽管各人开始写的数和最后加上的数,都各不相同,但都被表演者准确地猜中了。

大家非常奇怪,表演者是怎么知道的呢?分析: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神奇,尝试不同的数字均能被表演者猜出。

如果用字母代替数,那么其中的规律就非常明显了。

解:根据表演者确定的规则,设参加者先后写的两个数为x和y,可列式为[(x-1)×5-2]×2+y,化简后为:10x-14+y。

当将对方报出的数加上14之后,所得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就是x,而个位数字就是y!了解原理后,你也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了。

小学与初中内容对比1、数的扩充(数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引入负数扩充到有理数引入无理数扩充到实数2、从数到式(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3、从算术到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了变化)4、从比例到函数(讨论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5、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对学生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6、建立图形与坐标的联系7、图形变换(从运动角度研究图形)平移轴对称旋转相似(位似)8、统计思想和概率数学兴趣题一、速算找规律(数学美学)1、 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2、5⨯5=25,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25,55⨯55=3025……二、简单奇偶分析:引入:小学我们学了自然数,知道了什么是奇数、偶数下面介绍一些它的奇妙应用.例1:房间里有3盏灯,全部关着。

现在每次拉两盏灯的开关,这样做几次后,问有没有可能使3盏灯全部是亮的?解法一:直接用试探的方法去做。

为此需要用简单明白的符号表示开着的灯和关着的灯。

当然,这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做。

例如,以下两种图示法都很简单明了:图 8.1我们采用有阴影及空白圆圈表示关着及开着的灯。

一开始3盏灯全关着(见图8.2的(1)),然后随便打开两盏灯,比如打开第一、二两盏灯(见图8.2的(2))。

(1)三盏灯全关着(2)打开两盏灯图 8.2下面要再拉两盏灯的开关。

如果拉第一、二盏灯的开关,则3盏灯全变成关着的,我们不希望倒退到开始的情况,因而只能拉第一、三盏灯或拉第二、三盏灯的开关,这样仍得到图8.2(2)所表示的结果:两盏灯开着,一盏灯关着。

做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肯定,这样下去无论拉多少次,都不可能使3盏灯全开着。

在这个例子里,由于灯的总数很少,所以采用尝试法用不了几步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但如果灯有许多盏,用这样的方法做,由于不同可能的拉线方法太多,很容易被弄糊涂。

此外,这种方法没能告诉我们“不可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下面的解法二是更好的证法。

解法二:我们先假设经过有限次后可以把3盏灯都打开。

现在来考虑总共拉开关的次数。

我们规定:把一盏灯的开关拉一次称为拉了一个盏次。

由于题目规定每拉一次是拉了其中两盏灯的开关。

因而按我们的规定就是拉了两个盏次。

由此可知,不管按题目的规定把开关拉了多少次,所拉的总盏数必定都是偶数。

另一方面,一开始时每盏灯都是关着的,对于每盏灯来说,要想从关着变为开着,必须要对它的开关拉奇数次。

由于总共有3盏灯,故只有总共拉的盏次是奇数时,3盏灯才可能全是亮的。

把上面的讨论合起来,就证明了按题目规定的方法拉开关,无论拉多少次,也不可能使3盏灯全是亮着的。

这种解法不但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而且从解题过程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题目中的两个数字(“房间里有3盏灯”这句话中的“3”以及“每次拉两盏灯的开关”这句话中的“2”)对结论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考虑。

例2、桌上有15只杯子,7个开口朝上,8个朝下,每次改变2个杯子的开口朝向,问能否将所有的杯子开口均朝下?难:(开放题)例3、某学校为了奖励学生,买了一批纯金钢笔,但由于工作失误,把一只外型相同但重量不同的普通钢笔混在一起了,怎么把普通钢笔找出来,条件是只有一架精确的天平?(希望称的次数越少越好)猜年龄游戏您一定和朋友玩过猜数字游戏吧,如:猜对方年龄,猜对方心理想的数等等。

一个经典的猜年龄游戏玩法如下:甲:请你用67乘以你的年龄,然后告诉我结果的最后两位数。

乙:5.甲:15岁,甲立刻说到。

奥妙何在?很简单:甲把乙说的结果乘以三,所得之数的最后一位或两位就是答案。

(2班的同学找出原因)动手题:做莫比乌斯带(在老师的指导下)四色猜想:不论一张地图上的行政区划多么复杂,使用四种颜色着色,一般都能保证有公共边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颜色。

人们在实践中得到的结论是:在每张地图上,最多使用四种颜色,就能给所有公共边界的地区着上不同的颜色。

实践中有这样的结果,要在理论上予以证明却不那么容易。

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著名难题。

为了圆满地解决图着色问题,人们已经奋斗了一百多年。

1840年,德国几何学家莫比乌斯以假说的形式向他的学生提出过这一问题。

(课后作业)动手测量黄金分割许多扑克牌、窗户、书的包皮、文件夹、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摩天大楼都呈现黄金矩形,由于它美的感染力,许多艺术家,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现代的皮林蒙德里安,都把黄金矩形体现到他们的作品中去。

一些研究者确认,古希腊的人体雕塑中存在一定的比例,人体的总高度与肚脐高度的比是黄金比。

美国学者杰伊·汉布里奇确定,黄金比不仅见于古希腊的雕塑和寺庙建筑之中,也见于人体骨骼中的比例。

人体的总高度和肚脐高度的比也很接近黄金比。

另外一些研究者发现,人体的其它一些部位也存在黄金比,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中的某些比例,非常接近古希腊人的观念。

让我们看看我们每个人身体中某些部位的黄金比。

4或5人小成小组。

制作像下页中的表格。

包括你的小组中每个人的姓名。

让我们看看我们每个人身体中某些部位的黄金比。

4或5人成小组。

制作像本页底部的表格。

包括你的小组中每个人。

步聚1:测量你的小组各个成员的身高(B)和肚脐的高度(N),计算比B/N,步聚2:测量你的小组各个成员的食指的长度(F)和食指尖到大指节的距离(K)。

计算K/F,步聚3:测量你的小组每个成员一条腿的长度(L)和臀部到膝盖的长度(H),计算并记录L/H。

步聚4:测量你的小组每个成员的臂的长度(A)和从手指尖到肘部的距离(E)。

记算U并记录A/E 黄金比可借助于熟知的数的模型近似地表示。

你能确定这个数模型中的下一个数:1,1,2,3,5,8,13,21,34,55,89,144,233,-?-旋转齿轮如果齿轮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将以什么方向旋转?(图4)(实验班)例4、老师报出一个四位数,将这个四位数的数码顺序倒排后得到一个新四位数,再将这两个四位数相加,甲的答案是9988;乙的答案是9898;丙的答案是9988;丁的答案是9888。

已知其中只有一人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做对的同学是甲;最初的四位数可以是3995、5993、4994、2996、6992、1997、7991。

课堂练习:1、一个数加5,再乘以2,然后减去4,再除以2,最后得6,问这个数是多少?2、用剪刀将如图所示的长方形沿着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要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应该怎么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