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之乡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教案:寻找世界各地马戏文化传承之道

历史文化教案:寻找世界各地马戏文化传承之道

历史文化教案:寻找世界各地马戏文化传承之道寻找世界各地马戏文化传承之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但是,在这些新兴娱乐活动中,马戏文化始终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

马戏文化是一种集艺术、娱乐和武术于一体的演出形式,历史悠久,而且在各国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

本文将以寻找世界各地马戏文化传承之道为主题,介绍世界各地马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中国马戏文化的传承中国马戏文化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马戏文化之一。

最早的马戏表演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表演形式以杂技为主。

到了明清时期,马戏文化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演出艺术。

在清末民初时期,马戏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并且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在中国戏曲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马戏文化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极富表现力和变化多样的马戏技艺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贴近人民生活。

如今,中国马戏文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仅在中国各地可以看到马戏演出,同时也在海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欣赏。

中国马戏文化的传承方式已经从单一的师徒传承转向了各种途径的传承方式,如马戏培训院校、文化交流以及走出去的表演。

俄罗斯是马戏文化的代表国家之一,有着世界上最好的马戏表演团队之一——莫斯科大马戏团。

俄罗斯的马戏文化与中国的马戏文化一样,也深受传统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影响。

俄罗斯马戏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本着“非常规”的理念,将马戏表演从地区性、民俗性转向了全球化、文化性。

俄罗斯马戏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颇具特点,除了师徒传承外,在俄罗斯有许多专门的马戏学校,这些学校向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马戏表演和技巧的培训。

此外,俄罗斯还将马戏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如在马戏表演中融入了俄罗斯传统民歌、舞蹈、绘画等元素,使马戏文化更显得多元化和传承性。

三、法国马戏文化的传承法国马戏文化以崇尚艺术和文化为主旨,以马戏技能的表演为基础,加入了情感和语言的表达。

世界最著名的马戏团有哪些

世界最著名的马戏团有哪些

世界最著名的马戏团有哪些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戏团太阳马戏团(法语:cirque du soleil ),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该马戏团于1984年成立。

主要表演项目有:空中飞人、呼啦圈、大力士。

美国玲玲马戏团,创建于1886年,以“养团不去请团”的原则,演员从全世界各地邀请和挑选,时时保持新鲜感和创新感。

不过在2017年5月21日,玲玲马戏团完成谢幕表演,结束了146年马戏团历史。

一个马戏王国就此只能活在人们心中。

俄罗斯莫斯科大马戏团,成立于1880年,世纪,是世界上“马戏”发展史最长的马戏团之一,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

因为其规模巨大和表演艺术丰富精彩,一举为莫斯科奠定了在俄罗斯乃至世界马戏发展史的龙头地位。

而且俄罗斯莫斯科马戏团还以小丑表演闻名世界。

纽约大苹果马戏团,建立于1977年,相比较于上面几个马戏团算是起点较晚的了,可是该马戏团还是跃进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其表演节目多种多样,包括杂技,马术,走钢丝,空
中飞人等。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马戏之乡 激情埇桥 魅力宿州——记“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

马戏之乡  激情埇桥  魅力宿州——记“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

马戏之乡激情埇桥魅力宿州——记“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
戏艺术节”
无;马洁(译)
【期刊名称】《杂技与魔术》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五百年艺术福地,三百里马戏故乡"——埇桥迎来又一盛事。

为加快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提高首位度,争当排头兵"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埇桥马戏这一文化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文化强区品牌,扩大蛹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埇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0月30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安徽省文联、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杂技家协会、中共宿州市蛹桥区委、宿州市埔桥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在埇桥隆重开幕。

【总页数】3页(P23-24,26)
【作者】无;马洁(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16.22
【相关文献】
1.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大学文化建设——以埇桥马戏、泗州戏的传承保护和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为例 [J], 赵东;李月云
2.马戏之乡辉煌埇桥——中国·埇桥首届马戏艺术节在安徽省宿州市 [J], 睿祺
3.宿州市埇桥马戏中杂技类马戏表演者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研究 [J], 田慧丽;侯俊杰;李士保;;;
4.宿州市埇桥马戏中杂技类马戏表演者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研究 [J], 田慧丽;侯俊杰;李士保
5.宿州埇桥被授予“中国烧鸡之乡·埇桥”称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媒2012:英国小镇争马戏之都头衔

英媒2012:英国小镇争马戏之都头衔

英媒2012:英国小镇争马戏之都头衔巴洛镇希望将马戏表演作为伦敦奥运遗产之一,并得到有关机构的资助。

英格兰北部的坎布里亚(Cumbria)郡的一座小镇别出心裁,准备打造成世界马戏表演之都。

这一想法源于去年在巴洛(Barrow)镇举行的马戏艺术表演节。

这一盛事大获成功,给了该镇新的灵感。

组织者说,他们希望利用伦敦2012年奥运会的契机,将巴洛树立成世界马戏的中心,给伦敦奥运做出特有的贡献。

得到资助这一举措得到伦敦2012年奥运遗产规划(Olympic Legacy Programme)的资助,首个艺术节将在六月份举行,届时将吸引成千上万的表演者,此外还将举行马戏研讨会。

负责这一项目的是肯德尔国际艺术(Kendal Arts International)组织,该机构负责人朱丽·泰特(Julie Tait)说: 我们的目标是办成一年一届的国际性节日,希望能吸引一流的表演者以及观众。

泰特希望马戏节活动能扩散到伦敦以外的地方,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的一个宝贵遗产。

泰特说,这是巴洛镇的重新规划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巴洛能成为世界马戏表演的中心,那么会吸引不少游客的观光。

泰特说,马戏给人们带来的是欢乐,这一 欢乐因素 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吸引更多的人的参与,从中体验快乐。

感谢您阅读《英国小镇争马戏之都头衔》,文章来源于BBC,我们为您准备了BBC简介,请阅读: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英国一家由政府资助但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

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和1973年英国独立电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

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11年12月,BBC拍摄的纪录片《冰冻星球》陷入造假风波,受到观众批评。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

宿州市情

宿州市情

宿州市情、埇桥区情百问[发布时间:2009年5月14日]注:在题后加★符号的为埇桥区情1、宿州市下辖哪几个县区?答: 宿州市下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埇桥“四县一区”。

2、宿州市的总面积是多少?答:宿州市的总面积是9787平方公里。

3、宿州市的总人口是多少?答:宿州市的总人口是626.06万人。

4、截止到2008年,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多少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多少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几?答: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50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

5、宿州煤炭资源丰富,占安徽省煤炭资源的百分之几?占淮北煤田储量的多少?答:占安徽省煤炭资源的百分之十,占淮北煤田储量的四分之三。

6、目前宿州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多少千瓦?年发电量超过多少千瓦时?答:目前宿州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1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

7、全市现有果园多少亩?主要果树树种有哪些?答:全市现有果园120万亩;主要果树树种有梨、苹果、桃、葡萄等。

8、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多少亩?总产达多少吨?答: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90万亩,总产达340万吨。

9、全市现有林业用地多少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多少立方米?每年可生产商品材多少立方米?答:全市现有林业用地407.2万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1238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商品材250万立方米。

10、目前,已落户宿州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有哪些?答:目前,已落户宿州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有汇源、海升、中粮、皖王、雨润、新锦丰等。

11、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加工制造企业有多少家?主要生产企业有哪些?答: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加工制造企业有79家,主要生产企业有安徽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华龙矿机有限公司、宿州挂车厂等。

12、目前,全市共有多少家有资质的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多少吨?年产值多少亿元左右?答:目前,全市共有56家有资质的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万吨,年产值10亿元左右。

“中国养虎第一村”:平均五人一只虎

“中国养虎第一村”:平均五人一只虎

“中国养虎第一村”:平均五人一只虎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08期在普通人的心里,老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但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村子1600多人养了300多只老虎。

这便是“中国养虎第一村”——安徽省埇桥区蒿沟乡高滩村。

我们平时看的老虎表演,还有动物园里的老虎,或都来自这里。

大院高墙、铁门紧闭,村里见到陌生人很警惕提起安徽省埇桥区,总带着些神秘色彩。

这里被称为“中国马戏之乡”,鼎盛时期有300多个马戏团,从业人员上万人,登记在册的老虎就有数千只。

元宵节那天,记者去“老虎村”进行采访。

以前来过这里的人跟记者说,如果碰上晴天,村民们会把装动物的笼子放在家门口晒太阳,街上虎啸熊吟,颇为壮观。

而一旦有陌生人光临,村民们都很警惕,会上下打量一番陌生人。

“你们这里谁家有马戏团吗?”来访记者问一个大伯。

“没有,没听说。

”大伯警惕地看了记者一眼,走开了。

问了好几个人,都是一样的说辞,记者开始怀疑自己去错了地方。

但一些细节让人觉得异样。

埇桥区位于淮北平原,在成片的麦田环绕下,高滩村的房子一排排整齐得很,但家家户户大院子、高围墙,成了标配。

围墙的高度,成年人很难爬上去,院子也都安装了铁门,大门紧闭。

而且,这里民房的楼层高度要比一般人家高出一大截。

一些院子门口,有成堆的疑似动物粪便。

在村里走了一圈,记者看见一个奶奶在门口晒着太阳,她的眼睛一直望着村口的位置。

老奶奶80岁,儿子也60岁了。

她说,这两天,儿子要回来了,儿子说过演出结束要回家了。

一年中,也就是春节生意好,其余时间,儿子儿媳基本上都在家,靠打工赚的钱,养家里的动物们。

老奶奶说,基本上一年的收入只够养养动物。

“现在演出少,动物们的体格也差了很多。

”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一户人家门口看到一个笼子。

笼子里关着一只小黑熊,正抓着铁笼子像荡秋千。

小黑熊蛮逗的,表演欲极强,旁若无人,来来回回地玩个不停,显然是经过训练的。

女主人在旁边洗菜,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蹲在旁边,对小黑熊的举动并不在意。

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举行

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举行

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举行作者:来源:《时代中国》2010年第12期“五百年艺术福地,三百里马戏故乡”。

以“马戏之乡、激情埇桥、魅力宿州”为主题的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于2010年10月30日在“中国马戏之乡”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举行。

宿州市政协主席姜元宣布宿州·埇桥第二届国际马戏艺术节开幕。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郎涛,安徽省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庄保斌,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杂技家协会主席朱建平,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辑于杰,宿州市政协主席姜元,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统海,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卫东,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黎,宿州市副市长陈大峰,宿州市政协副主席王胜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埇桥区四大班子领导,担任过原县级以上领导老同志和老领导,海内外客商、新闻界、文艺界、企业界等各界人士,以及埇桥区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和友邻市、县、区嘉宾,驻埇桥区的部分单位和企业嘉宾。

本届国际马戏艺术节分为开幕式、马戏艺术研讨会、名特优工农业产品展、招商引资及经济咨询合作座谈会、马戏艺术展演、杂技绝活表演及大型踩街活动等6个板块10余项活动。

在本届马戏节上,邀请了享誉全球50载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联合欧洲皇家马戏团与中国马戏的代表埔桥马戏同台献艺。

同时,还有大型民俗表演、唢呐、扇舞、腰鼓,奇石、乐石、根艺、剪纸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及儿童乐园大型嘉年华游乐活动。

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展示埇桥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的深厚内涵,进一步弘扬马戏文化、展示埇桥形象、促进合作交流、推动经济发展。

本届国际马戏艺术节既有精彩的马戏节目展演,更有当地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及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等多项活动,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宿州乐石砚,也包括出口海外的东大板材、安特谷朊粉等。

在招商引资签约现场,埇桥区负责人向应邀参加马戏节的全国各地客商,推介了全区30多个重点招商项目,涉及现代农业、煤炭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现代服务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

宿州文化资料汇总

宿州文化资料汇总

宿州文化外界整体评价:宿州-----“贤、孝、文、武”皆备的特色文化资源。

“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先民就在这里渔猎耕牧、繁衍生息。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正式建置宿州。

作为古城,宿州已经历了1200余年的风雨沧桑。

就一般史迹型而言,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重大事件;就特殊功能型而言,有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河段遗址;就近现代史迹型而言,有独特的红色文化遗址与遗迹。

从上述分类来看,宿州历史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刚柔相济,一是通过兵文化表现出来的阳刚之气,二是通过水文化表现出来的阴柔之美。

阴阳和合,孕育着和发展着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宿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分析》。

称号:宿州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

奇石、书画、民俗三大文化产业。

一、历史沿革春秋为宋国地,秦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东汉为沛国,唐元和四年,割徐州之符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治设埇桥,宿州之名始此。

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

”1912年废州为宿县。

1949年4月设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区。

宿县专署驻宿县,辖宿城市及宿县、灵璧、泗县、泗洪(由泗县析置,驻青阳)、五河、怀远、砀山、萧县(驻龙城镇)、永城等9县。

1950年由宿县析置濉溪县,驻濉溪口。

宿县专区辖1市、10县。

1952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宿县专署驻宿城市,将砀山、萧县2县划归江苏省,永城县划归河南省。

1953年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

1955年萧县、砀山2县由江苏省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将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

1956年撤销宿县专区,将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萧县、砀山等8县划归蚌埠专区。

1961年复设宿县专区,专署驻宿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戏之乡
宿州欢乐马戏驯兽团成立于1968年,隶属宿州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直系管理,是一家独立法人、股份合资的演出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文化艺术交流与咨询,经营演出及演出经纪业务,承办政府与企业主办的各种演出活动。

表演的主要马戏节目有《与狼共舞》、《老虎写字》、《狮虎过桥踏美人》、《狮虎拜年》、《公鸡灯泡跳芭蕾》、《小狗走钢丝》、《小猪跳水》、《狗熊直立踩球》、《猴子杂技》、《羊蹬花瓶》、《狗熊花样走钢丝》、《狼狗考试》、《人鳄同眠》、《人鳄接吻》。

其中一些节目,如《与狼共舞》、《老虎写字》、《狮虎过桥踏美人》、《人虎摔跤》、《新版武松打虎》等高难度表演,已成经典之作。

宿州埇桥马戏艺术的前身是始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到清朝末年已具有相当规模。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埇桥区的篙沟、桃沟、柳沟一带,杂技艺人们率先将马、猴子、狗等动物表演引入演出,很受观众喜爱,后又开始尝试用杂技表演的形式来驯化动物,并很快收到成效。

至30年代末,诸如狗熊站立行走、羊蹬花瓶、猴子拉车、老虎钻圈、小狗识数等演出节
目已经成熟,埇桥区真正意义上的马戏艺术由此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以篙沟乡为中心的民营马戏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到90年代,已有民营马戏团近160家,驯兽水平和演出效果也得到很大提高。

近年来,在埇桥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营马戏队伍更是空前发展,以安徽明星大马戏团为代表的马戏艺术大军已步入全国一流的马戏队伍,相继拍摄了十几部电影、电视剧。

2001年,安徽明星大马戏团(原宿县动物表演团)首次参加第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以《驯狮虎》这一节目夺得金狮特别奖;2002年,该节目又在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上荣获黄鹤铜奖。

目前,全区拥有近300家马戏团,万余名马戏艺人常年巡回全国各地演出,年创收2亿多元,牢牢占据着全国马戏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6年6月,经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严格考评,埇桥区独特的马戏文化和艺术贡献得到了一致认可,并由此确认“杂技的中心在吴桥,马戏的中心在埇桥”。

2006年9月,宿州埇桥区被正式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县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