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 画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花”、“鸟”、“鱼”、“虫”等8个生字,会写“云”、“山”等4个字,认识“田字格”,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经验,学生能够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云”、“山”等字,能够正确地按笔顺规则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美丽的景色中,有哪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字词呢?”2. 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图中事物的名称,如“花”、“鸟”、“鱼”、“虫”等。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注意字音、字形。
(3)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如“花朵”、“小鸟”、“小鱼”、“小虫”等,进一步巩固生字。
3. 学习书写(1)教师出示“云”、“山”等字,引导学生观察笔画顺序,并在田字格中范写。
(2)学生跟随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注意笔顺、笔画、间架结构。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组词,如“白云”、“青山”等。
(2)学生自主书写“云”、“山”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花”、“鸟”、“鱼”、“虫”等生字,会写了“云”、“山”等字,还认识了田字格。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美丽的景色,用我们学到的字词表达出来。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5遍。
2. 用生字组词,至少写出5个。
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经验,学生能够轻松地认识生字,书写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教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6 画

识字6《画》导学案识字6 画[教学目标]1.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法、反义词识字法等方法,识记生字。
认识2个偏旁。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今天我给大家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手)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
(课件出示配图诗歌)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画出文中生字。
4.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
5.谁会读这些生字?(指名读,师正音)重点指导:“听、声”为后鼻音;“还”在课文中读hái。
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2.模仿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1)请学生扮演诗人,看挂图中的山。
师: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远看山有色)(2)随文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色”的偏旁为斜刀头,理解字义。
(色:颜色,诗中指景色。
)(3)请学生到画前听听流水。
师: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是一幅画,不是真的流水。
)(4)小结:是啊,因为是画,所以说“近听水无声”。
(5)教学“远、近”: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远”和“近”是一组反义词,它们都有偏旁走之。
“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有)(6)教学生记生字“声”。
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画》(第1课时)
一、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画这个动作的过程。
通过描述画画时用到的工具和动作,
引导孩子们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画画。
二、生字解析
1.画(huà):用笔在纸上或其他地方做出符号、线条等。
2.画笔(huàbǐ):用于画画的工具,通常有毛笔、铅笔、蜡笔等。
3.画纸(huàzhǐ):用于画画的纸张。
4.画画(huàhuà):进行绘画活动。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3.练习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构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教学安排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或实际操作画画的视频,引
起学生对画画的兴趣。
2.学习生字: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并进行书写练习,巩固生字的记忆。
3.课文学习:学生跟读课文,理解画画的过程和方法。
4.练习:设计互动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构建。
5.操练:学生可分组进行绘画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复习生字。
2.让学生尝试在家中进行一次绘画活动,并写下感想。
3.教师提供一些绘画教程视频或书籍,供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画画的过程,并体验到绘画带
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希望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培养出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画(第2、3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画(第2、3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6画的描述和运用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和运用6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6画的描述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书写6画。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6画的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书写6画。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6画》。
2.教具准备:黑板、彩笔、教案、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6画的概念,引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6画》(15分钟)
1.教师解释6画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学生跟读教师解释的内容,理解6画的重要性。
第三步:练习书写6画(20分钟)
1.教师示范如何书写6画。
2.学生跟随教师模仿书写,并互相检查纠正。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10分钟)
1.教师提出一些与6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书写6画的作业,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6画的书写方法理解较快,但部分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书写规范的训练,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书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6画》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识字6画

年月日第周礼拜第节首课 5分钟课题识字6画课型新授的课课时教课目的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个性化教课过程改正导入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水shuǐ”1. 课件出示“对”字 , 说一说“ 水shuǐ”字部首、构造。
2.指引生说出“ 水”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意识字法来学习“ 水”这个字。
4.【本意】河流。
5.师小结,河中的水,从而引申为汁液:药水。
6.指导书写“ 水”字。
重申“水”的笔顺:竖钩、横撇、撇、捺。
讲解新课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
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像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去 qù【零件】①“土”表示土地。
②“厶”(胎儿)表示人。
【本意】葬入土中。
【引申义】走开所在的地方,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跟“来”相对:我多想去看看。
【组字】在字中表示走开家、去掉等,(三)学习书写生字“来”。
1. 课件出示“来”字, 说一说“来”字部首、构造。
2.指引生说出“来”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意识字法来学习“来”这个字。
4.师小结:由期望小麦早日成熟引申为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跟“去”、“往”相对:小鸭子到达草地上。
5.指导书写“来”字。
重申“来”的笔顺:横、点、点、横、竖、撇、捺。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
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像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不”bù甲繃金虻【字形】楷书像在“一”(地面)下增植物根须之形,甲骨文、金文像地面以下的植物根须之形。
【本意】根须。
【引申义】由生根而不见苗引申为副词,表示否认的意义:不热。
(五)、 1. 指引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
2. 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一)、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还”8 个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诵识记字形。
3.沟通识记生字方法。
三、讲堂小结。
稳固练习作业部署板书设计:课后反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识生字“画”。
2.能正确书写生字“画”。
3.了解“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教具。
2.学生准备:识字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写的“画”字,并请学生大声读出来。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图片教具或故事情景引入“画”字。
2.解释“画”字的拼音和意思,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第三步:训练
1.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书写“画”字,并纠正他们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2.让学生在识字卡片或练习本上自行书写“画”字,鼓励他们多练习。
第四步: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练习、互相纠错。
2.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五步:拓展
1.通过相关课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画”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画画的经历,拓展他们对“画”字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醒学生“画”字的正确书写和常见应用场景。
2.鼓励学生将“画”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记忆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本上关于“画”字的书写练习。
2.用“画”字写一段简短的话,反馈给老师。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希朇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2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汉字《画》,掌握其读音和书写笔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书写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教学内容•汉字《画》的认读、书写和笔顺。
3.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汉字《画》,掌握其正确的书写笔顺。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画》的每一笔。
4. 教学方法•视觉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字卡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读汉字《画》。
•操练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认读和模仿书写练习。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教学流程•导入: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入汉字《画》的学习内容。
•学习:教师讲解汉字《画》的读音和书写笔顺,学生跟读、模仿书写。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排队书写、创意涂色等练习活动。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化学习成果。
二、反思与展望本节课设计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了汉字《画》的认读和书写,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不足。
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同时,在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学习评价方式,如作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细化教学步骤,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还将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汉字《画》的理解,引导他们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希望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汉字学习能力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小学教学设计,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识字
6 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会认“辶”等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等是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今天我给大家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首谜语诗,谁知道谜底?(手)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
(课件出示配图诗歌)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画出文中生字。
4.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
5.谁会读这些生字?(指名读,师正音)
重点指导:“听、声”为后鼻音;“还”在课文中读hái。
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2.模仿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1)请学生扮演诗人,看黑板上挂图中的山。
师: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远看山有色)(2)随文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色:颜色,课文指景色。
)
(3)请学生到画前听听流水。
师: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是一幅画,不是真的流水。
)
(4)小结:是啊,因为是画,所以说“近听水无声”。
(5)教学“远近”:“远”和“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
“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有)(6)教学生记生字“声”。
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感悟诗歌情境。
(1)春天已经过去了,许多花都已经凋谢,可是课文里却是怎么说的?(出示:春去花还在)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受到惊吓,飞走了)
(3)让学生自由举手模仿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
师:小诗人,这回你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了呀?为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出示:人来鸟不惊)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行。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出示挂图,根据画面提示背诵课文。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美丽的画呢!
四、指导书写
1.师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水:共四笔,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分开,不要连成一笔。
去: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笔顺为。
注意不要发倒笔。
2.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