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小学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五年级)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各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各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各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以下是小学五年级各班级德育工作计划的示例:
1.设立班级德育小组:每个班级设立由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代表组成的德育小组,负责
计划和执行各项德育活动。

2.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包括班级纪律规定、作业管理制度、课堂秩序等,通过班会等
方式向学生宣传并执行。

3.身体健康教育:安排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组织运动会、俱乐
部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贡献价值。

5.加强班级团结: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如班级联谊、班级旅行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和
集体荣誉感。

6.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教育、友善交
往教育、道德修养等,通过讲座、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心理健康学习小组,进行心理咨询、情感疏导等工作。

8.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让家长
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并共同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9.继续推进新时代德育课程改革:结合新时代德育课程要求,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10.定期评估和总结:每学期末对各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以提高德育效果。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部分:引言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目标与任务2.1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五年级学生的自律、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注重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2 任务2.2.1 培养自律意识通过开展自律活动和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的好习惯。

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分享自律心得,树立榜样。

2.2.2 培养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在日常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个人责任,如维护教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

2.2.3 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守时守信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每月进行一次道德讲堂,深入浅出地讲解道德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2.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班级集体游戏、小组项目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课堂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2.5 培养社会责任感开展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如参观社区老人院、向环卫工人致以节日问候等,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意识。

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各种角色和责任。

第三部分:实施方案3.1 教师指导教师将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并参与德育活动,及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还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2 学生参与学生将积极参与各项德育活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还将互相监督、提醒和表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3.3 家庭配合学校将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部分:总体目标和原则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品德、塑造良好习惯和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任务。

本学年的德育工作将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

2.个性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德育工作,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3.实践性:注重实践,运用学生活动的平台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的核心价值观。

4.科学性:德育工作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科学理论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部分:具体计划一、德育宣传教育活动1.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习惯和优秀品质。

2.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3.开展“我的榜样”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优秀榜样的品质和处世之道。

4.每周举办一次德育报告团,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良好行为和经历。

二、德育课程和活动1.开设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组织学生参加“文明班级评选”,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举办“争做文明小卫士”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4.开展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德育教师培训1.组织德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提高德育教育的专业水平。

2.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议,分享德育教学经验和方法。

3.邀请专家进行德育讲座,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素养。

四、家校合作1.组织家长参加德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2.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共享学生德育情况和家校合作建议。

3.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培养家长的教育能力。

五、德育成果评价1.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德育成果进行评估。

2.开展德育评比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

3.对德育成果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部分:实施方案1.明确责任:各班级设立德育班主任,负责统筹德育工作。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德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德育计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篇文章将就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德育计划的目标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发展;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的自律、合作和服务意识;4. 培养学生正直、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态度;5.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

二、德育计划的内容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品质培养通过校园生活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学习道德榜样事迹、组织班级志愿者服务等,以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和责任感。

2. 自律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校可以开展班级活动,如口头禁令纪律、学习计划管理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

3. 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活动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班级合作游戏、项目合作等,促进学生互相支持和协作,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4. 情感管理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感。

5. 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社区、慰问老人、义务劳动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德育计划的实施方法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的实施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课堂教育在各科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故事、案例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2. 活动组织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演讲、德育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2023一、总体目标:五年级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的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发展的全面素质。

二、工作重点:1.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2. 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5.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1)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2) 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案,明确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

(3) 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享心得,及时解决问题。

2. 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1) 定期开展卫生日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环境意识。

(2) 每周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3) 每月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培养他们的资源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引导他们了解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1) 组织学生参观各级政府机构,让他们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

(2) 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3) 加强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

5.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1) 进行早操时,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讲解,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防灾减灾演练,让他们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3) 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评估与总结:1. 定期组织德育工作评估会议,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五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育素养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指导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勤奋学习等。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德育活动安排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我们将组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尊师重道教育活动、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等。

通过讲座、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真实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3. 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辅导班,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建立和谐班级氛围。

四、评价和总结针对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整改,为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和改进措施。

本工作计划将分别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特长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实施。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将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通用5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通用5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通用5篇)小学五年级德育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思路: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每月突出一个重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注重班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表率作用。

三、重要工作:(一)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

1、大力开展安全教育。

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

2、开展节日活动。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教师节、国庆、建队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3、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二)狠抓基础,强化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1、狠抓养成教育。

学期初,利用一周时间开展“开启文明生活的宝典”常规训练活动,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

2、加强少先队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

3、发挥德育阵地作用。

后黑板板块安排合理,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三位一体,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高家教水平。

3、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想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的大致内容, 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中能够自律、守纪律, 全面发展身心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2.培养学生自律、守纪律的能力。

通过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纪律意识, 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矩, 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心他人, 热爱集体, 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4.发展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 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 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

三、具体工作内容1.德育课堂教育开设德育课程, 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2.主题班会活动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

3.德育活动开展各类德育活动, 如品德评比活动、班级志愿者活动、文明礼仪培训、关爱环境活动等, 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竞赛和展示活动开展小组合作竞赛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 让学生在竞争中发挥个人和团队的优势, 提高综合素质。

5.个性特长培养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特长培养活动, 让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特长, 提高综合素质。

四、工作计划月度目标: 每月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德育活动计划。

周度目标: 每周安排一次德育活动或课堂教育, 并督促学生践行。

具体日程:根据每周目标和活动计划, 制定具体的活动安排和时间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阳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五年级)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临淄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指导意见》精神,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德育工作规律、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设计,力求达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21世纪有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使我校德育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有序性、针对性、形象性、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目标:学段总体目标:初步培养起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五年级: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形成懂得环境保护、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毅力的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会收集、整理、吸收有益信息,能鉴别善恶美丑;能够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团结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承担清扫、购买日用品等家务和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劳动,珍视人民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一)思想方面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少先队组织。

2、热爱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3、热爱人民,有乐于助人的意识。

4、懂得社会是法制的社会,认真遵守法律法纪。

5、有公民意识,努力争做合格小公民。

(二)道德行为方面1、懂得尊重他人,孝敬长辈。

2、热爱集体,树立责任心和义务感。

3、懂得爱护弱小,尊重残疾人。

4、学习文明礼仪,学会善待他人。

5、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三)个性心理品质方面1、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勇敢坚强。

3、逐步学会生明辨是非。

4、逐步培养自己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三、五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的主要特点:(一)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1、从骨骼发育来看: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体格快速发展期。

手、脚及上、下肢生长速度加快,出现长臂长腿的不协调体态。

学生的骨骼快速发展,女生骨盆发育超过男生。

2、从肌肉组织的发育来看:肌肉开始快速发展,肌肉弹性加强,但力量差,易疲劳。

此时的学生爱运动,天天盼望上体育课,以释放大量的体能。

3、从心血管系统来看:11、12岁的学生脉膊频率可达82——85次,肺的变化几乎是出生时的9倍。

这时的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肺活量,增强肺的功能。

4、从神经系统发育来看:脑的重量增加很快,已达到1400克,达到了成人的平均脑重量。

随着大脑重量的增加,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和外周神经纤维不断拉长,有利于神经联系的形成,这就使神经传导更加迅速而准确。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认知发展:开始有意感知事物。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敏感,同学的谈吐,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分散性有所好转。

有意记忆、抽象记忆开始向主导地位发展。

并有意识想象。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的想象更加生动、更加合理。

2、情感发展:驾驭感情的能力有所增强,情感内容丰富。

各种各样的社会体验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更加充实。

此时的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被感动。

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绝好时机。

3、意志发展:意志上开始有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和果断性。

自制力有所加强。

学生意志水平有所提高。

4、个性发展: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张扬自我、展示自我。

开始有逆反心理。

(三)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1、树立了道德原则,形成了道德观念,并能运用道德知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

2、行为复杂,有原则性。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主意,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个别学生思想、行为有些偏颇。

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引导。

3、产生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4、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行为与教师和家长的指令出现一定的差异。

此时的教育必须是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这样有效的配合才能使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5、普遍能做到自律。

学生已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好与坏,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他们都有衡量的标准。

此时教师要用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学生。

遵循“倾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立之以信,导之以行,规之以范”的施教原则,向学生提出“学习语言美、养成行为美、保持仪态美、塑造心灵美”的四美目标。

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四、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内容:学段主要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

五年级德育内容:以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为主的诚信教育;以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遇事商量、遵守校规校纪的民主与法制的启蒙教育;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等。

(一)爱国主义教育1、了解祖国,渗透一些国内历史故事,认识祖国。

2、学习民族英雄,树立民族自尊心。

3、了解祖国的发展,认识祖国的现在,建设祖国的未来。

(二)社会主义教育1、认识不同社会形态。

2、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集体主义教育1、认识集体,从小到大。

2、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集体荣辱感。

(四)理想教育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有正确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五)道德教育1、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2、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遵守社会公德,明辨是非。

4、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六)劳动教育1、尊重劳动人民,懂得劳动光荣。

2、珍惜劳动成果,学会节约,生活俭朴。

3、学会劳动,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遵纪守法教育1、学会约束自己,懂得遵守纪律。

2、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部分法律知识。

3、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学习简单的法律知识。

(八)个性心理品质教育1、懂得正确竞争,与人正确交往。

2、培养健康的个人爱好,发展特长。

3、学会宽以待人,遇事不斤斤计较。

4、学习做勇敢正直的人,遇事沉着冷静。

5、学习辨别是非,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途径及措施:(一)第一阶段(新学年开学至第一学期期中)1、实施重点:(1)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共意识。

人人争做合格小公民。

(2)责任感教育,懂得责任的意义,学会负责、勇于负责。

2、实施细则内容:(1)德育处工作:开学伊始就应该确定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出台。

(2)年级组工作:A、有关“责任”这一话题的讲座。

a、什么是“责任”b、为什么要有责任感c、学会负责B、走向社区,美化社区,开展演讲比赛《美在我心中》。

(3)班主任工作:A、召开主题班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B、《小小社区我可爱的家》主题班会活动。

(4)少先队工作:A、少先队员——社区建设后备军。

B、以责任为题的大讨论。

(5)科任教师:A、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与人为善、健康向上的公德教育。

B、现身说法:我身上的责任是什么?(二)第二阶段(第一学期期中至寒假)1、实施重点:(1)培养意志品质,进行不怕吃苦的教育。

(2)宽以待人的教育。

(3)公平竞争的教育。

2、实施细则内容:(1)德育处工作:策划一次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系列活动。

(2)年级组工作:A、座谈会《我最大的乐趣——学习》。

B、以《同学——我最亲近的伙伴》活动。

C、公平竞争社会进步的标志,通过社会调查,理解基本的意义。

(3)班主任:A、主题班会《我们是亲兄弟》。

B、《勤奋学习,品尝成功》系列活动。

C、以少先队为单位进行调查、汇报、总结。

(4)少先队:以《公平竞争是社会的进步》为主题,召开演讲比赛。

(5)科任教师:配合年级的重点工作,对每一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给予关注。

(三)第三阶段(第二学期开学至第二学期期中)1、德育重点:(1)爱心教育,重点放在孝心教育上,孝敬父母。

(2)学会相处,与人为善,宽以待人。

2、实施细则内容:(1)德育处工作:开展“爱”就在我身边的板块活动。

(2)年级组工作:A、利用“三八”节,给母亲一个吻,叫一声“妈妈,我爱你”,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挚爱。

B、召开以《真像一对亲兄弟》为主题的活动。

(3)班主任工作:A、召开题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成功的阶梯》主题班会。

B、开展“父母的爱我牢记”的系列活动。

(4)少先队:A、以《爱在我心中》为主题搞系列活动。

B、“红领巾让我做文明人”队会。

(5)科任老师:A、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B、参与班级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第四阶段(第二学期期中至暑假)1、实施重点:(1)正确的认识青春期发育。

(2)培养学生要有头脑、会思考、懂事理。

2、实施细则内容:(1)德育处:思考“我们在成长,我们更明理”的系列活动。

(2)年级组:A、《我们在长大,我们在变化》年级大会。

B、《做一名进步的现代人》年级系列活动。

(3)班主任:A、《我们都在长大》主题班会B、《未来在向我们招手》主题系列活动。

(4)少先队:A、《什么样的人是进步现代人》知识问答。

B、《我们是生活的主人》系列活动。

(5)科任老师:A、紧紧围绕年级工作重点,协助老师开展教育活动。

B、利用自身所教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

六、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活动设计:九月份:习惯养成教育月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以行为的养成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目的,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自律自强三、活动内容(一)、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目的:利用开学第一课进行教育,不仅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能迅速的调整学生的入学状态,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可根据学校领导的具体安排来确定主题,组织活动。

内容:不定形式:学校集体活动和主题班会相结合的形式。

时间:第一周(二)、“向陋习宣战”主题教育活动目的: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改正态度,应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来。

内容:找准自己的不良习惯,确定下一步的改正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