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习题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解读

产生导致电晕电流密度大大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干扰粒子荷电和捕集。
克服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以及发展新型电除尘器4、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效率影响因素答: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人灰斗中。
效率影响因子:粉尘负荷、滤料类型、过滤速度、清灰方式、初次粘附层5、除尘设备的发展方面答:除尘效率趋向高效率;发展处理大烟气量的除尘设备;着重研究提高现有高效除尘器的性能;发展新型除尘设备;重视除尘机理及理论方面研究6、低NO x燃烧技术答:低氧燃烧技术、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烟气循环燃烧、分段燃烧技术、再燃技术、浓淡燃烧技术7、烟气脱硝技术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吸收法、吸附法8、汽油机、柴油机产生污染物的机理及不同点答:汽油机排气中的有害物质是燃烧过程产生的主要有CO、NO和HC以及少量的铅、硫、磷的污染。
汽油机发动机为火花点火的四冲程汽油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由于柴油的黏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且自燃温度比汽油低,故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混合气体形成和燃烧方式都和汽油机有所不同,柴油机的燃烧可分为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汽油机以降低CO、NO x和HC为主要控制目标;柴油机主要是以控制微粒(黑烟)和NO x排放目标。
五、计算1、蒸发量为20t/h 的燃煤锅炉,已知锅炉热效率=75%,空气过剩系数为1.2,燃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0939KJ/Kg,水的蒸发热为2570.8KJ/Kg,烟尘的排放因子为30%,燃煤的组成(质量比)为: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含N 量不计),原子量分别为:C=12,S=32,H=1.008,O=16,空气中N2 的比例为79%,O2 的比例为21%,试计算该锅炉的燃煤量、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烟气中二氧化硫与烟尘的浓度。
建筑工程管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整理

(建筑工程管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整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得以改善的最佳规划方案;二是对工作失误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对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实施方案。
(2)严格环境管理: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和换进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
环境管理的方法是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绿化造林: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于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6)安装废弃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和治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2、论述烟流形状和大气稳定度关系(P76)大气污染情况和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
大气稳定度不同,高架点源排放烟流扩散形状和特点不同,造成的污染情况差别很大。
典型的烟流形状有五种类型。
①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于全层不稳定大气中,即ץ>ץd。
多发生于晴朗的白天地面最大浓度落地点距烟囱较近,浓度较高。
②锥型:烟流呈圆周形,发生于中性条件,即ץ=ץd。
③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壹条带子飘向远方。
从上面见,烟流呈扇形展开。
它发生于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即该层大气ץ—ץd<-1。
污染情况随高度的不同而异。
当烟囱很高时,近处地面上不会造成污染,于远方会造成污染,烟囱很低时,会造成近处地面上严重的污染。
④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壹般于日落后出现,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底层形成逆温,而高空仍保持递减层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 或km 。
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二填空题1 、1% , 2% 到3% 。
2、: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3、: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三大问题。
4、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 湍流四个因素。
5、.云高、 云量。
三 简答题1答: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2.答:a )排放管直径越小,dc 越小,除尘效率越高;b )筒体直径D 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 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c )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d )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3. 答:影响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稳定度、风向、风速、气温、气湿等,北京市京市三面环山,风场受局地环流和华北地区天气系统作用,在局地风向转换时容易出现小风、甚至静风情况,很不利于污染扩散;冬季低温,稳定大气出现的频率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夏季光照强,易出现O 3污染。
四计算题解:由下列公式:11111exp()0.91exp(2)0.99e e AQ A Q ηωηω=--==--= 可知有效驱进速度提高一倍后能满足99%的除尘效率的要求。
因为200/(3);3()2P P P q E d q d E εωπμπεε=⋅=+驱进速度正比于d P E 0,因此将d P E 0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即可满足要求。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5份卷)

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总结第一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总结【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是指大气中某种物质的【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
【斯托克斯直径D】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同的圆球的直径。
【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1g/cm3)的圆球的直径。
【扩散荷电】由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的粒子荷电过程.【驱进速度】荷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时。
电场力与空气阻力很快就达到平衡,并向集尘极做匀速运动。
【电场荷电】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荷电。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
【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能量,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的个数所占的比例。
【粉尘的密度】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单位为kg/m3或k/m3 【空隙率】若将粉体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
【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到达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安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按照大气污染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6.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8.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9.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0.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11.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物1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1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响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5.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响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整理 名词解释

简答题
1. 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6分)
答: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1分),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1分);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2分),NOx生成量较高(1分);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1分)。
2、简述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6分)
答:干净滤袋工作时,粉尘被滤袋截留,并深入滤袋纤维,随着粉尘沉积量增加,阻力也增加,当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清灰,反复若干次后,滤袋上就形成了粉尘层,这是就是袋除正常工作的状态,而滤袋仅起支撑的作用。
3、试论述气体中硫氧化物的控制技术(6分)
答:(1)控制SO2的排放量;(2)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来替代含硫成份较高的能源;(3)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和末端尾气脱硫;4(增加绿化面积,增大自然净化能力。
4、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6分)
答:与汽油车相比,CO、HC和NOx的排放曲线有向稀燃区平移的趋势,一般来说,CO和HC 的排放很低,NOx的产生量也低于汽油车,但是碳烟的排放浓度很高。
5、化学吸附的特征(6分)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2.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3.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二、填空1.要使燃料完全燃烧,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2.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气态污染物净化的三种方法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4.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 s 污染的方法:燃烧法、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
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三、简单1.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答:含尘气体在运动中与液滴相遇,在液滴前x d处,气流开始改变方向、绕开液滴流动,而惯性较大的粉尘颗粒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直线运动趋势,颗粒运动主要受到两个力支配,其自身的惯性力和周围气体对其的阻力。
当颗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线距离大于粒子从偏离流线那一点至液滴的距离时,粉尘会与液滴发生碰撞而被去除。
2.定义PM2.5,结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及化学组成。
答: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颗粒物、无组织扬尘等。
化学组成主要有SO42-、NO3-、NH4+、EC、OC、重金属等。
3.简述大气中SOx 的来源和危害,并介绍烟气脱硫技术有哪些?答: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类,天然来源主要是火山爆发、天然原生生物活动等,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和金属冶炼危害:①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烟雾和硫酸盐,造成酸雨②形成二次微粗粒子,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甚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烟气脱硫技术:①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灰法;氧化镁法;湿式氨法②干法脱硫:喷雾干燥法、干法喷钙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四、计算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 77.2%,H 5.2%,N 1.2%,S 1.6%,O 5.9%,灰分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习
题名词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二、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元素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汽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3、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4、二次污染物: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6、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7、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
8、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度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
()的圆球的直径。
10、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1、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1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快(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个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
13、背景浓度:背景浓度是指该地区已有的污染物浓度水平。
14、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个数(或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
以颗粒的个数表示所占比例时,称为个数分布;以颗粒的质量(或表面积)表示时,称为质量分布(或表面积分布)。
15、大气环境容量: 某区域自然环境,空气对某种大气污染物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它主要取决于该区域面积及其风向、垂直方向上的宽度、混合层的高度、风速等。
16、电除尘器: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集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
17、吸附剂的活性: 是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标志。
物理意义是单位吸附剂所能吸附吸附质的量。
常以吸附剂上以吸附吸附质的量与所用吸附剂的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18、气体吸收:用液体洗涤含污染物的气体,而从废气中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除去。
实际上就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向液相的相际间质量传递。
19、煤炭转化; 指用化学的方法对煤进行脱碳或加氢,经煤炭转化为清洁的气体或液体燃料。
主要包括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