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方案 (1)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优秀10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片段一】教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的神态、心理、动作有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来读课文,把表现他变化的句子画出来,可以出生读,也可以默读。
(生自由读书,用笔在书上勾画)教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勾好的句子。
)教师:请同学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思考,针对阮恒的这些表现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再次读文,思考提问)教师: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和你一起思考。
(学生提问题)教师:你们很会读书,也很会提问,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学文)【反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在这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
在学生大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指导,使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顺利地进入文本。
“针对阮恒的这些表现你有什么问题吗?”让他们自己深入研读文本,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学片段二】教师:刚才同学们读出了紧张、害怕、痛苦,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阮恒由啜泣,到呜咽,到最后的持续不断的哭泣,我们感觉到他的痛苦在不断加深,谁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学生感情朗读有关文字)教师:我们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针扎进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点一点地从他的身体里抽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血要流完了。
下面请大家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教师: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没有抽回自己的小手,这是为什么?再读这部分,注意阮恒的动作,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读完课文,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要对自己有信心。
(学生交流读后感)【反思】这是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我将纯真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对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来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和理解。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7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精选7篇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⒈能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㈠复习导入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⒈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⒈抓关键词,了解危急师: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迫在眉睫”?为什么会“迫在眉睫”呢?(结合课文的句子复习)(理清事情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是刻不容缓的。
)⒈(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身而出,主动献血?——阮恒。
㈡探究体验,朗读感悟⒈学习阮恒献血前的动作表情的语句①师:对,他就是阮恒,他献血前是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谁来找出这句话?(出示课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②师:全班同学把这句话齐读1遍③质疑。
《她是我的朋友》精品教案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明白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熟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故事,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包括讲解、引导和组织等方面。
2.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评价和反思,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七、教学环境与设备八、教学时间与安排九、教学拓展与延伸十、教学预案与应急措施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课文文本:《她是我的朋友》故事文本。
2. 图片或视频: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包括故事内容、讨论问题和活动指导等。
4. 小组活动材料:小组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朋友。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3. 句型的练习:她是我的朋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2. 难点:句型的运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友谊的力量。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朋友。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准备互动活动。
第二章:课文学习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朋友,分享与朋友之间的趣事。
2. 引入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生字词学习1. 学生分组学习生字词,互相交流。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及时辅导。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用“她是我的朋友”句型进行练习。
2. 教师挑选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爱他人。
第三章:课堂互动一、互动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互动游戏,增进友谊。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分享交流1. 学生互相分享与朋友之间的故事,体验友谊的美好。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2.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互动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爱他人。
第四章:课后作业一、作业内容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2弊プ∶栊慈詈阆籽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1、导入课文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27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她指谁?我又指谁?在阮恒和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口述(板书:献血阮恒————小姑娘)二、情感激励、引导自学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阮恒的情感世界。
同学们,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通过人的表情和动作体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和动作的句子。
(出示要求)生:(自学、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三、朗读感悟,汇报交流1、交流阮恒输血前的表现师:谁先找到了描写阮恒输血前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生:读“一阵沉默之后……又举起……”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该不该这样做。
师:阮恒把手举起来,放下来,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你感受到阮恒当时是怎样的?生:从阮恒的动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犹豫、担心。
师:体会得很深刻,老师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
谁能模仿出阮恒当时的表情、动作呢?生:模仿。
师:大家试着体会体会。
师: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请你把自己当作阮恒说说,此时心里会怎样想?(重点引导阮恒的内心世界)师:谁想把这个部分读一读,把阮恒的害怕、犹豫读出来。
生: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好吗?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读的语速不一样,开始慢,中间快,后来更快了。
生:老师最后的“举起来”,语气非常坚定。
生: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害怕、犹豫,却不乏勇敢。
2、交流阮恒献血时的表现师:刚才,同学们找到阮恒献血前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来体会的,你们很会学习。
谁找到了描写阮恒献输血时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读“阮恒……也不说……”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阮恒一句话也不说,感到很担心,很紧张。
她是我的朋友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她是我的朋友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她是我的朋友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的情况下为挽救受重伤的朋友还是毅然的献出了自己的血。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 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的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某些语句的分析和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四、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
)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创设情景有一对好朋友—胖子和瘦子。
有一天,他们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头熊向他们逼来。
瘦子手脚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边的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着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
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
当危险过去以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1、同学们,假如你是胖子,你会说什么?2、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胖子说的话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相信学了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
3、(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问“她”和“我”分别、指谁,这对朋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想想课文讲了阮恒和朋友之间的什么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友谊、互助、同情等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讨论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使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2. 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心,学会互助互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讲述友谊和互助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体会朋友间的关爱和支持。
2.2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小明的故事。
小明受伤了,需要输血,但医院里的血液不够。
小男孩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血,救了小明。
他告诉大家:“她是我的朋友。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友谊、互助、同情等价值观。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2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在讨论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 图片展示: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 视频播放:播放故事动画,增加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 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 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5.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3 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5.4 情境演练1.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 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方案(1)一、案例背景设计者:李慎红,朝阳市双塔区光明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学生:朝阳市双塔区光明小学三年二班62人指导教师:王春香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温克毅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二、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是一篇“朴实中见真情,平淡中见新奇”的课文。
讲述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记叙了孤儿院的小男孩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与“我”、“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毅然献血的感人事迹。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
三、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心情。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和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但是课文描述的是战争时间的故事,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而且学生对于“献血”知识了解不多,所以会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时遇到一些问题。
此外三年级学生对于“友爱、奉献”的理解比较肤浅,而且行动力不够,适当拓展深化课文内容,将教材文本与拓展资源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八、教学流程图篇二:《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8.《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李慎红,朝阳市双塔区光明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学生:朝阳市双塔区光明小学三年二班 62人
指导教师:王春香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温克毅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二、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是一篇“朴实中见真情,平淡中见新奇”的课文。
讲述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记叙了孤儿院的小男孩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与“我”、“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毅然献血的感人事迹。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心情。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和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但是课文描述的是战争时间的故事,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而且学生对于“献血”知识了解不多,所以会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时遇到一些问题。
此外三年级学生对于“友爱、奉献”的理解比较肤浅,而且行动力不够,适当拓展深化课文内容,将教材文本与拓展资源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以感悟、体验、感情朗读为主要训练形式,辅助多媒体课件形象演示,从语言训练、思路引导、情感体验和道德评价几方面入手。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语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入境悟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课的结尾引入四川地震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灾难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也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四川地震的图片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