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整复习

合集下载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简答论述姓名班级学号成绩名词解释(15分)羊毛缩绒性: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

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

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

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和。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

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

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

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纱线: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的长条。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

这类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

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

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1.纺织材料的概念与范畴纺织材料:包括纺织加⼯⽤的各种纤维原料和以纺织纤维加⼯成的各种产品。

服⽤纺织品:⾐服、鞋、帽、纱⼱家⽤纺织品:被、床单、桌布、坐垫产业⽤纺织品:绳索、缆绳、帐篷、炮⾐复合材料:轮胎、飞机壳体、风⼒发电设备的桨叶、⼟⼯布、防弹⾐、⽕箭整流罩和喷⽕喉管、海⽔淡化滤材 2.纺织材料的分类(1)纺织纤维 textile fibers概念:截⾯呈圆形或各种异形的、横向尺⼨较细、长度⽐细度⼤许多倍的、具有⼀定强度和韧性的(可挠曲的)细长物体。

按材料类别分为:有机、⽆机纤维按材料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然界⽣长或形成的,适⽤于纺织⽤的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天然的或合成的⾼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法加⼯制造出来的纤维。

化学纤维⼜可分为再⽣纤维、合成纤维、⽆机纤维。

再⽣纤维:以天然⾼分⼦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再⽣制成的纤维。

合成纤维:由低分⼦物质经化学合成的⾼分⼦聚合物,再经纺丝加⼯⽽成的纤维。

⼆、聚集态结构1.对于纤维聚集态的形式,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两相结构”模型,即认为纤维中存在明显边界的晶区与⾮晶区,⼤分⼦可以穿越⼏个晶区与⾮晶区,晶区的尺⼨很⼩,为10nm 数量级,分⼦链在晶区规则排列,在⾮晶区完全⽆序堆砌。

这种模型成为缨状微胞模型。

从晶区到⾮晶区是否存在逐步转化的过渡区,尚有不同解释2.Hearle 教授提出的缨状原纤结构模型,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并与纤维的原纤结构形成很好的对应。

3.Kellel 等⼈提出了著名的折叠链⽚晶假说,并认为,线性⾼分⼦链可达⼏百到⼏千纳⽶,具很⼤表⾯能,极易在⼀定条件下⾃发折叠,形成⽚状晶体。

4. 依照⽚晶理论及事实,⼈们认为⽚晶就如同缨状微胞结构中的微胞,伸出的分⼦就像缨状分⼦,再进⼊其他⽚晶的为“缚结分⼦”,是纤维产⽣强度的主机制。

1、结晶态结构(1)结晶态:纤维⼤分⼦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

纺织材料学_复习材料

纺织材料学_复习材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材料1. 写出部分纤维的单基结构式:p8-9表: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

2. 纤维的细度指标(定义、公式)直接法:用直径、投影宽度、截面积、周长、比表面积;间接法:用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表示。

(1)线密度 特克斯 Nt (tex )——国际标准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tex ↑,纤维越粗 。

(2)纤度 旦尼尔(旦数)Nd (denier )——绢丝,化纤常用指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d ↑,纤维越粗.(3)公制支数 Nm——常用于棉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克)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 Nm ↑,纤维越细.4.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或叫吸湿保守性,吸湿滞后现象)。

L 1000k t G N =LG N k dt 10000=dt k D 109L 9000G N N ==dt k m 10000L N G N ==纤维实际平衡回潮率与纤维在放湿或吸湿前的历史有关。

一般提的平衡回潮率指吸湿平衡回潮率。

产生滞后的原因:吸湿时纤维内部氢键打开,纤维间作用力被破坏,微结构单元距离被拉开。

在此基础上,当蒸汽压减少纤维进行放湿时,(1)水分子已经和较多极性基团结合,要离开必需赋予更多能量;(2)放湿时内部微孔单元已经变大,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状态,导致纤维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

所以纤维放湿平衡回潮率会比吸湿平衡回潮率高。

5.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空气温度提高,平衡回潮率下降;(水分子及大分子热动能增大;蒸汽压力提高)在高湿高温情况下,纤维因热膨胀,导致内部空隙增多,平衡回潮率略有增加。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复习题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纺织纤维2. 单基3. 聚合度4. 取向度5. 结晶度6 特克斯7 分特8旦尼9公支二、填空题1. 按照纺织品的用途分为①、②、③三大类。

2. 按照织物形成的方法分为①、②、③、④四类。

3. 纺织纤维按照来源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4. 植物纤维按照生长部位不同分为①、②、③、④。

5. 动物纤维包括①、②。

6. 再生纤维包括①、②。

7. 常见的合成纤维有①、②、③、④、⑤、⑥等纤维。

8. 一般情况下,随着纤维大分子平均聚合度增高纤维断裂强度①,伸长②。

9. 纤维的结晶度高,纤维的断裂强度①、伸长②。

10. 纤维的取向度好,纤维的断裂强度①、伸长②。

11. 纤维中缝隙、孔洞大而不均匀,纤维的断裂强度①、伸长②。

12. 一般纺织纤维从大分子开始结合成纤维,其结构层次有①、②、③、④、⑤、⑥六层。

13. 常用的吸湿指标的测试方法有①、②两种,国家标准要求采用③方法。

14. 通常用来表示棉纤维线密度的指标是①和②。

15. 通常用来表示化学纤维线密度的指标①和②。

16. 通常用来表示棉型纱线线密度的指标是①和②。

17. 通常用来表示毛型纱线线密度的指标是①和②。

18. 常用的纤维线密度指标的测试方法有①和②。

三、问答题1. 如何区分机织物和针织物?★2. 纺织纤维应具备哪些物理、化学性质?3. 试举例说明哪些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哪些是再生蛋白质纤维?★四、计算题1. 某厂取样50克原棉,测得回潮率为7.5%,求干重(G)和回潮率为8.5%时的重量(W)。

2. 某厂取样,摇取100米长的棉纱,称得干重为2.562克,求Ntex,并换算成Ne。

3. 某厂取样,摇取100米长的腈纶纱,称得重量为1.835克,实测回潮率为1.2%,求Ntex。

(腈纶纱公定回潮率为2%)4. 将一束涤纶纤维,切取中间一段10毫米长,在公定回潮率0.4%时称得重量为3毫克,数得该段纤维根数为1800根,求该纤维的平均线密度(旦尼尔)。

染整工艺与原理(上册)复习

染整工艺与原理(上册)复习

第一章水和表面活性剂一、水和水质1、水据印染厂调查统计,平均每生产103M织物,约耗水20吨左右,其中练漂用水量占一半以上。

水源:地面水:江、河、湖水等。

水质受流量、季节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含有较多的悬浮物。

地下水:井水、泉水等。

水质稳定,但受地质的影响,并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2、水质天然水并不纯净,通常含有以下杂质:(1)有机悬浮物、泥沙;(2)矿物质如钙、镁、铁、铝、锰、氯、硫酸根等离子化合物;如果水中含有上述杂质通常称为硬水。

3、硬水对染整加工的影响1)Fe++其一:会使织物泛黄,而产生锈斑,影响织物的白度;其二:双氧水漂白时,Fe++能催化双氧水分解,易使棉纤维脆损;2)CL-影响漂白织物的白度;3)Ca++、Mg++其一: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等形成沉淀,不仅使其失去原有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加工疵点;其二:能与染料形成沉淀,而使鲜艳度变差,牢度降低;4)硬水其一:对锅炉的安全形成隐患,严重时会引发爆炸;其二:形成的锅垢对燃料的节约影响很大;其三:会引起锅炉的腐蚀,水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和铁作用形成碳酸亚铁,然后进一步水解成氢氧化亚铁即二、染整厂对水质的要求外观:无色、无臭、透明pH值: 6.5-7.4总硬度(ppm):0-25铁(ppm):0.02-0.1锰(ppm):0.02总碱度(ppm):35-64总含固量(ppm):65-150三、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1、硬度暂时硬度:由Ca++、Mg++所形成的重碳酸盐而造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这些物质加热煮沸能被除去。

Ca(HCO3)2→CaCO3 ↓+ CO2↑+ H2OMg(HCO3)2→MgCO3 ↓+ CO2↑+ H2O永久硬度:由Ca++、Mg++所形成的氧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等而造成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这些物质经加热煮沸时,不会发生沉淀而被去除。

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和。

水中杂质量越多,总硬度也就越高,水质就越差。

2、硬度常用的表示方法• 水的硬度表示方法各国尚不统一,我国常用ppm 来表示。

非织造布后整理复习题

非织造布后整理复习题

(答案经老师纠正过,基本正确,希望大家认真准备,取得好成绩!!!)多选:5*4’ 名词解释:5*4’简答题:8*5’ 论述题:2*10’一.名词解释1.临界胶束浓度(CMC ):使溶液表面张力达最低值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 浓度,也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刚刚形成胶束的浓度。

2.磨绒:非织造合成革经涂层剂浸渍处理后,利用磨料对表面进行磨削以得到绒面革的外观的加工过程。

3.轧液率:织物经浸轧后的增重率,即浸轧后与浸轧前的重量之差与浸轧前重量的百分比。

4.极限氧指数系:能维持聚合物燃烧的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称为聚合物的极限氧指数(LOI) ,简称氧指数5.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6.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单位为N/m,用 表示。

7.浊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此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8.临界溶解温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加,该温度称为临界溶解温度。

%100%1⨯-=GG G W 织物重量织物重量织物轧液后的重量轧液率二.其它1.各种功能整理的目的及其用途(答案不太全,仅供参考,可能是选择题,着重理解)柔软整理:目的:非织造布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粘合剂、助剂或高温烘燥的影响,会引起手感粗糙、僵硬的缺点,这限制了非织造布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用途:使卫生棉料、各种清洁擦拭布等卫生、防护方面的非织造用品有较好的柔软性。

拒水整理:目的:用途:医用防护材料、一次性卫生防渗材料、户外运动拒水非织造布、装饰用品、工业领域亲水整理:目的:提高纤维(非织造布)的吸湿、传湿和排湿作用。

用途:A.日常生活:婴儿一次性尿布、宇航员尿巾、妇女卫生用品、餐巾、手帕、绷带、脱脂棉等。

《纺织面料设计师》(初级)理论复习题答案

《纺织面料设计师》(初级)理论复习题答案

纺织面料设计师〔初级〕考工复习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6分〕1.原组织缎纹的飞数应符合三个条件 飞数为常数、1<S <R -1、S 与R 互质。

2.穿综方法有 顺穿、飞穿、照图穿、分区穿、间断穿 等多种。

3.33经重平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2 ,组织循环纬纱根数为6 。

4.通常单纱的捻向为 Z 捻,股线为 S 捻 。

5. 14×2〕14〕14特表示用14×2tex 棉双股线作芯线,14tex 棉单纱为饰纱和加固纱的花式线。

6.公制筘号是指10cm 长度内的筘齿数,英制筘号是指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7.三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三类。

8.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主要采用 延长组织点 、 改变斜纹方向 、改变飞数、增加斜纹条数或兼用几种变化方法等。

9.透孔组织组织由 重平 组织与 平纹 组织联合而成。

10.上机图由 组织图 、 穿综图 、 穿筘图 、 纹板图 四者组成。

11.机织物经纬密度不变,经纬纱越粗,织物的紧度 越大 。

12.毛织物根据纺纱系统的不同,可分为 粗纺 和 精纺 两大类。

13.织造时采用两个送经量不同的织轴,使排列在两轴上的经纱张力不同,可织制 泡泡纱 织物。

14.纹织物CAD 在设置投梭时选择 1#色位 代表第一梭;清空投梭设置时,选择 0#色位 。

15.纹织物CAD 在样卡设置时,主纹针数应当与 纹样经纱数相同;大提花机械龙头的样卡应设置定位孔 和 编连孔 。

16.色彩三要素为 色相、纯度和明度 。

17.纹织意匠图勾边的方法有 自由勾边、自平纹勾边、变化勾边 三种。

18.纹织意匠图的间丝可分 平切间丝、活切间丝、花式间丝 三种。

19.补色指色相环上相距180度的两种色彩。

20.在装饰色彩中,常使用的色彩比照的形式有色相比照、明度比照、纯度比照、冷暖比照、补色比照、面积比照六种。

21.photoshop 软件中,在选取图像时魔术棒不需要跟踪轮廓,在图像两个颜色之间差距较明显的时候可以用。

纺织专业复习题

纺织专业复习题

纺织专业复习题纺织材料学1. 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哪两种?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哪种棉纤维?答: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长绒棉和细绒棉。

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长绒棉。

2. 棉花按轧棉方式分为哪几类?答:锯齿棉和皮辊棉。

答:锯齿棉和皮辊棉。

3.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答:纵向天然转曲,截面腰圆形,有中腔。

4. 请写出棉织物的基本特性。

答:弹性差,不挺括,易起皱,手感较柔软,保暖性好,吸湿透气,穿着舒适,不易产生静电,棉纤维耐碱不耐酸,易霉。

电,棉纤维耐碱不耐酸,易霉。

5. 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棉和麻。

答:棉和麻。

6. 常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羊毛和蚕丝。

答:羊毛和蚕丝。

7. 什么是特克斯?请比较14tex 与32tex 棉纱的细度。

答:特克斯:1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14tex 比32tex 棉纱要细。

棉纱要细。

8. 纤维按长短可分为哪两类?每类纤维有什么应用?答:纤维按长短可分为长丝和短纤维。

长丝可用于丝织物,短纤维可用于纯纺、混纺的棉型织物或毛型织物。

织物或毛型织物。

9. 什么是纤度?单位是什么?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纤度:9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单位:旦尼尔,简称“旦”。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粗。

表示材料越粗。

10. 什么是公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情况下,每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示材料越细。

11. 什么是英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英制支数:在英制公定回潮率情况下,每磅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码数是840的倍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倍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12. 请写出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

答:答:(1)(1)(1)用缕纱测长仪摇取一定长度用缕纱测长仪摇取一定长度L(m)L(m)的棉纱;的棉纱;的棉纱;25.请说明麻类织物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超分子结构的概念,结晶度和取向度的概念。

2、蛋白质的等电点概念和羊毛的热塑性概念。

3、棉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4、涤纶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5、腈纶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6、水质概念及表示
7、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种类、临界胶束浓度等。

8、前处理工序、各工序主要方法和原理,煮练设备分类
9、染料和上染过程,各种染料染色机理,棉、涤纶等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

10、印花方法和原糊概念。

一.名词解释范围:
1. 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带静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用pI表示。

2. 力份
在相同染色条件下,与染料标准品(力份定为100%)相比,染料染出颜色浓淡程度一样的效果时,所需用染料的相对量。

3. 半染时间
染色时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4. 拔白印花
织物先染色再印花消除地色(色浆中含有拔染剂),印花处色浆洗后留白色。

5. 色防印花
织物先印花后染地色,(印花色浆中含有防染剂),印花处洗去色浆后显他色。

6. 润湿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以液-固界面取代气-固表面的过程。

7. 盐效应
染料上染纤维过程中,在染液中加入电解质(盐类),会促进或延缓染料上染纤维的进程,称为盐效应。

8. 转移印花
先用印刷的方法将花纹用染料制成的油墨印到纸上制成转印纸,然后将转印纸的正面与被印织物的正面紧贴,进入转移印花机,在一定条件下,将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织物上。

9. 载体
分散染料载体染色法染涤纶时,在染液中加入的能促使涤纶增塑、溶胀、玻璃化温度降低的助剂,称为载体。

10. 印花涂料
是涂料印花的着色部分,是由颜料与适当的分散剂、吸湿剂等助剂以及水经研磨制成的浆状物。

11. 电压整理
常用于精纺毛织物的整理,指借助热、湿、压力,使织物平整而具有适当光泽。

12. 超分子结构
在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有许多分子聚集在一起的、尺寸在超微观大小的结构,其地位介于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子结构之间,描述纤维中长链分子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集松紧程度等。

13. 纤维的形态结构
在纤维超分子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纤维分子聚集体结构,尺寸在微米级。

14. 表面活性剂
具有两亲结构物质,在水中加入少量即可显著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并在溶液表面层富集。

15. 表面张力
沿着与表面相切方向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的表面紧缩力,单位牛顿/米。

16.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17. 乳化液
由互不相容的两液相、一种以微滴形式均匀分散于另一种中构成。

18. 水的硬度
水中,由于加热蒸发浓缩,可与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的高价金属阳离子的总浓度。

19. 染色牢度
在服用过程中或后续加工处理中,染色纺织品能经受各种因素作用而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20. 直接性
染色时染料能够从染液中向纤维转移的特性。

21. 上染百分率
染料上染在纤维上的量与原染液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比值。

22. 印花原糊
具有一定粘度的亲水性分散体系,是染料、助剂溶解或分散的介质,并且作为载递剂把染料、化学品等传递到织物上,防止花纹渗化。

染料固色后需从织物上去除原糊。

23. 耐久性整理
纺织品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整理效果,可耐多次洗涤或较长时间使用。

24. 异向溶胀
纺织纤维吸水后横向胀大程度远大于纵向胀大程度。

纤维大分子间紧密排列堆砌,溶液中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削弱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堆砌不如原先紧密,因纵向结合键能大于横向,所以纤维膨胀后,横向胀大程度大于纵向。

25. 防缩整理
织物松弛状态下润湿水洗,因内应力松弛和异向溶胀产生缩水现象,采用化学整理和机械预缩的方法降低织物缩水率的过程称为防缩整理。

26. 蛋白质分子副键
构成蛋白质空间构想的分子间非共价键力和二硫键(共价键),称为蛋白质分子的副键,包括氢键、离子键、二硫键和疏水键。

27. 蛋白质纤维
由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纤维,主要有C、H、O、N、S五种元素。

28. 缨状原纤模型
用来表述棉纤维超分子结构的一种模型,纤维素分子在超微结构态的排列就不均匀,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

该模型也用于说明其他纤维素纤维、蚕丝纤维和一些合成纤维的超微结构。

29. 结晶度
结晶区纤维分子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比。

30. 取向度
分子链朝纤维轴向排列的有序程度。

(标志微晶、分子链排列一维或二维方向上的有序程度。

31. 渗透剂
促进渗透过程的助剂,使液体能够迅速扩散到多孔固体内表面,可以润湿固体内外表面。

32. 棉织物煮练
棉织物在精练设备中用以烧碱为主并加入助练剂的煮练液处理,去除杂质,使棉织物具有一定吸水性,提高染色性能的过程。

33. 漂白
织物在一定条件下,用漂白剂处理,破坏色素而不损伤纤维,赋予纤维必要和稳定的白度的过程,主要工艺有氯漂、氧漂、亚漂。

34. 退浆
织物中浆料的存在不利于后续加工,在前处理过程中,用酸、碱、酶或氧化剂的方法退浆,尽可能除去浆料,为后续加工创造条件。

35. 烧毛
将平幅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炽热的金属表面,布面绒毛很快升温燃烧,布身结构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就已离开火焰或炽热金属表面,从而在不损伤织物的情况下烧去绒毛,布面光洁美观。

36. 脱氯
棉织物经氯漂、亚漂,织物上有少量残留氯,若不去除,会使纤维泛黄脆损,对某些不耐氯才染料如活性染料有破环作用,因此必须进行脱氯,一般采用还原剂。

用脱氯剂,如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或者采用氯-氧联漂、亚-氧联漂的方法,脱去经氯漂、亚漂过织物上的残留氯的过程。

37. 染料配伍值
染料配伍值是表征阳离子染料之间配伍性能(拼色染色时,各染料上染速率的一致程度)的表示方法之一,用K表示。


38. 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
腈纶能够吸附阳离子染料的最大量。

39. 起毛整理
用钢针或刺果从织物表面拉出一层绒毛的加工过程。

40. 热定形
(合成纤维)织物在适当张力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的加工过程。

包括热定形和湿定形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