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一年级上《脖子的妙用》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脖子的妙用精选习题(精品)

《脖子的妙用》习题
1、基础题
1.我正确地朗读课文。
nǐ men liǎkěqiān wàn bié dóng
你们俩可千万别动。
2.我会组词。
脖()们()你()
可()别()俩()
2、综合题
1.比一比,再组词。
你()俩()可()
他()两()同()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多——()上——()前——()先——()左——()3、提高题
1.猜谜语。
有水可养鱼虾,
有土可种庄稼,
有人不是你我,
有马可跑天下。
打一字。
()2.白嫩小宝宝,
洗澡吹泡泡,
洗洗身体小,
再洗不见了。
打一物。
()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1.能流利正确地读课文即可。
2.脖子你们你的
可以别动你俩
二、综合题
1.你们你俩可以
他的两个同学
2.小少下
后后右
三、提高题
1.也
2.香皂。
一年级语文 脖子的妙用

写法点拨
《脖子的妙用》一课是阿根廷漫画 家莫迪洛的一幅漫画。画的是用两只长 颈鹿的长脖子做走钢丝的支架,一个人 走在钢丝上的情形。全文仅一幅图,三 句话,将其编入教材旨在培养小学生从 小就有读图能力,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拓展提升
自己尝试画一幅漫画, 同桌交换欣赏。说一说自己 的体会。
心灵感悟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文,丰富想象 力,学习幽默的漫画形式,学画漫画。
随堂练习
读一读 写一写 脖子 妙用 咱俩 害怕 训练有素 一鸣惊人 杂技表演
训练素 惊
杂技 表 演巧
读一读
脖子 妙用 咱俩 害怕 训练有素 一鸣惊人 杂技 表演
平怕 惊 妙俩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这个人在走钢丝时,会想些 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 想??
长颈鹿的脖子还有哪 些用处?
图解结构
脖子的妙用
表演杂技
概括主题
本课以漫画形式展现了长颈鹿的脖子 的妙用,表现了极强的幽默感,有利于 锻炼学生们看图识文的能力和幽默感。
”,指柔术 (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 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 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 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 “杂技”一词,是1950年中国杂技 团成立时,由周恩来总理定名的。
字词乐园
yǎn qiǎo 演巧
认一认
脖妙俩 怕
小学一年级语文《脖子的妙用》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一年级语文《脖子的妙用》教案设计模板小学一年级语文《脖子的妙用》精品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学会“女字旁”。
2.培养欣赏漫画的情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
3.学看幽默画。
教学重点领悟幽默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字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看过杂技表演吗?都看过哪些呢?看过走钢丝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一段杂技表演。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项目?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也是一个人在走钢丝,可表演的设备与众不同。
想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1.请同学们看书。
让学生说说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2.这个人在走钢丝时,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想?3.引入新课《脖子的妙用》板书。
三、学习生字1.“脖”字与“俩”“别”及相应音节。
2.引导学生拼读,读准字音,理解其在本课的意思。
3.板书“妙”字及相应音节。
4.从走钢丝的人说的一句话中引出“你”“可”两个生字。
5.学习“可”字,知道它是独体字。
6.“你、俩”都是单人旁的字,都与人有关。
引导学生用“你们俩”说一句话。
7.老师小结。
8.知识延伸: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生活中笑话或幽默故事。
四、布置作业:“活动与练习”中第一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脖子的妙用》精品教案设计模板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走独木桥,准备漫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1、让学生说说走独木桥的感受。
2、师生配合做走钢丝的动作。
此环节从趣入手,由乐开始,以生走独木桥的感受和师走钢丝的夸张的表演引入,从心理和视觉等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教室里首先充满笑声,拉近师生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看——了解学生初步读图的情况1、师引言,投影仪出示文本。
2、引导生观察漫画,说说自己的发现。
此环节仍从视觉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文上,教师了解学情,为继续学文做打基础。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 脖子的妙用 第2课时|

幽默
脖子 妙用
动脑筋 想办法
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会认识本课的确良12个生字。
难点
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
课型
识字课
教学过程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
9——1脖子的妙用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幽默吗?谁能说说什么是幽默呢?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两则幽默,大家喜欢吗?
我们先来看第一则幽默,标题是“脖子的妙用”。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漫画中的脖子到底是谁的?又有什么妙用呢?
2、观察“儿童漫画”。
出示漫画。(出示课件)
漫画中都画了什么?
它们各自在做什么?
漫画中的杂技演员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看过漫画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能回答课前我们提出的问题吗?
3、我们就结合漫画看一看今天的生字。
指出生字。
读生字。(说说每个字的结构、笔顺)
小组讨论、比赛。写生字、练习。
第二课时
9——2动脑筋照相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幽默”第一则,现在我们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卡片:你们、可是、妙用、哥俩、分别、脖子。
2、观察漫画。
读课题。
分析课题。分ຫໍສະໝຸດ 漫画。3、学习生字。指出生字。
读生字。
讨论。
写生字、练习。
4、作业。
把这两则漫画拿给爸爸妈妈看,给他们讲一讲漫画的意思,找一找你喜欢的漫画,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榆树市第二中学校教学设计
学科:------年------班设计者:
课题
《脖子的妙用》课件1

大家认识下面的动物 吗?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 动物,说一说这是什么动 物。
长颈鹿简介
长颈鹿是非洲大陆一种特有
的动物,长长的脖子,抬起头来,
最高的长颈鹿可达六米之高。因 此,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
莫迪洛1932年出生于阿 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1950年起为儿童书画插画, 也为卡通影片画图。1960年, 莫迪洛到纽约,为派拉蒙影 片公司塑造了脍炙人口的卡 通主角,例如有名的“小露 露”。
看到 这幅漫画, 你有什么 想法?
脖子 脖颈
鸡脖
巧妙
妙用 不妙
你们 你是 你我
我们俩 你们俩可是 宁可可乐 Nhomakorabea个别
别人 别动
快乐 快点 飞快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颈 鹿的小故事吗?请想一想, 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作业:
1、摘抄本课所学生字词。 2、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找一找关于 哪脖子的妙用,下节课和老师、同学 们一起分享。
一年级语文上册 脖子的妙用课件2长春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内容(nèiróng)总结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莫迪洛1932年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1950年起为儿童书画插画,
也为卡通影片画图。2.课后,请同学(tóng xué)们再去找一找关于哪脖子的妙用,下节课来读听,好吗。谢谢指导
12/9/2021
第十五页,共十五页。
巧妙
(qiǎomiào)
妙用
不妙
12/9/2021
第八页,共十五页。
你们(nǐ
men)
你是 你我
12/9/2021
第九页,共十五页。
我们(wǒ men) 俩
你们俩
12/9/2021
第十页,共十五页。
可是
宁可
(nìngkě)
可乐
12/9/202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个别(gèbié) 别人
别动
12/9/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快乐
(kuàilè)
快点
飞快
作业 : (zuòyè)
1.本课生字每个写一行。
2.课后,请同学(tóng xué)们再去找一找关于哪 脖子的妙用,下节课来读听,好吗?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谢谢 指导 (xiè xie)
12/9/2021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12/9/2021
第三页,共十五页。
你们(nǐ men)俩可千万别动!
12/9/2021
第四页,共十五页。
看到这幅 漫画,你有什 么 想法? (shén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9/2021
第五页,共十五页。
12/9/2021
第六页,共十五页。
脖子(bó zi) 脖颈 鸡脖
脖子的妙用教学反思

脖子的妙用教学反思《脖子的妙用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脖子的妙用教学反思《脖子的妙用》是阿根廷著名漫画家莫迪洛的作品。
漫画是根据长颈鹿的脖子长的特点,进行巧妙构思,画家将长颈鹿的脖子设计成钢丝的支架,一个杂技演员拿着平衡杆战战兢兢地走在钢丝上,心里想:“你们俩可千万别动!”如果长颈鹿的脖子此时动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长颈鹿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动物,漫画是通过简单的画面使读者知情达意。
图像在准确、简明、生动方面都胜于文字,更易于人们理解。
把漫画编入一年级语文教材,是一种新的尝试。
《新课程》中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也是读图能力的要求。
因此,教材中编入幽默板块,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漫画又富于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学生一定会很喜欢,学习时也一定会充满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学生独特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幽默感。
2、六年级风筝线的妙用教学反思在晴朗的春天里,郊外或城市的广场空地上常常有人放风筝。
其中,有简单的“瓦片”;有纸做的上百节的长龙;身材修长的晴蜓;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古人称为纸鸢的鹰。
高低错落,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好看又好玩。
风筝在我国流传已有2000多年的,是我国祖先的伟大发明,被世界誉为“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高挂天空的力量来自风吹产生的升力,风吹在风筝上,风筝上面的空气流动快,向下的压力小;下面的空气流动慢,向上的压力大,因而产生一个向上推的力量。
当升力超过风筝的重量时,风筝便升上了天空。
如果没有风,拽着风筝跑,空气同样会流过风筝产生升力。
跑得越快,风筝就飞得越高。
不管什么样的风筝,也不管它飞得再高再远,总有一根长线将它拽住。
不能小瞧这根线,它可是风筝的生命线,风筝能飞起来,它的功劳最大。
首先,它拉住风筝战胜了空气的阻力,保证风筝不被风刮走;第二,长线前端的几根短线团结合作,分别拉住风筝的几个重要点,让风筝在气流中产生上升力;在放风筝线时,用提、拉、按、压等手法,及时调整风筝的姿态,使风筝始终保持最佳角度,获得升力。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脖子的妙用》教案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脖子的妙用》教案篇一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开展学生的语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走独木桥,准备漫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规范: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⑴让学生说说走独木桥的感受。
⑵师生配合做走钢丝的动作。
此环节从趣入手,由乐开始,以生走独木桥的感受和师走钢丝的夸大的表演引入,从心理和视觉等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教室里首先充满笑声,拉近师生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看——了解学生初步读图的情况⑴师引言,投影仪出示文本。
⑵引导生观察漫画,说说自己的发现。
此环节仍从视觉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文上,老师了解学情,为继续学文做打基础。
听——让学生从详细的语境中识字⑴生看书,听教师读文。
老师模仿画中主人公变换声音朗诵课文。
让学生听,这是本课识字的主要路径。
因为这一阶段的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示范是的教师,让孩子从开始学习语文就能在汉语铿锵柔美的音调中感受母语的无穷魅力。
⑵师再读课文,生边听边画生字,师出示“你、俩、可、别”四个生字,让生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认识这几个生字。
说——培养学生说话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继续看书想象画面,说图意。
《新课标》中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浏览,是读图能力的要求。
这个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展学生的语言,允许其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其看法有偏差,因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
采用扮演角色,给画面配音等形式再次让生表达自己的读图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歇——符合儿童身心和学习的需要师生互动,共同做走钢丝的游戏,让学生的身感悟到放松,使学习的气氛更轻松愉悦。
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能力⑴提醒并板书课习题,学习生字“脖、妙”。
⑵稳固字词。
采用偏旁、比较、旧字带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重点强调“脖、妙、俩”的读音,区别字形、字义,认识“女”字旁等。
既稳固了识字,又初步培养学生说话,自主、合作等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