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那达慕大会中的蒙古族文化
壁画中的埃及文化
电影中的印度文化
建筑中的希腊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纸币里的阿拉伯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故宫(中)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泰姬陵(印度)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讨论一 我们所参加的、所接触的文化现
象有什么特点呢?能否举例说明?
归纳: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A.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解析: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 明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 答案A
• 2.甲骨文象形字“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就像一 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鱼”像一尾有鱼 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01:2904:01:2904:01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4:01:2904:01:29August 25, 2021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轮复习使用(经典)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轮复习使用(经典)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二框 文化不经济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不经济相互交融 • ①从科技作用角度看:在经济収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 ②从劳劢者角度看:为推劢经济建设,収展教育事业、培养 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劢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 ③从文化生产力角度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 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栺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 【注意】: 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劢者, 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 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 主体的文化劳劢者戒生产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叱资源 和现实资源。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的特征)
• 1、多样性
• 2、普遍性:文化现象无时丌在、无处丌在 • 3、区域性:在丌同的区域,有丌同的自然环境也 有丌同的文化环境。这些文化生活无丌呈现出各自 特有的色彩。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 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二框 文化不经济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2、文化不政治相互交融 ①国内角度: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 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角度: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 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 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 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变形金刚》总投资是 1.5亿美元。《变形金 刚》只用一天时间。 周一首日试映的880, 六天捞钱1.52亿美元。 在中国就创收37.61百万 美元(人民币2.77亿元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概括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概括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2.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④文化塑造人生。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与综合国力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一单元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单元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 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提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 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 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文化(如交换、分配); 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 (2)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 会实践的产物。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从文 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可以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人类的文化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活动, 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所以说“人们的精神活动 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0江苏模拟)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 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这是因为(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设施的优劣决定着人们文化素养的高低 ④文化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③“决定”表达错误,文化对人是“影响”而非决定作 用。 ④文化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表达片面,文化还包括了 意识形态部分。排除③④,应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载体对于文化的作用,要求考生熟练把握基 础知识。
(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 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 【解析】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 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 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提示:(1)它们属于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一种 社会现象。
(2)属于文化,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 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 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精神活动
产品
人类社会
物质活动 社会精神
社会实践 物质力量
物质载体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连一连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想一想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吗? 提示:不能。(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而“精神变物 质”不是无条件的。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易混易错| 1.纯自然现象有时也是文化现象。(×) 点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 形成的。(×)
点拨: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 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 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3)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能认为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 人成长都有促进作用。文化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 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也不同。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第一课.教学讲义

文化生活第一课.教学讲义

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和继续传承。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程将探讨如何传承和发 扬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在 新时代背景下进行文化创 新。
课程目标
理解文化生活的基本 概念和特点,提高对 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 尊重。
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 的兴趣和热情,提高 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 力。
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 的方法和途径,培养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02
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际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不同文 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同时 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
认知和理解。
国际文化交流需要注重平等、尊 重和包容的原则,同时也要注重 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04
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的途径
参与文化活动,丰富个人体验
01
参加音乐会、戏剧、艺 术展览等文化活动,感 受艺术魅力,丰富个人 体验。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文化体验提供了新的 形式,人们可以更加沉浸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
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 造具有显著贡献。
创意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 创新。
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
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 就业化氛围有助于凝 聚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 盾和冲突。
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
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外来 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加强传承和弘 扬。
推动跨文化交流
应对文化霸权
全球化也可能带来文化霸权和文化同 质化的问题,需要警惕并努力维护文 化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高二文化生活单元知识点教案

高二文化生活单元知识点教案

高二文化生活单元知识点教案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文化生活》重要观点和原理 By 马汝兵(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生(①②③) 【 P17-21】 (文化的作用,个人方面)
材料题常见设问
1.从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例题) 2.文化与社会【第一课】(例题) 3.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课】(例题) 4.文化的作用【第一课+第二课】(例题) 题型:1.原因型; (例题) 2.意义型;(例题)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3.文化的作用(社会) 【 P9-11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P9 ②A.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在经济、政治的基础上 P9 B.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体现型;(例题)
4.认识型; (例题)
影响是文化与经济是作用和反作 用的关系。交融是文化里有经济, 经济里有文化。 【例】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 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 互交融的是( D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 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 展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 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日益重要
答: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家风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事情,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 的风气。给社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思维活动。家风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作风作 派。(3分)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家风是一种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滋润着人 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品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方方面 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3分)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家风会滋润人们的心灵,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
态的部分。

文是一种精神现象
化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点文化是一种素养
什文化离不开物质

形精神产品(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等
式精神活动(动态):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文化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社会
作用文化的性质不同,对社会的作用存在促进和阻碍之分
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
文化与经济于经济政治,影响经济政治
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表现:科技、教育、文化产业
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与民主政治、与国际政治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化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综1)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和3,如何提高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国文化竞争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力2)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激发民族生命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
主动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