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朋友。 • 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 • 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 • 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
医学课件
21
第四节 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
1、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自我统合的人;
2、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3、积极的、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 协调一致的人;
医学课件
本我(id) ——最低层,是 一种原始的快乐欲望,遵循 快乐原则
13
人格结构
本我(非理智)
生本能(快乐原 则)
死本能(破坏原 则)
自我(现实原则)
三个暴群下的臣 民
超我(文明和道 德)
自我理想
良心
医学课件
生存本能
性本能
指向自身:自 责、自杀、自虐
等 指向他人:憎 恨、玫击、侵略

本我
现实
超我
医学课件
29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为人所欣赏的,并
非完美或全能的人。在一项实验(Aronson1980)
中,将不同的四卷访问录像带,分别播放给四
组被试观看,让他们凭主观的感觉评分,以表
示他们对受访者的喜欢程度。录像带的内容,
都是访问者与受访者面谈,受访者的身份是大
学生。四卷录像带中的人物都是一样的,只是
医学课件
19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自卑 1 自负
过分的独立意向 2 过分的逆反心理
自我中心 3 从众心理
医学课件
20
10条增强自信心的原则
• 每天照3遍镜子。 • 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 • 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 • 不要过多指责别人。 • 多时人喜欢的是听众。 • 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 • 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逐、荣辱与共的

心理健康调适 第一讲PPT

心理健康调适 第一讲PPT

找到了……各路神明说得很热闹,但总没有定论。突然有个声音说:“我建议把
幸福放到人们的心里,‘人’太聪明了,无论多难的事他们都可以做到,但很少
有人愿意看自己的内心。如果有愿意洞察自己内心的人,就把幸福给他吧!”

各路神仙都沉默了良久,一致通过这个绝妙的建议。后来,人们的幸福就
存放在了自己的心里,在哪里沉睡者,等待着……
• 自卑 • 自恋 • 自信心不足 • 消极的自我调控
自恋

自恋的人会盲目自信,妄自尊大。偶有一得之见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忘记了自己是谁,甚至开始整天埋头于虚无缥缈的自我设计。或是伪造一个能
让人人都满意并自我陶醉于其中的典型形象,以为那就是自己。喜好自吹自擂,
爱慕虚荣,而不做实际努力,认为理想自我的实现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心理健康调适
第一讲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调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 子
在人类一切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而知之最少的是关于 人类自身的知 识。 ——卢梭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
我。
——蒙田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 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追求自我价值实 现,注重心智健 康发展,

社会自
对自己所在群体中的 地位、名望、受欢迎 程度的认识
自信、自卑、自尊、 自满、内疚、羞耻等
追求社会名誉地 位,积极参与竞 争活动,努力争 取他人好感
自我认识从何而来?
• 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 来自他人的评价 • 自我知觉 • 社会比较
自卑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不满和否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 探索活动二:写出20句“我是怎样的人”,要求尽量反映个人特 征,风格。
•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示例: • 我是_ 开朗_ __________ 的人 • 我是_ 喜欢看《海贼王》 的人 • …….
自我意识概 念与意义
自我意识概念
自我意识的 发生发展
有效控制自我
不断超越自我
自我意识的 发生发展
良好自我意 识的标准
完善自我的途 径
自我观察法 比较法
• 与他人比较 • 与自己比较
自我反省法 测量法
讨论思考
自我意识概 念与意义
完善自我的途径
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有效控制自我
不断超越自我
自我意识的 发生发展
良好自我意 识的标准
完善自我的途 径
讨论思考
探索活动一:画画我自己
活动目的: 通过画“自画像”,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
我”。
活动步骤:
1.主持人发给每位成员一张白纸,把彩笔放于场地中央,供需要者自由取 用。 2、在8——10分钟内,每位成员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 3、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 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
重点
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难点
完善自我的途径
01
自我意识概念
自我意识概念
自我意识的 发生发展
良好自我意 识的标准
完善自我的途 径
讨论思考
自我意识概念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 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 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 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积极悦纳自我

高一心理课ppt课件

高一心理课ppt课件

学习策略的作用
学习策略的训练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
教授学生不同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反思和调 整学习策略等。
学习压力管理
学习压力的定义
学习压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紧张和 不安的心理状态。
学习压力的影响
影响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 和生理问题等。
总结词
识别和处理心理压力
03

详细描述
04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应对心理
压力,包括调整心态、寻求帮 助和支持等。
总结词
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
05
详细描述
06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
观的态度,通过正面思考和行 为来促进情绪健康。
05
心理适应与成长
生活变化与适应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适应新环境
03
总结词:幸福感
04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关注自己的幸福感,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提 高自己的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享受学习和生活。
THANKS
感谢观看
重要意义。
自我调节的方法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情 绪调节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等,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韧
性和适应性。
02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沟通原则
有效沟通基于相互尊重 、理解和包容,应避免
伤害性语言和行为。
倾听技巧
学会倾听是良好沟通的 关键,要耐心倾听他人 ,不打断对方,反馈理
解。
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学会调节情绪,控制情绪波动,保 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如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等,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人 际关系。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

05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实用 建议
如何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观察
培养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能力,从自己的行为、思 维和情感中认识自己。
自我反思
定期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审视,评估自己的 价值和目标。
自我交流
与自己进行内心的对话,了解自己的需求、感受 和观点。
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管理情绪
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和消极情绪的长期影 响。
小赵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感到自卑和焦虑。通过增强心理健康,他在专业心理辅 导的帮助下,学会了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心理健康 的改善使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从而改善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共同改善的案例
• 小孙因为长期处于高压工作和家庭环境中,身体和 心理健康都出现了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正念冥想 ,他学会了增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状态,同时也改善了心理健康状况。他在日常生活 中保持身心健康,取得了更好的自我发展和幸福感 。
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心理压力和情绪 困扰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而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影 响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积极情绪
01
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良好的社会适应
02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THANK YOU.
通过情绪调节、行为控制等方式,提高自我 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完善自我评价系统
增强自我效能感
建立科学的自我评价系统,客观地认识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
通过完成小目标、获得小成功等方式,增强 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奥尔波特):
生理的自我(自我意识的产生3岁前)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 应,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 1岁 :区分动作和动作对象,认识镜中“我” 2岁 :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自我概念 3岁 :自我中心期,“小大人”,常表现出“我要”、 “我来”的行为
公开的自我 盲目的自我 秘密的自我 未知的自我
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 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 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韩乔窗口理论
自知 自不知
他 知
他 不 知
A 公开的我
C 秘密的我
B 盲目的我
D 未知的我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 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 认识自己。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 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一)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我?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 • • • • • 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 空间上的“自主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 自我体验丰富但易波动 自我设计的愿望十分强烈 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事实上,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是密切联系互为一体的。 那些自尊心表现得越外显、强烈的人往往是极度自卑的人。自尊心、 自卑感过强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真诚待人
以真诚、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需求,避免冲突和争吵 。
学会沟通
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保持 良好的沟通。
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认识压力
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认识到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放松技巧
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以缓解压力和紧张 情绪。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自我意识的概念与重要性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需求、情感、认知等方面的觉察与认识。在本次课 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提高自我意识,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理解自己,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心理健康。
了解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寻求帮助
如果遇到困难或挑战,不要害羞,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设定目标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
自我肯定
肯定自己的成就和价值,增强自信 心。
自我提升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 力和素质。
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情绪管理
学会识别、表达和管理情 绪,避免情绪失控。
要点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与推广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未来心 理健康教育将更加普及和推广。这将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要点三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的实践应用
未来,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实践应 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在教育领域,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来提高 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绩;在心理咨询 领域,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 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我意识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我意识ppt课件

3 积极地自我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 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 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 动机呈正相关。 提升自我需要克服自我障碍
归因理论
上帝的延迟 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竞 选 众 议 员 失 败
23
经 商 失 败
22
恋 人 死 去
精 神 崩 溃
案例分析: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我们作为社 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要珍爱 自己的生命,无论何时何地绝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案 例中的王同学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没有看到自己生命的重 要性,他不懂得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更是宝贵的。我们每 一个人都应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勇敢地 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在挫折的磨炼中发挥自己的潜力, 找到自己人生的闪光点。
自尊心 自信心

(自我调节)
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
心理辞典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指儿
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
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 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候,
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自我意识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年龄特征
模块三
自我意识:燃起心灯
意识与潜意识
心灵引导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 渺小 ——保罗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内容提要
1.自我意识是什么 2.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规律 3.大学生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 及其调整 4.学会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
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兽
(斯芬克斯)曾盘踞在道路上, 向过路的行人问一个谜语:什么 动物 ,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 条腿走 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
Who am I? 人自诩为万物 之灵,总想究诘 宇宙自然的奥妙。 然而曾几何时, 人类发现“自我” 的存在才是谜中 之谜。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感觉 自我观察 自我观念
自我体验
自我感受、 自爱、自尊、自恃、 自卑、责任感、 义务感、优越感等
自我控制
自立、自主、 自制、自强、 自卫、自信、 自律等
(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温饱感、饥饿感、 舒适感、病痛感、 对身高、体重、 容貌、性别的认识
第四节
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
1、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自我统合的人; 2、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3、积极的、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 协调一致的人; 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具有灵活性, 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 5、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自己健康发展,而 且能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转变期的 心理冲突 婴儿期(0-1.5岁)信任感-怀疑感 儿童早期(1.5-3 岁) 学步期(3-5岁) 自主感-羞怯感 主动感-内疚感 年龄段 相应获得的品质 积极的 消极的 希望、信任 恐惧、不信任 意志(自制力) 自我怀疑 自配和价值感 无价值感
学龄初期(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角色混乱
(1)恰当的自我认识; (2)真实的自我体验; (3)合理的自我控制;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其调整
一、影响自我意识的不良心理因素 1、过分追求完美 极易造成物极必反 2、受他人期望的影响 不要被他人的期望所束缚 3、以往的挫折经历 长久的挫折感,易形成对自我的否定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认识你自 己!”——古
希腊刻在神庙上 的铭言
“青年初期最重要的心理过 程是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 ’形象的形成。” “青年初期最有价值的心理 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 界,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 与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 ”(俄心理学家科恩)
第一节
自我意识是什么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1)佛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
超我(superego)——人格 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 是社会道德的化身,遵循道 德原则
自我(ego)——人与外部世 界的媒介,理智思维,遵循 现实原则
本我(id) ——最低层,是 一种原始的快乐欲望,遵循 快乐原则
(2)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渐成说
1
自卑 自负 过分的独立意向 过分的逆反心理 自我中心 从众心理
2
3
10条增强自信心的原则
• • • • • • • 每天照3遍镜子。 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 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 不要过多指责别人。 多时人喜欢的是听众。 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 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逐、荣辱与共的 朋友。 • 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 • 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 • 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
二、培养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 1、正确的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己更难。 (1)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 参照物:a、自己与其他人的比较; b、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c、用自己活动成果来了解自己。 (2)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我 (3)经常地反省自我 “吾日三省吾身”
对自己的地位、 角色、权利、 义务、责任、 力量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 智慧、兴趣、爱好、 气质、能力、性格、 情绪等的认识和体验
(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
现实自我
投射自我
理想自我
自我立场对目前 镜中自我:想象中他人 状态的评价和看法 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完善自我的境界 个人追求的目标
成年早期(18-25 岁) 成年期(25-65岁) 亲密感-孤独感 创造力-自我专注
能力、勤奋 忠诚、自信
爱和友谊 关心他人和创 新 智慧
无能 不确定感
泛爱(杂乱) 自私自利
成熟期(65岁以上) 完美感-绝望感
绝望和无意义 感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的广度、深度和主动性明 显提高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 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实际是客体的自我、人我关 系和物我关系在个体头脑中的自觉反应, 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 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自我意识往往通过自我观察与反省、 社会比较、分析自己的外部活动等途径获 得。
奥地利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 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 格的一个有机方面。以人的生物本能为基 础。 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库利提出“镜像自 我”的概念,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 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 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体 我和客体我,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 性,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
(2)自我体验丰富、敏感、深刻、更具 开放性 (3)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自我设计、独立意识、自觉性、理智性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矛盾
(2)自我意识的统一
第一、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 第二、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与自 我扩张; 第三、难以统一 ——自我矛盾与自 我萎缩。
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1、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总是离那个完美的我相距遥遥? 3、为什么总为将来迷惑? 4、为什么总不能确定未来? 5、为什么人与人会有很大不同? 6、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大相径庭的表现? 7、为什么越读书越觉得不知为什么而读? 8、为什么我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 9、为什么总要寻找生活的意义 10、为什么总不明晰自己是谁? 11、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