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商整合科技教育改进计画(实用文案)

合集下载

教育改进计划商业计划书

教育改进计划商业计划书

制商整合科技教育改进计划商业计划书计划构想摘要中部地区为制造业重镇(含关键性零组件、机械业及金属加工业),且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亦属可观。

基于中小企业本身之人力及资金限制,其大部份于制商整合之导入,往往怯步不前,甚或尚未体认此方面之潮流与趋势。

为推动中部产业电子化与相关人才之教育培训,本逢甲大学已于今年在工学院设置「产业电子化中心」,旨在符合政府之政策方向及相关资源利用下,结合产学之力量,作区域性推广与资源共享,期透过构建产业组织与经营之再造 (re-engineering)模式,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之电子化环境。

本计划的目的拟提升本校「产业电子化中心」之定位,除作为产学交流互通之窗口外,进而成为产学合作教学中心。

校外方面,因地缘之利,本中心与金属中心合作,加上艾一信息配合捐赠整套ERP系统;在校内方面,本中心结合信息中心、商学网站(Sunny Net)、地理信息中心(GIS Center)等校内资源。

本计划初期重点将透过与金属中心的策略联盟,加上艾一信息所提供的ERP软件系统,完成MEC及相关管控示范范例,第二年起将与本校信息中心、商学网站、地理信息中心合作,建置B2B、B2C及供应链示范系统。

各相关单位所负责部份如下:●金属中心:透过与学术研究机构之交流,共同评估并了解产业电子化之导入方案,进而寻求供应业者之协助,实际构建所需之软硬件环境,以降低导入产业电子化之风险与成本。

●艾一信息:提供不同产业导入电子化之建置方案,可透过学术研究机构之参与,共同研发并提供需求者之最佳建置方案。

●逢甲大学:(1)制商整合与产业电子化之教育训练与推广;(2)搜集并了解不同产业特性,并与系统需求业者共同探讨各种产业电子化建置方案; (3)搜集并了解各种产业电子化建置方案,并与系统供货商共同探讨需求业者之需求与解决方案; (4)示范系统建立及展示,并构建信息\管理系统需求业者与供货商之联系管道。

藉由上述产学合作交流互动方式之运作,本中心之具体作法如下,并期藉由本计划之进行,构建所需之基础软硬件环境,逐步完成之:1.推广及教育训练:(1)制商整合推广及人才培训;(2)产业现况及问题搜集;(3)实务教案之编撰。

科学教育改善计划

科学教育改善计划

科学教育改善计划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我国科学教育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科学教育改善计划。

一、提升教育资源的平等性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校实验室、科学仪器及设备的更新和改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2.增加教师数量与素质:通过招聘、培训、奖励等措施,增加优秀的科学教师队伍,并提供他们所需的相关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1.综合性科学教育:结合学科知识,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的质量与深度。

2.应用性科学教育: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加强实验教学和示范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科学实验与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创设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考试评价,结合学生实际表现和科学探究项目等综合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1.鼓励科学研究与创新:加大对科学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为科学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成果。

2.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开展科学教育普及活动,向家长普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建立科学教育的家校沟通机制,使科学教育得到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以上科学教育改善计划,我们旨在提高我国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科技行业商业计划书提升教育质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教育科技行业商业计划书提升教育质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教育科技行业商业计划书提升教育质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教育科技行业商业计划书提升教育质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摘要:本商业计划书旨在介绍一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提升教育质量。

该解决方案结合教育和科技的优势,通过引入创新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改善教育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解决方案的优势、市场潜力、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1. 介绍1.1 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转向数字化方式。

数字化教育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参与度,并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因此,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1.2 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优势2.1 创新的教学方法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学生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2 个性化学习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定制学习内容和进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资源和课程,以提高学习效果。

2.3 优秀师资支持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优秀师资支持,使学生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进行互动和学习。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市场潜力3.1 教育科技行业快速增长随着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教育科技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预计未来几年,教育科技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3.2 政策支持和需求增加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注重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相关政策支持也日益完善。

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化解决方案迎合了这一需求。

4. 商业模式4.1 教育资源提供者本公司将作为教育资源提供者,通过开发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使用。

教育科技行业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一、教育科技行业现状分析1. 教育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2. 然而,当前教育和科技结合的程度仍然不够深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更新速度过快导致高昂的成本、缺乏标准化的课程设计以及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

二、改进教育科技行业关键问题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教育科技行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并提升产品质量。

2. 提高数字素养:培养学生和教师对于使用新型数字工具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能力,包括信息检索、网络安全意识等。

3. 推广开放式资源:鼓励各方共享、交流优质资源,并推出互联网平台进行分享,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4. 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育科技应用方面的专业水平,使其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有效学习。

5. 建立标准化课程:以标准化程序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利用教育科技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6. 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制定相关法规保护学生和教师的隐私权,确保教育科技行业在数据收集和使用方面符合伦理原则。

7. 提供跨平台兼容性:致力于开发通用格式文件以及支持不同操作系统、设备之间互通的软件和硬件产品,以提高用户体验。

8.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先进教育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经验,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三、未来展望1. 教育科技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创新将为教育行业带来巨大改变。

2. 深入整合各种在线资源和实体资源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服务。

3.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师将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利用教育科技产品创造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的学习环境。

5.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意见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意见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意见建议一、引言教育科技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对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学习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教育科技行业改进方案和意见建议进行探讨与分析。

二、改进方案1. 提高技术普及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设备逐渐普及,但仍有很多学校和地区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教育科技的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增加对教育科技行业的资金投入,支持学校购置数字化设备,并提供免费或优惠的软件服务。

(2)推广合理价格策略:相关企业可以制定出租或贷款等灵活模式,提供给学校更多经济适用的数字化设备,降低门槛。

2. 优化在线教育平台功能在线教育平台在疫情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互动性不足、用户体验差等。

为了提升在线教育的质量,有必要进行以下改进:(1)增加互动性功能: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引入实时问答、在线讨论等交流形式,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2)改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在设计上注重简洁、明了,并根据用户需求持续调整和优化,提供更友好的使用体验。

3. 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教育科技应用的关键环节,他们的专业能力对于科技工具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因此,在推进教育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师资培养:(1)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课程,提升他们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2)建立经验分享平台:为了促进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可以建立一个平台,供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教师分享自身在教育科技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案例。

三、意见建议1. 个性化学习在教育科技的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每个学生开展精准的学习计划,使得教与学更加高效。

2.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涉及到学生和教师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在推进教育科技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建议

教育科技行业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一、教育科技行业现状分析二、改进方案和建议2.1 教学内容创新与个性化定制2.2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机会提供2.3 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和兴趣培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借助于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进步。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科技行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内容质量不稳定、师资短缺等。

本文旨在探讨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方案和建议。

一、教育科技行业现状分析教育科技行业是指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习效果和改善学习体验的领域。

当前,该行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部分在线课程或电子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并没有统一标准来评估在线课程或电子资源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教育科技企业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质控,确保其符合教育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其次,不少学校和机构在拥有先进设备的同时,却缺乏足够熟练运用这些设备的师资力量。

由于科技更新快速,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及时跟上最新技术发展。

因此,培训现有教职员工以提高他们在使用科技设备方面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学生对于在线课程和电子资源参与度不高,并且缺乏兴趣培养机制。

虽然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便捷地获取知识,但是学生自主参与度较低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线课堂也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创造出真实且积极互动氛围。

二、改进方案和建议2.1 教学内容创新与个性化定制为了提供更好质量、更具针对性需求的在线课程和电子资源, 公司应该致力于提高内部策划团队和师资团队的能力。

教育科技企业可以吸纳有经验的学科专家来参与在线课程的制作,确保内容准确、权威且有趣。

此外,在线平台还应提供个性化定制选项,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2.2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机会提供为了改善教师在使用新技术方面的能力,我们建议公司加大对现有教职员工的培训投入,并扩大教职员工获得相关认证和继续专业发展机会的范围。

科技教育改革建议

科技教育改革建议

科技教育改革建议科技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和信息时代,学校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推动科技教育改革。

一、整合科技与教育现代科技与教育密不可分,应将科技融入到教育中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学校可以配备先进的科技设施,如计算机实验室、3D打印机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和熟练使用现代科技工具,在教学中探索创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科技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实验项目,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导师指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性项目,让学生与专业人士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拓宽科技教育内容传统科技教育往往局限于科学与技术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科技教育应该更加综合和多元化。

除了基础的科学与技术知识外,学校还应该关注科技伦理、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此外,科技教育还应该包括信息素养、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未来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四、推动科技教育的社会合作科技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

学校可以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技教育项目。

家庭应该鼓励孩子对科技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技资源和机会。

社会应该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

五、持续的教师培训与评估教师是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技素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课程和资源。

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应该得到评估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改革是迎接现代科技与信息时代挑战的必然需求。

通过整合科技与教育,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拓宽科技教育内容,推动科技教育的社会合作以及持续的教师培训与评估,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包容与先进的科技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科技中的改进方案和意见

教育科技中的改进方案和意见

教育科技中的改进方案和意见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科技则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科技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寻找改进方案和意见以更好地利用教育科技提升学习效果。

一、培养师资队伍1. 提高师资素质:通过专业培训、持续自我提升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于使用科技工具进行教学的能力,并掌握新兴科技应用于课堂中。

2. 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与教师之间紧密合作,在设计创新课程并运用现代化设备时互相交流经验与观点。

3. 鼓励团队合作:创建跨职能团队,让编码人员、设计师、内容创作者等各类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当中,并分享彼此所擅长领域知识。

二、推动个性化学习1. 引入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反馈。

2. 创新评价方法:改变传统考试方式,通过项目制、案例分析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力,并鼓励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 开发自适应课程:基于教育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偏好,设计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课程模块,提高学习效果。

三、拓宽教育资源渠道1. 提供开放式平台:积极搭建在线课堂、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有资质的教师可以将其优秀教材与课件分享给其他需要者。

2. 打通城乡差异: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泛以及移动设备普及度高等特点,在农村地区推广远程网络授课形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 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与其他国家的教育科技领域专家展开广泛交流,并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供中国学生使用。

四、注重数字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1. 强化数字素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能够辨别信息真伪、遵守网络规范、合理利用互联网工具等方面的能力。

2.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为青少年提供针对网络欺凌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并防范潜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製商整合科技教育改進計畫2019-2020版内部资料注意保管「製商整合科技教育改進計畫」計畫構想書(Draft)計畫構想摘要中部地區為製造業重鎮(含關鍵性零組件、機械業及金屬加工業),且中小型企業所佔比例亦屬可觀。

基於中小企業本身之人力及資金限制,其大部份於製商整合之導入,往往怯步不前,甚或尚未體認此方面之潮流與趨勢。

為推動中部產業電子化與相關人才之教育培訓,本逢甲大學已於今年在工學院設置「產業電子化中心」,旨在符合政府之政策方向及相關資源利用下,結合產學之力量,作區域性推廣與資源共享,期透過構建產業組織與經營之再造 (re-engineering)模式,提昇產業整體競爭力之電子化環境。

本計劃的目的擬提昇本校「產業電子化中心」之定位,除作為產學交流互通之窗口外,進而成為產學合作教學中心。

校外方面,因地緣之利,本中心與金屬中心合作,加上艾一資訊配合捐贈整套ERP系統;在校內方面,本中心結合資訊中心、商學網站(Sunny Net)、地理資訊中心(GIS Center)等校內資源。

本計劃初期重點將透過與金屬中心的策略聯盟,加上艾一資訊所提供的ERP 軟體系統,完成MEC及相關管控示範範例,第二年起將與本校資訊中心、商學網站、地理資訊中心合作,建置B2B、B2C及供應鏈示範系統。

各相關單位所負責部份如下:●金屬中心:透過與學術研究機構之交流,共同評估並了解產業電子化之導入方案,進而尋求供應業者之協助,實際構建所需之軟硬體環境,以降低導入產業電子化之風險與成本。

●艾一資訊:提供不同產業導入電子化之建置方案,可透過學術研究機構之參與,共同研發並提供需求者之最佳建置方案。

●逢甲大學:(1)製商整合與產業電子化之教育訓練與推廣;(2)蒐集並瞭解不同產業特性,並與系統需求業者共同探討各種產業電子化建置方案;(3)蒐集並瞭解各種產業電子化建置方案,並與系統供應商共同探討需求業者之需求與解決方案; (4)示範系統建立及展示,並構建資訊\管理系統需求業者與供應商之聯繫管道。

藉由上述產學合作交流互動方式之運作,本中心之具體作法如下,並期藉由本計劃之進行,構建所需之基礎軟硬體環境,逐步完成之:1.推廣及教育訓練:(1)製商整合推廣及人才培訓;(2)產業現況及問題蒐集;(3)實務教案之編撰。

2.產業電子化資源與雛型系統建制:(1)企業臨場診斷;(2)示範系統構建及展示。

3.產學合作計劃之推動:(1)徵求參與產學合作廠商;(2)撰寫並執行產學合作計劃書。

本計劃之執行乃以製商整合為範疇,並由初期參與單位共同參與,在設備及資源共享之前提下,以達成上述目標,並完成實務教案、產業實習、科技普及、技術訓練與諮詢及其他等訴求,並藉由計劃之進行與推動,再廣納更多之產業界參與。

一、計畫背景(請就參與計畫之師資、現有相關教學資源、設備及現有相關計畫及區域內產業特色等與計畫相關背景資訊重點說明)二、計畫目標由於自動化科技與網際網路(Internet)科技之快速發展,故在1994年興起之全球資訊網(WWW)之下,近五年來無論在商業行為、製造活動、教育方式等更造成突破性的革命,並促成所謂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及全球供應鏈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之新興領域。

電子商務強調在產業電子化(Electronic Business)訴求下,所衍生發展而來之一種新交易型態,其包含如企業與企業間之交易行為(B2B),企業與消費者間之交易行為(B2C)﹔全球供應鏈管理所強調之重點除須滿足企業國際化、產品客製化、以及需求多樣化外,至於製造體系管理之反應快速化亦是不容忽略之一環。

就整體而言,此製商整合運作體系須同時包括六個重要構面:製造資源流、資訊流、金流、物流、商流及環境流,並期透過電子商務之新資訊科技與組織管理架構,帶領我國進入21世紀電子化時代。

為面對e世紀之趨勢,則須提供因應措施,以提昇我國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產業電子化』的重點在推動產業界之電子化環境,而『製商整合』的重點在相關人才之教育與培養,故本逢甲大學特於工學院設置『產業電子化研究中心』,旨在符合政府之政策方向及相關資源利用下,結合產學之力量,作區域性推廣與資源共享,期透過構建產業組織與經營之再造模式,藉由強化產業本體內外部電子化的基礎,以達成產、官、學、研之結合,並提昇整體競爭力之電子化環境。

中部地區為製造業重鎮(含關鍵性零組件、機械業及金屬加工業),且中小型企業所佔比例亦屬可觀。

不若半導體產業、紡織業或大型企業之認知,基於中小企業本身之人力及資金限制,其大部份於製商整合之導入,往往怯步不前,甚或尚未體認此方面之潮流與趨勢,故先向其推動製商整合之觀念,並培訓相關人才,而此非單一系所或學界可獨立完成,而須結合多方力量之參與,方可有具體成效。

藉由地緣之利與金屬中心合作,加上艾一資訊配合捐贈整套ERP系統,再加上本校資訊中心、商學網站、地理資訊中心之資源整合,本計劃擬提昇『產業電子化研究中心』之定位,除作為產學交流互通之窗口外,進而成為產學合作教學中心。

此中心架構及初期已參與單位如圖一所示,各相關單位所負責部份如下:資訊/管理系統需求業者:透過與學術研究機構之交流,共同評估並了解產業電子化之導入方案,進而尋求供應業者之協助,實際構建所需之軟硬體環境,以降低導入產業電子化之風險與成本。

資訊/管理系統供應商:提供不同產業導入電子化之建置方案,可透過學術研究機構之參與,共同研發並提供需求者之最佳建置方案。

學術研究機構:1. 製商整合與產業電子化之教育訓練與推廣。

2. 蒐集並瞭解不同產業特性,並與系統需求業者共同探討各種產業電子化建置方案。

3. 蒐集並瞭解各種產業電子化建置方案,並與系統供應商共同探討需求業者之需求與解決方案。

4. 示範系統建立及展示,並構建資訊\管理系統需求業者與供應商之聯繫管道。

產業電子化研究中心、資訊中心商學網站、地理資訊中心 金屬研究發展中心艾一資訊資訊/管理系統供應商資訊/管理 系統需求業者學術研究機構圖一、產學合作教學中心合作交流關係圖三、 計畫架構藉由上述產學合作交流互動方式之運作,本中心之具體作法及目標如下,並期藉由本計劃之進行,構建所需之基礎軟硬體環境,逐步完成之。

1. 推廣及教育訓練:(1) 製商整合推廣及人才培訓(2)產業現況及問題蒐集2.產業電子化資源與雛型系統建制(1) 企業臨場診斷(2) 示範系統構建及展示3.產學合作計劃之推動(1) 徵求參與產學合作廠商(2) 撰寫並執行產學合作計劃書本計劃之執行乃以製商整合為範疇,並由初期參與單位共同參與(如圖二),在設備及資源共享之前提下,以達成上述目標,並完成實務教案、產業實習、科技普及、技術訓練與諮詢及其他等訴求,並藉由計劃之進行與推動,再廣納更多之產業界參與。

本計劃之執行架構如圖三。

圖二、計劃範疇及參與單位圖三、計劃架構圖四、 計畫執行內容構想 1. 實務教案 本校座落之中部地區,乃傳統中小型製造業匯集之地。

歷年來本校積極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實施之中小企業輔導專案,以及教育部舉辦暑期大學教師企業研訪方案,已經累積多年之企業輔導經驗與成果,並且已經蒐集與編撰多種產業問題之改進方案。

基於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之策略,繼續推動生產、倉儲、運送科技普及技術訓練與諮詢產學實習逢甲大學產學合作教學中心 金屬中心 艾一資訊設備資源共享 產學合作意願實務教案及銷管四方面之自動化工作,並且選擇重要行業積極推動供應鏈及需求鏈之電子商務,預期將可提升產業國際市場之競爭力,並掌握國際供應鏈體系之商機之商機。

因此本校在製商整合之規劃原則下,有必要積極輔導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環境中,利用自動化與電腦科技,配合資訊共享、標準化、制度化、合理化及快速反應觀念之管理策略,實現快速產品製造,有效率配送至客戶。

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採購、生產與通路成本,改善商品流通通路效率,迅速回應消費者多變之需求、以提升商品之競爭力。

為配合製商整合之人才培育供給模式,在實務教案之推動上將與參與本校之產學合作廠商共同建構相關之實務教案,提供教育訓練教材。

目前已有金屬研究發展中心與艾一資訊科技公司,提供本校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軟體、CNC綜合加工機、熱衝擊稜邊精修設備、噴射式洗淨機等設備。

利用艾一資訊科技公司所提供之ERP系統軟體及訓練課程,將會積極尋求廠商之配合與合作,提供軟體系統導入之研究與規劃,同時尋求編寫實務教案之機會。

另一方面,將研訪已經成功導入ERP軟體系統之中小企業廠商,提供其導入軟體系統之經驗與過程,作為推動企業資源規劃之參考資料與訓練教材。

因此,本計畫在實務教案方面之編寫,將以企業資源規劃之系統訓練與軟體導入為主要推行重點,一方面在學理上能提綱挈領的闡述其觀念與內涵,在實務上也能提供技術與軟體操作之訓練。

艾一資訊科技公司所提供之ERP軟體系統是一種Web-Based的整合性企業資源規劃軟體,對於公司採購、生產、排程、存貨、會計、財務、配送、接單等功能,提供網際網路方式之完整解決方案。

因此,有必要在實務上提供使用者詳細可行的實務教案,充分展現出其即時更新、輸入、建檔之功能。

此項實務教案之編寫,將配合多媒體軟硬體之使用,製作成多媒體教學光碟片,同時安裝於教學網站以供使用者擷取參考。

預期這項實務教案之編寫工作,將對於製商整合領域之推廣、訓練、教學有極大之效益,不但對於中小企業公司導入企業資源規劃有正面之宣導功能,對於學界教育訓練方面提供絕佳之教材內容。

2. 產業實習基於中部製造業對於製商整合之導入,尚有施行上的困難,另外,製商整合的人才供給量的不足與人才需求定位模糊。

本計劃產業實習的目的,主要在協助中部製造業導入產業電子化,提昇企業整體競爭力,並透過實務實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建構製商整合環境的基礎能力,以縮短進入企業工作後再訓練所需時間。

本校歷年已有多年產業輔導經驗,本計劃更透過與金屬中心的策略聯盟與艾一資訊所提供的ERP軟體系統,以完成產業實習目標,工作項目分為以下五點:(1)企業流程再造:計劃初期將與金屬中心合作,尋求有意願金屬加工廠商,分析與改善金屬產業採購、生管、配送、接單等流程,以進行流程電子化。

(2)建構與整合ERP相關模組:以IE-ERP軟體系統為基礎,建置適合金屬加工產業的ERP系統,包括採購、生產規劃系統、會計、財務等資訊整合系統,參與此計畫的學生必須先學習使用IE-ERP軟體系統。

(3)建置MEC及相關管控系統與ERP系統整合應用界面:目前金屬中心已建置MEC系統雛型,本計劃將強化其MEC系統,並建置介面以整合ERP與MEC系統,以及時掌控生產現況。

(4)建置B2B、B2C及供應鏈系統:此項目屬於第二年執行項目,將結合地理資訊中心與商學網站建置WEB-BASED電子化系統將顧客需求迅速經由供應鏈管理體系,藉由電子化採購,實現快速產品製造,有效率地運傳至客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