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肝乙肝治疗之法则
乙肝治疗最新指南

乙肝治疗最新指南前言乙肝是造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乙肝病毒(HBV)。
目前,持续性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首选方法。
为了改善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肝病学会等组织制定了乙肝治疗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乙肝治疗的最新指南,供患者和医生参考。
治疗目标乙肝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最终达到HBsAg潜伏状态或消失。
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并恢复正常肝功能,预防疾病进展和并发症。
•肝病肝区分期的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HBV DNA水平,并控制或逆转肝病活动,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终末期肝病的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一线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肝病学会等组织推荐使用的一线药物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通过类似于HBV DNA的结构与逆转录酶竞争结合,抑制病毒DNA合成进而抑制病毒复制。
推荐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短期内能达到较低的HBV DNA水平,预防病毒耐药发生。
•替比夫定(Tenofovir,TDF):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成本较低,病毒抗药发生较低。
该药物有原包装片剂和福州制药接轨的普通片剂,福州制药可与原包装的恩替卡韦一起使用。
非推荐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病毒抗药发生较快,具有高度交叉耐药性,使用中应注意。
应用时机一线药物的应用时机因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定。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病分期1-2期患者,有HBV DNA阳性、ALT 持续升高的患者或者肝组织有明显炎性或纤维化者,均应采用一线药物进行持续性抗病毒治疗。
•对于肝病分期3-4期的患者,一线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建议转诊为肝脏移植候选者,或者接受其他治疗模式的管理。
二线药物对于一线药物难以控制病情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二线药物。
甲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及预防

甲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口-粪传播途径。
其发病率有年轻人居多,因此更容易造成健康威胁。
甲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及预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讨甲型肝炎的防治。
中医治疗甲型肝炎中医认为甲型肝炎是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和外邪入侵的背景下发生的。
以下是中医治疗甲型肝炎的方法:1. 护肝汤护肝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它由五味子、山药、陈皮、枸杞子、黄芪、桑叶等中草药组成,能够清热解毒,调和脾胃,益气养血,起到防治甲型肝炎的作用。
2. 清肝益胆汤清肝益胆汤是一种以苦参、黄连、栀子、黄柏、青皮、柴胡、枳壳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可清热解毒、调和胃肝、利胆解毒,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消炎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甲型肝炎的急性期。
3. 桑菊饮桑菊饮是一种中药配方,由桑叶、菊花、连翘皮、地骨皮、葛根等组成,有解毒清热的作用,同时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甲型肝炎症状较重的患者。
西医治疗甲型肝炎西医的治疗重在利用药物消除甲型肝炎病毒。
目前,常用的西医治疗甲型肝炎的方法有:1. 免疫球蛋白注射免疫球蛋白注射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地清除体内的甲型肝炎病毒,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费用较高。
2. 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治疗甲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根据甲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这些药物可以阻止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缓解病情。
甲型肝炎的预防甲型肝炎的预防是最为关键的措施。
以下是预防甲型肝炎的方法:1. 注射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的主要途径。
疫苗需要注射两针,接种后可以产生长期的免疫力。
2. 饮食卫生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口-粪传播途径,所以注意饮食卫生十分重要。
要严格遵守饮食卫生常识,尤其是在外就餐时要留意环境和卫生状况。
【甲肝疾病常识】 乙肝,甲肝5

口服抗病毒药物: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在中国上市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拉米夫定著名的4006研究证实服用拉米夫定3年可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减少50%。
由于乙肝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进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目前在选择乙肝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时专家推荐三少原则:1)选择有临床数据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即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2)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3)选择花费少的药物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选择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药物2.免疫调节药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
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
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
部分患者HBeAg转阴。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Killer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
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1)益肝灵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
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
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
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
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
均有降酶作用。
重型肝炎的治疗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它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乙肝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理条件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乙肝治疗方案。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治疗方案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降低病毒载量,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2. 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处于失调状态,容易导致炎症反应过度或免疫抑制。
因此,免疫调节治疗在乙肝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使用干扰素、核苷酸酸类药物等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肝脏炎症和抑制病毒复制。
3. 肝脏保护治疗:乙肝患者的肝脏往往处于受损状态,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肝脏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肝功能保护药物来改善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的脂肪,以保护肝脏健康。
4. 肝移植治疗:对于乙肝患者中病情较为严重,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成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肝移植手术可以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受损的肝脏,以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
然而,由于供体资源的有限性,肝移植手术只适用于特定的患者。
总之,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肝脏保护治疗和肝移植治疗等。
根据个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乙肝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患者还需要积极预防乙肝的传播,避免与病毒感染者直接接触,使用安全套等措施来降低传播风险。
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

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
一、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1. 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呢2. 什么是甲肝3. 什么是乙肝二、甲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三、怎样预防甲肝和乙肝
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
1、甲肝严重还是乙肝严重呢在日常生活中甲肝和乙肝都是比较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如果甲肝和乙肝得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最终都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
通过临床的表现,一般认为乙肝比甲肝要严重,因为感染甲肝病毒后,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很快康复,不会变成慢性肝病,而乙肝比较难完全治愈,只有乙肝病毒的DNA转阴,肝功才能正常。
2、什么是甲肝在甲、乙、丙、丁、戊五类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甲肝)是常见的一种。
虽然从慢性化程度和致癌的程度而言,甲肝没有乙肝、丙肝的危害性大,但如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甲肝也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和严重的并发症,对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有效预防或尽早发现甲肝并及时治疗对确保健康非常关键,人们应多了解一些有关甲肝防治的相关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甲肝病毒是导致甲肝的病原体,而传染源就是感染甲肝病毒的人,包括急性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显性和隐性感染者均可随粪便排出甲肝病毒,排毒自感染后2-4周开始,至临床症状出现后2周或黄疸出现后1周消失。
甲肝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典型的粪-口传播方式:病毒随大便排出体外,再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口中。
3、什么是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
肝病怎么治疗

肝病怎么治疗
肝脏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肩负起排毒解毒的功能。
如果我们没有肝脏,那么身体的毒素无法排除,有毒物质无法分解,人就无法存活。
在各种肝病当中,乙肝是最为常见的,所以说,治疗肝病的药物多集中在治疗乙肝上面。
乙肝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导致的,这里就来介绍此病的治疗药物。
很多乙肝患者在接受西医的治疗的同时,也在关注中国医学在方面的治疗情况,毕竟中药治本,西药治标。
这里就讲一
下遇隆堂乙肝清治疗乙肝的方法。
患者每日50克,分2次食用。
中午25克,晚上25克,400毫升开水冲服。
饮用药汁即可,食用一疗程后,转氨酶,病毒数量,都可出现下降趋势,肝功恢复平稳后可慢慢停药。
其他的中药还有、齐敦果酸、黄芩等,均可酌情选用。
阿昔洛韦(ACV):是类似核苷物,可抑制病毒DNA聚酶。
每日用16mg/kg进行注射,1疗程31日。
利巴韦林可以抑制单磷肌脱氢酶,控制imp,进而阻断病毒核酸形成。
大人用量11~16mG/(kgd),3~6个月的治疗期。
干扰素(IFN):他的常用量是
4~6MU/次,4次/周,5~7个月的治疗时间。
对于患有乙肝的病人来说,积极治疗是一方面,另外,本病患者还应该注意多休息。
尤其是一些工作比较繁忙的人,千万不要过度劳累。
因为过度劳累只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让乙肝病毒有更大的复制繁殖的机会。
各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必须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切不可自己乱服药物。
乙肝的治疗方案

乙肝的治疗方案简介乙肝,全称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
乙肝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疾病,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国家之一。
乙肝可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两种类型,其中慢性乙肝是一种长期持续存在的疾病,需要积极治疗。
乙肝的治疗方案急性乙肝急性乙肝患者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的,即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
对于急性乙肝患者,一般采取以下治疗方案:1.床早期治疗:休息、高热病、营养支持。
2.限制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质饮食。
3.禁酒和肝毒性药物。
4.使用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进行治疗,以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抑制病毒感染。
慢性乙肝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和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等并发症的风险。
慢性乙肝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是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炎症和改善肝脏病变的关键。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毒复制水平进行个体化调整。
2.肝脏保护治疗:肝保肝功能。
例如,使用寻常的火鸟丸、丹参口服液等中药,以改善肝功能和抗氧化应激。
3.饮食调理:限制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质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消化道通畅。
4.避免乙醇消耗: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损伤,因此需要避免饮酒,避免摄入其他对肝脏有害的物质。
5.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病情,包括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DNA浓度等。
定期进行B超、肝胆胰等器官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肝脏的病变程度和肝硬化的进展等。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案外,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或替代治疗方案,例如:1.免疫调节治疗:通过注射干扰素、核苷酸酸类等药物,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
2.肝移植:对于乙肝已经发展到晚期的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由于肝移植的复杂性和供体紧张等问题,肝移植并非每位患者都能实施。
中医中对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解释

中医中对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解释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被称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的病毒侵入肝细胞引起的疾病。
在中医中,肝主疏泄,肝经上下贯通人体五脏六腑,如果肝气不畅、阻塞,就会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引发各种肝病,包括五种病毒性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病程较短,多数患者能在数周内康复。
中医认为甲肝主要与脾胃不和有关,脾气虚弱,能量不足,导致肝失疏泄功能,引起肝胆湿热,导致黄疸、腹泻、纳呆等症状。
治疗甲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疏肝解郁为主,同时应控制脾胃之气,增强免疫力,促进肝脏的修复。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症状较严重。
中医认为乙肝主要与肝肾不交有关,肝经受阻,导致肝失疏泄功能,促使毒素积聚在肝脏内。
治疗乙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增加膳食营养,减轻肝脏的负担,保持肝功能稳定,控制病情发展。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病程也较长,症状比甲肝乙肝更为严重。
中医认为丙肝主要与肝胆木乘不和有关,如情志失调、过度疲劳、长期压力等,导致肝胆功能失调,引起肝火旺盛,导致肝脏发炎。
治疗丙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控制情绪、减轻压力,增强肝脏的免疫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丁肝和戊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
中医认为丁肝和戊肝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疲劳等有关,导致阴阳失衡,促使肝阴亏损,引起肝阳上亢,导致肝火旺盛,产生黄疸、腹泻等症状。
治疗丁肝和戊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滋阴潜阳为主,同时应遵守规律的膳食,增强体力,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
综上所述,五种病毒性肝炎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肝失疏泄、肝肾不交、肝胆木乘、阴阳失衡等有关,治疗应以中药为主,同时要调节情绪,保持营养均衡,增强体力,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助于加速痊愈。
同时,应该注重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饮酒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维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骨科 杂志 ,2 0 ,2 () 5 9 0 3 3 2 :9 ~9 .
【]平国兴 ,黄建凯,丘德 赞,等. 2 重型臀肌挛缩症的诊 断及
手术治疗 【] 中华骨科杂志 ,2 0 ,2 7 J. 0 3 3( ):4 8 2. 1 —4 2 【] 刘宝萍 ,李迭泉,易斌 ,等. 3 阔筋膜 张肌键膜 转位术治疗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9 5 1 : 9 J. 1 9 ,6 8 ~
23臀 肌 起 点 下移 术 .
患者平卧 , 护士帮助将其双腿 并拢 屈膝 , 然后指导患者双
手抱膝 ,尽量使大腿贴近胸部,持续数秒后放平双腿,反复进 行,练 习目的也是防止臀部肌 肉粘连。每天不少于 2 0次。
34被 动 下 蹲练 习 .
患者下床 , 双手握住床尾 ,并膝下蹲 ,护士站在后面顶住 其后背 ,嘱患者尽量不要弯腰 ,脚跟不要离地,持续 l m n  ̄2 i
4 展 望
切开臀大肌前 缘,髋关节外展后伸 , 弛臀大肌 ,推开坐骨神 松 经, 在臀肌粗 隆止点处切断臀大肌 , 分离后 向上移至大转 子后
上 方 处 缝 合 断端 ,并松 解 臀 中 、 肌 及 关 节 囊 , 后行 皮 下及 小 最 皮 肤 Z形 松解 或植 皮 术 治疗 。
24松 解标 准 .
7 40 ) 4 1 0
中图分类号:R 7 5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0 9 ( 0 8 一 16 0 0 5 0 1 20 )5 o 3- 2
当今社会,把肝病分为;甲. 丙. 乙. 丁之肝炎 , 此等说法 ,
不 合 情 理 。我 国是 文 明 故 国 。又 为 中 医 发源 地 ,丙 丁 肝 炎 之 说 法 ,不 知 与 何 人相 习 , 我认 为 ,大 错 而 特 错 ,为 此 我 主 张把 在
后 站 起 , 次练 习反 复进 行 ,次 数 可 根据 病 情 循序 渐 进 。每天 每 应保持在 3 ̄5 , 0 0次 351 后 进 行 主 动 下 蹲 练 习 . 用
我 院 自 19 9 0年  ̄2 0 0 7年 对 3 例 中度 臀 肌 挛 缩 症 例 的 病 1
人采用 自髂 前上棘 向后上止于髂后线 的髂 嵴切 口,暴露髂 嵴
上述 三种 手 术 在 手 术 台上 均 立 即检 查 松 解 效 果 , 解 时达 松 到 以下指 标 : ( )在 内收 内旋位 各 1 。, 屈髋 大 于 1 0 : 1 0 2。 ( ) 关 节 伸 直 位 内 收大 于 2 。 , b r 征 阴 性 ,无 弹 响和 弹 2 髋 0 Oe s 跳 ( )交 膝 试验 阴性 ,交 膝 稳 定 。 3 3 术 后功 能锻 炼 31术 后 当天 用 软 枕 头 放 入 双 膝 关 节 下 使 其 屈膝 各 3 。- 4 . 0 - 0
术后 1周行双膝并拢 , 双足跟着地 , 屈髋下蹲, 并进行“ 一
字 ”步 态 练 习 :术 后 1 手扶 床 沿 ,左 右 摆 动骨 盆 ,肢 体长 的 周
一
侧 摆 动 幅度 应 大 一 些 : 肢 体 不 等 长 患 者平 卧于 床 上 时 , 对 短
缩 一 侧 肢体 向下 蹬 , 的 一侧 下肢 向上 提 ,以使 倾 斜 的骨 盆 恢 长 复 原 状 改 善肢 体短 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用骨膜剥离器在骨膜 下剥离 ,使臀 肌起 点向远端缩移 ,注
意臀肌起点剥离及缩移程度 , 以髋关节能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为宜 ,剥 离 的 臀肌 不 缝 合 2 3 1 臀 大肌 止 点 上移 术 .. 我 院 自 19 年  ̄2 0 年 对 9 重 度 臀 肌 挛缩 症例 的病 人 90 07 例 纵 形 切 开 大 转 子后 外 侧 , 露 阔筋 膜 、 大 肌 及 其 筋 膜 ,纵 形 暴 臀
它 改正 过 来 。
医和西医有了重大发现 , 结合现代科技, 使我们的医疗卫生事 业 , 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 , 有 这一点, 我们应该引 以为豪 , 但是; 它也存在者一定的弊端 , 还有人为的过失, 而在肝胆 ; 糖尿病: 尿毒症:红斑狼疮等许多方面 ,没有多大的起色 ,甚至有些还 走 了弯路,就拿肝病来说;在 明清 以前就有这种病 , 他们没有 分类,而是 以药物命名的,他们把它通称 为柴胡证 ,李时珍提
虽 然现 在 对 臀 肌 挛缩 症 的研 究 越 来 越 多 , 是 对 其 治疗 方 但
法仍有待进一步 的深入研究, 寻找一种既可以充分松解挛缩组
织 ,又 能尽 量 保 留正 常肌 肉组 织 的治 疗 方 法 , 更 有 利 于 患者 将 术后 功 能 的恢 复 。 参 考 文 献 [] 贺 西京 , 浩 鹏 , I 李 王 栋 , 臀 肌 挛 缩 的分 级 与 治 疗 … , 等.
维普资讯
・
经验交流 ・
2 2 2 阔筋膜张肌腱膜转位 .. 我院 自 19  ̄2 0 9 0年 0 7年对 4 6例中度臀肌挛缩症例 的病
20 0 8年 5月第 1 卷 第 1 7 0期
Cii Junl l c o ra n ̄
部为交叉 点,左右交替,反复进行 ,以避免臀部肌 肉粘连 。每
天 应 不少 于 2  ̄ 5 0 0次 。 3 被 动 双膝 屈 膝 练 习 . 3
人行挛缩组织切断术,当切断一切挛缩 组织 后, 再于髂前上棘
处切 断挛缩增厚的阔筋膜张肌腱膜并向下游离 到大转子水平 ,
约 5 m ~6c ,注 意检 查髋关节屈 曲、内收、内旋是否完全不受 限,然后将回缩 的臀大肌、臀 中肌 、 臀小肌挛缩带 同游离 的阔 筋膜张肌腱膜行端端缝合或重叠缝合 。
9. 0
并用 宽橡皮筋带固定双膝部使双膝并拢。
患者 平 卧 , 士 帮助 将 其 一 侧 腿 交 叉搭 在 另 一侧 腿 上 , 护 膝
3 术 后 第 2 可 开始 被 动 双膝 交叉 练 习 . 2 d便
关 于甲肝乙肝治疗之法则
杨 仲 平
( 肃省 平 凉地 区华 亭县 东华 镇 西 关居 委 会 北巷 居 民 小组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