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省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2.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认识到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一年年花开花落.....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

1
问题:
(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
(2) 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师: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学生:阅读教材46页第一、二两段,
简述中华民国建立背景、时间、地点、结果、意义相关史实。

生回答。

学生归纳整理: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地点:南京。

(3)结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4)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
教师: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国内形势依然非常紧张,为此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里做出如下承诺:见左材料
展示: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问题: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南京临时政府向帝国主义妥协并向其寻求庇护,推行“和平主义”外交政策,以期获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

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抱有幻想。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还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阅读教材48页最后两段,指导根据下列表格找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
3
学生:讨论、填写
归纳总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展示:
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思考下列问题:
4
(1)第二条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2)第五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十六、十九、四十五条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4)请你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和意义。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比较、分析
(1)主权在民。

(2)自由平等。

(3)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4)目的:限制总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教师: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胜利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

5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阅读教材47页第一段:结合教材并查找相关资料,探究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学生试说
2.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阅读教材47页第一、二段,48页第一段:
①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问题:清宣统皇帝是什么时间退位的?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1912年2月12日。

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②清帝宣统退位后,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学生: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条件。

③思考: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
6
生读书,理清步骤:
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④问题:这一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什么特点?
学生: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弱小,不敢同袁世凯进行抗争。

强调:1912年4月,孙中山正是解除临时大总统职位。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教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学生讨论。

展示: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遗憾: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
7
到彻底改变。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