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空调机组各段体设计选型

合集下载

详解组合式空调箱设计选型

详解组合式空调箱设计选型
定义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二、分类 1、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卧式 立式 吊顶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二、分类 2、按照用途分类 通用机组 新风机组 医用机组 专用机组(屋顶机组、烟草机组、机房机组、地铁用机组等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2、过滤部分选型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2、过滤部分选型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2、过滤部分选型 初效:主要有袋式、板式,过滤级别G3、G4,过滤粒 子直径5μm,大气层计数效率40~80%。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二、分类 3、按照风量分类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三、常见样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三、常见样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三、常见样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三、常见样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4、加湿部分选型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4、加湿部分选型 常见的加湿形式: 干蒸汽、高压喷雾、电极式、湿膜等形式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4、加湿部分选型(干蒸汽加湿)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4、加湿部分选型(电极加湿)
第一章:空调末端分类及选型 第四节:组合式空调箱选型 四、设计选型 4、加湿部分选型(湿膜加湿)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编制:许辉目录概述第一章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第二章风机和风机电机的设计选型第三章加湿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四章风阀及电动执行器的设计选型第五章过滤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六章消声器知识和设计选型第七章减震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八章转轮热回收装置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九章框架防冷桥原理介绍第十章挡水板的设计选型方法和工作原理概述本规范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

组合式空调机组基本型号有24个,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长、宽、高是按模数进行设计,标准规定:1M=158mm,基本命名方式为:MKZXXXX,前两为数字表高度上的模数,后两位表示宽度上的模数,尺寸的计算方法为:L=XX*158+50(70)。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 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以换热器的中文名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 ,M 表示换热器的排数,N 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 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

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完整的换热器的表示方法如下:MK .HRQ3Z 换热器M ×N ×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MK .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 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 (L=2015)的左式换热器。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20 1300
4 3.1 27 19.5 7 12 2 0.000177
Kg/s
m2 m/s m2 ℃
3.33 0.97 1.04 2.67 86.72
13.44
℃ 13.22
19
进风焓
I1 I1=0.0707*ts1^2+0.6452*ts1+16.18 KJ/Kg 55.65
20
假设出风焓
I2'
Fy
Fy=0.000001*40*N*A0
15 迎面风速
Vy
Vy=L/(Fy*3600)
16 散热面积
F
F=R*Fy*20.845
假设出风干球温
17

t2'=13
假设出风湿球温
18

ts2'
ts2,=t2,-(t1-ts1)*(1-E')
单位 m3/h 孔 Mm 排 Mm ℃ ℃ ℃ ℃
m2
参数 10000
出风焓
I2 I2=0.0707*ts2^2+0.6425*ts2+16.18 KJ/Kg 36.42
33
冷量
34
水流量
35
水流速
36 空气阻力
37
水阻力
38 进水管数
39 水管通径
实际水管取值
Q
Q=(I1-I2)*G
KW
W
W=Q/((tw2-tw1)*4.19)
m3/h
ω
ω=W/((N*f0)/b)
风机的类型:离心式,轴流式,贯流式。 离心式:空气从轴向进入,径向吹出,风量较大,压力大; 轴流式:空气从轴向进入,轴向吹出,风量大,压力较小; 贯流式:空气在风机是两进两出,径向进径向出,再径向进径向出,风量小、压力小、 噪声低。 二、离心式风机的分类和特点 离心式风机是末端机组常用到的风机类型,另外也用到风管机,天顶机等 按叶片旋转方向分类: (1)前向离心 叶轮的旋转方向与叶片的弯曲方向一致,叶片宽度较小,其叶片形式有: a 、前弯型薄叶片, b、 机翼型叶片; (2)后向离心 叶轮的旋转方向与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叶片宽度大。其叶片形式有: a、 后倾后弯叶片,b、后弯斜扭叶片。 特点:风量较大,压力大。前向离心适用于风量大,而压力相对较小的场合,比如末端 产品的空调箱、风机盘管、阻力较小的组合空调、桂式空调、移动空调等 ;后向离心适合 与风量大,压力大,比如,高阻力的组合空调,还有需要四面出风的场合,比如天顶机等。 三、轴流风机的分类和特点 轴流风机的特点:风量大,压力低,运行转速比较低,噪声大。主要用在一些通风设备 中,对风量要求大,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比如家用空调的室外机、风冷热泵等。 其叶片形式有多种: 牛角型,主要用于车间吹风; 镰刀型,主要用于风冷热泵等; 半椭圆性,主要用于通风,如台扇等。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选型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选型

…一盘管规格。盘管迎面风速一般按
2.5m/s以下。
按风量选定机组规梅并由此确定
…一温水参数选定最合适的列数当8排
管仍不能满足时,应放大机组规格。
根据冷热负荷、室内外空气参数、冷
…一确定加湿器类型。再按确定的类型
进行精确选型。配置初(中)效空气过滤器。 …一机组配置形式和风机出风方向。
9结语
按以上步骤就可以选出一台最 适合的空调机组了。但还有一些细节 需要我们注意:包括机组方向、检修 门方向、盘管压力、盘管接1:3形式、 振动与嗓音、变频、风阀、过滤器压 差报警器等部件的选择;最终定型后
置。高效空气过滤器都是在洁净空调
系统中在末端风口配置,在组合式空 调机组中一般不配置。 空气过滤器的选定主要考虑过 滤效率、集尘量、迎面风速三个关键 参数。另外为维护更换方便。过滤器 滤芯的规格不宜过多,一般以全幅 (61
1前言
组合式空调机组是舒 适性空调工程中一种广泛 应用的设备。而整体式空 调机组、风机盘管均可以
m3/h
~HU一00l 16100
表1组合式空调机组技术参数表
风机 电源(50Hz) 冷却盘管(冷冻水7-14℃) 进风 进风 出风 出风
设备
段、风机段、消声段、出风段。最 简单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可以由新回 风段(含初效过滤)、冷却段、风 机段共三段组成。确定了功能段组
机组功能段的选定就是参照原设计意图,依据空 调服务区功能要求和空调系统情况确定机组功能段的 组成。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特点就是可以按需要灵活配 置各种功能段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 机组功能段包括二次回风段、新回风段、初效过 滤段、检修段、中效过滤段、冷却段、加热段、加湿
4机组规格的选定
机组规格是按风量进行选定 的,并由此初步确定盘管规格。选

组合式空调器选型指南

组合式空调器选型指南

组合式空调器选型指南目前,在各类综合性功能高层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往往对所需温度、湿度、新风量、冷(热)负荷的空气气流组织,采用分层或分区进行集中处理,其优点是便于建筑物内的物业管理和使用中的节能。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特点是以功能段为组合单元,用户可根据空气调节和空气处理的需要,任选所需各段进行自由排列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方便、气流均匀等因素,应适当设置中间段。

选型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1、向制造厂家提供组合式空调机组所需功能段的组合示意图。

示意图上应注明所选机组型号、规格、段号、功能段长度、排列先后次序以及左右式方位等基本要求。

2、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操作面规定为:(1)送、回风机有传动皮带的一侧;(2)袋式过滤器能装卸过滤袋的一侧;(3)自动卷绕式过滤器设有控制箱的一侧;(4)冷(热)媒进、出口的一侧,有排水管一侧;当人面对机组操作时,气流向右吹为右式,反之则为左式,选型订货时需说明所需机组的左、右式。

3、选用表冷器、加热器和消声器前,必须设置过滤器(段),以保护换热器和消声器表面清洁度,防止堵塞孔、缝,并应设置中间段。

4、喷水段、表冷段等,除已有排水管接至空调机组之外,还应考虑排水的水封装置。

5、选用喷水室(段)时,应说明几级几排。

6、选用表冷器、加热器(段)时,应注明型式和排数,使用的冷(热)媒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机组用蒸汽供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20℃;以热水加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15℃。

7、选用干蒸汽加湿器需要说明加湿量、供汽压力和控制方法(手动、电动或气动)。

8、选用风机段要说明风机的型号、规格、安装形式、出风口位置,风机段前应设置中间段,保证气流均匀。

新风机组的空气焓降应不小于34kJ/kg.9、注明各风口接口的位置、方向和尺寸,送、回风阀的型式、规格,采用的控制方式(手动、电动或气动)。

风机出口应有柔性短管,风机底座应有减振装置。

10、需要留出的观察孔以及仪表安装孔位置和个数,风机供电的引线位置走向。

组合式空调系统设计中机组选型方法探讨

组合式空调系统设计中机组选型方法探讨

2 . 2 表冷段中表冷器排数的确定
表冷器一般可分为 4 排 、6 排和 8 排. 在进风参
数相同且冷负荷相同的条件下 ,选用不同风量和排
数的表冷器 ,其送风状态点不同 ,导致室内温湿度
不同[2 ] . 因此 ,在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空调机组
冷负荷的大小 、表冷器热湿处理能力和换气次数的
要求. 表冷器理论计算通常是根据第一热交换效率 η1 和第二热交换效率 η2 ,联立解 4 个方程进行. 但
hC =
qV a qV
hW
+
qV
qV
qV a
hN
,
(3)
式中 : qV a 为新风量 , m3/ s ; ; hW 为新风状态点 W 的 质 量 焓 , kJ / kg ; hN 为 室 内 状 态 点 N 的 质 量 焓 ,
kJ / kg.
求得 hC 后 ,在图 1 上确定 C 点位置 ,即可查出 t C 、t C , S 等参数.
冬季热负荷数值上相差不大 , 而夏季供回水温差 Δt 为 5 ℃,冬季供回水温差Δt 约为 10 ℃时 ,机组 的热量 Φ 的计算公式为
Φ = qmcΔt ,
(6)
式中 : qm 为水的质量流量 , kg/ s; c 为水的质量热 容 ,J / (kg ·K) .
可见 ,在水量 qm 不变时 ,所提供的热量远大于 所需要的热量. 但是 , 冷冻水系统若在冬季和夏季
式中 : q 为空调负荷的单位面积的热流量的概算指
标 , W / m2 , 可根据文献 [1 ] 查得 ; A 为建筑物空调
面积 , m2 .
C 点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新风量 qV a. 新风量的 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根据各房间所需新风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与选型文档实例分析与热工计算说明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与选型文档实例分析与热工计算说明

甲方要求设计对象的基本情况1额定风量22500m3/h2室外夏季空气温度34/28.2°C,室外冬季空气温度-4°C,相对湿度70%。

3机外余压要求350Pa4送风空气洁净度10万级5要求送风温度为22°C相对湿度60%(一年四季均相同要求)温度的波动范围为2°C,相对湿度波动范围为5%。

6新风比:15%,新风为顶入形势,回风为后回风,送风为平送风7机组噪声≤75dB(A)在离送风口1m处测量平均值8电源380V/3PH/50Hz9机组外形尺寸需要满足集装箱要求10加湿优先考虑干蒸汽加湿方法11在适当功能段设置检修门以供人员检修时进入11冷热源条件:冷冻水7/12°C,热水65/55°C具体设计:1、箱体最终尺寸:宽1940x高1920x长67502、系统排列及各功能段尺寸:分成3个箱体:第一个箱子:总长1900A、混风段:(顶端)新风口尺寸:500*800、(后端)回风口尺寸:1200*1200、(侧面)检修门(维修过滤设备用),该段总长为600(不包含外箱,50厚)B、板式G4和中效过滤F7:长400(不包含外箱厚)C、换热器型表冷器:长700(不包含外箱厚)选型:40x1600x4,管径DN65.第二个箱子:总长1850D、电机+风机(电机侧面装检修门,维修电机、表冷器用)总长1750 电机:15KW-4,1450r/min. 风机:EDK5.6B, 静压:1079Pa, 914r/min.第三个箱子:总长3000E、中间段检修门(侧面,维修风机、加热器用)总长600F、热交换型加热段+干蒸汽加湿器段总长850 加热器选型:40x1600x1,管径DN50G、中间段(侧面装检修门,维修加湿器、亚高效过滤器用)长600H、亚高效过滤器F9 长700 送风口尺寸:1000*10003、部分功能段的尺寸选择说明:A、混风段:新风量V=15%*22500=3375m³/h=0.9375m³/s,设定新风流速为2.5m/s,得新风口尺寸S=0.9375/2.5=0.375㎡,取0.4㎡(安排500*800),回风量V=19125m³/h,设定回风风速为4m/s,回风口尺寸S=1.33㎡,安排1200*1200(=1.44㎡),检修门设定400宽(参考人体本身的宽度而设),该段总长600(检修门左右各加100)B、过滤器选择:个数x=22500÷3400=6.6≈7 为了便于安装排布,选取7.5个袋式过滤器,每个袋式过滤器尺寸为610*610*298,过滤段宽为610*3=1830<1940,高为610*2+305=1525<1920,长定为400>298.C、表冷段之所以加设挡水板,是因为面风速偏大(v=(22500/3600)/2.43=2.56m/s>2.5m/s)另外,表冷器列数N=22500÷(3600*2.5*1.6*0.038)=41(取40列,其中,2.5为面风速,1.6m为有效管长,0.038为管间距)D、风机问题:阻力估算R=30+100+200+135+250+350+20=1080Pa (30Pa为新回风阀门预期阻力,100Pa为板式过滤器阻力,200Pa为中效过滤器阻力,135Pa为表冷器、加热器的阻力,250Pa 为亚高效过滤器阻力,350Pa为要求余压,20Pa为加湿段阻力),又风量要求22500m³/h,选择EDK5.6B,静压为1079Pa,风量22500m³/h,满足要求。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以换热器的中文名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M 表示换热器的排数,N 表示换 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 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 表示 4 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 20 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 1500。换热器的其他构件 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
名义风量
出口风压(Pa)
根据客户需要选择合适的风机
功能段
功能段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匹配,无具体的设计要求
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
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
需求。
第一章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 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 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 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风量(气体流量):它是风机每秒钟所推动的空气立方米数(CMS),而与空气密度无关。 风机的内部功率:风机的内部功率是对一个既定体积克服既定压力而运动所需的功率 (有效功率或内部功率)假定其效率是 100%时:静压有效功率=(Q³Pst)÷1020;全压有效 功率=(Q³Pt)÷1020;式中 Q—空气体积,CMS Pt—全压,Pa, Pst—静压,Pa 。 轴功率:它是风机实际所需的功率,因为风机实际上不能 100%有效,所以比内部功率 (AkW)要大,它包括 V—皮带驱动机构、附件(如轴承)和其它需要加至风机的能量。 计算公式为: W=(Q÷1020)³(Pt÷ηt) 式中ηt=风机总效率 静压效率(S.E):它是静压有效功率除以风机输入的能量。 计算公式为:S.E=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Q³Pst)÷(1020³W) 机械效率(M.E):亦称作全压效率(Et),是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M.E(Et)= (Q³Pt)÷ (1020³W) 以上 10 个术语中,其中轴功率、静压效率、机械效率(也称全压效率)这三个参数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本课件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

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现行标准: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该标准侧重空气动力和热工能;EN1886-1998《建筑通风用空气处理机组机械性能》,该标准是EN标准系列中建筑通风和空调用机组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侧重箱体结构的机械性能。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一般换热器的命名方法: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M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

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完整的换热器的表示方法如下:ZK.HRQ3Z 换热器M×N×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ZK.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L=2015)的左式换热器。

具体名称命名方式可参阅换热器命名。

换热器的设计:一、基本参数的设计:M 一般尽量按客户要求选择,在客户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N、L的值,加上我们的经验公式(见后)进行计算。

N、L 根据我们规划的段位尺寸,保证换热器在表冷段中便于安装,且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迎风面积,具体的段位尺寸见组合空调标准段位图。

二、翅片和铜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有波纹片、开窗片、平片三种翅片形式。

波纹片主要是与φ16铜管配套,开窗片、平片与φ9.52铜管配套。

风机盘管主要采用φ9.52铜管套平片,空调箱按风量区别,5000m3/h以上的采用φ16铜管套波纹片,5000m3/h以下的采用φ9.52铜管套开窗片。

波纹片与φ16铜管换热器特点:风阻较小,换热能力较小。

开窗片与φ9.52的换热器特点:风阻较大,换热能力较大。

平片与φ9.52的换热能力最小。

三、铜管管路的分布根据载体——水在管路中的走向及流程分布,管路可以分为:全回路、1/2回路、3/4回路等,目前多采用的为全回路、1/2回路。

全回路布管方式的特点:流速较慢,管路阻力小,但换热系数小。

适用于换热能力较小的机组。

1/2回路布管方式的特点:流速快,管路阻力大,但换热系数大。

适用于换热能力较大的机组。

3/4回路布管方式的换热系数介于以上两种之间。

四、换热器的经验计算公式(最后一列是以0610为例进行的计算):一、风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分类风机的定义:风机是一个装有两个或多个叶片的旋转轴推动气流的机械。

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叶轮(亦称涡轮或转子)、壳体以及驱动设备。

一般没有直联电机的风机主要组成部分:风轮、机壳、框架、轴承、轴、出风法兰(部分有),其中风轮、轴承、轴是关键的部件,需要特别注意。

风机性能参数:风量、静压、动压、功率、效率、静压效率等,性能曲线:Q-η(风量与效率)、P(压力,包括动压、静压)-Q(风量)等,其中Pst-Q(静压~风量)曲线是风机最重要的性能曲线,也是风机选型中最重要的依据。

风机的类型:离心式,轴流式,贯流式。

离心式:空气从轴向进入,径向吹出,风量较大,压力大;轴流式:空气从轴向进入,轴向吹出,风量大,压力较小;贯流式:空气在风机是两进两出,径向进径向出,再径向进径向出,风量小、压力小、噪声低。

二、离心式风机的分类和特点离心式风机是末端机组常用到的风机类型,另外也用到风管机,天顶机等按叶片旋转方向分类:(1)前向离心叶轮的旋转方向与叶片的弯曲方向一致,叶片宽度较小,叶片形式有:a 、前弯多翼型薄叶片,目前我们公司末端的风机都属于此类;b、前弯机翼型叶片,多为塑料风机;(2)后向离心叶轮的旋转方向与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叶片宽度大。

叶片形式有:a、后倾后弯曲机翼型叶片,目前组合式空调机组中大风量,高静压风机属于此类;b、后弯曲型斜扭叶片。

特点:风量较大,压力大。

前向离心适用于风量大,而压力相对较小的场合,比如末端产品的空调箱、风机盘管、阻力较小的组合空调、挂式空调、移动空调等;后向离心适合与风量大,压力大,比如,高阻力的组合空调,还有需要四面出风的场合,比如天顶机等。

三、轴流风机的分类和特点轴流风机的特点:风量大,压力低,运行转速比较低,噪声大。

主要用在一些通风设备中,对风量要求大,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

比如家用空调的室外机、风冷热泵等。

其叶片形式有多种:牛角型,主要用于车间吹风;镰刀型,主要用于风冷热泵等;半椭圆性,主要用于通风,如台扇等。

四、贯流风机贯流式风机是一种用得比较少的风机,运行转速很低,压力很小,运行噪声很低。

目前主要用在家用空调的室内机,但次中风机易产生一种啸叫声。

让人听着及不舒服。

五、风机的选型离心风机是我们末端的主要风机,选型以此为例。

风机的选型需要几个基本参数:风量(m3/h)、静压或全压(主要是静压,单位Pa)、出风口速度(m/s)、功率,而选型的基本依据是性能曲线,最重要的是P-Q(静压~风量)曲线。

在进行风机的选型之前,先要了解与风机有关并且常会遇到的几个术语:静压、动压、全压、风机全压、风机静压、气体流量、风机的内部功率、轴功率、静压效率、机械效率等。

静压:静压即气流中某一点的或充满气体的空间某点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压差。

该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时为正值,低于环境大气压时则为负值。

它同样作用于各个方向,与速度无关,是气流中潜能的量度。

动压(也称速度压):动压是将气体从零速度加速至某一速度所需的压力,与气流动能成正比。

动压只作用于气流方向,并且永远是正值。

其计算公式为:Pt=(1/2)ρνν式中V=速度(m/s),ρ为空气密度(kg/m3)。

全压:它是静压与动压之代数和,它是气流中所存在的全部能量的量度。

风机全压定义:风机出口平均全压与风机进口平均全压之代数差。

它是风机对气体施加的总机械能的量度,其测量方法详见下图。

风机静压:风机静压是用于评估风机的抗阻能力。

必须在某一转速下,定风量下才能根据风机的静压高低来说明风机的抗阻能力强弱。

某转速下,风量和转速有一定的关系,用P-Q曲线表示。

风量(气体流量):它是风机每秒钟所推动的空气立方米数(CMS),而与空气密度无关。

风机的内部功率:风机的内部功率是对一个既定体积克服既定压力而运动所需的功率(有效功率或内部功率)假定其效率是100%时:静压有效功率=(Q×Pst)÷1020;全压有效功率=(Q×Pt)÷1020;式中Q—空气体积,CMS,Pt—全压,Pa,Pst—静压,Pa。

轴功率:它是风机实际所需的功率,因为风机实际上不能100%有效,所以比内部功率(AKW)要大,它包括V—皮带驱动机构、附件(如轴承)和其它需要加至风机的能量。

计算公式为:W=(Q÷1020)×(Pt÷ηt),式中ηt=风机总效率静压效率(S.E):它是静压有效功率除以风机输入的能量。

计算公式为:S.E=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Q×Pst)÷(1020×W)机械效率(M.E):亦称作全压效率(Et),是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M.E(Et)= (Q×Pt)÷ (1020×W)以上10个术语中,其中轴功率、静压效率、机械效率(也称全压效率)这三个参数会出现在风机选型软件的性能参数表上,是对已定风量和压头的空气系统选择风机型号的重要数据。

风机选型风机选型的必须条件:1、性能参数和性能曲线;2、使用环境的阻力。

性能参数和性能曲线:风机性能都是用曲线表示出来的,重点是Pst-Q曲线下图所示,它能用图形方式描述整个系列风机的性能,同一种风机在三个不同转速下的性能曲线。

根据设计的额定风量、要求的静压,在Pst-Q曲线上选择能达到要求风机转速。

同时根据功率-风量曲线选择出相对应的电机参数。

现在各个风机厂家都有自己的选型软件,选型软件上有各种风机的运行参数曲线。

我们只需输入相关的额定值,软件都会提示有那些风机能满足要求。

不管什么方式选择风,都会有二个或多个风机可满足要求,此时我们要根据功率、效率、噪声等几个空调重要的考察参数确定最佳方案。

最佳风机的选择应正好在性能曲线的最高效点或在它的右边,而在P-Q曲线最高点的稍左,最终选择风机型号时经济方面(即成本控制)通常是决定因素。

注意:a 选择风机工作点特别注意不要在性能曲线的不稳定区域(在全压效率最高点的左侧)择风机。

b 在全压效率和静压效率都较高的点上去选择风机还要结合考虑其最小能耗(即轴功率)和风机的极限转速。

对于各品牌风机,应通过实验验证其宣讲的参数与实际的偏差,每个公司都会将自己的产品效率等讲得高一点。

另外,风机轴承寿命、配用的电机功率和电机极数也是风机选型需考虑的另外两个因素,对于风机而言,其实际转速在其极限转速的80%时运行并配置适当大小的传动轮可以提高轴承的寿命。

而配用的电机转速与风机的实际转速有关,风机在实际运行时到底该配多少极数的电机才为合适,在电机选型中有详述。

六、风机的串联与并联选型1、风机的串联是指当系统阻力特别大,一台通风机不足以克服时,可选用两台或以上的风机串联运行,共同克服统阻力。

串联风机在系统中输送同一风量,而系统的阻力则是各个风机所克服的阻力叠加。

2、风机的并联是指当需要的风量特别大,一个风机满足不了要求时,可选用两台以上的风机安装于同一系统中并联运行,共同输气。

并联风机所要克服的是同一系统的阻力,而系统中通过的风量则是并联各个风机输出风量的叠加。

在我们的空调箱中运用得很多,如10000m3/h的机组,其全压为400Pa,如果选用两台相同型号的风机并联输气时,单个风机的选型参数则是:风量为5000m3/h 和全压为400Pa最终选出来的风机型号与单风机选型方法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