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养】新能源原理与技术(英)课程选课通知20160413-翱翔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选科要求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选科要求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
下面将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选科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
1. 基础科学课程作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
因此,选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能源技术课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和应用各种新能源技术。
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课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课程。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新能源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能源转换与储存课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不仅仅是关注新能源的发电和利用,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转换和储存。
因此,学生需要选修能源转换和储存课程,如电池、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能源转换和储存的原理和技术,为新能源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 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如能源政策与规划、能源经济学、环境影响评价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5. 实践与实习课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需要参与相关的实践与实习课程。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实践与实习也是学生了解新能源行业的机会,有助于学生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总结起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选科要求主要包括基础科学课程、新能源技术课程、能源转换与储存课程、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以及实践与实习课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设1》课程教学大纲

M3
平时表现
20%
A-工作刻苦、态度认真、无缺席现象,积极主动通过请教和探讨等方式解决问题、提前完成进度要求等。B-工作较为刻苦、态度较为认真、无缺席现象,能主动通过请教和探讨等方式解决问题、进度符合要求。C-工作态度较好、无故缺席三次以下,能够主动请教问题、进度基本符合进度要求。D-工作态度差、无故缺席三次及以上,不主动请教问题、进度缓慢。
/
/
5
第5章
发电厂的热经济性计算
计算发电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并进行热经济性评价。
M1,M2
1天
讲授、答疑、设计
/
/
6
第6章
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绘制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熟悉国家有关符号规范的规定,要求标注计算工况下诸热力数据和流量参数。
M3
1天
讲授、答疑、设计
/
/
7
第7章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课题名称;目录;内容提要;设计内容及要求;方案说明或比较;设计计算书;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参考文献;设计体会等。交代参数的选取依据,以表格形式列出每个部件的热力计算和结构计算过程;进行运行经济性计算;绘制必要的结构和系统图。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过程全面、结果正确、图表绘制规范等。
是
3.2, 3.3, 6.3, 7.2, 11.2
3
M3
目标3:能够绘制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力发电循环的原则性系统图和撰写设计说明书,培养学生能够以报告或图纸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汇报,能够就一些复杂问题以口头、文稿或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
M1
《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精)

《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4007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能源、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化学、化工、材料、冶金等专业开课学期:第7学期学分:2学分主讲教师:王俊琪指定教材:王长贵、崔容强等主编,《新能源发电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教学目的: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能源现状和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构成,了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不同形式的热发电系统,熟悉太阳能的有关热利用的基本原理,加深对中国风力资源和风力发电基本原理的认识,深化理解作为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重点把握生物质发电的基本原理。
掌握地热发电和潮汐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认真掌握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及其各种形式的燃料电池的具体应用及机理。
第一章绪论课时:1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历史演变一、能源的重要性能源在工业、农业、交通业、国防、日常生活和公用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源的含义及其分类新能源的概念;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演变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的突击演变过程。
四、常规能源向新能源的过渡过渡的原因;三次石油危机;过渡的具体过程分析。
第二节中国能源现状、问题与对策一、中国能源现状中国现在的能源现状及其与过去的对比。
二、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中国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极大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三、中国能源发展对策根据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中国采取的能源对策。
第三节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前景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分类新能源的概念;各类新能源的具体概念及应用发展现状。
二、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对策;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四、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的前景。
思考题:1、新能源的具体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怎么划分的?2、我国能源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具体解决?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时:4周,共8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太阳能利用方式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新能源技术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探讨

新能源技术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探讨∗鲍俊杰;周艺峰【摘要】新能源技术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科技类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集新能源技术、新能源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教育于一体,目前新能源技术存在课程内容更新快、理论强、选课学生专业设计面广、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难等问题;要明确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善授课质量,提高大学生对新能源的科学认知,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New Energy Techn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 new energy technology, new energy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risis education,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course contents updating fast 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sign wide problem.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new energy of cognitive science,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tific literacy training, make clear purpose of teaching,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aking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need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12【总页数】3页(P181-182,217)【关键词】新能源技术;素质教育;公选课【作者】鲍俊杰;周艺峰【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1]。
《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M2,M3
2
讲授
3
自学,作业
7
第3章
第3章地热能利用技术
本章重点难点:地热成因,干热岩,地热发电热力循环分析及应用
/
/
/
/
8
3.1
3.1地热资源概况及地热资源开发潜力
地热成因与资源分类,资源分布
M1
2
讲授
1
自学
9
3.2
3.2地热能发电
地热直接发电和双工质回路发电循环,干热岩型地热发电
风力发电机结构,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M2,M3
2
讲授
1
自学
14
4.3
4.3风能的开发利用概况
风电并网,与风机技术和产业发展革新
M2,M3
1
讲授
1
自学
15
第5章
第5章生物质利用技术研究
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质资源特点属性、及应用方法
/
/
/
/
16
5.1
5.1生物质资源概述
生物质资源分类与分布特性,资源属性
M1
2
This course is a elective professional course mainly for the major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t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conversion principl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w energy such as solar energy, biomass, wind and geothermal energy, and the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such as fuel cells, also includ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the devices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new energy utilization equipment.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will be introduced to further expand students' horizons. This course requir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w energy conversion and advanced energy utilization technology, system process and key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necessary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industry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t lays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found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or applying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or other fields.
《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精)

《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4007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能源、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化学、化工、材料、冶金等专业开课学期:第7学期学分:2学分主讲教师:王俊琪指定教材:王长贵、崔容强等主编,《新能源发电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教学目的: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能源现状和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构成,了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不同形式的热发电系统,熟悉太阳能的有关热利用的基本原理,加深对中国风力资源和风力发电基本原理的认识,深化理解作为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重点把握生物质发电的基本原理。
掌握地热发电和潮汐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认真掌握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及其各种形式的燃料电池的具体应用及机理。
第一章绪论课时:1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历史演变一、能源的重要性能源在工业、农业、交通业、国防、日常生活和公用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源的含义及其分类新能源的概念;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演变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的突击演变过程。
四、常规能源向新能源的过渡过渡的原因;三次石油危机;过渡的具体过程分析。
第二节中国能源现状、问题与对策一、中国能源现状中国现在的能源现状及其与过去的对比。
二、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中国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极大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三、中国能源发展对策根据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中国采取的能源对策。
第三节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前景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分类新能源的概念;各类新能源的具体概念及应用发展现状。
二、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对策;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四、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的前景。
思考题:1、新能源的具体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怎么划分的?2、我国能源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具体解决?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时:4周,共8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太阳能利用方式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教学大纲

编码:EP06027Code: EP06027课程名称:新能源科学与技术Course Title: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Course category: Elective Course in specialty学分:2Credit(s): 2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Offering College/School: College of Mechanical &Vehicle Engineering课程描述:本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为前导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是一门以新能源科学为介绍对象的课程,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氢能以及节能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全球和中国的能源现状尤其是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掌握各种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锻炼学生运用节能方法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elective courses in Specialized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ho major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Led by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Combustion, this course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course aims at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new energy science to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tidal energy, biomass energy, hydrogen energy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world’s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energy, master various new energy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foster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utilizing the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grounds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industrial work,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宽广扎实的能源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毕业要求1);2.了解国内外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最新理论与技术以及国际发展趋势(毕业要求2);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初步具有开发或设计节能技术方案的能力(毕业要求4);4.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意识,熟悉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并将其合理应用于工程实践(毕业要求6)。
通识教育选修课《新能源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通识教育选修课《新能源技术》教学模式探讨兰伟;谢二庆【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化石能源面临枯竭,同时能源消耗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新能源可有效改变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量,因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以通识教育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设《新能源技术》课,给大学生普及新能源知识,开展新能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由于课程自身特点、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专业背景差异等因素,我们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性改革,目的在于让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群体都能受益,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为学生就业选择和学业深造提供适当参考.【期刊名称】《教育文化论坛》【年(卷),期】2018(010)006【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新能源;选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生【作者】兰伟;谢二庆【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速更快,但是传统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因此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峻。
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给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沉重压力。
中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能源结构仍是以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其他新能源为辅。
新能源是除传统化石能源之外的其它可再生能源[1],包括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技术不仅可以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量,还可以有效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为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实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复合型科技人才,特别是培养新工科高层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养】新能源原理与技术(英)课程选课通知
课程名称:《Renewable Energy and Transport》
课程序号:096021812.01
学时:20
授课语言:英文
任课教师: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Alexander Ravey副教授
主要内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和燃料电池技术等
授课对象:2013、2014级本科生,名额30人
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电路基础、数电、模电
上课时间:2016年4月15日-2016年5月15日
每周周一(10:30-13:00)和周四(10:30-13:00)
上课地点:教学东楼JC310
选课时间:2016年04月13日12:00——2016年04月19日15:00
选课方式:直选,可选可退
教务处学生注册中心
2016年4月13日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Part 1: renewable Energy 10h:
- Energy Balanc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the energy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heir use around the world
-Wind Power: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 Solar Power: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solar panel generator.
- Hydro Power: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Hydro turbine.
- Fuel Cell: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Fuel Cell.
Part 2: EV and HEV 14h:
-Electric motor and vehicle's architecture: An overview of the range of powertrain architecture used in vehicles.
- EV: Architecture: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design and create an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 EV: Component: An overview of each component of electric powertrain
- HEV: Arhictectur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s of hybrid powertrain and it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rmal and electric ones.
- HEV: Component: Student will learn the component within the powertrain for hybrid mode
- Example of EVs and HEVS: An overview of hybrid architectures use by car manufacturer
- Power from well to wheel: Studants will learn the power flow between energy renewable generator to its consumption within electric vehicles.
Final Exam: 2h. Final exam will include renewable energy (1h)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1h).
授课人简介:
Alexander Ravey:received the M.S. Degre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Belfort-Montbeliard (UTBM), Belfort, France, in 2009. He received the Ph.D. degre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UTBM in 2012. Since 2013, 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UTBM. His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the energy management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He is currently involved in Mobypost European project which is aiming to build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fuel cell and batt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