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盛教授运用“隔二隔三”疗法治疗脾胃病经验辑要
胡永盛教授治疗郁证验案1则

169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7月 B 第 7 卷第 20期Jul B 2019 V ol. 7 No. 20的认可,然而仅可减轻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头痛发作的频次、持续时间,无法终止偏头痛的再发,其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及出血风险,具有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
长时间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演变成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具有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临床上治疗偏头痛多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风论治,程远教授以从血论治为大法,自拟养血清脑方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1] 韩 芳,曹克刚,高 颖.清肝解郁方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6,36(8):780-783.[2] 梁 建.虫类搜风逐瘀通络之品从肝论治偏头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9):45-46.[3]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本文编辑:刘欣悦胡永盛教授治疗郁证验案1则辛宇咛,付玉娟*,徐佳男(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摘要】本案以胡永盛教授治疗郁证的详细验案为基础,通过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对郁证的源流简要阐述,总结了历代对郁证的认识和处置,以及胡老临床诊治郁证的思想经验,并且为后生认识郁证,治疗郁证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郁证;中医验案;胡永盛教授【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69.02胡永盛,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潜心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近70年,善用经方化裁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用药注重阴阳平衡制约。
中医医案——胃痛呃逆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和胃导滞法治愈胃痛呃逆病案:邵某,男,63岁。
初诊:1952年7月11日。
主诉及病史:食物入胃不化,呃逆时作,滞而作痛,入腹之后,其痛更剧。
辨证:此乃肝脾不和,气食两滞为患,业经月余。
治法:亟当和化,勿使成为膈证。
处方:空沙参12g 焦冬术10g 炒枳壳10g 连水炒川朴3g 黄郁金10g 制乳没各10g 沉香曲10g 生熟稻芽各10g 佛手片10g焦鸡金10g 白蔻仁10g 甘草梢6g 鲜荷梗1尺生荸荠3枚(捣)二诊:7月13日。
腹痛已愈,惟尚作呃逆,咽物下胃尚微作痛。
肝胃未和,当依法再进。
处方:南沙参12g 五味槟榔10g 郁金10g 炒枳壳10g 焦鸡金10g 佛手片10g 蔻仁6g 六神曲10g 炒稻芽10g 土炒杭芍10g甘草3g 鲜荷梗1尺三诊:7月18日。
据述服药尚安,惟不能平睡,睡下则胃部发梗而气不通。
气食两滞,均尚未化,当依法再进。
处方:空沙参12g 姜川朴3g 六神曲10g 山楂炭10g 五味槟1榔10g 盐砂仁6g 青木香6g 炒稻芽10g 黄郁金6g 霍香梗6g 焦鸡金10g 佛手片10g 鲜荷梗1尺四诊:7月22日。
药后病已轻,因劳乏忽又反复,胃部作梗而更痛。
仍当从本治。
处方:空沙参10g 苦桔梗10g 沉香曲10g 真郁金10g 广木香6g 盐砂仁6g 川牛膝10g 蔻仁3g 花槟榔10g 首乌藤12g 炒稻芽10g 甘草梢3g 鲜荷梗1尺五诊:8月1日。
食物入胃,仍上泛作吐,腹痛不减,入夜睡后更甚。
肝脾不和,故时发时止,仍当从本治。
处方:南沙参12g 连水炒川朴3g 六神曲10g 焦鸡金10g 佛手片10g 生熟稻芽各10g 川黄连木香各1.5g 制乳没各6g 盐砂仁6g 五味槟榔10g 赤芍药10g 生荷梗1尺灵磁石12g(先煎)六诊:8月4日。
各病皆轻,惟胃钝不开,宿滞不化,食物下咽,往往停蓄脘间,作胀且痛。
夏季胃病高发,看医级脾胃病大师如何养胃

夏季胃病高发,看医级脾胃病大师如何养胃夏天物产丰富,可以吃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热得满身大汗,咕噜咕噜喝下一杯冷饮,别提多惬意了,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
因为夏天气温高,适合各种细菌、微生物繁殖,而且高温导致人体食欲不振,出汗又多,营养物质随汗排出,最终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很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
至于那些经常胃痛、胃不舒服以及患有胃病的人就更悲催了,胃病特别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夏天既是脾胃最脆弱的时候,又是养脾胃的最佳时机。
今天请来83岁新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杨春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哪些特别的养胃小方子。
一日6餐,少吃酸冷硬辣虽已83岁,但杨老身康体健,精神矍铄,不仅脸上没有老年斑,走起路来更像一阵风,而这与杨春波多年坚持的养生习惯分不开。
作为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泰斗,杨老的饮食起居很规律,别人是一日三餐,杨老一日有6餐,他的饮食习惯非常值得胃不好的人参考借鉴。
杨老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中午午休1小时。
每天起床前,杨春波会躺着摩腹50下,促进排便;起床后,空腹喝300毫升温开水,水中加入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1∶1∶1)的药粉1克(三者合用有活血化瘀,补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然后上厕所。
早晨7点准时吃早餐,豆浆加四个花卷,有时是用蛋花汤代替豆浆;12点半到1点半吃午饭,上班就在单位食堂吃,基本上是“2两米饭+一份鱼或肉+一碗汤+一小盘青菜”。
杨老爱吃当季新鲜蔬果,爱吃鱼,鲈鱼、桂花鱼、龙胆鱼都是他的最爱。
晚上6点到6点半,吃小米粥或面食。
而夜宵,杨春波从来不吃。
有家族糖尿病,平日里他很注意糖的摄入。
杨老提倡少吃多餐。
除了正餐,他在家里和办公室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脂奶粉。
早晨锻炼前,杨春波会吃两片苏打饼,喝杯脱脂牛奶(约100毫升);由于常坐诊到1点,10点钟时,他会重复一次“套餐”;下午4点,这个“套餐”会再重复一次。
杨春波解释:“吃几片苏打饼,是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
佛门秘方根治一切胃肠疾病离欲上人遗方

佛门秘方根治一切胃肠疾病离欲上人遗方标签:各类胃炎灵验良方分类:佛门济世良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
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
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
好多,不多说。
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
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98% 。
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中医泰斗胡永盛,提出脾胃论才是医中王道,被称为“中医活字典”

中医泰斗胡永盛,提出脾胃论才是医中王道,被称为“中医活字典”在吉林的中医界,最为有名的是四小名医,胡永盛胡老就是这吉林四小名医之一,而且这荣誉是在他年少时就已经获得了,可见其造诣之深。
胡永盛出生于民国15年,也就是1926年,从小上私塾,直至15岁时,才开始接触医书,先后师从名中医王仙舟和盖受益,两位恩师严谨治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方法,再加上胡永盛自己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每夜都苦读至深夜,从不懈怠,从简单的临床实践著作开始学习,再慢慢加深学习古代医籍,像《四百味药性歌括》、《医宗金鉴》等古医籍,能够倒背如流,研医六载后,造就了深厚的中医功底。
学成归来,胡永盛便开始悬壶治病救人!每每有求医者上门,胡老都细心诊治,都能见效,胡老认为“贵于精专,善于思索”,是每一位临床医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将前人在书本上的总结知识,变成自己大脑中的财富,要博览书籍!他主张把书读活,要有自己的创见,反对死读书,若死读书则永远只能步随前人的脚印,难以创新!尤其是在临床上,生搬硬套就难以用活,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胡老尤其擅长于调整脾胃,重视气机升机,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当中的气血处于不断地升降出入之中,脾升而胃降,肝升而肺降,脾长精气才能上升,胃降糟粕才能下行,他说:“人一生要吃三餐,土中生万物,万物皆归土,李东垣的《脾胃论》才是医中之王道,要重视人体脾胃的调养!由于胡永盛勤奋刻苦的研习经典以及诸家著作,再加自己独特而缜密的临床思维,找胡老求诊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学术体系也更驱完整,自成一派大家之风!我们中医文化是博大而精深,但是当几千年的中医文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遭遇现代中医学校的冲击时,胡永盛心里涌现出一股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毕竟传承向来都无小事。
1955年,胡永盛受吉林卫生厅邀请,来到当时的长春中医进修学校,也是现如今的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任教,这一教就是60多年,胡老一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将满腔热情都洒在了中医教学工作之上,学校藏书丰富,但每每有人问起关于学校书馆中医学典籍藏书的情况,胡老都能够对答如流,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行走的“中医活字典”。
“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理论浅析

“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理论浅析陶智会1 徐振晔2 李 敏1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 201899;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32[摘要] 肺癌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其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中医药在治疗肺癌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疗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所确定的“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在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目前医家所论甚少,本文拟从“隔一隔二隔三”立法沿革、含义及治肺癌理论几个方面分别论述,进一步阐述“隔治”肺癌的中医理论基础。
[关键词] “隔一隔二隔三”;肺癌;五行制化;治法[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02-283-04"One - two - three - se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a brief analysisTAO Zhihui 1 XU Zhenye 2 LI Min11. Department of Oncology, Jiading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hai 201899, China;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The rate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lung cancer ranks first among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causing serious harm to human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and has become a major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The "one - two - three - seperation" treatment method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mutual generation and restriction rules of the five elements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However, there is very little study about it at present. The present paper aim to discuss this therapy in terms of its legislation evolution, connotation, and action in treating lung cancer, respectively, and further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eparation treatment in lung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One - two - three - seperation; Lung cancer; Five elements; Treatment[基金项目] 上海市“杏林新星”培养计划[ZY (2018-2020)- RCPY-3026];上海市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zybz-2017054);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ZYGZS-07)。
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

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是一种古老而令人兴奋的中国医学术语,它可以帮助人们辨别和治疗疾病。
胡永盛教授的《逍遥散验案》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学著作,它以其权威性和可信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逍遥散验案》的内容覆盖了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古代中国医学的所有经典概念和理论。
《逍遥散验案》是胡永盛教授根据他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学术思考,在他的《山海经》和《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以及当时其他著名医学家的思想成果,结合经典案例,精心编写而成的医学大著。
《逍遥散验案》以“散验”为核心,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变化,与人体的各种物质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用散验的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并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求治疗的最佳效果。
《逍遥散验案》的核心思想是“散验”,它把医学的各个方面都结合起来,以一个统一的体系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变化和治疗,使得它成为一门科学。
散验是指根据医学观察和治疗方法,通过诊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液、尿液、粪便、脉搏等多种实验方法,鉴别病因,预测发病趋势,并选择有效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法,以治疗疾病。
《逍遥散验案》以“观察”为开端,着重论述了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血液、尿液、粪便、脉搏等多种实验方法,以便于有效地鉴别病因,并预测发病趋势,以便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它还介绍了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确保治疗效果。
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的思想,在医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它以其权威性和可信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永盛运用护肝汤治验2则

胡永盛运用护肝汤治验2则
粟栗;王迪;赵书锋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0(44)7
【摘要】胡永盛(1926-),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首批500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
研制中成药"颐和春",1985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6年获长春首届发明与革新奖,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总局科研产品。
胡老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60余年,在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面造诣颇深。
临证崇尚"补土",主张"两天并补,重在补脾"。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粟栗;王迪;赵书锋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7
【相关文献】
1.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
2.胡永盛教授运用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骨关节炎验案举隅
3.马玉德运用龙胆泻肝汤治验三则
4.胡永盛从脾胃辨治杂病验案3则
5.胡永盛运用和胃理脾汤治疗胃脘痛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 阳气 之根 本 , 肾 阳不 足 则 无 以温 煦 脾 阳 , 造 成脾 阳
不 足 。脾与 肾之 间 的关 系 其 实是 锅 中米 和 灶 中火 之 间 的关 系 。“ 鼎釜之中, 置诸米谷, 下无火力 , 虽 终 日米 不
治” ] , 并 在此后 开 启 了“ 十 七句 ” 争鸣 , 为后 世 许多 医 家 所 引用 , 对 临床有 一 定 的指导 作用 。“ 隔二 隔三 之治 ” 是 根 据五行 乘 侮亢 害 的规 律 而 演 化 出来 的治 疗 疾 病 的原
首先 , “ 隔 二之 治” 方面 , 胡 老 师在 治疗 脾 胃疾病 时 ,
喜欢 应用 淫羊 藿 , 淫羊藿 温 肾助 阳 , 此 乃胡 老师 运用 “ 隔
的心 理负 担 。因此 , 此类 疾 病 目前在 临床 上 的关注 度很 高, 也 就成 为 l 临床 医生 亟须 解决 的一 类疾病 。
“ 克 我” ( 已所不 胜 ) 的脏 腑—— 肝 脏进 行治 疗 , 以达 到治
疗脾 脏 的作用 。在 临床 上 , 脾 胃病 患 者常 常 出现脾 胃虚 弱, 因此 常常 出现 脾所 不胜 之脏 , 即肝 脏 之气 相对 亢盛 , 故在 治疗 过程 中加 入疏 肝之 品 , 此乃“ 隔 三之 治” 在l 临床
体现 。而 清代 名 医 叶 天 士 赞 成 李 东 垣 “ 治 脾 胃必 先 制 肝” 之说 。对 于脾 胃病 证 尤 其 是 脾 胃虚证 , 他 在 补 益脾
胃的基础 上 常 配 用 乌 梅 、 木瓜 、 白芍 等 酸 性 药 物 制 肝 。 如此 , 则扶 土抑 木并 行 , 不致 出现 木 旺克 土 、 土 虚木 乘 的
“ 隔二 隔三” 疗 法 的 理 论 渊 源
二之 治” 的具体 体 现 。淫 羊 藿 是 补 肾 阳 的药 物 , 胡 老 师 应用 于 治疗脾 胃病 , 主要 是 因脾 与 肾有我 克 ( 己所胜 ) 的
关系, 另 外脾 胃为后 天 之本 , 而 肾脏 为先天 之本 , 肾 阳是
一
此方 法首 先是 在《 金 匮要 略 》 论 述 肝 虚 证 的 治疗 时 采用 的 。后在 吴谦 注 释《 金匮要略》 时首先提 出, “ 此亢 则害, 承乃制 , 制 则生化 , 化 生不 病之 理 , 隔 二 隔 三 之
情况 E 。
应用 中的具体 体 现 。胡 老 师 临证 喜 用 佛 手 、 香 附、 乌药 等药 行气 疏肝 , 同时缓解 脾 胃疼 痛 。这是 胡 老师平 衡各 脏器 之 间关 系 , 防止脏气 偏 胜 的有效 方法 。
验 案 举 隅 患者, 男, 5 7岁 。 就 诊 日期 : 2 0 1 2年 1 O月 3 0 日。
工作 6 O余年 , 被 誉 为“ 吉林 四小 名 医 ” “ 小胡仙” 。擅 长 治疗 内科杂 病 , 尤 其 是对 于脾 胃病 有 独 特 的 见解 , 临 床
经验 颇 丰 。
能健 旺 , 则上 下之 气承 顺 , 阴 阳水 火 协调 , 机体 升 清降 浊
功 能正 常 。
脾 胃病 是 临床 上 常见 病 , 目前 在 临床 上 病 种 较 多 , 范围较 广 , 其 中主要 包括 慢性 胃炎 、 胃溃疡 、 慢性 肠炎 等
则, 其 中在 治疗疾 病 时 , 治 疗 与 我 脏 有 我克 关 系 的脏 为
熟” ] 。胡老 师 常说此 即为 “ 釜底 无 薪 ” , 无 论 应 用 多 少 温 补脾 胃的药物 都不 会起 到很 好 的疗效 。反 之 , 在很 多
患者 的治疗 过程 中 , 仅仅 加用 一 味淫羊 藿就 会起 到 意想 不 到 的效果 。 其次 , “ 隔三之治” 方面 , 胡 老师常常强调 “ 见 脾 之 病, 当先疏 肝 ” 。在 治 疗 脾 胃病 时 , 注 重 患 者 的情 志 因 素, 同时根 据 五行生 克 制化 的 理论 , 针 对 与 脾有 相 克 的
“ 隔二 ” , 治疗 与 我脏 有克 我关 系 的脏为 “ 隔 三” 。在 临床 上往往 不 单独使 用 , 而 是 相 互配 合 使 用 , 常常 可 以起 到
意想不 到 的治疗 效 果 。“ 隔 三之 治 ” 古 往今 来 在 临床 上 的应用 都很 广泛 , 古 方《 丹溪 心法 》 中的痛泻 药方 就充 分 体现 了这 种治 疗思 想 , 方 中 白芍 的应 用就 是泻 肝 的 良好
一
在 照顾 脾 胃的基 础上 , 胡 老师 注重运 用 经典 理论 来 指导 临床 , 对于 此“ 隔二 隔 三 之 治 ” , 胡 老 师有 自己独 到
的见解 。
系列 疾 病 , 虽 然这 类 疾 病 在 短期 内不 至 于 危 及 生命 ,
但 其 可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生活 质量 , 同时亦会 在情 志方 面 对患者 造 成影 响 , 患者也 会 因为 患此类 疾病 而 造成严 重
脾 胃病
隔二 隔 三 疗法
胡永 盛教 授 是吉 林 省 名 中 医 , 从 事 中 医 临床 、 教 学
以脾 为 主” , 因此在 治疗 疾病 时注 重脾 胃的功 能 , 认 为脾 胃居 于 中焦 , 起到 升 降 之 枢纽 作 用 。上焦 肺 气 , 依 赖 脾 胃以宣 发肃 降 ; 下焦 肾阳, 赖 脾 胃以 升 腾敷 布 。脾 胃功
胡 永盛教 授对 “ 隔二 隔三” 疗法 的理解 及 临床 应用
胡永 盛教 授熟 读 经典 , 在 临床上 擅 长治疗 各 种 内科 杂病 , 特 别是 脾 胃系统 疾病 , 在 治疗脾 胃系统 疾病 时 , 胡
CHI NA ’ S NATUR0 P ATH J u n 20 1 4 .
胡 永 盛 教授 运 用 “ 隔二隔三 " 疗法治 疗脾胃病经验辑要 ※
贾秋 颖
( 长 春 中医 药 大 学 附属 医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 关键 词】 胡 永 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