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课型: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唱响自信之歌第 _7_ 课时累计 7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27 页至31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知道增强自信心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培养自信心。

2.知道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把个人的自信上升为民族自信。

二、夯实基础1.发现自己点滴的进步对个人成长的作用?2.自信的基础?3.如何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4.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是?5.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的关系?6.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中国人的自信?三、能力提升【优点集结号】①以小组为单位②成员之间互相为对方找优点我心中的我你眼中的我发现自己的是的基础温馨寄语: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每天都在进步!独学:快速浏览课文。

材料部分快读,主体课文仔细阅读,重点部分划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

对学:解决遇到的疑难之处。

检查笔记情况。

优点是自信的支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流的推销员】阅读教材p29页,跨栏冠军做推销员的故事。

思考:1.这位跨栏冠军为什么能在跨栏中取得优秀的成绩?2.在当推销员之初,为什么他没能获得成功?后来,为什么他成为了优秀的推销员?四、总结梳理唱响自信之歌一、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树立自信的基础二、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三、做自信的中国人名族自信是个人自信的根基做自信的中国人五、过关检测【我判断、我独立】1.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科学的进取精神和冷静的态度,永远是一种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

2.一个人可以没有民族自信心,但不能没有个人自信心。

3.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4.自信的基础是出生就比别人强。

学法指导:从历史和今天两个角度,回顾我们中国人取得的伟大成就!材料分析题捷径: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或词,以此作为理论依据!《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我们到底重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很渺小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会不会觉得可笑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做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

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课题,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三课时)

七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课题,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三课时)

14.情境一:李贞非常热爱体育,经常练长跑,追上“东方神鹿”王军霞的速度是她的目标,但她经过三年的训练仍然差得很远。

于是,她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李贞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情境二: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到事情“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同学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情境三:王浩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他常常管不住自己,做事虎头蛇尾,总是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

自己明知有这些缺点,但总是不能自觉加以改正。

王浩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6.解析:此组题实际上是先说明材料中同学的身上心理品质有哪些不足,然后说明改进的方法。

答案:14.李贞的病因是:好高骛远,没有确立正确的目标。

“处方”:创造成功的记录,要确立正确的目标。

15.情境二中的同学的病因是:缺乏自信心,有自卑的心理作怪。

“处方”:正确认识自己,要科学比较,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肯定自己。

16.王浩的病因是:不能充分认识这些缺点的危害,不采取措施去弥补自己的缺点。

“处方”:正视不足,变弱为强,要不仅认识不足,更要积极想办法加以弥补。

福建省福安五中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安五中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新人教版

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学范围:我能行——自信一族自学目标:知道自信的含义,肯定自我,体验自信的感受,懂得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

自学过程:(一)、认真阅读教材18页“罗丹塑像“的故事1、思考:在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假设你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2、比较一下,罗丹和你在对待别人的评价时有什么不一样?(二)认真学习教材十九页内容1、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请把你的“我能行”填在19页上面的空格内。

2、朗读教材19页--“我能行”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让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呢?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三)认真学习教材20页内容。

1、说一说什么是“自信”?2、观察一下自信者的风采,选定你认为很有自信的人,说出他们在言行,举止。

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

3、读材料:某班学生在讨论“中国与美国”时,王丰同学说:“美国人大部分开车上下班,我们中国人大部分得骑自行车;美国人早就普及电脑,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就是落后,在各方面都不会赶上美国的。

”韦伟同学说:“我们虽然现在还落后于美国,我们有自己骄傲,我们的‘神六’、‘神七’已经发射成功……我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比他们差,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能赶上并超过美国”。

回答:1、上述两种做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要想赶上美国,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怎样做?构建知网:学效检测:七年级政治《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学导学案(二)自学范围:我能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自学目标:区别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懂得什么叫自信以及自信的表现。

自学过程:(一)认真学习21—22页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一目内容1、阅读教材第21页的“动物举行得比‘大’竞赛”,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读材料:李华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

在学校的一次单元测验中,她的成绩落在全班最后。

这时,李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认为自己太笨,不可能学好了,整天垂头丧气,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

思品七年下册第2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思品七年下册第2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导学案2.1《我能行》NO:04主备人:审核人:姓名:号数:日期:2013年2月26日1、知道什么是自信。

2、了解自信的表现。

3、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4、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二、重点:走出自信的误区。

难点: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三、自主学习内容:第一步: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0分钟)。

自学自测(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相信自己,我能行!1、什么是自信?2、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是什么?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质疑!(10分钟)1、小泽征尔的故事:小泽征尔是日本名扬世界的指挥家。

在一次音乐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几处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乐队演奏错了,便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故。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郑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

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土,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

前两名参赛者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了。

小泽征尔终于获得大赛的桂冠。

请回答:(1)小泽征尔为什么会成功?(2)自信者有什么表现?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1)马某是什么心理?(2)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3)有这种心理的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四、达标检测-----奋力耕耘,实践创新!(20分钟)一、选择题(1—5为单选,6—7为多选)1、你认为下面哪种行为不是自信的表现()A、外语成绩不太好,但有信心学好B、老师批评时,总能虚心接受C、遇到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D、复习时不看书,自以为成绩好,用不着临阵磨枪2、下面的几种行为反映自信心理品质的是()A、在公共场所,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B、主动制订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C、奥运冠军刘翔夺冠后激动地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D、不须扬鞭自奋蹄3、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来到了玉树,勉励灾区学生:“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只要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取得胜利B、面对困难,树立信心尤为重要C、只要动手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D、克服自卑,灾后重建就能成功4、2010年9月1日,我市某中学召开了以“新学期,我能行”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此举旨在()A、让学生明白自信就能取得好成绩B、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C、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D、告诉大家自信的学生才是好学生5、小丽有点胖,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总怕同学会笑话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她从不主动和同学交往,同学认为她是一务虚孤僻、不太好接近的人,渐渐地都不怎么和她交往了,这让她情绪更低落,小丽表现出的心理是()A、自负B、自卑C、自信D、自傲6、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C、“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信的表现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7、一个人如果错误地评估自己,就有可能走进自信的误区,产生()心理。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学案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学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案课题: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课型:新授主备:张春和 审核:备课组 时间:2、23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第一框 “我能行”一、课前导入 (2分钟)二、课标要求1、了解自信的含义和表现(知道)2、把握自负和自卑的表现,认识自信、自负和自卑的区别(掌握)3、教学重点与难点:自信、自卑和自负的区别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2分钟)A 、主干知识(请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自信的表现:“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 上相信我能行, 上表现我能行, 上体验我能行。

2.什么是自信?(在课本上做标注)3.如何区分自卑、自负与自信? (在课本上做标注)B 、点击思维(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请认真观察下面三幅图后答题上述三位同学分别代表——自信、自负、自卑三种人。

其中:第一位同学代表的是 ;第二位同学代表的是 ;第三位同学代表的是 。

(2)三位同学都是在看自己的考试卷。

第一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可能 ,他说: ;第二位同学的成绩可能 ,他说 。

第三位同学的成绩可能 ,他说 。

(3)如果你是第一位同学,你会 如果你是第二位同学,你会 。

如果你是第三位同学,你会 。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15分钟)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关系五、课堂巩固(11分钟)(一).基础训练 A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一句( ),让人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

A.“太好了”B.“我能行” C.“我真棒”D.“我能帮你吗”2.( )的人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

他们用最平静的心态、最真诚的合作做事情。

A.自信B.合作C.自卑D.自尊3.节日来临,老师让几个学生负责布置节庆会场,并问:“行吗?”学生响亮地回答:“行,我们能行!”这是一种________的表现。

()A.自负B.自卑C.缺乏自尊D.自信4.生活中有许多同学缺乏自信,主要原因是()A.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B.经常受到打击,从而失去自尊C.自负,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D.自傲,自以为总比别人高明5.小红觉得自己长得胖,学习成绩又不好,总是沉默寡言,她很想和同学交流,又怕同学瞧不起自己。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复习课 导学案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复习课 导学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复习课导学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目标】1.知道自信对人成长的作用2.走出自信的误区3.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4.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知道自信对人成长的作用2、学习难点: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学习过程】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其门客毛遂自荐同往。

平原君与楚王商谈合纵不能决定,毛遂按剑上前,陈述利害,终使楚王同意。

毛遂自荐是()A.自尊,惟我独尊B.自信,别人都不如我C.自信,我能行D.自傲,自高自大2.下列属于自负的是()A.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B.马谡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小华很胖,学习成绩又较差,总怕同学笑话自己,看不起自己。

因而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同学们不了解他的心理,只觉得他不好接近,也渐渐疏远了他。

因此,他变得情绪消沉,性格孤僻。

小华产生的心理是()A.自卑B.自信C.自傲D.虚荣4.熟悉电脑的人都知道中文编辑软件“WPS”,它的创作者求伯君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当他看到外国软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时,心里很不服气。

他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还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他不惜代价投入到“WPS”的开发研制当中,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说明()A.自信是成功基石B.自信就能成功C.自信就是对谁都不服气D.自信能给人带来好运气5.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全体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国人的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B.过度的自尊C.乐观的心理品质D.积极的生活态度二、判断题6.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认为没有自己不能行的事。

()7.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完成任务时不被无关事情干扰。

()8.自信者乐观、好奇、专注,这些心理品质有助于自信者获得成功。

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导学案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信的含义和表现;2、掌握自信、自卑与自负的区别;3、识记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原因;4、自负和自卑远离成功的原因;二、自学提纲:(一)、学习环节一: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也是一种()。

2、自信的表现:在思想上();行为上表现();情感上体验()。

3、自信的含义:是对人( ),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信、自负于自卑的区别:依据的事实自我评价对优缺点的认识自卑(我不行)自信(我能行)自负(就我行)(二)、学习环节二1、自信是()。

2、()与()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

3、自负与自卑远离成功的原因:①②③(自己归纳划书上)。

4、自信者的哪些品质有利于成功()、()、()。

三、当堂练习:1.下列属于自负的是:()A、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B马谡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班会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夸夸自己,写出自己身上的10个优点。

10分钟过去了,小明一条也写不出来。

他说:"我没有优点。

"对小明的最好的建议是()A.要以人之长比己之短B.要看到自己的不足C.做人就应该高傲一点D.要善于认识自己的优势3.生活中有许多同学缺乏自信,主要原因是()A.看不到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B.经常受到打击,从而失去自尊C.自负,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D.自傲,自以为总比别人高明4.小红觉得自己长得胖,学习成绩又不好,总是沉默寡言,她很想和同学交流,又怕同学瞧不起自己。

小红的这种心理是________的表现。

()A.自信B.自尊C.自傲D.自卑5.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应有的态度是()A.只看优点,不提缺点,增加自信B.夸大优点,缩小缺点,避免自卑C.多看缺点,少提优点,保持谦虚D.实事求是,既看到优点,也承认缺点6.下列各种心理,属于成功的基石的是()A.自信B.自卑C.自负D.虚荣7.自卑与自负是一对孪生子,二者共有的心态()A.都是成功的基石B.都非常贴近自信C.都以自我为中心D.都有强烈的好奇心8.下面的表现,属于自信的误区的是()A.自卑与自负B.自尊C.自负D.自卑9.小莉在市文艺汇演比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同学都夸她是文艺天才。

七年级思品人教版下册导学案:第2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七年级思品人教版下册导学案:第2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懂得自信的含义,了解自信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明确三者与成功的关系;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则使人远离成功。

为树立自信和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奠定认识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告别自负和自卑,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准确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含义和区别所在。

难点:如何矫正自负者和自卑者的心理。

【授课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信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动力。

自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伽利略在火刑架上面对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亦然对自己的观点笃信不疑:这个世界最终会了解我的。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提出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可是毛泽东没有低头,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年之后,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经过十几年的斗争,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他们之所以成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信。

邓亚萍说:我自信,我成功。

凭着这种精神,她在世界大赛中屡克强敌,即使在比分落后时也能镇定自若,信心百倍,反败为胜。

与此相反,自负与自卑却常常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三者与成功的关系。

二、活动探究(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板书)活动一:自负(板书)播放音乐《十面埋伏》提问:这首乐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介绍项羽的故事,(教师也可以播放乐曲《楚歌》,戏曲《霸王别姬》,视情况而定。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项羽堪称一代英雄,却因骄傲自负、刚愎自用最终败给了刘邦,因为刘邦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得到了张良、萧何、韩信的辅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懂得自信的含义,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

2、懂得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2、学习难点: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一、自主学习
1、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卑与自负都是的误区。

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只有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3、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
4、自信的含义是什么?
5、、自信与自卑、自负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18--19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罗丹为什么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2、阅读教材21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青蛙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三、交流展示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达标检测
1、中考即将来临,但小红却陷入了焦虑当中,满脑子就是“自己不行,肯定考不上”,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辅导老师对她进行行为训练,让她大声喊出“我能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 ) ①增强她的信心②给予她前进的力量
③有助于她摆脱自负④帮助她走出自卑的阴影
2、有人说:“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了就难以自拔,”下列行为不属于自负表现的是 ( )
a、孙英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高高在上
b、尽管这次考试又得了较好名次,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王钢这样做自己的月考分析
d、“我不会失败,永远都不会”,张辉总是对自己拥有超凡的自信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
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五、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杨杰是一名七年级学生。

他胆子很小,老师提问时,从不举手。

虽然老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他都会回答,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唯恐回答错了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他现在很苦恼。

假如你是杨杰的朋友,你会建议他从哪几方面矫正自己?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二框:课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主备课人:蒋玉华
学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自负和自卑必须导致失败,了解自信的三种品质,不断地尝试、体验自信带来的欢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教学重点:自信者的那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教学难点: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的必然联系。

一、自主学习
1、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因此,不管是还是,都会远离成功。

2、具有追求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与,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3、、自负与自卑与失败有哪些必然联系?
4、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23--2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些想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你认为自负者还有哪些心理活动?
2、阅读教材25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自信对于他取得成功,起了什么作用?
三、交流展示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课堂检测
1.生活中有许多同学缺乏自信,主要原因是()
a.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b.经常受到打击,从而失去自尊
d.自傲,自以为总比别人高明
2.小红觉得自己长得胖,学习成绩又不好,总是沉默寡言,她很想和同学交流,又怕同学瞧
不起自己。

小红的这种心理是的表现。

()
五、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
美国作家普拉格曼二战中受伤陷入绝境,他说“虽然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我还在流着血,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希望。

我有成功的预感。

”最后他们获救。

后来普拉格曼回忆说“这次的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使自己有了不可征服的信心----坚忍不拔,绝不失望。


(1)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普拉格曼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2)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三框:课题:唱响自信之歌
主备课人:蒋玉华
学习目标
1、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有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发现自己的长处是的基础。

2、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我们只有把个人的与祖国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

一个有强烈民族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3、树立和增强自己自信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怎样增强信心和实力?
5、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27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个盲人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声唱响自信之歌?
(2)我们又该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呢?
2、阅读教材28--29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对于他人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怎样增强信心和实力的?
3、阅读教材30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童第周是怎样表现中国人的自信的?
(2)在当今社会,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三、交流展示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课堂检测
1、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世人再一次看到了东方神龙的腾飞,更增强了每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
自信心 ‚自觉心 ƒ自负心④自尊心
2、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世界乒乓球冠军张怡宁面对记者的几次采访都面带微笑,语言轻松幽默,尽现自信乐观,直到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说明()
a张怡宁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b张怡宁比较自负。

d自负远离成功。

3、“在人生的战场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

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只要自己想取胜就一定能取胜。

b强烈的自信心有助于我们赢得成功。

d发现自己的长处很重要。

4.“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

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

”这句话说明()
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
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
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五、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
李小虎从农村转到城市某中学,由于地方口语很重,外语成绩很差,穿的也很土气,所以他变得胆子小了,上课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不敢跟同学说话,他怕同学发现自己一无所长,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就不发言,不和同学交往。

(1)你赞成李小虎的这种做法吗?
(2)如果你像李小虎一样面对同样的情况,你好怎么做?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