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嘉兴地区中考模拟试卷(语文)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讲B. 息C. 岭D. 班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春风知别苦,离人泪如潮。

A. 及时雨B. 神行太保C. 青面兽D. 黑旋风4.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推陈出新B. 多此一举C. 弄巧成拙D. 拔苗助长A. 立春B. 清明C. 芒种D. 夏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2. 《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4.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辞别刘备而写的。

()5.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因______而发疯。

4. 《三国演义》中,曹操因______而割须弃袍。

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推敲”这个成语的由来。

3.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

4. 请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5. 请简述你对“文以载道”这一观点的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将下列句子改写为转折复句:太阳出来了,天气还是有点冷。

2. 请用排比句式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

3.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论述。

4.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吗?5.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四大题,20小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命如一树繁花,(ào)▲立枝头,绽放多彩的梦想;生命如一池春水,风(zhà)▲起时,吹皱层层的思绪;生命又如行者无(jiāng)▲,昂扬最美的姿态。

漫长的旅途中,(diān)C试卷试题沙浴加热 D试卷试题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化学教案收集▲扑不灭的是激情与梦想、记忆与感动,催人奋进,引人向上。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1)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2)▲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带月荷.锄归(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稍稍..宾客其父(4)等.死,死国可乎4.名著阅读。

(6分)(1)下列说法与原著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A. 格列佛在小人国生活了两年,他的言行受到该国的影响,如说话声音很响,只注意周围的大东西。

B. 祥子在人和车厂偷了三匹骆驼,用卖骆驼的钱给自己买了辆车,人们就送了他“骆驼祥子”这个外号。

C.罗切斯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疯癫的妻子几次想害死他,但火灾的时候他依然想要去搭救妻子。

后来,他拒绝和简·爱结婚,也是为了不让疯癫的妻子受到委屈。

D.《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残暴的人。

他狠心地对待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2)阅读《水浒》选文,回答问题。

(4分)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兄弟们正说A的事,只见A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D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连月不开.()(2)薄.暮冥冥()(3)春和景.明()(4)吾谁与归.()7. 选出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感极.而悲者矣初极.狭,才通人B.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C.去国.怀乡夫大国.,难测也D.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天时不如地利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9.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追求。

(2分)答:(二)(5分)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①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②,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③,随小者之戆④而有危亡之败⑤也。

” 【注释】①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

②从:跟随。

③阶:通“借”,凭借。

④戆(zhu àn ɡ):愚。

⑤败:害,祸乱。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孔子顾.谓弟子曰( ) (2)利.食而忘患(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4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4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毗.邻(bí)徜.徉(cháng)面面相觑. (qù)B. 蹒.跚(pán) 惬.意(xiè)气冲斗.牛 (dǒu)C. 牟.取(móu)蛰.伏 (zhé) 戎马倥.偬(kōng)D. 匿.笑(nì)眼睑.(liǎn)裙袂.飞扬(mèi)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贯脑筋委曲求全振聋发聩B.辩析教唆一拜涂地沽名钓誉C.剪采精粹蜚声中外遐迩闻名D.遗憾矫健坐无虚席发号司令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湖边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B.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轻而易举....,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C.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私自..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D.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观察..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言论“窃书不能算偷”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孔乙己之口。

B.《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D.《最后一课》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名篇。

它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叙写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正在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力求构建一个欢乐休闲的氛围。

B.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刘洋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jǐ jìng ()(2)wēi xié ()(3)bīn fēn ()(4)jǐn zhā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振聋发聩B. 振耳欲聋C. 震聋发聩D. 振聋欲聋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在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C.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深受观众喜爱。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低调,从不张扬。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______。

(《诗经·关雎》)(2)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5. 名著阅读。

(6分)(1)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与所选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4分)A. 诸葛亮B. 林冲(2)请结合材料,对孙悟空这一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2分)材料一:大圣道:“我本天地灵混仙,花果山有一块石卵,孕育而生。

我尝身经历练,修成太乙金仙,后被玉帝招安,封为‘齐天大圣’。

”材料二:行者道:“我当年做妖怪时,曾遇五百年前的紫霞仙子,她教我降妖伏魔,但我终究未能成仙。

如今我皈依佛门,保唐僧西天取经,也算是对她的回报。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20分)《春》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 春天,草长莺飞,百花争艳。

公园里,孩子们欢快地放着风筝,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青年们则在草地上欢歌笑语。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0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0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教诲.(huì)馈.赠(kuì)载.歌载舞(zài)B.恣睢.(suī)狙.击(zǔ)海市蜃.楼(shân)C.蜕.变(tuì)嗥.鸣(áo)牟.取暴利(móu)D.呵.责(hē)鏖.战(áo)遒劲.有力(jìn)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狼藉震撼险象迭生辐员辽阔B.真谛脉搏原弛蜡象怨天尤人C.风采纯粹不容置疑莫衷一是D.安详寒喧更胜一筹乐不思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A.(叫卖者)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声附和....。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幻想..。

C.近年来,我们与大自然这个朋友的关系日益恶化,罪恶的黑手一次次戕害着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大自然,无穷的索取让原本美丽的家园变得伤痕累累。

D.近年,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A.《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纂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劝说君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要讲究策略。

B.保尔·柯察金双目失明却不碌碌无为,他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进行写作,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C.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D.斯科特、克拉丽丝、奥楚蔑洛夫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奥地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

浙江嘉兴(舟山)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浙江嘉兴(舟山)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浙江嘉兴(舟山)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o(4分)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ing) ▲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ji∞▲。

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l) ▲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ai) ▲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2.古诗文名句填空o(要求(1)~(3)必答,(4)(5)选做一题)(8分)(1)海内存知己,▲o(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o(诸葛亮《出师表》)(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4)静默的山会说话,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品味,就会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如古诗文中“▲▲’’o(写出连续两句)(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名句。

3.名著阅读o(6分)阅读下列片段,完成“阅读积累卡”o【甲】三人大惊道:“莫禾走了消息,这件事发了?”晁盖道:“亏杀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

原来白胜已自捉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我等七人。

本州差个缉捕何观察将带若干人,奉着太师钧帖来,着落郓城县立等要拿我们七个。

亏了他稳住那公人在茶坊里俟候,他飞马先来报知我们。

如今回去下了公文,少刻便差人连夜到来捕获我们。

却是怎地好?”【乙】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o"父亲点着头,说。

【丙】“这么说,现在你对‘牛虻,的评价改变了?”“不,A,我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那种无意义的、带着做作和矫情的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浙江省嘉兴地区中考模拟试卷(语文)2014.3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4分)小桥、流水、人家,每一个来桐乡的游客,都怀(chuāi)____着一种乌镇情节。

乌镇的早晨,总是那么(qìn)____人心脾,(qiè)____意自在,漫步石(nòng)____,让人忘却工作的压力,偷得浮生半日闲。

2.名句填空。

((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8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3)《沁园春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

(5)人有德,花也有德。

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诗人远大志向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6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2分)(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答:(3)《水浒传》中有着许多生动的情节,如鲁达“拳打镇关西”,(人名)“醉打蒋门神”,林冲“”。

(2分)4.综吅性学习(6分)材料一: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

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

材料二:逝者王开开终年28岁,新婚十天和妻子周佩选择云南作为蜜月旅行地点;逝者卢玉廷终年24岁,在倒下的一瞬间猛力把妹妹推开,让她快跑;逝者赵文直终年72岁,经历一天的抢救,依然没能站起来。

材料三:我觉得美好是对抗邪恶的最强大步器,和愤怒、悲伤相比,我更愿意一次次提醒世人,昆明是一个何其美好的城市,恐怖主义以愤怒和忧惧作为喂养自身的饲料,我不会提供一毫克这样的东西给它。

————《有昆明,有春天》(1)联系上述材料,阐述你对昆明“3.01”事件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34分)(一)(19分)过河①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枀其愚蠢的马。

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枀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务根性:不敢过河。

②它是那样怕水。

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

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无底的深渊!③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儿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性恐惧症。

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

像一个固执于己见的被捕的间谍似的。

任凭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限。

④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备而奋然驰过。

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

不远处恰有一个独木桥,我便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对岸,用力从对岸那边拽,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水。

⑤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再走二十公里。

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取。

⑥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

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自己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

看样子,她至少有八十岁;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势告诉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⑦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

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挽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

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______________我无论怎样钦佩哈萨克人的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这种可笑的打算。

⑧可是当我刚把她扶上马背,我就全信了。

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仿佛骑上来一个百十公斤重的壮汉,原来的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务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步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

(这马不愚蠢,倒是灵性大得过分了)它当然还是不想过河,使劲想扭回头,可是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它四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地转化为前进的力,踏踏地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竟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定。

⑨我把老太太扶下马,又把她从独木桥上扶回对岸。

然后在她的视线里牵马挥手告别(我不敢当她的面上马)。

她很弱,在河对岸吃力地站着,久久目送我。

⑩此事发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而天山,正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

5、为何我最初觉得马“愚蠢......”?(4分)..”,后来又说它“不愚蠢,倒是灵性大的过分6、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马鞍,我却以为她的神经“不对劲儿”,请结吅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段表现“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4分)7、文章在写法上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条列举出三处对比。

(6分)①②③8、有人认为这位老太太身上有一种令人感动的胡杨树精神,请结吅文章内容分析这种精神的主要内涵。

(5分)相关链接:胡杨树是生长在沙漠恶务环境中的一种树。

作家余秋雨曾经赞美它说,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二)(15分)桐乡“微信交警”今天上岗从今天起,如果你开车时不小心和别的车辆发生轻微碰擦,不用堵在路上眼巴巴地等着交警来现场了,只要拍几张事故照片,发微信给交警,然后就可以各自开车走人了。

这是桐乡市公安局率先在浙江省推出的“菜单式”微信处理轻微车损交通事故系统,今天开始试运行。

昨天,交警模拟了一起两车追尾的轻微事故,给记者试验一下微信处理事故的效果。

“事故”发生在市区梧丰路上,两车追尾。

双方停车查看后,发现前车车尾有点凹陷。

随后,后车司机开始模拟操作。

司机进入市公安局官方微信“桐乡金盾”的事故处理系统,选择事故形态、发送GPS定位信息、按指示拍摄事故现场3张照片、输入双方当事人信息……成功后即获得一个案件编号。

操作完成后,前后车司机各记下案件编号,并互留电话,便可各自离开。

然后双方凭交警大队事故处理大厅开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即可找保险公司理赔。

桐乡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冯一飞介绍,2月21日起,桐乡公安微信公众平台“桐乡金盾”微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功能正式上线,就算没有交警在场,市民只需上述4个步骤,5分钟就可轻松处理无异议的轻微交通事故(所谓轻微交通事故,就是无人员伤亡、车辆可移动、单车损伤在2000元以下的交通事故),其好处是既免去当事人等待交警的时间,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

去年,桐乡市共新增汽车23659辆,比上一年增长20.8%;新增汽车驾驶员19284人,比上一年增长14.4%。

在汽车拥有量增加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

去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接警量达到57059起,其中,轻微车损事故占62%。

冯一飞称,未来微信功能将进一步保障我市交通运行效率,打破“事故双方心里急、交警勘察现场忙”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当事人普遍反映的“出警慢”、“理赔难”问题,记者了解到,该事故处理系统只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道路,机动车与机动车(暂限于双车事故且保险投保于嘉兴地区各保险公司)发生不涉及人员受伤或死亡的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的。

如存在人员死亡、受伤的;单车及三车以上发生财产损失事故;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吅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等情形,均不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微信处理,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转自钱江晚报·今日桐乡2014-02-22)9.桐乡“微信交警”平台推出会给车主带来哪些好处?(4分)10.如你要向同是车主的父亲介绍该平台的适用范围,你需提到哪些方面?(4分)11.“所谓轻微交通事故,就是无人员伤亡、车辆可移动、单车损伤在2000元以下的交通事故。

”中“以下”两字能否去掉,为什么?本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1分)12.微信平台要求车主现场拍三张照片,下图为其中一幅交警拍摄指导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拍摄位置和拍摄重点。

(3分)注:图中虚线和双实线为路面划线三、古诗文阅读(32分)(一)春雪韩愈(6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4、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分)(一)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3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亓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亓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