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题【16-19】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题【16-19】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努⼒备考,定会考⼊理想院校。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8年中考《语⽂》现代⽂阅读模拟题【16-19】》供您查阅。

【第⼀篇:母狼的智慧原⽂】⑴“仅次于⼈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的狼。

南⽅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

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的狼。

” ⑵⼀位⽼猎⼈,在⼤兴安岭蜂蜜般的黏稠的篝⽕旁,对我说。

猎⼈是个渐渐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⑶我说:“不对。

是⼤猩猩。

⼤猩猩有表情,会使⽤简单的⼯具,甚⾄能在互联上⽤特殊的语⾔与⼈交流。

” ⑷“我没见过⼤猩猩,也不知道互联是什么东西。

我只见过狼。

沙漠和森林交界地⽅的狼,最聪明。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猎⼈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⑸“狼带着⼩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只⼩狼,它会把它叼在嘴⾥。

若有好⼏只,它不放⼼⼀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会出什么事。

于是,狼就咬死⼀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了⽓,再⽤⽛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的好似⼀只⽪筏。

它把所有的⼩狼背负在⾝上,借着那救⽣圈的浮⼒,全家过河。

” ⑹“有⼀次,我追捕⼀只带有两只⼩崽的母狼。

它跑得不快,因为⼩狼脚⼒不健。

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座巨⼤的沙丘爬去。

我很吃惊。

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旺盛处兜圈⼦,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

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占便宜,但⼈⼀旦爬上⼭坡,就⼀览⽆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 ⑺“这是⼀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

我这样想着,⼀步⼀滑爬上了⾼⾼的沙丘。

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

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狼不见了。

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

那是我平⽣见过的跑得最快的⼀只狼,不知它从哪⼉来的那么⼤的⼒⽓,像贴着地⽪的⼀⽀⿊箭。

追到太阳下⼭,才将它击毙,累得我⼏乎吐了⾎。

” ⑻“我把狼⽪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

2018年山东省德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

2018年山东省德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

德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踉跄..(lǐn)..(liàng qiàng)洗濯.(zhuó) 愧怍.(zuò) 水波粼粼B.倔强..(xīngsōng)..(jué jiàng) 炽.痛(chì) 骈.进(pián) 睡眼惺忪C.嶙峋..(línxún) 喑.哑(yīn ) 滑稽.(jī) 龙吟凤哕.(huì)D.悄怆..(kuí)..(xīsū) 攲.斜 (qī) 众目睽睽..(qiǎochuàng) 窸窣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头晕目眩长途跋涉打牙祭来势汹汹B.荒草萋萋惟妙惟肖笑吟吟五彩斑斓C.锋芒毕露眼花缭乱秫秸秆人情练达D.穷愁潦倒左右逢缘城隍庙翻来覆去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莫言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C.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4.下面句子成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这件事, B[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C是一个极好的值得反省的D<事件>。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平谷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平谷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平谷区2018年中考统一练习(一)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四月初,某学校组织初三学生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了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 活动前,一位同学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下面一段文字。

认真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孔庙前院大成门东西两侧,在古树浓荫掩映下,静静地【甲】着198 块进士题名碑。

这些石碑形态(gè)异:或微微倾.斜,或高高耸立;或透雕盘龙,或素朴无纹;或精美华贵,或大方简洁。

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三代51624 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还记录国家、社会, 尤其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历史情况。

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科举制度使这51624人得以题名在碑石之上;反过来,这51624 名进士也(zhāng )显了科举制度、【乙】了科举制度。

石碑因文字而留存,文字因人物而生动。

进士题名碑因51624 名进士而闻名天下,它如一枚活化石,静默在孔庙里,向人们讲述历史。

行走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一个个名字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一一回放。

一个人、一则故事、一段历史,回眸时不免让人发出无限感慨……(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A.倾.斜(qīng)形态个异章显B.倾.斜(qǐng)形态个异彰显C.倾.斜(qīng)形态各异彰显D.倾.斜(qǐng)形态各异章显(2)根据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A.屹立 B.矗立)【乙】_______(A.延续 B.延伸)(3)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活化石”一词的意思。

______(4)该同学认为选文结尾应写出“慨叹”的内容,根据相关内容,你认为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答案】(1). C(2). B(3). A(4). ①讲述科举考试及相关情况②讲述进士们的相关信息(5).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答案)

(每小题 1 分,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为止。)
3. 3 D ABC 均是敬辞,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4. 3 C( 搭配不当,“三艘军舰” 不能和“进行登舰检查等活动”搭配。)
5. 4 示例:(1)凭借青春,你可以开辟出一方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
(2)拥有青春,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力量。
二 46
(一) 10
6.
3 (1)取名,命名 (2)昏暗 (3)背
7. 4 (1)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8.
3 B(“颓然乎其间”表现出的是太守的醉态可掬,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
(二) 9
9. 3 D(离开)【A(告诉/明白)B(佩服/穿戴)C(降临/周到)】
一 24
1. 10 (本题共 5 小题,每句 1 分,每句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该句分为止)
(1) 1 力尽不知热
(2) 1 一鼓作气
(3)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 4 (1)崎岖 (2)狼藉 (3)喜出望外 (4)豁然贯通
那人典当的四五件衣物拿出来,指着棉衣说:“这是御寒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说:“这你也拿
去为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是急用,可先留下来。”那人得了二件衣服,一声不哼地走了。然而,
当天夜里,这人却死在了别人家里,双方为此打官司有一年。原来,此人因负债过多,事先已服毒,
知道尤翁有钱,想讹诈,没达目的,就转移到别人家了。有人问尤翁:“你怎么能预先知道此事而
启迪。比如鲁迅的文章大都很晦涩难懂,但仔细研读却能让我们收 获颇多,他的《朝花

辽宁省营口市2018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辽宁省营口市2018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2018年营口市中考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禅.让(shàn)濒.临(bīn)主宰.(zǎi)引颈受戮.(lù)B.稽.查(jī)气氛.(fēn)虬.枝(qiú)鳞次栉.比(jiã)C.诉讼.(sòng)粘.贴(nián)秀颀.(qí)丰姿绰.约(chuò)D.琢.磨(zuó)摄.影(shâ)婆娑.(suō)并行不悖.(b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膜拜迂腐一瞬间五彩斑斓B. 释然规距颤巍巍礼贤下士C. 涂鸦花蕾金銮殿融绘贯通D. 褒扬履行水墨画披星带月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的过程。

A. 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 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 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 D.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

_____,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2018年山东临沂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及答案解析

2018年山东临沂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四) 语文试题(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2分)  A.酝酿.(niàng) 确凿.(záo) 迸.射(bèng) 周道如砥.(dǐ) B.阴霾.(mái) 家醅.(pēi) 真谛.(dì) 强聒.不舍(guō) C.瓦砾.(lì) 拮.据(jié) 蓬蒿.(hāo) 千山万壑.(hè) D.栖.息(qī) 翩.然(piān) 喧.嚷(xuān) 气吞斗.牛(dòu) 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 )(2分) A.威慑 屏障 襁褓 变幻多姿 B.喑哑 溺爱 慰藉 粗制滥造 C.栈桥 倒坍 陨落 芳草凄凄 D.凋零 亵渎 惬意 通宵达旦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2个)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 ,他们因为不同的 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 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

  A.不胜枚举 理由 传播 高尚 B.比肩接踵 理由 播撒 伟大 C.不胜枚举 缘由 播撒 高尚 D.比肩接踵 缘由 传播 伟大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

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元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 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 傲岸的节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南京市建邺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建邺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 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调研九年级语文学科一(26 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6)题还需填写出作者。

(10分)(1)岂不罹凝寒,!(刘桢《赠从弟》)(2)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7)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自然山水常以其千姿百态的美平息人们热衷功名利禄的心,正如吴均所说:“,。

”(用《与朱元思书》中的句子回答)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色。

“戏曲四行当”指生、旦、净、丑。

B.《关雎》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四书”之一,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女娲造人》中的女娲在中国神话中是造人补天、福佑社稷的神,社稷分别指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

D.“香菱学诗”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故事。

故事中黛玉提到诗“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这里“对子”也叫“对联”,它讲究结构相应、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4 分)圣人师万物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清晨滚着金边的红云,是美的。

午后飘着yōn g()懒的白云,是美的。

黄昏燃烧炽.()烈的晚霞,是美的。

有时散得干净的天空,也是美的。

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节选自林清玄《云散》)【材料二】冬天行将退尽春寒嫩生生料峭而滋润漾起离合纷纷的记忆如果骤.()尔明暖鸟雀疏狂飞鸣必定会吝悔似的剧转阴mái()甚或雨雪霏霏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节选自木心《魏玛早春》,有删改)4.给材料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含解析)

基础知识专题试卷1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诗经》和《木兰诗》都是古代民歌,作者不详。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C.《风筝》和《故乡》都是近代教育家鲁迅的散文。

D.《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苏联诗人苏霍姆林斯基。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

余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① ( A pàn B bàn)。

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② (A灸B 炙)人口的《乡愁》。

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

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甲 (刻骨铭心B入木三分)的思念。

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

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乙 (A苍凉B凄凉)与顽强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①处A②处B(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处A乙处A(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

修改句:很多读者对余光中赞赏有加。

试卷2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马说》的作者韩愈,字子厚,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C.《威尼斯商人》是意大利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会讽刺性的悲剧。

D.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已》《朝花夕拾》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8分)“铁观音”一直甲 (A.饱受B.备受)大家欢迎,对于行业中高手来说jiàn( )别茶叶的优劣( )很容易,而对外行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 )、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DA.手机变得卡顿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不关机,手机便在不断地运行过程当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深度垃圾文件,我们通过普通的清理方法很难将其清理干净。

B.重启可以深层次的清除系统程序数据以及系统垃圾,因此在彻底性上还是略胜一筹。

C.一周左右的时间关闭一次,或者超强度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后进行关闭,或许才是手机最适合的频率。

D.经常性关机会对手机造成更大的负荷,例如执行开关机需要相当大的耗电量,以及需要重新载入和读取等步骤。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阐明的是手机长期不关机所带来的危害。

B.第⑥段开头加点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指的是“手机长期不关手机会引起APP闪退,不能正常打开或运行等问题”。

C.选文第⑥段是一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本文是递进式结构。

D.第⑧段划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重启比关机所用时间和耗电量小。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特点的一句是()A.而更有甚者,我们会直接在床头边进行手机充电,一宿的时间往往..造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B.适当..的关机给手机带来的片刻“休息”,或许也正是手机“健康”恢复的一个重要的过程,能够让手机伴随我们更久的时间。

C.对手机的“健康”来说,重启并没有深层次的清除系统程序数据,以及系统垃圾,因此在彻底性上还是略逊一筹,只不过是以最快速的方法“治疗”一些表面的疼痛..。

D.专业人士建议,一周左右的时间关闭一次,或者超强度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后进行关闭,或许..才是手机最适合的频率。

第Ⅱ卷(100分)三、(共16分)11、默写填空。

(8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3),。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关雎》)(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6)杨炯的《从军行》一诗中,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戍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12、诗歌赏析(4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表达的情感。

答:(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因惋惜、同情李白的境况,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是作者感情激荡变化的表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C.“冰塞川”和“雪满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在仕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D.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13、请你参加“研学旅行——行走的课堂”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是以旅行的方式求知、治学。

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实践理想;司马迁也曾游历天下,终成“史家之绝唱”。

“游学”是圣贤思想的形成和传播之路。

(1)阅读右面图表,说说近三年研学旅行活动呈现出哪些特点。

(不得出现数字)(2分)答:(2)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可部分同学认为,这仅仅是一次旅游,怕耽误学习不愿参加。

你将如何劝说他们呢?(2分)答:四、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13分)回忆小时候拜月李汉荣①天刚擦黑,爹就和娘一起从堂屋供桌前搬出小方桌和小凳子,放在我们家院子的正中,把一盘大枣、一盘月饼放在小方桌上,然后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朝着月亮的方向坐下来。

②我也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坐在爹的旁边。

我问爹:月亮今晚出不出来?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月亮,月亮爷爷正在往我们这里走呢。

③我就安静地坐着,不说话,眼睛瞅着桌子上让月亮吃的东西。

④爹说:别馋,这是为月亮爷爷准备的,它过一会儿来看我们。

⑤我问:月亮是我们家的亲戚吗?爹说:是。

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

正说着,院子前面的屋顶就白花花亮了,隔壁三娘家的山墙也白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

是月亮出来了。

圆圆的,已挂在前面的皂角树上。

⑥爹抬起头,望了一会儿月亮,他脸上的表情很安静,很远,淡淡地,又罩着一层喜悦。

⑦我看一眼爹,又看一眼月亮。

觉得他们的脸很相似,月亮是天上的一张不会老去的脸。

⑧爹站起来,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磕了三个头。

⑨爹的动作恭恭敬敬,爹的表情恭恭敬敬。

⑩我学着爹的样子,也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磕了三个头。

○11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

然后就把一部分月饼、红枣撒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12爹又给我了一捧掰碎的月饼和红枣,让我在有月亮的地方都撒一些。

○13我把月饼和红枣撒在屋后的溪水里,溪水里有一轮月亮;撒在大门外的池塘里,池塘里有一轮月亮;正准备撒进村头的井里,井里也有一轮月亮等着。

赶来挑水的杨自明叔叔说井里的月亮只喝水不吃东西,吃了别的东西会吃坏月亮的肚子,井水就不好了。

○14我回到我们家的院子,看见爹还在静静地望着月亮出神。

○15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

他对着我和娘说:今晚月亮好,天气好,月亮领了我们的心意,会照看和保佑我们有好年成,好身体,好心情。

○16我问:每一家都拜月吗?每一个人都拜月吗?○17爹说:天下人都拜月,古往今来的人都拜月,月亮领了人们的心意,才保养得白白胖胖,然后保佑天下人安康。

○18后来,我就趴在爹的膝盖上睡着了。

○19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在院子里、池塘里、溪水里寻找昨天晚上撒给月亮的礼物,都不见了。

○20我问爹: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爹说:是月亮爷爷吃了。

○21我问娘: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娘说:是院子里的鸡吃了,狗吃了,鸟吃了,虫吃了,是池塘里的鱼吃了,是溪水里的鹅吃了。

○22爹看了一眼娘,拍拍我的脑袋说:那是月亮爷爷让给它们吃的,月亮照着的地方,月亮都要照料那里的花花草草虫虫鸟鸟,不让它们饿着。

○23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

直到此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然明白:○24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25他尊敬月亮,他虔诚地拜谢这位天上的亲戚,就在他拜月的时候,他不仅让自己过了一个节日,他也让水里的鱼,树上的鸟,门前的狗,地上的鸡,甚至那些看不见的虫虫蚂蚁都过了一个节日。

○26那个夜晚的节日,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情,多么神秘,多么有意思……14、文中说:“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

”父亲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概括回答。

(3分)答:15、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6分)①院子前面的屋顶就白花花亮了,隔壁三娘家的山墙也白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

答:②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

答:16、文章第○21段写“我”和娘的一段对话有什么作用?(2分)答:17、如何理解爹说的“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这句话?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9分)“宁作我”方能成我陈大昊①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

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②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

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③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

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惰;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

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

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④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

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这些人自然容易走上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⑤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

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⑥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

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

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26日 04 版有改动)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19、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答:20、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2分)答:21、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答:(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

(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①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②乎?人君当神器③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