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铸铜墙 军警兵民护边防
国防元素建筑设计理念

国防元素建筑设计理念国防元素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设计,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该设计理念将国防概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将建筑视为一个具有防御性质的实体,旨在保护居住者和财产的安全。
首先,在国防元素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的耐久性和抗破坏能力。
使用结构坚固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金属等,以提供更强的抗震、抗风、抗爆炸能力。
建筑的外墙和窗户也应选择能够抵御攻击和打击的材料,如防爆玻璃、防火材料等。
此外,建筑的结构应设计为坚固的框架结构,以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抗破坏能力。
其次,在国防元素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的安全感和保护性。
建筑的进出口、窗户和门等出入口应设置安全检查点和控制设备,如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系统等,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出建筑。
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应根据安全考虑进行规划,如安全疏散通道、防护隔离区等设计,以提供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
此外,在国防元素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的隐蔽性和伪装性。
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融入周围环境,采用对称、简洁、低调的风格,以减少建筑在视觉上的突出性。
同时,可以采用伪装措施,如采用与周围建筑物相似的外观、植被覆盖等,以增加建筑的隐蔽性,并减少敌人发现和攻击的几率。
最后,在国防元素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的多功能性和自给自足性。
建筑应设计为灵活多变的空间,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和应对不同情况。
例如,建筑可以设计为可以隔离、组合或扩展的模块化结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场景。
此外,建筑还应考虑自给自足的能源和水资源,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等,以保障建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主运作能力。
综上所述,国防元素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设计,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这种设计理念融入了国防概念,通过强调建筑的耐久性、抗破坏能力、安全感、保护性、隐蔽性、伪装性、多功能性和自给自足性,以求在不同情况下提供最佳的保护和安全保障。
戍边文化建设方案

戍边文化建设方案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而戍边地区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维护国家边境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外界环境的复杂性,戍边地区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加强戍边地区的文化建设,本文提出了一份戍边文化建设方案,旨在加强文化意识,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戍边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2. 增强文化意识戍边地区的居民应当加强对自己所属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舞蹈比赛、民族乐器演奏会等,以提高居民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举办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居民讲解自己文化的起源、传承和特点,以增加居民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创建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在线平台,供戍边地区的居民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交流经验,从而增加居民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传承传统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承戍边地区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传统文化保护机构: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相关资料,保护和传承民俗、习惯等传统文化。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戍边地区的学校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组织传统文化展览: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示戍边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促进创新与发展戍边地区的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鼓励文化创新: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提供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创新实践,推动戍边地区的文化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与戍边地区文化相关的产业,如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业等,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戍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引进新技术: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技术,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传统文化、利用互联网推广戍边地区的特色文化等。
保护海防遗产的背景介绍 -回复

保护海防遗产的背景介绍-回复为什么需要保护海防遗产?海防遗产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
保护海防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 保护历史记忆海防遗产是中国古代国家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关于海防防御的丰富经验和智慧。
海防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通过保护和传承,可以让后人了解和认识海防防御的历史背景、目的和方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2. 保护文化遗产海防遗产融合了建筑、城市规划、陆地军事工事和海防工事等多个方面的工艺和技术传承。
这些古建筑和工事不仅具有优秀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南京明城墙、广州海珠城墙、顺济楼等是融入中国传统园林与城市规划的杰出代表,而山东威海卫国防城、福建晋江宁波楼等则是体现了我国古代海防工事建筑所具有的固若金汤的军事精神。
保护海防遗产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丰富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海防遗产地多以海滨城市为背景,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价值。
通过保护和开发利用海防遗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相关行业和就业机会的增长。
同时,合理规划和发展海防遗产旅游,可以推动当地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如何保护海防遗产?1. 加强立法和政策保护加强海防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完善海防遗产保护的制度和机制。
建立海防遗产的权属管理体系,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和管理机构,加强对海防遗产的认定、保护和管理。
2. 强化保护意识和教育加强对海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的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海防遗产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开展海防遗产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加强保护技术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保护技术体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海防遗产的保护工作,如三维扫描技术、数字化保护技术等。
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挥边防部队文化建设作用

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挥边防部队文化建设作用
龚建平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边防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具有特有的作用功能,这是边防文化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之所在,我军既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又有许多反映时代特征、富有阳刚之气的军营文化资源。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龚建平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松北旅游文化品牌
2.充分挖掘丝路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新疆文化产业
3.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
4.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功能——革命文化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路径
5.山东平阴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谋划全域旅游通过融合发展寻突破——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保委赴平阴县考察调研侧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防法宣传条幅

国防法宣传条幅国防法宣传条幅国防法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法律,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战略意义。
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提高国家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了国防法宣传活动。
下面是一幅国防法宣传条幅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国防法的重视和关注。
一、背景设计条幅的背景选用鲜明的国旗色,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情怀。
在背景上绘制一片蓝天白云的和谐景象,代表和平安宁的国家环境。
二、主题元素设计1.国徽条幅顶部设计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尊严,以突出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军队士兵形象在条幅的中部设计一幅军队士兵的形象,英勇威武的形象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士兵手持国旗,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不移的守护,也提醒人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国防法宣传标语在条幅的中心位置,设计一个醒目的宣传标语:“国防法保家卫国,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守护者。
”这个标语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国防法的意义和每个公民对国家安全的责任。
标语字体要选用醒目、清晰的字形,以便于人们远远就能看清楚。
4.人民群众形象在条幅的下部设计一群快乐、团结的人民群众形象,代表广大民众的力量和参与。
这些人民群众形象可以包括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以体现国防法普及到每个人、每个角落的精神。
三、文案设计1.国防法的意义在条幅上部设计一段简洁的文字,介绍国防法的意义和目的,强调国防法是保家卫国的重要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要保障。
文字内容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
2.国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在条幅中部设计一段文字,阐述国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包括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等内容。
文字要有概括性和条理性,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
3.每个人是国家的守护者在条幅下部设计一段文字,强调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守护者,每个人都应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防义务。
文字内容要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国防,提升国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国家安全建设。
国庆阅兵墙板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国庆阅兵墙板设计方案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旨在展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风貌。
设计风格追求简洁、大气、庄重,充分展现我国军队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
二、设计元素1. 国旗元素:墙板设计中融入国旗图案,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展现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2. 建筑元素:选取我国著名建筑作为设计元素,如长城、故宫、天安门等,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3. 科技元素: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如高铁、航天、5G等,展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4. 军事元素:突出军事特色,展示我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如军徽、坦克、导弹等。
5. 人民元素:展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如笑脸、家庭、节日等,彰显我国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三、设计方案1. 墙板布局:将墙板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展示国旗、建筑、科技、军事、人民等元素。
2. 上部设计:以国旗为主,配以建筑元素,如长城、故宫等,寓意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 中部设计:展示科技元素,如高铁、航天、5G等,展现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4. 下部设计:突出军事元素,如军徽、坦克、导弹等,彰显我国军队的强大实力。
5. 墙板色彩:采用红色、黄色、金色等暖色调,寓意喜庆、热烈、繁荣。
6. 墙板材质:选用高品质、环保、耐候性强的材料,如不锈钢、铝板等,确保墙板长期稳定。
四、设计亮点1. 立体感:墙板采用多层次设计,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增强视觉效果。
2. 融合性:将不同元素巧妙融合,展现我国多元文化、丰富内涵。
3. 艺术性: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使墙板具有艺术价值,提升阅兵仪式的观赏性。
4. 实用性:墙板设计兼顾实用与美观,便于安装和维护。
五、总结国庆阅兵墙板设计方案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通过融入国旗、建筑、科技、军事、人民等元素,展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风貌。
该设计方案具有立体感、融合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将为国庆阅兵仪式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刘太祥2013-02-28 09:27:09 来源:《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5期内容提要:秦汉重视加强北部边防建设,一是边防军队力量建设,派重兵驻防北边,主要有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和民族兵等,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边防军事力量;二是边防的军事设施建设,大规模修筑边塞防御工程,建城筑堡,修障造燧,开拓道路,修筑的垣墙、城障、亭燧、烽台、关隘、军用道路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信、隐藏等综合功能,奠定了御敌、反击的坚实基础;三是边防经济建设,实施移民实边、积粟输边、军队屯边的移民屯垦政策,增强边防经济实力;四是边防防御能力建设,配置精良的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采用激励政策,用人以能,考核以绩,晋升以功,对违法失职的边防军追究责任,充分调动边防军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加强军事训练,发展骑兵部队,提高军队技术水平,建设精锐之师、无敌之师;五是边防和谐社会建设,对少数民族一方面施以缔约媾和、赏赐怀柔等恩德,另一方面武力征讨,施加威力,示以惩罚,还加强对待少数民族的防御,有备无患。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章立制,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保障了北部边防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增强了边防军事力量,提高了边防军的防御能力,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确保了边防的安全,巩固与维护了中原内腹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北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
关键词:秦汉边防重兵设防建城筑堡移民屯垦精器锐卒恩威并用作者简介:刘太祥(1959-),河南省方城县人,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编审,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秦汉的边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边固防、抵御外敌入侵和确保边防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北部边防是秦汉北部的重要门户和边防建设的重点。
这里说的“北部”指中国西北面、北面、东北面,“边防”指西自敦煌东至辽东沿长城一线之内外的边疆地区的安全防务,涉及北边22郡[1]。
心系国防 从我做起_初中作文

心系国防从我做起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
全民国防教育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尚的尊严和荣耀。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家的“国”字的繁体字中的“戈”,代表着兵器,从而说明一个国家,兵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古代,国防是很重要,最弱的莫过于宋朝了。
在宋朝,宰相“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的兵权,又陆续解除地方官吏的权利;更是以文代武,防止武将的专权。
渐渐,宋朝就不再强大。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打响了。
这里的竹山公园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鸦片战争,是中华儿女抗击外敌的古战场。
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对定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走进竹山门,登上竹山公园的顶峰,我曾经看过一个短片,我们的同胞们为什么会变成一片狼藉,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一些爱国人士又怎会牺牲,那是因为英国侵略者的残忍、残酷!登上葛云飞将军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炮台,炮台面对海,背后是一座座高山。
站在炮台上,定海大多收入眼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坐落在定海的角落;一艘艘船只整齐的停在海上;一条条马路也是那么的平坦、宽阔、整洁。
下上后参观1 / 3了那些英雄人士的墓地,那些墓碑上有着各级领导对他们的题词。
他们面对强敌殊死抗争,为国捐躯,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壮歌。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019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中国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公里,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多两(不含利息)。
中国,在这个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居然找不到一个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
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中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位一体铸铜墙军警兵民护边防
记者关超通讯员刘峰报道
【导语】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哈萨克斯坦国的边境线上,常年活跃着一支由当地军、警、兵、民组成的护边队伍,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冰霜雪雨,都从未阻止过他们前进的脚步。
他们犹如一堵铁壁铜墙,时刻守护着祖国的疆土,捍卫着人民的安宁。
【正文】5月14日这天,这支护边队伍又像往常一样沿着崎岖的边境巡逻线出发了。
一路上,大家的思想始终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每个人的眼睛就像猎鹰一样不放过沿途的任何蛛丝马迹。
在行进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近古稀的哈萨克族护边员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马那甫,今年已有68岁高龄,从1988年到现在,他已经在边境线上整整巡逻了25个年头,几乎把自己的半辈子都献给了护边事业。
【同期声】护边员马那甫:(男哈译汉)“我在这里巡边观察一些放牧的牧民,现在已经20多年了,如果一发生情况,我们会立即报告边防派出所,保障边境安全”。
【正文】由于察布查尔毗邻哈萨克斯坦国,长期以来,这个县始终把边境巡逻和人畜管控工作当做大事来抓,平时除了动用居住在边境地区的护边员开展日常的巡查外,每月还定期抽调由边防部队军人、边防派出所干警、地方武装民兵和义务护边员组成清山队伍,对边境沿线进行大范围的清查摸排,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同期】琼博拉边防派出所所长丁齐:(男汉语)“我们这次青山的主要任务是,对底边农牧民,牧民进行这个边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对边境一线非法采挖人员进行劝阻和教育,第三个方面主要是,这个边境管段中还有哪一些疏落的环节,进一步的摸排清楚,做好边控工作。
”
【正文】正是因为有这支护边队伍常年的严密坚守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才从根本上消除边境地区的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