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和材料的建筑。

在绿色建筑中,节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在许多地区还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采用节水技术可以不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

一般来说,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收集和利用:在建筑中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马桶、浇灌植物等用途,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建筑的水资源消耗。

2.高效节水设施:在绿色建筑中,通常会采用节水花洒、双冲马桶、高效洗衣机等节水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用水量,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3.灌溉系统:对于绿色建筑中的绿化区域,采用高效的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浪费,确保植物能够得到足够的水分,同时节约水资源。

4.回收水利用系统:在绿色建筑中,通常会采用回收水利用系统,将废水通过处理再利用在建筑的非饮用水系统中,例如用于灌溉、冲厕所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5.水资源监测系统:绿色建筑中通常会安装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用水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以确保建筑的用水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节水技术也在绿色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通过改善建筑的排水系统、使用低流量厕所、安装节水龙头等措施来减少用水量。

同时,绿色建筑的设计中也会考虑建筑的定位和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水资源,比如通过合理设计屋顶和地面的坡度,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等。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涉及到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方面,它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还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技术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设计。

在这一背景下,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了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议题。

雨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还可以在绿色建筑中起到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雨水的收集利用和绿色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雨水收集与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雨水的收集利用1. 雨水的特点雨水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和软度。

相比地下水和自来水,雨水更适合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植物浇灌、洗涤和冲洗等。

雨水资源的丰富和分布广泛也为其收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雨水的收集方式雨水的收集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面、台地和地面沟槽等进行收集。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借助建筑物的屋面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集中收集、储存和利用。

透水铺装和植草沟槽等措施也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和渗透。

雨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冲洗车辆、消防用水等。

雨水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对于一些富有创意的设计者来说,雨水还可以被用于景观水体的充填和景观效果的打造。

二、绿色建筑设计1.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自然资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的一种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浪费。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包括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建筑使用效率和舒适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健康等。

节约水资源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3. 雨水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雨水不仅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和冲洗,还可以通过处理被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

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和污水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两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雨水的收集利用和绿色建筑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篇文章将分析探讨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关系。

雨水的收集利用可以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和改造来实现。

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壁上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起来。

然后,通过净化和处理,可以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洗衣、冲厕等非饮用水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雨水的收集利用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通过将雨水储存起来并加以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雨水的收集利用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当地居民提供常年可持续的水源。

雨水的收集利用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和水泥化,城市的温度不断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雨水的收集利用可以通过蓄水和蒸发散热的作用,降低城市的温度,并改善城市的环境舒适度。

雨水的收集还有助于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净化空气质量。

与雨水的收集利用相辅相成的是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可持续性的建筑理念,旨在降低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备配置,可以使建筑物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将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可以推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例如利用先进的过滤和净化设备来提高雨水质量。

政策支持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措施,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和雨水收集利用的普及和推广。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绿色建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雨水收集利用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为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那么,绿色建筑究竟是如何实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雨水收集利用的基本原理。

雨水收集利用就是将建筑物屋顶、地面等区域产生的雨水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方法进行收集、储存,并经过处理后用于非饮用用途,如灌溉、冲厕、洗车等。

在绿色建筑中,实现雨水收集的第一步是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区域。

建筑物的屋顶通常是雨水收集的主要区域。

设计合适的屋顶坡度和排水系统,能够确保雨水快速、有效地流向收集设施。

此外,建筑物周边的地面,如停车场、人行道等,也可以通过采用透水铺装材料,让雨水渗透到地下的收集管道中。

收集到的雨水需要有一个储存的地方。

常见的雨水储存设施包括地下蓄水池、水箱等。

地下蓄水池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雨水收集量进行设计,具有不占用地表面积、储存容量大等优点。

水箱则相对灵活,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其他合适的位置。

为了保证收集到的雨水能够安全、有效地被利用,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雨水在收集过程中可能会携带杂质、污染物等,因此需要经过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步骤。

过滤可以去除雨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沉淀能够使较重的污染物沉淀到水底,消毒则可以杀灭雨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使用安全。

处理后的雨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道和设备输送到需要用水的地方。

比如,用于建筑物周边的绿化灌溉,可以通过喷头或滴灌系统进行;用于冲厕,可以直接连接到马桶的水箱;用于洗车,可以设置专门的洗车设备。

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技术和实际应用的问题。

例如,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用水需求,合理计算雨水收集量和储存容量,避免出现收集不足或储存过剩的情况。

同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清理收集设施、处理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分析

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分析

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成果显著,现代化建筑在城乡规划中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绿色建筑的发展形势一片良好。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建筑行业高耗能、低效益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雨水回收与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还可以实现生态平衡,促使建筑物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本文将首先分析雨水回收与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现状,然后综合分析绿色建筑中雨水回收与利用的优势,最后总结雨水回收与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要点。

标签:绿色建筑,雨水回收与利用技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继续解决的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部硬化路面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雨水回收与利用的难度也逐渐提升。

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重视雨水回收与利用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生活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是符合绿色建筑建设要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

应用该项技术的绿色建筑数量及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大,应用效果比较显著,代表性的建筑主要有合肥创新国际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等。

绿色建筑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社会资源而出现的,该类建筑具备较强的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地域性能等。

在建筑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将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等理念和材料物资有机的融入到建筑物之中,进而高效降低建筑施工活动对能源的耗用量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而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正是绿色建筑缓解城市用水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意义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直接增加城市供水量、降低城市市政供水压力和缓解紧张的城市供水矛盾。

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1.雨水收集 1.1.雨水水质特点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

初期雨水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其他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

雨水悬浮物、COD氨氮、总P 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COD 趋于稳定,水质较好。

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应考虑舍弃初期雨水径流,以减少对处理设施的影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即可以达到此目的。

屋顶的雨水消除初期径流后,可以使用;人行道的雨水可以直接流入道旁绿地;机动车道的雨水经过处理方可使用。

1.2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和污染较轻的 路面雨水等。

屋面雨水收集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收集系统 和内收集系统,外收集系统由檐沟、收集管、水落管、连接管组成;内收集系统是屋面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有雨水管道的系统。

1.3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2. 中水处理和回用 2.1建筑中水回用的定义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于图 1和图2.I 地I I 屋商] 1 11水I 綽化K| I 陵比辅装IIa —■話冶电圜電:砖姦建筑中水回用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同时,随着世界各地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也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雨水的收集利用是指将降雨过程中的雨水通过集水系统收集,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洗车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更加复杂的处理系统可以将雨水处理后作为饮用水。

与传统的城市供水系统相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环保、节能、经济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绿化、雨水治理等领域。

同时,雨水的收集利用也可以通过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利用可以通过设置雨水花园、绿化屋顶、雨水收集池等措施来实现。

其中,绿化屋顶是指在建筑顶部设置一层绿色植被,用于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室内温度、改善空气质量等效果。

雨水收集池是指将建筑排放出的雨水收集到一个特定的池中,经过处理后用于非饮用用途。

雨水花园是指通过设置花坛、沟渠等,将降雨过程中的雨水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收集起来,减少雨水径流,同时美化建筑环境。

一、节约水资源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可以将自然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减轻城市供水压力。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通过设置绿化屋顶、雨水收集池等措施,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二、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避免城市内涝等问题,进而改善城市环境。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通过设置雨水花园、绿化屋顶等措施,可以美化建筑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减少生态破坏总之,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生态破坏等诸多好处。

为了应对水资源的短缺和环保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将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进一步结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范文

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范文

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范文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提高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水资源是绿色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水资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自然水环境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的范文,以供参考:一、雨水收集利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露台等建筑表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化等非饮用水需要。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减少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同时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二、灰水回收利用。

在绿色建筑中,可以设置灰水回收系统,将洗手间、浴室、厨房等产生的灰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用于冲洗厕所、浇灌植物等非饮用水需要。

通过灰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清洁用水的需求,降低建筑的总用水量。

三、节水设施应用。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选用节水型卫浴设施,如低流量马桶、节水淋浴头等,以减少建筑内部的用水量。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感应式水龙头,减少人为浪费水资源的可能性。

四、绿化景观设计。

在建筑周边的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合理设计植被覆盖面积和灌溉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

五、水资源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监测用水量、定期检查水管漏损、加强员工的节水意识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建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灰水回收利用、节水设施应用、绿化景观设计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水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景补水
绿化
30
301010Fra bibliotek车辆冲洗 30 5
(单位:mg/L) 冲厕 30 10
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6)合理设计雨水收集量,利用雨水作为绿
化、景观、洗车等的水源。 就以上提到的控制要求,涉及雨水回收利用的
有3项,笔者就雨水回收利用进行重点介绍。
2 系统选择
控制项中规定非传统水源包括雨水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回收利用。结合该建筑使用性 质,餐饮类公共建筑的用水比较单一,约90%以上 的污废水由厨房产生,冲厕用水、洗手用水仅占 10%,且水质复杂,故可不考虑中水回收利用。
Keywords:green buildings; rainwater recycling utilization; PPR module pool
1 工程概况
华蓝奕园位于南宁市月湾路与云 景路交汇处,建筑面积1.2万m2,绿 化面积4200m2,屋面面积2000m2; 地上6层,地下1层,餐饮业与娱乐 业相结合,地下1层为服务用房及车 库,1~4层为餐饮业及相关配套设 施,5层为办公楼,6层为棋苑。
屋面雨水的弃流采用分段弃流,每个弃流井可 弃流200m2~300m2收集面积的雨水,弃流井内置 LQL-200A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弃流后的雨水进 入市政雨水管网,中、后期的洁净雨水进入雨水回 收管网,汇至PPR模块组合水池,储存待用。
5 雨水回收计算
统计南宁市52年的降雨数据,得到南宁市年 均降雨量1310.5mm,年均降雨次数为151.1次, 其中2mm以上的降雨,降雨量占总降雨的比例为 96.2%。该项目的屋面收集面积2000m2,综合雨量 径流系数取0.9。
[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4):48~51.
[5]谭奕,蒋旻,田钢柱.世博文化中心屋面雨水收集利用介 绍[J].给水排水,2010(10):91~94.
[作者简介] 陈顺霞,工程师,现任职于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陈永青,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职于广西华蓝设计(集 团)有限公司。
7 雨水回收利用
该项目雨水回收利用主要用于景观绿化喷灌 浇洒。通过设于PPR模块组合水池内的供水泵加压 供水供至绿化景观处,借助喷灌喷头对绿化进行喷 洒。经组合水池内滤料过滤后的水可直接满足喷头 的使用要求。绿化内的喷头采用地埋式喷头,喷射 仰角可以调节,按所需的角度进行喷洒。
8 结语
绿色建筑中的雨水回收利用越来越被人们重
图1 雨水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图
2011.1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65
issertation 论文
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可满足以上用水水质要求。
4 工艺流程
屋面雨水通过屋面雨水斗和管道系统进行收集 后经过初期弃流进入PPR模块组合水池进行储存, 经雨水过滤器过滤后对景观绿化进行喷灌浇洒。其 工艺流程图见图1。
Abstract:By project ca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rainwater recycling utilization in green buildings by water source selection, water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design and design calculation.
该项目为广西华蓝设计(集团) 有限公司自建项目,鉴于绿色建筑的 趋势,要求该项目验收需达到绿色建 筑设计二星级认证和绿色建筑评价标 识二星级认证的标准。绿色建筑等级 项数如表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绿 色公共建筑中关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一般项共6项,达到二星级标准需选 用控制项5项,一般项4项。结合该项 目绿色建筑的总体规划,就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方面提出了如下要求:
C 66 广西城镇建设 onstruction
图2 PPR储水池平面图
绿色建筑
图3 PPR储水池剖面图
视,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刚刚起步,缺少经 验,需开展进一步的技术探讨。设计合理的雨水回 收利用系统在满足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可增加建筑 的使用亮点,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3]GB 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4]宁静,李田.上海市降雨特性统计与雨水存储池容积计算
6 PPR模块组合水池
该模块材质采用聚丙烯塑料,与混凝土材质相 比有组装简便、不易滋生青苔、施工方便等特点。 该模块组装成一个地下水池,预留有人孔等辅助配 套设备,同时可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的需要包裹防 渗不透水或入渗透水的两种土工布,作成贮水型和 渗透型的两种不同类型。该模块内设置有供水泵和 污泥泵,以便于模块的反冲洗等。见图2、图3。
(1)制定水系统规划与非传统 水源的利用(雨水回收利用);
(2)采取管道涂衬、管内衬软 管、管内套管道等以及选用性能高的 阀门、零泄漏阀门等措施避免管道渗 漏;
(3)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 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
(4)按照使用用途分功能、使 用单元和水平衡测试标准要求设置水 表;
(5)绿化灌溉鼓励采用喷灌、
[收稿日期] 2010-11-28
2011.1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67
issertation 论文
On Rainwater Recycling Utilization in Green Buildings
浅谈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
□ 陈顺霞 陈永青 — Chen Shunxia Chen Yongqing
C 64 广西城镇建设 onstruction
[摘 要]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统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计算, 以供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雨水回收利用;PPR模块组合水池 [文章编号] 1672-7045(2011)01-0064-04 [中图分类号] TU991.41 [文献标识码] B
南宁市属于富水地区,可优先考虑雨水回收利 用。雨水回收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
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 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3 水质要求
该项目主要考虑收集屋面的雨水。屋面初期 雨水水质一般为CODcr600mg/L~800mg/L, SS700mg/L~10000mg/L,由于初期降雨水质差, 与回水水质的要求差距较大,处理困难,处理成本 很高,故初期考虑不收集雨水,该部分雨水进行弃 流至市政雨水管网。初期雨水弃流后收集较干净 的中、后期雨水,雨水在经过初期弃流后的水质为 CODcr70mg/L~100mg/L,SS20mg/L~40mg/L。 雨水回收主要用于绿化、景观水池补水,补水水质 要求见表2。雨水在经过储水模块内滤料过滤后即可
绿色建筑
等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
3
4
5
表1 绿色公共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
节能与 能源利用
4
一般选项(共43项)
节水与 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 材料资源利用
3
5
室内环境 质量
3
6
4
6
4
8
5
7
5
运营 管理
4
5
6
优选项
6 10
项目指标 CODcr≤
SS≤
循环补水 30 5
表2 各种用水水质标准
年均可直接利用雨水量: Q1=2000×1.3105×0.9=2358.9m3 南宁24小时降雨量为39.2mm,按设计规范要 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mm~3mm径流厚 度。该设计取2mm,即屋面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 37.2mm。 一次降雨可直接收集屋面雨水:
Q1=2000×0.9×0.0372=66.96m3 每天浇洒绿地用水量: Q=4200×0.004=16.8m3 浇洒周期按4天考虑,故该方案在奕园内设置 1座雨水收集池,收集屋面雨水,可供回用水量为 66.96m3。用水周期取4天,每天用水量为16.74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