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四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四章练习题_百度文库.

第四章练习题_百度文库.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的(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C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4.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 B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 以农立国5.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 DA.《论人民民主专政》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纪念孙中山先生》D.《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B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 D 的讲话。

A.《论十大关系》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C.《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8. 《论十大关系》的前五条主要讨论的是( AA.经济问题B.政治问题C.文化问题D.工业问题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C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BA.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3.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作了( B 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资本成本:又称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 某公司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这表明该公司当期()。

A利息与优先股股利为零 B利息为零,有无优先股股利不好确定C利息与息税前利润为零 D利息与固定成本为零2.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则经营杠杆系数必()。

A与销售量成正比 B与固定成本成反比C恒大于1 D与风险成反比3. 某公司全部资本为150万元,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为10%,当销售额为13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为25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1.32 B1.26 C1.5 D1.564. 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的筹资方式是()。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发行债券 D举借银行借款5. 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 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6. 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息税前利润将增长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将增长()。

A20% B10% C15% D5%7. 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与所得税有关的资金来源是下述情况中的()。

A普通股 B优先股 C银行借款 D留存收益8. 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不变的债务利息 B不变的产销量C不变的固定成本 D不变的销售单价9. 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率,其主要原因是()。

A债券的筹资费用较少 B债券的发行量少C债券的利息率固定 D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10.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C综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内容的是()。

A 借款手续费B 债券发行费C 债券利息D 股利2、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 不变的债务利息B 不变的固定成本C 不变的优先股股利D 不变的销售单价3、计算综合资本成本时的权数,可选择()。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有价值不一定有使用价值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B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劳动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9、“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C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B、货币增值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D、世界货币的出现10、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 B )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固定资产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D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12、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3、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D )A、商品的效用B、供求关系C、商品质量的高低D、商品的价值14、某公司在秋季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春夏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四章测试题
及答案
第三章测量物体
1. 测量物体的基本量有哪些?
答案:物体的基本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等。

2.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答案:可以使用尺子或者卷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什么是长度单位?
答案:长度单位用于表示物体的长度大小,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等。

4. 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5. 什么是质量单位?
答案:质量单位用于表示物体的质量大小,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等。

第四章运动的测量
1. 运动的基本量有哪些?
答案:运动的基本量包括速度、时间、加速度等。

2. 如何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答案: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所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来计算出速度。

3. 什么是速度单位?
答案:速度单位用于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常见的速度单
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4. 如何测量运动物体的时间?
答案:可以使用计时器或者秒表来测量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

5. 什么是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指的是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四章的测试题及答案。


你学习顺利!。

第1、2、3、4章练习题

第1、2、3、4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第四章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第四章

第四章日常会计记录(一)会计凭证一、单项选择题1.领料汇总表属于(D)。

(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A.一次凭证B.累计凭证C.单式凭证D.汇总原始凭证2.下列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C)。

A.入库单B.发料汇总表C.银行收账通知单D.出库单3.下列不属于会计凭证的有(C)。

(签订合同,交易还未发生)A.发货票B.领料单C.购销合同D.住宿费收据4.下列会计凭证中,不能作为登账依据的是(D)。

A.借款单B.发货票C.入库单D.经济合同5仓库使用的限额领料单,应属于(B)。

A.外来原始凭证B.累计凭证C.一次性凭证D.汇总原始凭证6.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会计人员应编制(C)。

A.记账凭证B.收款凭证C.转账凭证D.累计凭证7.将现金存入银行,按规定应编制(B)。

A.现金收款凭证B.现金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8.下列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的是(D)。

A.支付购买材料价款 B .支付材料运杂费C.收回出售材料款D.车间领用材料9.记账凭证中不可能有(A)。

A.接受单位的名称B.记账凭证的编号C.记账凭证的日期D.记账凭证的名称10.原始凭证是(B)。

A.登记日记账的根据B.编制记账凭证的根据C.编制科目汇总表的根据D.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根据11.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部分货款收存银行,部分货款对方暂欠,该企业应填制B A.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B.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C.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D.两张转账凭证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A)A.分数编号法B.双重编号法C.字号编号法D.单一编号法13.在一笔经济业务中,如果既涉及到现金的收入,又涉及到转账业务,应编制(D)。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现金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14.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原始凭证的是(A)。

A.现金收入汇总表B.收款凭证C.付款凭证D.单式凭证15.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相同点是(C)。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A、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2、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B、150000元C、121000元D、125000元3、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说明()。

A、固定成本等于0B、固定成本大于0C、固定成本小于0D、与固定成本无关4、假设平滑指数=0.6, 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

A、618千克B、600千克C、612千克D、630千克5、已知上年利润为2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8,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下一年利润预测额为()。

A、200000元B、240000元C、272000元D、360000元6、预测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销售预测B、利润预测C、资金预测D、所得税预测7、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趋势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答案:1、B 2、C 3、A 4、C 5、C 6、D 7、B二、多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法包括()。

A、判断分析法B、集合意见法C、非数量分析法D、趋势外推分析法E、因果预测分析法2、当预测销售量较为平稳的产品销量时,较好的预测方法为()。

A、算术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E、判断分析法3、经营杠杆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B、业务量变动率/利润变动率C、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D、基期利润/基期贡献边际E、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1004、较大的平滑指数可用于()情况的销量预测。

A、近期B、远期C、波动较大D、波动较小E、长期5、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B、平滑指数法C、回归分析法D、调查分析法E、移动平均法6、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题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3、()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6、“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培尔9、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18世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础》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总分类会计科目一般按( b)进行设置。

A.企业管理的需要B.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C.会计核算的需要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2.“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 d)类科目。

A.资产B.负债C.成本D.损益3.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d )。

A.营业外收人B.生产成本C.应收账款D.利润分配4.下列项目中,与“制造费用”属于同一类科目的是(c )。

A.固定资产B.其他业务成本C.生产成本D.主营业务成本5.“研发支出”科目按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属于(d )类科目。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成本6.下列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合法性原则就是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B.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合理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C.单位在不违背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增加、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D.设置会计科目是为了分类反映单位的经济信息,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7.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这一点符合(a )原则。

A.实用性B.合法性C.谨慎性D.相关性8.下列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

..A.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B.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C.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D.应当满足相关各方的信息需求9.下列各项中,属于总分类会计科目的是( b)。

A.应交增值税B.应付账款C.专利权D.专用设备10.账户是根据( c)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会计对象B.会计信息C.会计科目D.会计要素11.各账户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于(a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结构不同C.记账符号不同D.经济用途不同12.账户的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d )。

A.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发生额B.期初余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C.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D.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13.某账户的期初余额为500元,期末余额为500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为800元,则本期增加发生额为( d)元。

A.3500B.300C.4700D.530014.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 d)。

A.所记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B.开设账户时间的长短C.所记金额的大小D.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15.关于会计账户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账户的设置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并要服从于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B.账户的设置以会计报表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报表对总账和明细账的要求C.账户的设置以会计主体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D.账户的设置以会计假设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核算对货币计量的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明细分类科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d )。

A.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一级会计科目B.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的科目C.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D.明细分类科目是能提供更加详细更加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2.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有(abd )。

A.长期借款B.应交税费C.累计折旧D.应付利息3.下列各项中,与“短期借款"属于同一类会计科目的有(abcd )。

A.长期借款B.预收账款C.应付债券D.预计负债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

A.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B.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进行账务处理的依据C.会计科目不仅表明了本身的核算内容,也决定了其自身的结构D.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5.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有( ab)。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6.账户结构划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bd )。

A.账户的作用B.账户的性质C.账户的方向D.所记录的经济业务7.关于会计科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B.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C.企业不可以自行设置会计科目D.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8.下列经济业务中涉及两个资产账户且会引起其中一个增加,另一个减少的有(abc )。

A.以银行存款购人设备一台B.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C.收到其他单位前欠货款存人银行D.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9.如果某一账户的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期初余额在左方,而期末余额在右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cd )。

A.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B.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C.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D.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10.下列各项中,关于账户和会计科目说法正确的有(ab )。

A.两者反映的具体经济内容是相同的B.两者的性质相同C.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是设置账户的依据D.会计科目和账户一样都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三、判断题1.企业只能使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可以自行制定会计科目。

( cuo)2.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和统驭控制的作用。

(cuo )3.设置会计科目的实用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dui )4.账户是根据会计要素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cuo )5.账户的简单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其中,左方表示增加,右方表示减少。

(cuo )6.账户的余额总是和账户的增加额方向一致。

(cuo )7.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是动态资料,而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是静态资料。

( dui)8.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会计科目的分类决定了账户的分类。

(dui )9.如果某一账户的期初余额为20000元,本期增加发生额为l000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为4000元,则期末余额为6000元。

(cuo )10.账户和会计科目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cuo )《会计基础》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a )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A.一B.二C.三D.四2.余额试算平衡表的直接依据是(b )。

A.收人一费用一利润B.财务状况等式C.经营状况等式D.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 c)。

A.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人一费用一利润C.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D.复式记账法4.会计分录记载于(b )中。

A.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C.会计账簿D.会计报表5.目前我国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是( d)。

A.单式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6.复式记账法是以(b )为记账基础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B.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C.会计科目D.经济业务7.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用来登记(b )。

A.收人类科目的减少B.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增加C.负债类科目的减少D.成本类科目的增加8.“负债类"账户的本期减少数和期末余额分别反映在(c )。

A.借方B.贷为C.借方和贷方D.贷方和借方9.收入类账户期末一般(c )。

A.余额在借方B.余额在贷方C.无余额D.余额在借方或贷方10.下列关于试算平衡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C.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的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1.某企业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资料如下: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乙账户余额的是( d)。

A.借方余额3.5万元B.贷方余额3.5万元C.贷方余额2.5万元D.借方余额2.5万元12.下列会计分录形式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 a)。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一贷多借D.多借多贷13.“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初余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期初余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14.A公司月初应付账款余额为80万元,本月购人材料一批,货款3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另支付上期购买商品的欠款50万元。

则本月应付账款的余额为( d)万元。

A.借方60B.贷方100C.借方100D.贷方6015.甲公司月末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全部账户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136万元,除实收资本账户以外的账户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120万元,则实收资本账户(a )。

A.本月贷方发生额为l 6万元B.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C.本月借方余额为16万元D.本月贷方余额为16万元16.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称为(b )。

A.记账B.试算平衡C.对账D.结账17.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a )的相互关系。

A.应借、应贷B.应增、应减C.应加、应减D.应收、应付18.下列记账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发现的是(b )。

A.将某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600元,误写成6000元,贷方金额无误B.某项经济业务在记账过程颠倒了借贷科目,金额无误C.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D.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19.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本期费用净额在期末转入(c )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A.利润分配B.未分配利润C.本年利润D.营业税金及附加20.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b )。

A.相同B.相反C.类似D.没有可比性二、多项选择题1.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包括(abc )。

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加减记账法2.对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ab )。

A.账户的性质B.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C.各个企业所自行的决定D.国家统一规定,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3.会计分录应由(acd )要素构成。

A.应借应贷方向B.附件C.相互对应的会计科目D.金额4.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是(abc )。

A.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B.可以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C.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D.记账手续简单5.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应登记(ac )。

A.负债、收人的增加数B.负债、收人的减少数C.资产、成本的减少数D.资产、成本的增加数6.在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中,期末结转后,下列账户应无余额的有(a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