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 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_学习报告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
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太阳能简述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态球体,它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
她不断向宇宙空间发射电磁波,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所谓太阳能实际上就是指太阳的辐射能量。
光伏发电原理及分类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广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系统按照与电力系统的关系,通常可分为独立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和混合型光伏发电这三种。
1、独立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由太阳能电池阵列、控制器、蓄电池组、DC/AC 逆变器以及用电负载组成的。
它是由太阳能电池阵列和蓄电池组成的向负载供电的独立系统。
2、并网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控制器、并网DC/AC逆变器、负载和公共电网组成。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专用DC/AC并网逆变器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符合公用电网的交流电,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不能满足负载要求时,可由公用电网供电给负载,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能大于负载要求时,则将多余的电能回馈给电网3、混合型光伏发电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增加了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当光伏电池输出电能和蓄电池存储容量不足时,通过启动发电机,切换主开关给负载供电和蓄电池充电。
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的四大阶段自2004年起,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图表: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及主要阶段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分析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光伏产业市场规模6706.00亿元,2021年全球光伏产业市场规模7226.95亿元。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是由硅提纯、硅锭/硅片生产、光伏电池制作、光伏电池组件制作、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在整个产业链中,从硅提纯到应用系统,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企业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且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是集中在上游的晶体硅生产环节,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
1、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三种。
单晶硅电池技术成熟,光电转换效率高,但其生产成本较高,技术要求高;多晶硅电池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成熟,但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而薄膜电池成本低,发光效率高,但目前其在技术稳定性和规模生产上均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薄膜电池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图1 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产品结构(按销售量)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1展。
2006年至200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60%。
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前两个季度光伏电池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2009年下半年市场需求的复苏,2009年全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10431MW,比2008年增长42.5%。
图2 2006--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大约是燃煤成本的11—18倍,因此目前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大多依赖政府的补贴,政府的补贴规模决定着本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
目前在政府的补贴力度上,以德国、西班牙、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最大。
2008年,西班牙推出了优厚的光伏产业补贴政策,使其国内光伏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发展的态势,一度占据了世界光伏电池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2009年德国光伏组件安装量高达320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50.4%。
2、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2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国内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知名企业。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1、行业概况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迫使世界各国必须认真考虑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
(1)全球光伏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储量大、永久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等特点,因此成为目前人类所知可利用的最佳能源选择。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光伏电池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该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光伏产业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向前发展。
2000年至2016年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自1,250MW增至304,300MW,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98%。
(2)光伏产业的格局从欧洲一枝独秀发展为全球百家齐放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EEG),为德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4年,德国对可再生能源法进行首次修订,大幅提高了光伏电站标杆电价的水平,收益率的突升使得资本涌入,带动了德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并引领了全球光伏数十年。
2000年至2012年,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为代表的欧洲区域成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核心地区。
受2011年末欧债危机爆发的影响,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各国迅速削减补贴,欧洲需求迅速萎缩,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光伏产业陷入低谷。
2013年,中国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
日本也于2013年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全球光伏市场迅速升温,光伏产业从依赖欧洲市场向全球化迈进。
自2013年以后,中国、日本、美国三国接过了欧洲的接力棒,成为全球光伏装机的主要增长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太阳能光伏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项能源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化石能源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但也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技术,是应对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展开探讨。
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太阳能光伏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光转化为电能的现象,开创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先河。
60年代末,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最初的单晶硅电池逐渐发展到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有机制造太阳能电池等各种形式。
二、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现状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从实验室阶段发展成为商业化的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输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26GW。
在中国,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截至2020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GW,占全球总容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三、太阳能光伏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太阳能光伏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光伏电池的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其次,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此外,太阳能光伏技术还面临着光照不充分、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未来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前景对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未来,有人预测太阳能光伏技术将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这是因为太阳能光伏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将会大幅提高,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其次,太阳能光伏技术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改善环境。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建议与对策
一.优先支持核心技术研发
光伏发电技术关键的问题是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影响太阳电池大规模 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要通过改进现有的制造 工艺、设计新的电池结构和开发新的电池和组件材料等手段来降低太阳电池的制造成 本,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同时,积极发展各类薄膜太阳电池和其它新型太阳电池。
现有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共同特征
所有并网系统都属于自耗型的,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只允许本地负载消耗,不 允许太阳能电力上网(进入公用电网)。这样,不能发挥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有的效 率。这并非来自技术的障碍,而是电力管理部门(电网公司)沿袭了传统电网系统的 规定所致,对于光伏发电的电力上网缺乏科学和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偏远地区、无 电地区、野外分散式装置和低耗电装置,使用独立型光伏发电系统更加方便灵活,无 需与公用电网相连,结构简单,单位成本低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因素 • 专业人才少:由于产业发展过快,专门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导致
企业缺乏实际有用人才,目前企业人才大都从IC等行业转来的;
• 技术因素:1. 新型低成本制备高纯多晶硅技术,包括低成本物理 法提纯制备单晶硅;2.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3. 扩大太阳 电池的产业规模;4. 开发薄膜硅太阳电池;5.发展新型低成本化 合物薄膜电池
1.2006 年 , 建 成 “ 天 和 家 园 住 宅 小 区 ” 屋 顶 太 阳 能 并 网 光 伏 发 电 系 统 , 装 机 容 量 43KW,光伏发电系统在小区内实行局部并网, 总造价超过350万元,已通过国家有关 部门验收,并被列为我国太阳能建筑示范工程; 2.2007年10月,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望春工业园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 电系统,总投资70多万元,装机容量20KW; 3.全省电网公司投资的“省电网公司调度大楼”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示范工程,初步 设计装机容量为300千瓦,总投资2300万元左右,预计2008年并网发电; 4.“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建1.29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007年底通过了技术评 审,预期在今年建成; 5.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中日两国政府可再生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并网光伏发电微型电 网实验系统”,预算投资5亿日元,其中光伏发电120千瓦,柴油机发电120千瓦(后 备电源和试验用电源),07年12月在电子科技大学分校区启动建设,预计08年8月建 成并投入运行。
光伏项目调研报告

光伏项目调研报告标题: 光伏项目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光伏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光伏产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光伏项目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能源需求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光伏项目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光伏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环保、可再生、无气候变化和低维护成本等优势,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追捧。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光伏项目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二、市场调研1. 全球市场概况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光伏市场在过去十年里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
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中国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和光伏发电国。
2. 中国市场概况中国光伏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某个特定数量,税收为减税政策、电价补贴、支持研发等政策措施刺激了行业的发展。
3. 竞争分析光伏产业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光伏企业。
在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有中国电力、龙源电力和阳光电源等。
在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如汉能、中电建和长园集团等也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国际公司如First Solar和SunPower等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发展前景分析1. 产业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如光伏上网电价补贴、税收优惠和研发资金的扶持等,为光伏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光伏项目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扩大。
传统能源价格的微涨和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也进一步推动了光伏项目的发展。
3. 技术创新进步光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进一步加速光伏项目的发展。
结论:从目前的市场调研和发展趋势来看,光伏项目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一、光伏产业兴起的背景及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首先是全球化石能源(石油、煤炭)越来越接近枯竭的严峻能源形势和污染日趋严重、气候日益变暖的生态环境压力。
其次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产业化技术基本成熟。
再者是世界相关国家法规政策的强力推动,日本、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相继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太阳能发电,实施“阳光屋顶计划”.在上述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世界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所有新能源产业最为“低碳经济”的最直接体现。
太阳能光伏发电生产投入的1度电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可收回30-50度电(在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差别),是投入回报较高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各国政府政策强力推动下,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7—2002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33.1%;2003-2007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5%;2008年全球光伏产量达到6791MW,比2007年的4000MW增长了70%,发展速度呈上升势头.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多晶硅、单晶硅产品,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快速发展。
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式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设备,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我国分别占了4家。
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我们光伏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贡献,它给了世界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机会。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5个生产环节。
我县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主要集中在硅片环节,硅片生产环节又分拉单晶、线破方、切片三个环节.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1、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
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汇报《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汇报》目录:第一章太阳能光热发电基本概况1.1太阳能热发电旳概念1.2太阳能热发电原理1.3太阳能热发电旳优势1.4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旳种类1.4.1槽式线聚焦系统1.4.2塔式系统1.4.3碟式系统1.4.4三种系统性能比较第二章全球太阳能热发电产业进展2.1全球太阳能热发电发展历程2.2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规模及行业格局现实状况2.3国外多种形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状况2.4全球太阳能热发电市场前景展望第三章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发展现实状况3.1我国光热发电产业日渐崛起3.2我国光热发电企业发展形势剖析3.3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原则制定状况3.4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旳竞争关系分析3.5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推进状况第四章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展4.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概述4.2国内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概况4.3“模块定日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4.4世界首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在中国问世4.5中国各类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旳发展4.5.1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4.5.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4.5.3碟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第五章国内外太阳能热发电建成、在建及拟建项目5.1国外太阳能热发电项目5.2国内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第六章国内重要太阳能热发电企业及研究机构6.1皇明太阳能6.2华电集团6.3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企业6.4常州龙腾太阳能热电设备有限企业6.5北京智慧剑科技企业6.6华能西藏发电有限企业6.7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第七章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面临旳障碍及对策7.1重要瓶颈7.2限制条件7.3产业转化问题7.4发展思绪及提议7.5尚须政策助力第八章太阳能热发电旳价格及投资预算8.1太阳能热发电旳电价8.2太阳能热发电旳投资预算第九章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前景分析9.1太阳能热发电渐成投资热点9.2光热发电产业前景分析9.3受益政策鼓励光热发电业或将迈入迅速发展期9.4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长期规划图表目录:图表1三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性能比较“中国行业征询网”公布旳《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汇报》为国内外有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最新、最权威、最全面旳数据和行业分析, 为企事业单位深入和全面理解该行业, 进行战略决策和规划, 提供重大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主要厂家
• 国内目前从事太阳能光伏设备研发及生产 的企业有20 多家,其中骨干企业6-7 家, 从业人员4000 人左右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 研究所
• 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的最大供应商,所生 产等离子刻蚀机、低温烘干/高温烧结炉、 管式PECVD 等占据了绝大部分国产设备市 场并开始出口,单晶炉和多晶铸锭炉正逐 步推向市场
Rofin-Sinar 与Manz 联合开发新型 光伏设备
• 激光生产商Rofin-Sinar 与德国的 ManzAutomation 合作,共同开发薄膜太阳 能电池组件的生产设备。此次合作,旨在 开发出光伏行业一种新型的生产设备,并 实现两项技术的联合:采用激光融损电池 片的边缘与使用激光切割薄膜太阳能电池 组件。
东京电子
• 东京电子不久前宣布将与夏普结盟。两家公司计 划在东京电子位于日本山梨县(Yamanashi Prefecture)的研发厂区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 设备。据悉,该合资公司总投资约为1 亿日元左 右,东京电子持股约60%,剩余股份归夏普所有。 • 同时,在夏普位于大阪县Sakai 的薄膜太阳能电 池工厂建成后,该合资公司将为其供应薄膜太阳 能电池生产设备。东京电子表示,与夏普结盟将 为其进入太阳能电池市场铺平道
• 预计到2010 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将恢复增长, 收入预计达到235 亿美元,相比2009 年将 增长29.2%。装机容量方面,预计到2010 年增长42.5%,达到5.1GW。到2013 年, 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25.9GW,收入 达到905 亿美元。
• 如爱发科2007 年开始在台湾设厂,应材子 公司AKT 也于2008 年在台湾设立制造中心, 如此一来,也可加强对台系设备厂的释单
各公司介绍
瑞士Oerlikon(欧瑞康太阳能公司)
• • • 欧瑞康太阳能是当今世界硅基薄膜太阳能技术和端对端生产制造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十个成熟客户和更多的试生产客户,年生产能力达到600MWp, 可给48 万户家庭供电。 欧瑞康太阳能在2008 年的整体太阳能产线供应商调查名录中高居第一,和紧随其后的 Centrotherm 和Roth&Rau 一起构成了太阳能设备供应商的三甲。 欧瑞康的叠层连接Micromorph®工艺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并提高了 整个组件功率,为太阳能光伏制造商提供了关键的竞争优势。Micromorph®工艺通过 对非晶硅(a-Si)层增加第二个微晶吸收体,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这一层转换 红色和近红外光谱的能量,效率提高至50%。Micromorph®工艺还增大了整个组件功 率,使组件制造商能够以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生产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欧瑞康太阳能2008年帮德国柏林其客户Inventux处启动了世界上第一条Micromorph® 生产线,并使其迅速投产。目前正在帮助另外四个Micromorph®工厂(Auria Solar, 正泰, Heliosphera,Pramac),以及两个使用其非晶硅技术的工厂进行投产。2009 年全球投产 项目加起来的生产能力将超过240MWp,这将使欧瑞康在最近两年累计出货量能力达 到600MWp。 越来越多的全球客户正在开始使用欧瑞康太阳能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光伏技术。最近的 客户包括中国大陆的天威(Tianwei)和正泰太阳能(CHINT),台湾的SunWell Solar 和AuriaSolar Co. Ltd.,德国的Inventux、ersol Thin Film GmbH,和SCHOTT Solar AG ,意大利的Pramac SpA ,西班牙的Gadir Solar 和希腊的Heliosphera 。欧瑞康太 阳能与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例如东京电子(销售和客户服 务),Flextronics(制造),以保证全面的客户服务和支持,迅速适应不同的地域。“
德国光伏设备巨头Roth&Rau收购 Muegge Electronic
• 2008 年12 月,德国光伏设备生产商Roth & Rau AG 表示,宣布收购了德国的微波系统 生产商Muegge Electronic GmbH. • 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微波系统是PECVD(减反射覆层)设备上的 重要部件,而Roth & Rau 一直采用的是 Muegge Electronic 的微波系统技术。同时 双方还一起从事研发活动。
我国太阳光伏产业的发展
• 第三阶段(80 年代中后期-90 年代初中期),稳定发展时期。这个期 间,宁波太阳电池厂和开封太阳电池厂引进国外关键设备,云南半导 体厂、秦皇岛华美厂和深圳大明厂引进成套单晶硅电池和组件生产设 备,哈尔滨-克罗拉和深圳宇康厂引进非晶硅电池生产线,使我国光 伏电池/组件总生产能力达到4.5MW,我国光伏产业初步形成。90 年 代初中期,我国光伏产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生产量逐年稳步增加。 • 第四阶段(90 年代中后期至今),快速发展期。90 年代末我国光伏 产业发展较快,设备不断更新,各地又建立一些组件封装厂,生产能 力和实际生产量有了较快增加。1998 年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成立, 产品涵盖了硅棒、硅片、电池和高品质组件的安装,是目前全球拥有 相对完整产业链的为数不多的光伏厂家之一。无锡尚德于2002 底建 成10MW 多晶硅电池生产线,使生产能力在该年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到2003 年底,我国光伏产业总的生产能力达到38MW,其中晶硅电 池/组件35MW,非晶硅电池3MW。此外,宁波中意公司和保定英利 分别于“九五”和最近建成2MW 和6MW 多晶硅铸锭和硅片生产线。 2003 年我国太阳电池/组件的实际生产量达到13MW(其中非晶硅 3MW),大部分出口.
日本Ferrotec 销售多晶硅制造设备
• 在日本嘉斯达克上市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部件厂商Ferrotec 将开始销售太阳能电池的主流原料--多晶硅的制造设备。 在中国上海的组装厂2008 年度将建立月产10 台左右的量 产体制。作为结晶型太阳能电池原料的制造设备,该公司 此前推出的是面向单晶硅制造的设备,而今后将进军市场 规模庞大的多晶硅制造设备领域。 • Ferrotec 新涉足的是溶化硅原料、去除杂质并凝固、以此 来制造高纯度多晶硅的设备。目前已接到20 台来自中国 太阳能电池厂商的订货。目标为本年度供货30 台左右。 • 多晶硅制造设备每台的销售价格约60 万美元。将以拥有 众多太阳能电池厂商的中国为中心同时向欧洲地区和韩国 等销售。
•
•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七星电子”)
• 公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片湿法腐蚀和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备(包括自动制绒面设备、硅片自动清 洗 • 设备、自动PSG 祛除设备,石英附件清洗 设备)、扩散设备、化学气相淀积设备以及 高温烧 • 结炉在国产设备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已经装配到国内多条生产线上。
•
•
BTU International
• 它是焊剂流回系统的主要供应商,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表面 安装应用。它是用於以下領域的系統的主要全球供應商: 低溫硬化/封裝;混合集成電路生産商;集成電路包裝, 封裝和安裝;處理多芯片模塊。 • BTU International 公司MERIDIAN™ 在线扩散系统采用 MERIDIAN™ 磷喷涂装置,其中包括关键技术,如背面和 顶部喷涂技术和集成晶圆烘干技术。该系统可以配置成每 小时处理最多1500 个156-mm 晶圆。与传统批处理相比, 在线扩散工艺减少了晶圆分拣工作,提高了吞吐量。减少 分拣工作可以降低破损率,改善良品率,降低拥有成本。 • BTU 为硅光伏和薄膜光伏提供太阳能加工设备。BTU 设 备用于薄膜光伏领域的CIGS工艺和CdTe 工艺。BTU 的 快烧炉和在线扩散系统则服务于硅光伏应用。
• 在台湾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中,该地区最大 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 公司最有可能成为应用材料这一行动的受 益者,而均豪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帆 宣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可能通过开发 重要设备或发展为合约供应商来开拓利基
台湾盟立
• 盟立今年订单力压群雄,而且目前订单的一些生 产线已被预订到明年1 月份。盟立公布今年过去 八个月的税前利润为5.1 亿元新台币,或每股3.3 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3%。 • 同时,公司正积极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开发自动机 床和自动生产线,并已将总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 这些设备中。香港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坚信,盟立 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建议投资者购买盟立股票
• 由于诸如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环股 份有限公司和大同集团等台湾大型企业纷 纷开始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未来相 关自动化设备可能创收超过数百亿美元。
应用材料AM
• 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导体设备厂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R. Splinter 不久前就在上海表示,该公司 已经进行了业务重组。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硅片半导体,帄板显示, 能源环境以及技术服务四大部分。 • 2007 年9 月,应用材料宣布推出革命性的SunFab 薄膜太阳能电池组 件生产线。据悉,这是全球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在5.7 帄方米超大玻 璃基板上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线。该玻璃基板面积为2.2 米× 2.6 米,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所使用的最大基板的4 倍。 • 2007 年年底,应用材料公司宣布收购晶体硅光伏电池制造自动金属 镀膜和检测系统厂商Baccini 公司,无疑为其在太阳能产业领域进一 步奠定了基石。对Baccini 的收购,使得应用材料获得了晶体硅太阳 能电池生产中对转换效率及成品率起到重要影响的关键工艺步骤,并 促使超薄硅片的使用成为可能。“应用材料在半导体互连工艺方面的 专长与Baccini公司的产品及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们可以为提供更先 进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自动化生产技术”, Splinter 表示。 • 应用材料于2008 年3 月初获得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合同,将斥 19 亿美元巨资建造一个千兆瓦规模的世界第一大太阳能面板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