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宇宙中的地球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宇宙中的地球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宇宙中的地球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2014新课标I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答案】1、A 2、C 3、D【解析】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

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

3、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子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2014新课标II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答案】3、D4、A5、C【解析】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01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质量检测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01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质量检测

第0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高考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 cm×21 c m)B.B4纸(36.4 cm×25.7 cm)C.A3纸(42 cm×29.7 cm)D.B3纸(51.5 cm×36.4 cm)解析:选B。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据比例尺公式,可以计算出长300 m、宽220 m按1∶1 000缩小后的图上距离分别为30 cm和22 cm,则选项中略大于这两数的B4纸最合适,故B正确。

(2015·南昌模拟)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2~3题。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向南3.如果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 A.甲村B.乙村C.①地D.②地解析:第2题,河流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再从图中获取方位信息即可判断。

第3题,北半球各地(极昼区除外)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根据图中指向标知该地东南地区有障碍物阻挡,故而乙村冬季看不到日出。

故选B。

答案:2.C 3.B(2015·泉州模拟)下图为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0 mm,蒸发量约为1315 mm。

读图,回答4~5题。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5.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B.距今7 000年~20世纪50年代C.距今5 700年~距今2 700年D.距今7 000年~距今5 700年解析:第4题,从不同时期湖面变化图可见,湖北岸变化幅度小,南岸变化幅度大,说明北岸深且陡,南岸缓且浅,PQ经过南岸后经过一河流,地势会有所降低。

2014届高三艺术班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2014届高三艺术班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1.8 °
0.206
讨论思考: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1、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之间的 夹角大吗?
答:不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2、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轨道形状特殊吗?
答:不特殊,都接近正圆。(近圆性)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模式图
观察思考:
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方向相同吗?
(同向性)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 轨 道 倾 角 偏 心 率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 星

3.4 °

1.9 °
1.3 °
2.5 °
0.8 °
流星雨
陨 石
陨石坑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 小结: 以上这些物质通称天体。即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补充说明: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 质组成,质量很大, 呈云雾状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 组成、质量庞大、能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自行发光的天体。
思考:天体在天空中运动会 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呢?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太阳系八大 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这三个运动特征保证了地球公转轨道的安全性,从 而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地球的公转运动在太阳系行星中没有特殊的地方。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高考文综地理学科真题整理宇宙中的地球

高考文综地理学科真题整理宇宙中的地球

2011高考(文综)地理学科真题整理: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2011上海地理卷)(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

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

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C)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C.陨石的撞击D.太阳风侵袭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D)①若重力②超高温③低辐射④高真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

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A) A.质量差异B.形态差异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上如画,景象万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2011上海综合能力测试文科卷)13.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

读右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D)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2011上海春季招生卷)46.要使太空天梯从构想走向现实,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除了研制缆绳外,还要解决哪些问题?(列举两个)①②参考答案:风力影响、太空垃圾等物体的撞击、太空强宇宙射线辐射、空间站的平衡等。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11海南地理卷)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5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高考地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高考地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识别天体;通过观察地层化石推断其地质年代及当时的地 理环境特征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以宇宙探索事件为情境,考查相关地理基础知识;以太阳辐射的时 命题分析预测
空分布特征为情境,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备考策略
识记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关注并分析热点宇宙探索事件;结合各 种形式的图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影响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因素 天气因素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测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高;海上人类活 海陆位置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2.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3.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2] 增

多 。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命题点1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2023湖南地理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 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 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1—2题。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2015•新课标II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把此完成下列问题。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A、8:00—9:00B、11:00—12:00C、14:00—15:00D、17:00—18:00【答案】8.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5•某某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B.105°C.195°D.285°【答案】3.C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特点。

(十二)(2015•某某卷)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

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某某能够看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A、3天B、8天C、12天D、16天【答案】26、B 27、C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十三)(2015•某某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28、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9、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0、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答案】28、C 29、B 30、B考点:昼夜长短、直射点位置、距离。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三十三)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三十三)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三十三)综合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____宙、____宙和____宙。

(2)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

答案:(1) 冥古太古元古(2)中生代和古生代。

地球环境特征是温暖湿润。

解析:本题以地质年代简图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质年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2)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森林被埋藏于地下,逐渐演变成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琥珀是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经矿化后形成的有机化石。

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以沼泽、洼地为主。

该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北部边缘。

白垩纪时期,当松脂类树木受到火山灰石块的砸击,动物撞击等损害时,在高气温环境下会从伤口处流出树脂,有些树脂会浸没一些昆虫,形成虫珀。

下图为胡康谷地位置及矿区示意图。

(1)每年5—10月份胡康谷地无法开采琥珀,简述其原因(2)分析地质时期胡康谷地有利于虫珀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之一,许多科学家认为当时的火山活动向大气层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现今发现蕴藏丰富煤炭资源的地层也大都形成在这个时期。

(3)说明白垩纪火山活动对白垩纪地层中形成丰富煤炭的促进作用。

答案:(1)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份为雨季;谷地多沼泽、洼地,使得矿区积水,淹没矿井,且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无法开采琥珀。

(2)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或者该地区气温高,树脂分泌多,树脂浸没昆虫几率大);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或者地壳活动导致地层下沉)。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解析版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解析版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1、含义: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2、类型:按原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为天体。

(1)自然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人为天体:包括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二、天体系统:1、含义: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3、天体系统的组成和特征:天体系统主要由中心天体和围绕中心天体旋转的天体组成,层次低的天体系统围绕着层次高的天体系统旋转,层层嵌套。

三、八大行星:(地球的普通性)1、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公转特点:(1)同向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自西向东).(2)共面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3)近圆性:行星绕日轨道形状四、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1)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的太阳光照: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变化。

2、自身条件:(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地表温度变化较小: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3)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4)液态的水:地表温度适中。

第二节、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一、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2、组成: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0.4-0.76um)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

②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的太阳能③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2014新课标I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 【答案】1、A 2、C 3、D【解析】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

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

3、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子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2014新课标II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答案】3、D 4、A 5、C【解析】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4、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23.5°N)=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10°N)=76°),因此A正确。

6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徐州位于甲国首都北方、白昼更长,B错。

太阳直射点为徐州的南方,徐州正午影子朝北,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国首都的北方,其影子朝南,C错。

夏半年北半球(北极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但具体方位角度不同。

5、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10°N、67°W)共同位于北半球,徐州往东经度相差176°<180°,为劣弧、距离短,徐州往西经度相差184°>180°,为优弧、距离长。

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航行、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

而非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考察能力】定位能力:根据材料和地图:明确两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计算能力: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定向能力:通过计算经度差,确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的方向【地理原理】地球运动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判断、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地球的形状(最短航线)【答案】D、A、C(2014广东卷)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B、1/3C、1/6D、1/9【答案】D【解析】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E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8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答案】 11、A【解析】:11、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地白昼在变短、黑夜在变长。

澳大利亚悉尼在南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正在向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故选A.(2014安徽卷)图9为我国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答案】C【解析】图中中国结位置在北极点上,拍摄者和中国结的影子都应该在中国结的正南面;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

选项C正确。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上,冰层较薄;8月份南半球是冬季,南极点累计昼长短;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近地面气压高;9月份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南极气温相对较低。

选项C 正确。

(2014大纲卷)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答案】7、B 8、D【解析】7、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同时位于晨线上。

根据日出时当地时间推算:甲地日出在6时以前,应该是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乙地日出比6时晚,应该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

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应呈东南—西北向,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8、据上题分析,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应该是冬春季节,此时墨西哥湾为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类似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故选D。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10、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答案】:C【解析】:客机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6月22日12时从北京起飞,7小时后北京时间为当日19时,此时a地(西十一区的中央经线上)为6月22日0时。

a位于北极圈上,6月22日为极昼,0时太阳位于正北方。

所以C正确。

A 选项错误,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那段劣弧。

B 选项错误,因为客机航向大体向东,而太阳视运动方向向西。

D选项错误,因为飞经a点(北半球)时方向是向东,故地转偏向力应向南。

11、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B、1/3 C 、1/2 D、3/4【答案】:D【解析】:区分日期的经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

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起飞,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

故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此时6月23日0时所在的经线应为90°E。

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是90°E向西经0°经线到180°经线,共270°,占全球(360°)的3/4。

(2014福建卷)我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73°51,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图6示意某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E)烈日当空开普敦(34°,18°E)夜色深沉12.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答案】: 11.B 12.C【解析】:1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

当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泰山站(76°58′E)地方时为12:00,泰山117°E为下午;东京141°E 为下午16:20左右,2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于夜,所以夕阳西斜;纽约74°W为凌晨2:00前后;开普敦18°E早晨8:00前后。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次日为2月9日,相比于2月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月8日未出现极昼,2月9日白昼变短,所以该地未极昼,日出东南;太阳高度变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4江苏卷地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答案】3、D 4、D【解析】3、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

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故选答案D。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发生在冬至日,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