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5.2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 第2框 挫折面前也从容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学习目标:1、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
2、记住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寻找应对挫折的方法三、学习难点: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四、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65----70页的内容2、把自己认为的重点画出来3、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问题标识出来4、完成导学稿的自主预习题五、自主预习:1、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等消极心理。
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增长。
2、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的。
3、就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让我们愉快地接受挫折给我们的馈赠吧。
4、人们战胜困难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2),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的热情:(4)。
六、合作探究:1、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试验。
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青蛙拼尽全力箭一般地弹跃出来,安然逃生。
然后,试验人员将这只创造了奇迹的青蛙放进盛满同样多冷水的铁桶内,慢慢地以炭火加温,开始,青蛙在温暖的水中,惬意地游者,待其意识到危险临近,欲再度施展绝技时,却因懈怠已久,失去了爆发力,最终未能脱离险境。
(QYT120)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蛙为什么会逃离煮沸的油锅而死于舒适的水温?你觉得你现在生活的“水温”是什么状态?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七、课堂检测:1、爱迪生曾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A、挫折越多越好B、善于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走向成功C、聪明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挫折D、人要主动去寻求挫折,经历磨难2、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屡遭失败,甚至为此失去了亲人,但他矢志不渝终于获得了成功。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五课第二节《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能力方面:初步具有分析挫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3.知识方面: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重点]“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教学难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教学方法]活动法、辩论法、表演法等。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录音、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准备]以“挫折是坏事还是好事”为辩论主题,开展了一次小型的课堂辩论。
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抽签决定正方和反方,每组选派四名辩手参加辩论,同学们分别搜集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挫折与人生相伴,人生难免有挫折。
既然挫折是无法回避的,因此我们就应该从容应对挫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挫折面前也从容)。
探究新课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板书)(一)辩辩根据课前准备,开始辩论:(辩论大致内容如下)正方:挫折是坏事。
因为挫折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不幸、痛苦和烦恼。
反方:挫折是好事。
因为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出顽强的毅力和坚韧、自制、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正方:如果说挫折是好事,为什么人们总是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总是希望远离挫折?可见,挫折是坏事。
反方:安逸舒适的生活虽然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长时间安逸舒适的生活,却往往会使人安于现状,沉湎于享乐,消磨意志,甚至丧失斗志。
而挫折却往往能激发人的斗志,调动人的潜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正方:有些挫折是由天灾人祸造成的,难以避免。
但是许多挫折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实际上是对人们所犯错误的一种惩罚,怎么能说挫折是好事呢?反方:可以说有些挫折是对我们的惩罚,但这种惩罚是必要的,因为“吃一堑,长一智”。
(二)读读屏幕展示材料,学生阅读:挫折自白我是荒凉浩瀚的大漠/我是深长幽暗的峡谷/我是雪花漫天的严冬/我是坚硬贫瘠的冻土/我是陡峭险峻的悬崖/我是荆棘丛生的山路/我是黎明前夕的黑暗/我是冶炼矿石的熔炉/我是寒潮、是骤雨、是冰雪、是风暴/我是巨浪、是暗礁、是急流、是浓雾/我是无情的,给你痛苦/也是有情的,给你智慧/惟有智者,方能深悟/我是狰狞的,使你恐惧/也是严峻的,使你成熟/惟有勇者,通行无阻!问:通过阅读“挫折自白”,你感悟到了什么?(回答略)(三)想想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5页关于小丹的故事。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5.2挫折面前也从容word教案(3)

第五课、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一、教材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框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学会正确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是第五课的落脚点,并为第六课做好了铺垫。
二、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学生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形成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
在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偏差。
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
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主要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有关挫折的知识,通过让学生对自己面临的挫折的分析以及他人、社会所面临的挫折的分析,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挫折,挫折会影响人的发展,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就能培养我们乐观向上的态度,做生活的强者。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认识挫折具有两重性,懂得挫折能够磨炼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能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
四、课前准备:学生事先做一份关于挫折的调查问卷,由教师统计整理,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五、教学思路:通过中外名人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事例引入,使学生明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再由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的介绍归纳,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动画、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步骤:(一)播放《命运交响曲》导入:同学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引出贝多芬,通过介绍他的经历,让学生明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二)小小故事王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聪明的驴》很久以前,有位老汉家里养着一头驴。
七年级政治《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引发学生已有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良好的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四要素的作用。
所以,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时候,应用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创造情感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形成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
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本课在本册教材中重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挫折能够磨炼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资料、观察插图,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难点:教育学生如何在挫折中增长智慧三、教材处理本课主要通过两个事例,一个是发生在我国的真实故事――化名小丹的残疾姑娘如何一次次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之路;另一个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多次经历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勇敢地战胜它,就会获得智慧和人生的成功。
最后组织“每人奉献一个通过战胜挫折后获得的智慧,存入班级智慧栏”活动,让学生体验这一道理。
1、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对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到激发和促进作用。
七年级政治下册《3.5.2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1 新人教版

《挫折面前也从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炼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分析挫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四、教学方法:辩论,讨论,讲解,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大家好,我是实验中学的郑老师,很高兴来到荆溪中学跟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四十五分钟。
[讲授新课]刚才上课前我们在播放的歌曲不知道大家熟悉不?哪位同学知道歌名?提示,韩红演唱的,对,就是感动中国的主题曲。
2月5日,2008“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表彰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星光演播厅举行,下面请**同学上来宣读一段颁奖词。
生: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大家知道这段颁奖词是为谁写的吗?生:2008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中国人播放2008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颁奖视频2008,对中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收获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挫折,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2008中国经历的大事。
学生回顾,教师把相关事件写在黑板上。
但是,2008,我们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取得好成绩,神七飞天等。
2008的中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有人说,它使中国受到重大挫折,损失惨重;也有人说,它让世界看到一个团结的中国,坚强的中国,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来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吧。
师:从大家刚才的辩论中,大家会发现,其实双方论据都很充分,都很有道理,因为挫折本身就具有两面性,既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
幻灯:挫伤的两面性师:挫折具有两面性,人要经过挫折的磨练才能成为人才,就像玉石要过千万次的打磨才能成为一块上等的玉。
思想品德人教七年级下册《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3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能够磨炼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
2、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来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讲解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名人、名言警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图片:南方旱灾、汶川地震相关图片。
音乐:歌曲《从头再来》。
讲解导入: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人的一生挫折难免。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挫折,努力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从容面对。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挫折面前也从容》。
大屏幕展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引导学生做活动:身体力行,体验挫折。
模拟体验: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在白纸上写下“我”字。
让学生谈谈写字的感受。
分析教材p65“小丹的事例”。
1.小丹面对挫折采取了什么态度?鼓起勇气,面对挫折,变困难为顺利,变挫折为成功。
2.她的态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面对艰苦环境,我们要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一定会被克服。
(二)展示教学目标我们一起来认真学习本节内容,掌握怎样能更好地战胜挫折。
请看大屏幕,一起来看一下教学目标。
哪个同学能大声地读一下。
(找一个学生读教学目标)(三)展示自学指导一起看大屏幕,根据自学指导阅览课文p65-----p70,找出相关内容。
时间:5分钟。
(比一下,看谁看的最认真,看谁找到最准确,看的要全面)(5分钟后)找到和自学指导相关内容的同学请举手(无论举手学生的数量多少,都要进行讨论)。
我想,你找的内容精确吗?全面吗?现在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总结一下刚才找的内容。
时间:3分钟。
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想,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
人教版七年思品下5.2挫折面前也从容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学生参与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在挫折中学习和探索智慧的热情。
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对比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四、自学指导:1.挫折的影响有哪些?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什么意思?3.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五、合作探究:教材68-69页情境讨论六、课堂小结:人生的路途,遥远漫长,有时崎岖难行,有时平坦宽敞。
有时风雨连天,有时花香遍地,有时欢乐,有时愁。
抱着信心,纵使曲折幽径,万丈雄心谁能阻?怀着希望,我们应该相信,不论风雨多大,乌云多密,它们终归会过去,曾经被它们遮住的阳光,依旧灿烂。
让我们做勇敢的水手吧!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七、课堂练习:背诵本课知识点:1.挫折的影响有哪些?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什么意思?3.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八、作业:《能力培养》九、板书设计: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挫折的双重性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二)战胜挫折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学会自我疏导十、教学反思:。
七年级政治下册《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人教版课标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情分析现在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又得到过多的帮助。
而且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低,独立战胜挫折的经历也不够丰富。
所以很难体会到挫折对磨练意志,增长智慧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可能夸大挫折的消极作用,不敢正视挫折。
其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和对挫折的态度上有偏差,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是平凡人,谈不上挫折,有的认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是倒霉而已。
最后,学生由于年龄及心理特点等原因,学生对战胜挫折的经验教训有所体验但缺乏归纳,难以形成经验总结,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四种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课前采集、案例探讨、经历分享、提升感悟、落实实践等活动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智慧,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学习探讨和实践中学会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学会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在挫折中磨砺意志,增长智慧。
教学重点: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辩证认识挫折,在生活中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集生成教学、案例探究、小组合作法、生活实践等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珠海海华小学苏晓莹荣膺全国美德少年称号”的新闻视频。
引入课题:挫折面前也从容。
l看视频,了解新闻内容。
l思考问题:、苏晓莹在她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哪些困难挫折?2、苏晓莹以何种生活态度面对挫折的?以珠海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深刻思考,初步学会面对挫折选择坚强面对,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引入本节课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挫折面前也从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遭遇挫折是倒霉的事情吗?
学生辩论,谈看法。
教师归纳:挫折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
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
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会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讲授新课:
下面让我们先来阅读教材第65页和66页的两个战胜挫折的事例。
一个是发生在我国的真实故事──化名小丹的残疾姑娘如何战胜一次次的挫折而走向成功的事例,另一个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多次经历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
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这两个战胜挫折的事例说明:一个人遭受挫折的打击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地战胜它,就可以战胜挫折、取得出色的成绩,就会获得智慧和成功。
教师:可见,挫折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其实何止林肯,观察古今中外名人的生活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你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名人的事迹知多少
第一环节:抢答题
1、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写成《史记》
2、写《孙膑兵法》的孙膑为什么名字叫“膑”?
3、范仲淹在被贬到邓州时曾写了《岳阳楼记》,其中哪句话表达了他崇高的抱负?
4、明代医学家在三次落榜后没有一蹶不振,最后写成《本草纲目》的是谁?
5、美国发明家经过28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经久耐用的电灯泡,他是谁?
6、清代名作家4次落榜,后来写出了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他是谁?
7、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完成《命运交响曲》?
8、英国物理学家,只能用三根手指与电脑对话,被称为“当代的爱因斯坦”的是谁?
第二环节:名人故事我来讲
中国有句老话叫“蚌病成珠”,提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总结过渡:如果说珍珠是蚌在痛苦中艰难磨练的结晶,那么智慧就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战胜挫折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7—70对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师:学生最常遭遇的挫折应是来自生活与学习上的,当你学习时遇到难题、或学得非常困乏、厌倦、甚至出现放弃学习的念头时,你曾经采用过或者你将采用哪些方法来度过这一关?生活上,比如家庭出现破裂,朋友出现矛盾时该如何去处理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忆或寻找有效的方法,在组内交流自己战胜挫折的成功经历和经验。
教师:请同学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几个观点。
学生:人生难免有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在挫折面前要从容(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教师点题:“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堂心理测试和课后拓展作业——“我应对挫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