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4章光现象章节培优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2.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B.日食C.水中倒影D.筷子“折断”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C.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5.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6.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A.150°B.120°C.90°D.60°7.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下列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湖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9.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10.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A.手影的形成B.月亮的“倒影”C.玻璃幕墙光污染D.笔在水面处“折断”13.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B.小狗照镜子C.海市蜃楼D.光污染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越厚,焦距一定越大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C.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是凹透镜D.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二、填空题15.如图所示,一位身高1.7m的市民正站在2m高平面玻璃制的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玻璃门上端和下端各有30cm宽的不透光的广告纸挡着。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4章光现象单元拓展练习

4章光现象单元拓展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B.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D.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2.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5.某同学从平面镜前1.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6.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相关的现象的是A.一叶障目B.镜花水月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7.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所示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A.B.C.D.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9.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B.C.D.10.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二、填空题11.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_______ 些.(填“低”或“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12.如图中用到共同的物理规律是 ________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15.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__性质.1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17.如图所示,有两个一体的平面镜,其夹角为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 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AB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最后射出的光线CD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 °.18.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_______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________d像(选填“>”、“<”或“=”).19.人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5m处,若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6s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20.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雄鹰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验证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坏是通过________ 比较.(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竖立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____.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____相等.(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到玻璃板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 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A.2 cm B.1 cmC.0.5 cm D.0 cm22.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甲、乙、丙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甲、乙、丙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答案1.A2.C3.B4.B5.C6.D7.B8.D9.A10.C11.高折射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3.60° 37°14.15.45;直线传播的16.红大17.90°0°18.4 <19.4 不变20.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2或3、4 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21.平面镜的位置重合大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垂直 D2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哪种介质中的光速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的角度(入射角或折射角)就大小于。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综合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B. 树叶的虚像C. 太阳的实像D. 太阳的虚像2. 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3.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B. 放映电影时,在幕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 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D. 近视眼患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视力5. 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6. 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7.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 看到的鱼的前方B. 看到的鱼的方向C. 看到的鱼的上方D. 看到的鱼的下方8. 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9.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现象.10.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O点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课后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2.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3.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4.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无法确定5.小亮同学在帮着妈妈洗碗时,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发现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以下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A.B.C.D.6.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7.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8.如图所示,长30cm的物体AB斜放在平面镜前,会在镜中成像A B''(未画出)。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随堂练——第4章光现象单元随堂练习

4章光现象单元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2.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一直向左移动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C.一直向右移动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弯折了B.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山的“倒影”B.日食C.汽车观后镜D.水中“折”笔6.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B.C.D.8.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D.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0.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二、填空题11.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13.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__(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等于________.14.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1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16.小华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

2.如图K4-4-1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 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B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返回目录
3.如图K4-4-2所示,远看浅浅的湖水,一旦进入水中后,才 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水对眼睛的这种“欺 骗”,对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 警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发生了折射 C.光发生了反射 D.某些人的幻觉
返回目录
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C)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返回目录
5.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 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K4-4-3中 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 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 B )
第四章 光 现 象 第4节 光 的 折 射
夯实基础 1.小丽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产生了下面一些 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 C ) A.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 中后,仍沿直线传播 C.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 于水面对称的 D.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可能靠近法线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谢谢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 大而___增__大___(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 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不__可__能___(填 “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____4_5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培优精品全册练习(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培优精品全册练习(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313bd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培优精品全册练习(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测试题----e2a1b038-6ea4-11ec-904c-7cb59b590d7d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每个子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闪闪发光,其中包含着光线的反射。
B.如果光在平面镜上以30°的角度反射,则其反射角也为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听讲座时,小明想用相机拍摄投影在屏幕上的彩色图像。
由于场地很暗,他用闪光灯照了这样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颜色被闪过,只有黑色的文字和线条被拍照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3、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1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4、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2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5.在黑板上,一些坐在座位上的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同一个单词,而一些坐在座位上的学生看不清楚。
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6.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入容器,并在p处形成一个光斑。
在容器逐渐注满水的过程中,该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7.如果入射光和反射镜之间的角度减小20°,反射光和入射光之间的角度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8、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4所示,纸币检测器发出的“光”可以使纸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遥控器发出的“光”可以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空调等。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因为有光,世界才如此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就是不遵循光反射定律的反射B.电视面面上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C.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吸收绿光,反射其他颜色的光D.光和声一样,都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如图所示,日晷是一种测量仪器,它用来测量()A.时间B.温度C.质量D.方向3. 如图所示,下列成语故事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C.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D.杯弓蛇影——光的折射4. 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5. 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验钞机发出了蓝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蓝紫色的C.烤箱的电阻丝向外辐射的红外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D.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会变细是凝华现象7. 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无法判断8. 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9. 生活处处皆物理。
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B.正常人1min脉搏跳动次数约300次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是放大的虚像B.物体距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D.牙医用平面镜检查牙齿二、填空题11. 在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___________ 传播理论.12. 能够____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光源和_____光源.在月亮、闪电、蜡烛、电灯、太阳、萤火虫等物体中,能称为自然光源的是_____.13.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现在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方向转动;现在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14. 在光谱的________ 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许多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制成________15. 小华去森林探险,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阳光与水平面成60°,则入射角为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章光现象章节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湖边看到了平静湖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看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鸟”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鸟”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5m C.4m D.6m
3.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B.花本身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
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B.
C.D.
6.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
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
D.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
7.下列事物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A.用红绿灯做信号灯
B.在阳光下戴茶色玻璃眼镜
C.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
D.战士打靶时瞄准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同样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手影
B.水中筷子变“折”
C.用遥控器控制电视
D.钢笔“错位”了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边长为1cm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15cm时,光斑呈___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暗,到1m以上时,光斑逐渐呈________形.
1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那么反射角为________,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
1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
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则∠AOM等于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有两个一体的平面镜,其夹角为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 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AB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最后射出的光线CD转过的角度是
________°.
15.小亮做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所示,他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NB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他发现:当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左侧向平面镜的O点射出一束光时,在硬纸板ONBC面内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板ONBC面以ON为轴向后折转,则在ONBC面内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16.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_____。
1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
18.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_
(2)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 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________,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
19.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影子的长度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0.5 m,身后2.5 m处是房门,人看到平面镜中房门的像离人____m,当人以1 m/s向远离平面镜方向运动2 s后,人看到的房门的像
离人____m.
三、解答题
21.如图乙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2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4.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 (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研究猜想b,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__)
A.
B.
C.
D.
答案
1.B2.B3.B4.C5.A
6.AD7.CD8.BC9.BD10.BD
11.菱圆
12.30°120°
13.OD30°
14.90°0°
15.不能
16.色散折射不同
17.光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
18.0.5左不变
19.60°减小减小
20.3.55.5
21.
22.
23.刻度尺量角器等于实验检验不能
24.不合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