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3):课件七 苏教版选修6 精品
合集下载
化学:《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
![化学:《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844ce3439b6648d7c1c746c6.png)
2mol· L1H SO 溶液 2 4
四、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 沉淀;再向试管中滴加 几滴2mol· L-1硝酸并振 荡,一支试管中的沉淀 溶解,此为亚硝酸钠的 试管;另一支试管中沉 淀不消失,为氯化钠的 试管。
实验注意 事项
pH试纸
=
0.01mol· L-1 利用NO- 2的还原性 KMnO4溶液 5NO-2+2MnO-4+6H+=5NO-3 (酸性溶液) +2Mn2++3H2O
续上页
加入 (NH4)2Fe(S 利用NaNO2的氧化性 O4)2溶液 NO-2+Fe2++2H+ =NO+Fe3++H2O
0.1mol· L-1KI 淀粉 利用NO- 2的氧化性 2NO- 2+2I-+4H=2NO+I2+2H2O 利用NO- 2和H+反应生成HNO2不稳定会生 成红棕色NO2气体。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方程 式为: NaNO2+H2SO4 冷 NaHSO4+HNO2 2HNO2 = NO↑+NO2↑+H2O
物质性质学习
教师应在实验方案设计前,引导学生充分讨论 NaN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让学生动手实验, 说明各有什么实验现象,在弄清化学原理的前提下,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使NaNO2的 性质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在探究NaNO2的性 质时,主要从中学讨论物质的性质的几个角度开展 探究,如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熔沸点等),如化学性质(从物质的热稳定性、反 应物及生成物的溶解性、强弱电解质、 复分解反 应、从化合价讨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盐的水解 (pH值)等几个方面讨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3.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ppt课件

(2明学习化学后,在 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 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取少量加热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学习目标 1.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 学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2.认识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对亚硝 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两 者的鉴别。 3.通过对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学会物 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体验观察 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纸 知(亚硝酸钠或氯化 钠)溶液的pH
一种Na溶C液l 的pH为7, 为_____溶液;另 一种Na溶N液O2的pH为 8~9,为_______ 溶液
思考感悟 如何鉴别下列两组物质?写出流程图。 (1)Na2CO3、NaCl、Na2SO4、NaNO2。 (2)NaNO2、NaCl、NaNO3。 【提示】 (1)
钠溶液,摇匀
使KMnO4溶液浅红色褪 去的试管,加入的是
__N_a_N_O__2 _溶液
方案5
0.1 mol·L- 1KI淀粉
溶液
分别取1 mL 0.1 mol·L-1 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 液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 中加入0.5 mL 0.1 mol·L- 1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
色变化。再滴加2滴2 mol·L-1硫酸和2滴2%淀 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
4.亚硝酸钠的鉴别 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 成_可__溶于稀硝酸的 AgNO2 _白__色沉淀。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_A__g_+_+__N_O__- 2_=_=_=_A_g_N__O_2_↓____。
亚硝酸钠水解使溶液呈_碱__性,其水解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_N_O__- 2_+__H__2O_______H__N_O__2_+__O_H__-_。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学习目标 1.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 学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2.认识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对亚硝 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两 者的鉴别。 3.通过对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学会物 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体验观察 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纸 知(亚硝酸钠或氯化 钠)溶液的pH
一种Na溶C液l 的pH为7, 为_____溶液;另 一种Na溶N液O2的pH为 8~9,为_______ 溶液
思考感悟 如何鉴别下列两组物质?写出流程图。 (1)Na2CO3、NaCl、Na2SO4、NaNO2。 (2)NaNO2、NaCl、NaNO3。 【提示】 (1)
钠溶液,摇匀
使KMnO4溶液浅红色褪 去的试管,加入的是
__N_a_N_O__2 _溶液
方案5
0.1 mol·L- 1KI淀粉
溶液
分别取1 mL 0.1 mol·L-1 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 液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 中加入0.5 mL 0.1 mol·L- 1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
色变化。再滴加2滴2 mol·L-1硫酸和2滴2%淀 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
4.亚硝酸钠的鉴别 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 成_可__溶于稀硝酸的 AgNO2 _白__色沉淀。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_A__g_+_+__N_O__- 2_=_=_=_A_g_N__O_2_↓____。
亚硝酸钠水解使溶液呈_碱__性,其水解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_N_O__- 2_+__H__2O_______H__N_O__2_+__O_H__-_。
高中化学说课: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ppt课件

评价: 试剂易得,方案科学,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Ag+ + NO2- = AgNO2↓(白,溶于稀HNO3) 2HNO2=NO2↑﹢NO↑﹢H2O HNO2:弱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NO2-:弱碱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性质 色、味
毒性
NaNO2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咸味
有毒
NaCl 白色晶体、咸味
无毒
氧化性
还原性 酸碱性
与Ag+
2NO2-+ 2I-+4H+=I2+2NO↑+2H2O NO2-+ Fe2++2H+=Fe3++NO↑+H2O
3NO2-+ Cr2O72-+8H+=3NO3-+2Cr3++4H2O
无明显氧化性 弱还原性
培养关注生活中化学的意识。
知识重点,难点:“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教学流程 环节一:源于生活、引出课题 环节二:认识性质、建构方法 环节三:协作交流、活动探究 环节四:回归生活、应用知识
一、源于生活、引出课题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鉴别?教材为何以NaNO2和NaCl的 鉴别为载体来学习物质的鉴别呢?
思考:误食NaNO2中毒可能是哪一性质所致? 亚硝酸盐中毒如何急救?
问题:鉴别NaCl与NaNO2? 已知: Cl- —Ag—NO→3 白↓—稀—H—NO→3 白↓
方案: NO2-—Ag—NO→3 ? —稀—HN—O3→? NO2-稀—H—NO→3 ? —Ag—NO—3 →?
表达:各取少量___于试管,加___,若___,则___。
过程与方法:
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Ag+ + NO2- = AgNO2↓(白,溶于稀HNO3) 2HNO2=NO2↑﹢NO↑﹢H2O HNO2:弱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NO2-:弱碱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性质 色、味
毒性
NaNO2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咸味
有毒
NaCl 白色晶体、咸味
无毒
氧化性
还原性 酸碱性
与Ag+
2NO2-+ 2I-+4H+=I2+2NO↑+2H2O NO2-+ Fe2++2H+=Fe3++NO↑+H2O
3NO2-+ Cr2O72-+8H+=3NO3-+2Cr3++4H2O
无明显氧化性 弱还原性
培养关注生活中化学的意识。
知识重点,难点:“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教学流程 环节一:源于生活、引出课题 环节二:认识性质、建构方法 环节三:协作交流、活动探究 环节四:回归生活、应用知识
一、源于生活、引出课题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鉴别?教材为何以NaNO2和NaCl的 鉴别为载体来学习物质的鉴别呢?
思考:误食NaNO2中毒可能是哪一性质所致? 亚硝酸盐中毒如何急救?
问题:鉴别NaCl与NaNO2? 已知: Cl- —Ag—NO→3 白↓—稀—H—NO→3 白↓
方案: NO2-—Ag—NO→3 ? —稀—HN—O3→? NO2-稀—H—NO→3 ? —Ag—NO—3 →?
表达:各取少量___于试管,加___,若___,则___。
过程与方法:
高中化学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精品PPT课件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①
固体1 取试样 固体2
③
现象1
溶液1 溶液2
②
加试剂
④
结论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物质鉴别的原理:
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 一定的 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物质性质
确定实 验方案
评价和优化
得出结论
记录现象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①
固体1 取试样 固体2
③
现象1
溶液1 溶液2
②
加试剂
④
结论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1、分别取2药匙未知固体,在烧杯中加15ml左右水溶 解,配制成未知溶液A、B待用。
2、在鉴别时,每次均取少量溶液(1ml)进行检验, 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的待测溶液中。
进行实” 白色或浅黄色的晶体,有咸味 易溶于 水 ,且溶解时吸热 .NaNO2其对应酸HNO2 (Ka=4X10-4),仅存在 于冷的稀溶液中.
NaNO2是一种重要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鲜,如果没有它 香肠颜色会变暗,奶酪会失去特有的香味,但过多食用含NaNO2的 食品不利于健康,人体安全摄入标准为0~0.1mg/千克体重,人食 用0.2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 成死亡,因为NaNO2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 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而中毒。
实验探究报告单(实验时及时记录)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过程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试剂易得 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操作安全 环境友好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①
固体1 取试样 固体2
③
现象1
溶液1 溶液2
②
加试剂
④
结论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物质鉴别的原理:
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 一定的 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物质性质
确定实 验方案
评价和优化
得出结论
记录现象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①
固体1 取试样 固体2
③
现象1
溶液1 溶液2
②
加试剂
④
结论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1、分别取2药匙未知固体,在烧杯中加15ml左右水溶 解,配制成未知溶液A、B待用。
2、在鉴别时,每次均取少量溶液(1ml)进行检验, 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的待测溶液中。
进行实” 白色或浅黄色的晶体,有咸味 易溶于 水 ,且溶解时吸热 .NaNO2其对应酸HNO2 (Ka=4X10-4),仅存在 于冷的稀溶液中.
NaNO2是一种重要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鲜,如果没有它 香肠颜色会变暗,奶酪会失去特有的香味,但过多食用含NaNO2的 食品不利于健康,人体安全摄入标准为0~0.1mg/千克体重,人食 用0.2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 成死亡,因为NaNO2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 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而中毒。
实验探究报告单(实验时及时记录)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过程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试剂易得 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操作安全 环境友好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课件

• 由亚硝酸钠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 入0.3~0.5克的亚硝酸钠即可引起中毒甚 至死亡。
• 1.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口唇、指甲、 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
• 2.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高 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紫绀)。
• 3.严重者出现烦燥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 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 至死亡。
1. 观色法
▪ 氯化钠是立方晶体,或是细小的结晶粉末,呈白 色;而亚硝酸钠则是斜方晶体,略带有浅黄色, 通过两者外观上的差异可对它们进行初步鉴别。
工业盐:略带浅 黄色的白色固体
• 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2mL0.1 mol·L-1KMnO4 溶液,分别滴加1-2滴0.1 mol·L-1亚硝酸钠 和氯化钠溶液,摇匀。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教学要求
• 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 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 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 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食盐的市场价是2000元 左右一吨,工业盐约是
230元一吨
•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 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 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 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 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 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 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 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 1.口头医嘱:对于急性中毒事件,应先口头医嘱作常规处理, 如吸氧、留取静脉通道、送检等,然后再了解病史、检查病人, 建立病历,以赢得抢救时间。切忌按常规顺序慢慢问病史、书 写病历,确诊后才开始作处理往往会延误时间。
• 2.吸氧:食用腌制蔬菜、熟剩菜等易产生亚硝酸盐,有不法分 子从工业用盐中提取的散装食盐更是亚硝酸盐的一大来源,亚 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 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 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 氧处理。
• 1.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口唇、指甲、 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
• 2.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高 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紫绀)。
• 3.严重者出现烦燥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 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 至死亡。
1. 观色法
▪ 氯化钠是立方晶体,或是细小的结晶粉末,呈白 色;而亚硝酸钠则是斜方晶体,略带有浅黄色, 通过两者外观上的差异可对它们进行初步鉴别。
工业盐:略带浅 黄色的白色固体
• 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2mL0.1 mol·L-1KMnO4 溶液,分别滴加1-2滴0.1 mol·L-1亚硝酸钠 和氯化钠溶液,摇匀。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教学要求
• 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 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 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 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食盐的市场价是2000元 左右一吨,工业盐约是
230元一吨
•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 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 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 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 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 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 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 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 1.口头医嘱:对于急性中毒事件,应先口头医嘱作常规处理, 如吸氧、留取静脉通道、送检等,然后再了解病史、检查病人, 建立病历,以赢得抢救时间。切忌按常规顺序慢慢问病史、书 写病历,确诊后才开始作处理往往会延误时间。
• 2.吸氧:食用腌制蔬菜、熟剩菜等易产生亚硝酸盐,有不法分 子从工业用盐中提取的散装食盐更是亚硝酸盐的一大来源,亚 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 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 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 氧处理。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共20页PPT资料

5NO2-+2MnO4-+6H+ = 5NO3-+2Mn2++3H2O Cr2O72-+3NO2-+8H+ = 3NO3-+2Cr3++4H2O
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
4、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Ag++NO2-=AgNO2↓(白色) 白色沉淀易溶于稀硝酸
5、弱酸强碱盐
溶液显碱弱性
NO2-+H2O HNO2+OH-
思考:1、该实验中能否改用硝酸酸化呢? 2、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应用煮沸的蒸馏水并 且现配现用。为什么?
从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方案4:
固体1 固体2
溶液1 稀AgNO3溶液 溶液2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 白色沉淀 消失
亚硝酸钠
白色沉淀 不消失
食盐
AgNO2+HNO3=AgNO3+HNO2
从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现有试剂:建筑工业盐(NaNO2)、食盐(NaCl)、 1%酚酞溶液、2mol/LH2SO4 溶液、稀AgNO3溶液、 稀硝酸、0.01mol/LKMnO4溶液、0.1mol/LKI溶液、 蒸馏水、淀粉溶液、(NH4)2Fe(SO4)2溶液。
请设计实验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n(HCHO) V(空气)
甲醛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HCHO+2[Ag(NH3)2]+
HCOO-+NH4++2Ag
+3NH3+H2O (银镜反应)
4MnO4-+5HCHO+12H+
4Mn2++5CO2+11H20
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
4、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Ag++NO2-=AgNO2↓(白色) 白色沉淀易溶于稀硝酸
5、弱酸强碱盐
溶液显碱弱性
NO2-+H2O HNO2+OH-
思考:1、该实验中能否改用硝酸酸化呢? 2、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应用煮沸的蒸馏水并 且现配现用。为什么?
从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方案4:
固体1 固体2
溶液1 稀AgNO3溶液 溶液2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 白色沉淀 消失
亚硝酸钠
白色沉淀 不消失
食盐
AgNO2+HNO3=AgNO3+HNO2
从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现有试剂:建筑工业盐(NaNO2)、食盐(NaCl)、 1%酚酞溶液、2mol/LH2SO4 溶液、稀AgNO3溶液、 稀硝酸、0.01mol/LKMnO4溶液、0.1mol/LKI溶液、 蒸馏水、淀粉溶液、(NH4)2Fe(SO4)2溶液。
请设计实验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n(HCHO) V(空气)
甲醛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HCHO+2[Ag(NH3)2]+
HCOO-+NH4++2Ag
+3NH3+H2O (银镜反应)
4MnO4-+5HCHO+12H+
4Mn2++5CO2+11H20
最新文档-化学:3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课件2苏教版选修6-PPT精品文档共19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版选修6-PPT精品
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案苏教版选修6

(6)撰写科普文章: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科普文章,向他人宣传这两种物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关于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的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在后续的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显得有些吃力。
八、作业评价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通过批改作业,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方法掌握得较好,但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还存在一些困难。在点评中,我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与记录: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结果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方法,并得出结论。
-汇报与展示: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评价。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环节,我原本计划让每个小组独立进行实验,但由于时间安排和实验材料的限制,最终只能分组进行。虽然这样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操作机会,但整体来看,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实验后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然而,我意识到在课堂管理和学生引导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时间控制和节奏把握上,需要更好地平衡讲解和操作的时间。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关于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的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在后续的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显得有些吃力。
八、作业评价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通过批改作业,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方法掌握得较好,但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还存在一些困难。在点评中,我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与记录: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结果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方法,并得出结论。
-汇报与展示: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评价。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环节,我原本计划让每个小组独立进行实验,但由于时间安排和实验材料的限制,最终只能分组进行。虽然这样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操作机会,但整体来看,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实验后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然而,我意识到在课堂管理和学生引导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时间控制和节奏把握上,需要更好地平衡讲解和操作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一.亚硝酸钠性质学习
1.不稳定性: 4NaNO2 = 2Na2O+2N2+3O2 2HNO2 = NO + NO2 + H2O 2.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物质 I-、Fe2+等反应 3.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物质KMnO4、K2Cr2O7、溴 水等反应
二.亚硝酸钠与氯化钠的性质对比
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设计分析
2HNO2 = NO↑+NO2↑+H2O NO2- + Fe2+ + 2H+ = NO + Fe3+ + H2O
2NO2- + 2I- + 4H+ = 2NO + I2 + 2H2O
2NaNO2+Na2S+2H2SO4 = 2Na2SO4+2NO+S↓+2H2O`
5NO2- + 2MnO4- + 6H+ = 5NO3- + 2Mn2+ + 3H2O K2Cr2O7+3NaNO2+4H2SO4= K2SO4+3NaNO2 +Cr2 (SO4) 3+4H2 O
在试管中加入1-2mL0.1mol·L-1亚硝酸钠后,铜丝缓慢 溶解,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成深绿色,液 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与木条反应
熔融的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与碳或木条 反应;而氯化钠熔点较高,且不与碳发生反应。 在试管里装入1-2g NaNO2晶体,待加热溶化后把 木条(或火柴梗)伸入熔体,木条迅速猛烈燃烧, 闪烁出红色的火光,试管壁发黑。待试试冷却后加 水溶解残留物,检验溶液呈强碱性。 说明: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NO2(溶融)+3C=2Na2O+3CO2↑+2N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亚硝酸钠的氧化性:
(NH4)2Fe(SO4)2溶液 0.1mol·L-1KI淀粉
• 4、亚硝酸钠的还原性:
Na2S溶液和 H2SO4溶液
0.01mol·L-1 KMnO4溶液 K2Cr2O7溶液 溴水
• 5、其他性质: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NO2- + H2O≒HNO2 + OHNaNO2 + H2SO4 冷 NaHSO4 + HNO2
亚硝酸的特征反应
低浓度的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对-氨 基苯磺酸和α-萘胺发生重氮化反应,呈粉红 色;氯化钠不发生此反应。
NaNO2+Br2+H2O NaNO3+2HBr
Ag++NO2-=AgNO2↓
AgNO2+HNO3=AgNO3+HNO2
其他方案了解
与铜丝反应
铜丝在亚硝酸钠的存在下,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铜 丝在有氯化钠存在的情况下却不与盐酸反应。铜丝、 亚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 Cu+2NaNO2+4HCl = 2NaCl+CuCl2+2H2O+2NO↑ 2NO+O2(空气)2NO2(红棕色)
在水果切面上反应
在苹果(或梨、桃、萝卜、马铃薯等)的新鲜切面 上,选取距离较远的三个点,其中两个点分别滴上 2-3滴0.1mol·L-1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另一 个点作为对照点。静置2-3min,滴有亚硝酸钠的点 褐变(氧化)得最利害,颜色最深,滴加氯化钠的 点颜色较浅,而对照点在2-3min内基本不变色。
固体1 固体2
分别加入 某种试剂 溶液1 溶液2
推断
产生某 种现象
某物质
推断
产生某 种现象
某物质
设计实验方案
• 先阅读书本了解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然 后同桌间互相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展示
• 1、溶液的酸碱性: pH试纸 1%酚酞溶液
• 2、亚硝酸钠的生成和不稳定性:
2mol·L-1H2SO4溶液
一.亚硝酸钠性质学习
1.不稳定性: 4NaNO2 = 2Na2O+2N2+3O2 2HNO2 = NO + NO2 + H2O 2.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物质 I-、Fe2+等反应 3.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物质KMnO4、K2Cr2O7、溴 水等反应
二.亚硝酸钠与氯化钠的性质对比
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设计分析
2HNO2 = NO↑+NO2↑+H2O NO2- + Fe2+ + 2H+ = NO + Fe3+ + H2O
2NO2- + 2I- + 4H+ = 2NO + I2 + 2H2O
2NaNO2+Na2S+2H2SO4 = 2Na2SO4+2NO+S↓+2H2O`
5NO2- + 2MnO4- + 6H+ = 5NO3- + 2Mn2+ + 3H2O K2Cr2O7+3NaNO2+4H2SO4= K2SO4+3NaNO2 +Cr2 (SO4) 3+4H2 O
在试管中加入1-2mL0.1mol·L-1亚硝酸钠后,铜丝缓慢 溶解,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成深绿色,液 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与木条反应
熔融的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与碳或木条 反应;而氯化钠熔点较高,且不与碳发生反应。 在试管里装入1-2g NaNO2晶体,待加热溶化后把 木条(或火柴梗)伸入熔体,木条迅速猛烈燃烧, 闪烁出红色的火光,试管壁发黑。待试试冷却后加 水溶解残留物,检验溶液呈强碱性。 说明: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NO2(溶融)+3C=2Na2O+3CO2↑+2N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亚硝酸钠的氧化性:
(NH4)2Fe(SO4)2溶液 0.1mol·L-1KI淀粉
• 4、亚硝酸钠的还原性:
Na2S溶液和 H2SO4溶液
0.01mol·L-1 KMnO4溶液 K2Cr2O7溶液 溴水
• 5、其他性质: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NO2- + H2O≒HNO2 + OHNaNO2 + H2SO4 冷 NaHSO4 + HNO2
亚硝酸的特征反应
低浓度的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对-氨 基苯磺酸和α-萘胺发生重氮化反应,呈粉红 色;氯化钠不发生此反应。
NaNO2+Br2+H2O NaNO3+2HBr
Ag++NO2-=AgNO2↓
AgNO2+HNO3=AgNO3+HNO2
其他方案了解
与铜丝反应
铜丝在亚硝酸钠的存在下,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铜 丝在有氯化钠存在的情况下却不与盐酸反应。铜丝、 亚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 Cu+2NaNO2+4HCl = 2NaCl+CuCl2+2H2O+2NO↑ 2NO+O2(空气)2NO2(红棕色)
在水果切面上反应
在苹果(或梨、桃、萝卜、马铃薯等)的新鲜切面 上,选取距离较远的三个点,其中两个点分别滴上 2-3滴0.1mol·L-1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另一 个点作为对照点。静置2-3min,滴有亚硝酸钠的点 褐变(氧化)得最利害,颜色最深,滴加氯化钠的 点颜色较浅,而对照点在2-3min内基本不变色。
固体1 固体2
分别加入 某种试剂 溶液1 溶液2
推断
产生某 种现象
某物质
推断
产生某 种现象
某物质
设计实验方案
• 先阅读书本了解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然 后同桌间互相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展示
• 1、溶液的酸碱性: pH试纸 1%酚酞溶液
• 2、亚硝酸钠的生成和不稳定性:
2mol·L-1H2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