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五专题四第二框就业维权之道学案.doc
高中政治选修法律常识专题四通往就业之路和就业维权之道教学设计

选修5专题四1-2 通往就业之路和就业维权之道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目标:懂得劳动就业的途径与方式懂得能否最终成功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签定劳动合同了解签定劳动合同的条款和原则了解劳动合同的含义及作用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懂得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2.能力目标正确应聘成功就业的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树立依法就业、依法维权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签定劳动合同的含义、作用、条款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难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懂得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教学方法讨论、辩论和自主探究的方法板书设计第1-2框通往就业之路和就业维权之道第一框通往就业之路一、选对求职路1、为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劳动权利,国家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不仅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也指明了就业的条条途径。
2、求职的重要途径(1)校园招聘会(2)职业介绍机构(3)公共媒介应聘二、成功就业第一步——签定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含义、作用2、劳动合同签定的条款3、劳动合同签定的原则第二框就业维权之道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休息休假的权利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4、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5、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6、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二、劳动者的维权路。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word教案

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纪经营主备人:逯敏敏教课目的:1、需要认识和掌握与劳动有关的法律知识2、认识职场和商场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3、怎样依据法律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合法权益。
教课重难点:1、介绍了求职应聘的主要门路,概括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2、明确了签署劳动合同是成功就业的前提。
3、环绕着劳动者有哪些权益义务、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睁开的。
课时安排:2 课时教课过程:经过实例、图片引入课题一、第一框通往就业之路这一框题介绍了求职应聘的主要门路,概括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明确了签署劳动合同是成功就业的前提。
本框题共设计了两个目题。
(一)目题一选对求职路本目主要介绍了求职、应聘的方式。
我们知道,求职、应聘的方式和程序其实不直接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但最近几年来违纪违规招聘的现象层见迭出,不单搅乱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管理,并且严重入侵了公民的劳动权益,这就需要经过法律来保护求职、应聘的正常运转。
所以,本目题设计的要点不在于只是告诉学生有几种求职应聘方式,而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求职应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
比如,跟着职业中介市场日渐活跃,有少量非法分子为牟取私利非法经营,有的干脆打着职业介绍的旗帜欺诈求职者,既伤害了求职者的劳动权益,又严重搅乱了职业中介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黑中介”。
让学生认识求职应聘中存在的违纪现象,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信心。
(二)目题二成功就业第一步──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合法权益亲密有关,但当前我国广泛存在劳动合同签署率低、限期短、内容不规范等问题。
2006 年 3 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宣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宽泛征采意见,为期一个月。
截止 4 月 1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已收到建议 14 万多件,充足表示民众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与期望。
本目题经过列举对签署劳动合同的四种不一样的流行看法,引起学生得出应签署劳动合同的结论。
以下分别介绍了签署劳动合同的意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订立劳动合同应按照的原则。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五 专题四 2、就业维权之道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31张)

1.李敏虽签订了放弃购买社会保险的承诺, 但其放弃属于违反 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义务, 应认定为无效。 2.李敏于2017年9月17日至2017年10月1日 在医院住院治疗,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如果 用人单位未能依法为员工缴纳医保费的,未 缴纳期间所属职工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 单位按相关规定承担,赔偿员工损失。
劳动者的维权之路
3.提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
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劳动者维权之路
李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 了申请,苦苦等了半个月得到的回复 却是:不予受理。那么此时李敏还有 什么办法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的维权之路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
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 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劳动者的维权之路
最终李敏一纸状书将该公 司告到了人民法院,在座的各 位同学,请你们猜猜看李敏此 次状告能否成功?
协商解决 不成
不具有法律效力 不是必经程序
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注意:享受保险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养老保险
五险 一金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这里要注意的是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入职时李敏出具《申请书》自愿放弃购 买社会保险。 2017年9月17日至2017年10月1日,李敏 由于旧病复发,请假前往医院住院治疗,共花 费医疗费96448元,该费用由李敏自行垫付。 该医院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及《出院通知 书》,医嘱建议全休三个月。 2018年2月1日,李敏返回公司上班,打 算向公司申请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但是与公 司发生争议,该公司不同意支付。请问该公司 的做法合法合理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高一政治人教版 选修五 专题四 2、就业维权之道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21张)

取得劳动报酬的 权利
劳动报酬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及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 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不能用实物 或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货币发放, 工厂侵犯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 权利 。
有一天负责人又告知厂 问2:工厂要 里接了一个大订单,由于 求职工每天加 时间紧任务重,厂里要求 班4小时是否符 工人们每天加班4小时, 合法律规定? 否则扣发当天工资,无奈 之下他们只好每天不停地 在机器面前进行劳作,开 始几天我妈妈还能坚持, 可是最终还是吃不消病倒 了,住进医院了。
思考:厂长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注意: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直
接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能以其它产品来抵扣工资。
探究二:“不想 加班?那行啊, 你们在上班期间 把这个活儿做完 不就行了,公司 又没强制你加 班!” 职工往往 为了保饭碗忍气 吞声。
妈妈生病在家休养期间,听说厂里要 给之前还没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们缴 社会保险,于是妈妈主动要求不交社 会保险,而是把这笔钱直接打给自 己,工厂却不同意,妈妈心生不悦。 问4:妈妈的要求合法吗?
社会保险指“五险一金”中的 “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 险。另外“一金”是指住房公积金 缴纳社会劳动保险(社保)是具 有法律强制性的,个人没有选择不 缴纳的权利。 单位因员工主动申请不缴社保而没 给个人缴纳,同样是违法行为,受 到相应的处罚。
就业维权之 道
烦
烦
妈妈的烦心事签 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刚进厂的时 候,她每个月都能拿到 3500 元工资,我 还调侃她是“小富婆”。可是今年年初, 厂里负责人说效益不好,玩具卖不出去, 没有钱发工资,所以就以玩具代替工资来 问 1 :工厂可不可以用 发放了。 玩具代替工资发放?原 因是什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通往就业之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4.角色扮演法:模拟面试场景,让学生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
5.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如制作个人简历、撰写创业计划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改进能力。
7.荣誉奖项:包括奖项名称、时间、颁发机构等。荣誉奖项可以证明求职者的优秀能力和成就,增加简历的吸引力。
8.技能特长:包括专业技能、计算机技能、语言能力等。技能特长是求职者具备的独特优势,需要在简历中突出展示。
9.自我评价:包括对自己性格、能力、特点的简要描述。自我评价部分需要简明扼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就业、面试、创业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
(2)案例分析法:分享真实的就业、面试、创业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与就业、面试、创业相关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个人简历制作展开,具体知识点梳理如下:
1.简历的定义与作用:简历是个人介绍的一种书面材料,主要用于求职、实习、升学等场合,目的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能特长等,以便获得面试或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个人简历制作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专题4.2就业维权之道课件(共23张PPT)

王某在某建筑公司打工,公司也没有和他签订合同,公司每天要求员工加班4小时,否则扣发当日工资,王某有一天加班两小时,月底工资果然扣除一天。
Plickers辅助,竞赛巩固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应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王某被送进医院后,建筑公司强调事故责任在于王某,公司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
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 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理的权利等。
8
劳动者义务
完成劳动目任标务
执行劳动安全 卫生规程
第一项
第二项
第三项
第四项
提高职业技能
遵守劳动纪律 和职业道德
权利与义务关系
9
权ImNa利oge
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义ImNa务oge
10
维权之道
01
放弃
02 暴力直接
竞赛试题
19
3.订立“生2死加合班同4”小侵犯了劳动者的( )
A.平合等同就业和择时业,的工权资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社A.会行保政险复制议度保障劳B动. 者的生存权,保障劳动力再生产,保障社会安定,因此也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3 43.根订据立我“生国死法合律同规”侵定犯,了发劳生动劳者动的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经过( )
请公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
Plickers辅助,竞赛巩固
PLICKERS课堂法律竞赛活动
竞赛规则
◎每组十个代码卡 第一组:1——7 第二组:8——14 第三组:15——21 第四组:22——28 第五组:29——36
17
No Image
竞赛试题
高中政治 专题四第二框 就业维权之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第 二 框
就 业 维 权 之 道
目标定位 自主预习学案 合作探究学习 社会生活链接 速效提能演练
目标定位
一、课标要求 引述从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与义务,评议雇 主和雇员发生争议的案例,说明就业者依法 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二、重点知识 1.了解从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2.评议劳动争议的案例,说明就业者依法维 权的途径和方式。 3.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2)劳动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取得劳动报酬 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 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 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 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 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 处理的权利。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 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 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
小赵经陕西一家民营企
业试用三个月后,签订 了为期三年三个月的劳 动合同(含三个月试用期)。从上班的那天起, 公司每月要从小赵工资里扣20多元的保证金。
两年多后公司对其调整了岗位。之后,小赵 与公司因扣押保证金、未按时支付加班费和 未办理社会保险等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小 赵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 员会维护了小赵的合法权利。随后,这个公 司便作出决定,解除与小赵的劳动关系,并 限定当日办理一切手续。这一下,小赵纳闷 了。类似这样的遭遇,不只是小赵一个人。
合作探究学习
一、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1.按照《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95年修正),职工应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 作40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 休息一日。 2.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期间, 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元旦、春节、清 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 调整休假日期的具体安排如下: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通往就业之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1. 就业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2. 请列举三种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技巧。
3.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哪些?
4. 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
5. 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请同学们在课后将自己的答案整理好,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讲解和讨论。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互动一:请同学们分享他们在就业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互动二: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 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请同学们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就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就业挑战,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就业的意义、就业的途径、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技巧、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个人职业规划以及求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就业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把握的概念和理论。此外,学生在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时,可能会遇到如何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挑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就业维权之道[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应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保障劳动力再生产,保障社会安定,因此也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知识点二劳动者的维权路(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①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
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关键一点]和解协议不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
②申请调解。
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
③申请仲裁。
a.如果通过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b.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人的身份居中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
c.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和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或者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关键一点]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对一些争议数额较小、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仲裁裁决即为终局裁决,即“一裁终局”。
④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理脉络·成体系][析重点·解难点]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首先应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
(2)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协议,劳动者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
(3)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劳动者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4)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悟典题·明考向]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典例1] 下列属于劳动者义务的是( )①完成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遵守劳动纪律④提请劳动争议处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是劳动者的权利,故应排除④。
[答案] A仲裁[典例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包括( )A.企业代表B.职工代表C.工会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解析]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故选B项。
[答案] B劳动争议的仲裁申请一定要及时。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包括( )①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提高职业技能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遵守职业道德的权利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解析:要注意区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内容,②⑤属劳动者的义务,不选。
答案:C2.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 )①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③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④劳动者履行义务的前提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权利的意义。
③所述是劳动者的义务,④颠倒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只有①②符合要求,故选C项。
答案:C2014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法律《社会保险法》施行三周年。
其内容囊括了社会保险立法宗旨、基本原则、覆盖人群、权利义务、基金管理、法律责任等各个方面。
该法的实施,将更好地维护我国公民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据此回答3~4题。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严格监察执法,加强社会保障宣传,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材料中劳动者依法维权是指维护(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解析:只有D符合材料中《社会保险法》指向,故选D。
答案:D4.社会保险制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因为( )①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现象②社会保险制度可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保障③社会保险制度可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保障劳动力再生产,保障社会安定④享受社会保险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①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看下边漫画:一煤矿为了推卸责任,在职工上岗前与职工小王订立“生死合同”。
据此完成5~6题。
5.订立“生死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 )A.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解析:材料中用人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没有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而是想为事故的发生推卸责任,侵犯了小王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D6.假如小王同意老板的要求,签订了该合同,那么( )A.小王必须履行合同要求,不能单方毁约B.小王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受到侵害C.合同是无效合同,也不合法D.尽管不合理,但是只要双方同意,应该是有效的解析:“生死合同”属于违法合同、无效合同,对小王没有约束力,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二、非选择题7.大学生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
月底发工资时,公司按照规定扣发孙某200元工资。
孙某以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为由,要求公司发给足额的工资。
运用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关系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以孙某违反公司规定、不履行义务为材料,考查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
分析问题时先指出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然后运用这一原理对孙某的行为进行分析。
答案:(1)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2)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没有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没有全面履行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孙某没有很好地履行义务,当然也不能享受到应该享有的权利,公司按照规定扣发一定的工资是合理、合法的。
8.王某在建筑公司打工,公司也没有和他签订合同,没有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和综合保险,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晚上加班时一根钢筋不小心掉在脚背上,把脚背上的主骨砸裂了。
王某被送进医院后,建筑公司强调事故责任在于王某,公司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1)建筑公司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2)建筑公司和王某分别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解析:本题以劳动者受到伤害为材料,考查对劳动者权利的认识以及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责任。
要联系劳动法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建筑公司侵犯了王某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和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2)①新实施的劳动法规定,建筑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从实际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建筑企业没有买社会保险或者综合保险,应该补缴或者补偿。
王某属于工伤,建筑公司应该承担医疗、误工、交通、残疾、补助方面的费用。
②王某没有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因工地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造成伤害,不应当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