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教育学(小学)一、选择题1、从世界范围来讲,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确立与形成的时间是(B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上半叶D、18世纪末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君子之教,喻也”这些均出自( C )A、《论语》B、《史论》C、《学记》D、《理想国》3、1897年,盛宣怀创办(A ),其四院之一的外院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A、南洋公学B、上海蒙正书院C、福州蒙学院D、初等小学堂4、在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动因方面,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典型的( C )A、内发论B、遗传决定论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心理学家提出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D )A、个别差异性B、互补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6、小学生记忆的主要形成是( C ),因此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
A、表象记忆B、抽象记忆C、形象记忆D、理解记忆7、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学生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A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8、教学大纲又称为( B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课程设计D、课程设置9、课程计划的中心环节是(D )A、学年编制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教学科目的设置1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D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领会知识11、提出“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这一教学要求的学者是(B )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12、“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都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D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13、以下关于学校德育的论述,错误的是(C )A、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B、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C、学校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D、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14、以下关于先进生心理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自尊心强B、充满自信C、较强的竞争意识D、争强好胜15、以下不属于群众性课外活动的选项是(D )A、报告和讲座B、学科竞赛C、各种集会D、学科兴趣小组二、填空题16、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填空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填空题1.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________________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类型。
2.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思想。
3.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自身的_________关系。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____________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应当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一般综合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_____________。
6.“学会认知”、“学会做事”、“___________”、“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建立的四个支柱。
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美国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的观点。
8.课程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课程管理的多极化,即发挥国家、__________、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作用。
9.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建立起来的。
10.在中国,班级授课制的采用始于1862年底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形成性评价。
【中公专家解析】略2.有教无类。
【中公专家解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即教育不受贫贱贵富限制,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3.历史继承。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就是说教育规律、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和形式等都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完全改变,而总是或多或少地进行某种改造或完善。
4.先导性。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上。
5.教育专业素养。
【中公专家解析】略6.学会共同生活。
【中公专家解析】1996年,联合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09年

河南省2009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适用范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1.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B ) A.政治体制B.生活环境C.科技水平D.生产力发展水平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C )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3.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这指的是德育工作的( A)A.疏导原则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4.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的过程是(B )A.内化B.认同C.服从D.依从5.人们对物质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 C )A.场独立型B.外倾型C.场依存型D.发散型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一位进行系统眼胶,得到的规律是( B )A.进展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7.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C )A.成就动机B.自我强化C.自我效能感D.学习能力8.教师的根本职能是( D )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9.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观点的是( B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10.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D ) A.国家公务员B.教育雇员C.自由职业者D.专业人员12.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课堂教授方式是(A)A.讲述B.讲解C.讲读D.叙述13.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 B )A.介入型倾听B.非介入型倾听C.身势倾听D.非语言倾听14.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办法是(A)A.观察法B.书面材料分析法C.谈话法D.调查法15.17世纪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总结和论证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B.帕利门C.赫尔巴特D.昆体良16.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D )A.鉴定功能B.管理功能C.研究功能D.改进提高功能17.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形成于( B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8.教程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A)A.课程标准B.教材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19.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C )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讨论法20.学科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A.课堂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ABDE)A.德育B.智育C.教学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有(CDE)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的内驱力E.认知内驱力3.教师公正的内容有(ACD)A.坚持真理B.不偏不倚C.秉公办事D.赏罚分明E.为人正派4.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有(DE)A.行为B.物C.精神财富D.组织E.人5.备课的内容主要有(ABCDE)A.备课程标准B.备教材C.备学生D.备教法E.备学法6.从说课的功能角度划分,说课的类型主要有(BCDE)A.指导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检查性说课D.评比性说课E.研究性说课7.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BCDE)A.学籍管理B.班级德育管理C.班级学习管理D.班级文体活动管理E.班级常规管理8.学生会组织的原则有(ABCD)A.民主集中制原则B.弹性结构原则C.责权一致原则D.民主与监督原则E.协调一致原则9.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E.教学经验10.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可将教学评价分为(BCE)A.绝对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评价E.诊断性评价三、判断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选择题一)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选择题一)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河南教师资格网收集历年河南教师资格真题,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请登录河南教师资格网。
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强调的是( )A.学习的兴趣B.学习的过程C.学习的要求D.学习努力的程度2.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3.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D.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A.《论语》B.《大学》C.《中庸》D.《学记》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句话讲的是(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6.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分工造成的。
”这说明(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面向全体学生C.强调创新教育D.取消应试教育8.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现代教育9.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个规定出自(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宪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0.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 )A.培养学习兴趣B.形成良好习惯C.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D.打好基础参考答案:1.B2.B3.A4.D5.A6.D7.B8.C9.C 10.D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2009 河南 洛阳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 小学学段 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A卷
一、选择题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
6
的含义是 。 7.③段中有两个“对我而言”和三个“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反复使用“对我而言”: 反复使用“联想”: 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是( ) A.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
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 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 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校园生活》编辑部 3.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至少两条) 古时一人上街卖马,一连几天无人问津。此人回家后深思,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他请 著名的相马家伯乐在他再次卖马的时候围着马转三圈,离开时作留连状多看几眼,伯乐照办 了。结果在一个早晨之内,马价上涨了十倍。 4.5 月 27 日《扬子晚报》登载了一则消息,标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请根据消 息主体部分,写出消息的导语。 本报讯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 35 家出版社 参与,6000 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 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5.根据文意,补写一个事例。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胸怀大志,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爱惜光 阴,充分利用时间的。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 日记。 6.将下面的短句改写为长句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隶属于北京途锦教育集团,是一所立志在三到五年内拥有十万学 生的民办高校,是一所旨在将先进的现代化工商管理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的民办高校。 7.指出句子中“光景”一词的含义 ①老人晚年过上了好光景 ②初次见面的光景,我还记得清楚 四、阅读理解 ①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 10 月中旬,夏末 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论述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1. 试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
2. 某物理教师在讲“物体的浮沉”原理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一块铁和一块木头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生:铁下沉,木头飘起来。
师:为什么?
生:铁重,木头轻。
师:针和轮船都是铁制的,一根针放在水里为什么会沉底,而一艘轮船却不会沉底?生:(思考)。
请问,该教师的课堂导入最符合哪个教学原则?请依据该原则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1)环境决定论者夸大环境的作用,把环境的影响绝对化。
(2)环境对人的发展虽起重要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中公专家解析】答出这三点,并逐一展开论述。
2. 该教师的教学主要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该教师通过揭示生活常识间的相互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物体的沉浮”原理的动机,并通过设置针沉船不沉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因此案例中该教师课堂导入符合“启发性原则”的要求,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中公专家解析】按照材料分析题的总分总模式,先表明观点,再说明遵循或者违背了那些原则、方法,最后再表明观点。
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常考的题。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河南省2009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小学试卷A(答案)

河南省2009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说明(使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20x1分)二、多项选择题(10×2分)三、判断题(24×1分)四、简答题(6×6分)1.答粲要点: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5分)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5分)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5分)④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5分)2.答案要点: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分)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2分)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分)3.答案要点: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1.5分)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5分)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1.5分)④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5分)4.答案要点: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分)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2分)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
(2分)5.答案要点:①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1.5分)②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1.5分)③制定班规并认真地贯彻执行。
(1.5分)④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5分)6.答案要点:①目标明确。
(1分)②内容正确。
(1分)③方法恰当。
(1分)④教学组织严密。
(1分)⑤教学效果优异。
(2分)五、案例分析题(2×10分)1.答案要点:①这一事件再一次说明加强教帅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分)②班主任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分)依法执教,教师就要模范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分)⑧班主任的行为违背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9年10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

2009年10月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
因此答案是C。
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正确答案:B解析: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正确答案是B。
3.智商(IQ)等于()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正确答案:A解析:智商IQ等于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正确答案:D解析: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正确答案: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功动机正确答案:C解析: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7.“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正确答案:D解析: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的干扰和阻碍。
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河南教师资格网收集历年河南教师资格真题,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请登录河南教师资格网。
教师资格考试填空题
1.中国的科举制度于__________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
2.以_________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小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3.所谓_________,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引起学习动机,__________,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5.有人为了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主张将课外活动更名为“_________”。
应该指出,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
6.班会有三个特点:_________、自主性、针对性。
7.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__________思维过渡阶段。
8.学生个体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_。
9.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__________式两种。
10.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由_________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
11.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_________。
12.在我国,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1) __________; (2)学生的人身权。
13.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_________仍起着作用。
14.遗传是个体发展的__________前提。
15.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种教学是在贯彻_________原则。
16.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_________人员。
1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__________关系,这是有关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
18._________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19.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所以心理学家提出了_________概念。
20._________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
参考答案
1.1905
2.间接
3.基础知识
4.领会知识
5.第二课堂
6.集体性
7.抽象逻辑 8 .认识的间接性 9.螺旋 10.学校 11.教科书 12.学生的受教育权 13.无意注意 14.物质 15.直观性 16.专业 17.授受 1
8.班主任 1
9.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20.观察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