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粤教版《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

课题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难点确立为学习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关键确立为学习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析图表、多媒体教学、活动讨论、学生设问课件使用24个幻灯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自主学习下面请大家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自测一下1在你上学的路上,看到有正在向河中排放的污水或向空中排放废气,你会A 去上学,不理睬B 顺路向有关部门反映 C 当面提出反对意见D 其他2人送你家一条活的大娃娃鱼(国家保护动物),你父母准备用它为辛苦学习的你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对此你将A 与家人一起美餐一顿B 不吃也不管C 还给他人 D 与家人讲道理,将娃娃鱼送有关部门。

3对于装过东西的塑料袋,你通常是教师归纳总结根据刚才的自测情况,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呢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做好保护和发展环境的工作,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15分钟15分钟A 洗洗再用B 扔进垃圾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根据刚才的自测情况,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呢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10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种类二.自然资源利用三.自然资源重要意义教学反思。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目标1、记住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政区图,引出本章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二、讲授新课:(一)自然资源自述1、让每组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的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的结论2、图片展示: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

3、教师设问:为什么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

5、组织学生讨论:联系世界地理知识,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相比有哪些差别。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思考,也可互相研讨,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利用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看待并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的问题?(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学生活动P45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土地、淡水、森林、矿产、草原、海洋、水产和动植物自然资源在全世界排名怎样?(都居世界前列)2、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很多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

措施: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结评估:1、启发学生根据板书自行归纳该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2、重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3、简明总结各组的课堂学习效果。

梳理、归纳、小结本节知识学习、学科能力及学科德育的学习情况,并对个人的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归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土地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尤其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南北差异:北方以旱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大,但水资源比例仅20%南方以水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小,但水资源比例达80%当前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全国土地日—6月25日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8%是冰川、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世界水日:3月22日。

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

0.水资源分布特征:A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长江中游的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从长江下游引长江水,经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过黄河,至天津、北京。

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过关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过关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过关一、单选题1.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A. 草地B. 林地C. 旱地D. 水田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大物博,耕地面积广B.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均匀C. 南北方水土资源不匹配D.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3.该资源的调配直接反映了我国()。

A. 水资源季节变化大B.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 能源季节变化大D. 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4.表是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自然资源水矿产森林耕地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6 3 5 4人均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B.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C.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少D.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多(2)针对这一国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出行时,尽量乘坐私家车B. 外出就餐时,多使用一次性碗筷C. 洗手后,及时关紧水龙头D. 购物时,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5.在生活中我们应节约资源,尽量循环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尽我们一份责任和义务,在对垃圾分类处理时,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 阳光、土地、水、草原C.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7.下列国家中,同我国隔着南海相望的国家是()A. 印度尼泊尔B. 马来西亚菲律宾C. 韩国日本D. 俄罗斯澳大利亚8.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国情是()A. 人多地多B. 人少地少C. 人少地多D. 人多地少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 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经济发展C. 我国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D.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10.如图“分田地”揭示的问题是()A. 过度放牧B. 盲目开荒C. 乱占耕地D. 乱砍滥伐11.下列不属于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A. 河流水B. 淡水湖泊水C. 冰川水D. 浅层地下水1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 阳光、土地、水、草原C.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1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森林资源B. 铁矿资源C. 煤炭资源D. 石油资源14.下面每一幅表示我国一种土地利用状况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内容全部正确的是()A. a水田b旱地c林地d荒地B. a水田b旱地c草地d林地C. 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D. a水田b林地c草地d荒地1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措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自然资源概况》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复习教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复习教案 (新版)粤教版

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复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概况。

2.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

3.我国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2)掌握我国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自然资源的特征2.自然资源的分类①可再生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3.依法保护自然资源4.土地资源的特征5.土地资源的类型6.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7.水资源的概况和分布8.合理利用水资源9.海洋资源的概况10.开发海洋资源(二)题型、方法纳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例1、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B.铁矿石C.煤炭D.石油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故选:A。

例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宜发展农业。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故选:A。

例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属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是()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C.开采地下水D.建设海绵城市解析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目标1、记住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政区图,引出本章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二、讲授新课:(一)自然资源自述1、让每组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的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的结论2、图片展示: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

3、教师设问:为什么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

5、组织学生讨论:联系世界地理知识,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相比有哪些差别。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思考,也可互相研讨,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利用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看待并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的问题?(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学生活动P45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土地、淡水、森林、矿产、草原、海洋、水产和动植物自然资源在全世界排名怎样?(都居世界前列)2、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很多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

措施: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结评估:1、启发学生根据板书自行归纳该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2、重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3、简明总结各组的课堂学习效果。

梳理、归纳、小结本节知识学习、学科能力及学科德育的学习情况,并对个人的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中考地理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地理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1、水是宝贵的资源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的特征
2.自然资源的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
②不可再生资源
3.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4.土地资源的特征
5.土地资源的类型
6.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7.水资源的概况和分布
8.合理利用水资源
9.海洋资源的概况
10.开发海洋资源
二、题型、技巧归纳
1. 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又称
为。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

3.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
B. 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 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 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4. 关于我国产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在各条大江大河干流上均建有大型水电站
B. 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等皆为我国重要内河航线
C. 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
D. 我国“外向型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等新型农业正蓬勃发展
5.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下列属于我们目前南海大力开发的海洋资源的是( )
A. 淡水资源
B. 海底油气资源
C. 潮汐能
D. 太阳能
三、归纳小结
1、自然资源的特征
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气候、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总量多,人均少;
②布不均--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源数量少,供应紧张;
③缺少一些重要矿种--如:金刚石、铬、铂等。

④一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
⑤技术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也使得资源供应紧张。

2、自然资源的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能源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

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后三者是可以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
②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指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就少一点。

主要指矿产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它们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

3、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建全和完善,现在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已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在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立法中得以体现。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自然资源档案制度、自然资源许可制度等。

依法保护自然资源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

4、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①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

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
7.1%,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的40%。

②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

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于500米的土地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7.1%。

特别是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地区。

在全部的耕地中,高产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中产田占40%,低产占32%。

③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为2亿亩,真正可以开发为耕地的只有1亿亩左右。

5、土地资源的类型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北方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林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

草地是生长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并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土地。

6、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草场退化
④砍伐森林
7、水资源的概况和分布
①水资源的概况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淡水资源。

最方便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东南沿海,这里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西北地区,那里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左右,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②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夏季水资源的丰富与夏季高温的配合,对农作物生长较为有利,但这种时间上的分配不均是造成春旱和夏涝的主要原因。

8、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跨流域调水
②兴建水库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淡化海水
9、海洋资源的概况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

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等,我国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有10个,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素和氯化镁,并实现了工业化。

可利用海水提取海盐,经处理,变为食用盐,海洋生物也可以用来制取药材。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10、开发海洋资源
为了发展海洋事业,一是要在有关综合性经济法规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在有关产业法中,设立独立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篇章;三是要在刑法中明确危害环境和资源的刑事责任。

加强沿海及海上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海洋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全民对海洋法制的认识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切实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二、题型、技巧归纳
1.可再生能源可更新资源
2.总量多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3.C
4.A
5.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