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MRI诊断

合集下载

肩袖损伤MR诊断PPT课件

肩袖损伤MR诊断PPT课件

.
29
MRI表现
肩袖损伤时,因为肌腱内有液体存在,在T2WI或PDWI影像上 均表现为信号增高;而正常肌腱、肌腱退变、损伤、撕裂在 T1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难以辨别。所以我们一般在T2WI或 PDWI上观察肩袖肌腱。
冈上肌腱损伤—最多见。 其它肌腱单独损伤少见,但冈上肌腱可合并冈下或其它肌腱损
基本病理过程: 水肿、出血-变性-肌腱撕裂
.
24
Neer分期
Ⅰ期:临床初期肩袖损伤是由于微创伤伴有水肿、 出血引起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多发生在25岁内。
Ⅱ期:如果损伤继续发展形成肌腱炎、纤维化,多 发生在25-40岁。
Ⅲ期:进一步发展导致肌腱脆性增加、断裂,多发 生于40岁以上。
.
25
正常解剖及MRI表现 病因及病理学特点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肩袖损伤的MRI表现
.
2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 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 腱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 检查的主要方法。
.
3
正常解剖及MRI表现 病因及病理学特点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肩袖损伤的MRI表现
.
4
肩袖的组成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 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构, 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
19
2.血运学说:
冈上肌腱远端1cm内为无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 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也证实了该危险区的存在,即冈上 肌腱关节面血供比滑囊面侧差,这与冈上肌腱关节面撕裂多于 滑囊面侧撕裂相一致。
但是还有人发现,冈下肌腱远端1.5cm内也存在乏血管区, 但冈上肌的撕裂发生率远高于冈下肌腱,因此,除了血供因素 外,应当还存在其他因素。

肩袖损伤MRI表现

肩袖损伤MRI表现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 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 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检 查的主要方法
肩袖构成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 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 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肩袖肌腱起止点及功能
肌肉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 肌
基本病理过程: 水肿、出血-变性-肌腱撕裂
肩袖损伤分期
Neer分期
Ⅰ期:临床初期肩袖损伤是由于微创伤 伴有水肿、出血引起的急性无菌性炎症, 多发生在25岁内
Ⅱ期:如果损伤继续发展形成肌腱炎、 纤维化,多发生在25-40岁
Ⅲ期:进一步发展导致肌腱脆性增加、 断裂,多发生于40岁以上
内在因素:随增龄而出现的组织退化
• 40岁以下少见,40岁以上多见
解剖因素:存在乏血管区的固有弱点
• 冈上肌腱远端1cm内为无血管区域
外在因素:创伤与撞击
• 撞击综合征(最常见)
肩峰下撞击征(又称肩卡压综合征)
95%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峰下慢性撞击(卡压)所致
肩部外侧的最上方是由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 的喙肩弓,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称为“肩峰下间隙”。任何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体 积缩小,均可引起肩峰下撞击征
患者,女, 50岁 ,右肩疼痛10天 右肩冈上肌、肩胛下肌慢性肌腱炎伴肌腱钙化
Ⅲ期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Ⅲ期(部分撕裂)
表现为撕裂不同深度地累及肩袖的关节面或滑膜面, 撕裂常位于肌腱内,但不达到肌腱表面
不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疼痛和无力 可能会进展为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分级 I. 部分撕裂累及肌腱于肱骨大结节附着处<3mm II. 3-6mm III. >6mm

肩袖损伤出院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肩袖损伤出院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肩袖损伤出院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肩袖损伤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腱被撕裂、损伤或断裂的一种常见问题。

它通常是由于肩部长期过度使用、外力冲击或年龄因素导致的。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在运动员和年长者中更为普遍。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减少、肩关节功能受限等。

尽早正确诊断和治疗肩袖损伤是至关重要的,早期的干预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对肩袖损伤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肩袖损伤以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等。

在了解肩袖损伤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将着重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及其适应症和风险。

另外,本文还将重点讨论肩袖损伤出院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制定和应用。

出院标准是指确定患者何时可以安全地出院和返回正常生活活动的一系列指标。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出院标准,能够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安全和效果,以便尽早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同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出院标准的了解和遵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和减少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介绍肩袖损伤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强调肩袖损伤出院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制定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肩袖损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康复过程中合理应用出院标准,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肩袖损伤出院标准,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进行阐述。

首先,2.1节将对肩袖损伤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讨论。

在这一部分,将介绍肩袖损伤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分类方法,通过明确肩袖损伤的范围和类型,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其次,2.2节将详细介绍肩袖损伤的诊断方法。

在这一部分,将系统地介绍常见的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以及如何准确诊断肩袖损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肩袖损伤核磁诊断

肩袖损伤核磁诊断

路线图
h
27
e、肩袖出现3级信号,肩袖完全中断,属于 完全撕裂但无回缩。
h
28
2、形态异常 肩袖可以变薄、变厚或不规则,但只有中断才是3级信号, 肩袖中断后断端回缩,肌肉萎缩也是肩袖撕裂的直接征象。
h
29
3、邻近组织异常 邻近组织异常包括信号异常和形态异常,是肩袖撕裂的间接 征象,对诊断有意义但不能直接诊断肩袖撕裂。邻近组织包 括肩峰下滑囊、骨(肩峰、大结节、小结节、喙突)、关节 (肩锁关节、盂肱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腱等。
a、肩峰下滑囊增大,是肩袖损伤必有的表现。
h
30
b、肩峰下滑囊贯通(与关节腔相通),预示 着肩袖的完全撕裂。
h
31
c、钩状肩峰,发生肩袖撕裂的机会大,但绝不是百 分之百。
h
32
d、肩峰骨刺,发生肩袖撕裂的机会比钩状肩峰还要 大,必须认真阅看,肩峰骨刺在斜矢状位上显示得 非常清楚。
h
33
e、肱骨大结节骨赘增生,一般是较久的反复的撞击 造成,一旦出现,肩袖撕裂的可能性极高。
h
39
11、正确评估手术后肩袖的改变 肩袖撕裂的手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需要提醒的是肩袖撕裂 术后不管愈合与否,肩袖的信号以及形态都不会正常!因此 我们的阅片解读特别是书写MRI报告时都要极为小心,以避 免不必要的纠纷。
h
40
h
11
这里特别提醒,对于老年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发生率高,既可能是肩关 节脱位之前已经有了肩袖的损伤,也可能是肩关节脱位的同时发生了退 变肩袖的撕裂,还有年轻病人肩关节脱位造成的Bankart损伤等等,因此 ,不要把肩关节脱位当成一个简单的损伤,越简单有时往往就越复杂!
h12Βιβλιοθήκη 5、肩袖撕裂分类按照损伤程度分为部分撕裂( MR准确性>85% )和完全撕裂(MR准确性 >95% )。

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维普资讯
浙江创伤外科 20 0 7年 8月 第 1 2卷 第 4期 Z J J T a mai 。 u u t 0 7 V 1 2 N . H ru t A g s 2 0 , o. , o c 1 4

35 ・ 9

经验 交 流 ・
袖 肌群 异 常 与 其 邻 近 结 构 _ 笔 者 通 过分 中断 ; 完 全 断 裂 : 腱 信 号 强 度 明显 增 袖 套样 结 构 受 损 .可 部 分 或 完 全 破 坏 撕 1 _ 。 ⑧ 肌 析 一 组 病 例 的 肩 袖 损 伤 的 MR I的 罔 像 加 , 态 明 显 异 常 , 肌 腱 连 续 性 中断 , 裂 。 冈上 肌 损 伤 为 多 见 , 形 如 而 冈下 肌 损 伤极 特 征 旨在 为 临 床诊 断肩 袖 损 伤 提 供 更 肌腱 肌 腹 连 接 处 回缩 .或 明 显 的 肌 肉萎 少 , 圆 肌 等 损 伤 罕见 。 据 临 床 医 生 的 小 根
肩袖损 伤 的 MR 诊 断价值 I
黄 磊 虞 志康 张 弦 严 志 汉 詹 淑蓓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 、 发病 . 多 以 范 围包 括 喙突 尖 至 肩胛 冈 的 后 面 ;矢 状 中 老 年 人 多 发 。 肩 袖 撕 裂 会 影 响 肩 部 的 斜 位 即 扫 描 平 面 与 冈 上 肌 的 主 轴 垂 直 , 3 讨 论 牢 固性 与稳 定性 .因 而 导 致 肩 部 失 去 正 扫 描 范 围 包 括 肱 骨 头外 侧 至 肩 关 节 窝 。 常 功能 。 袖 肌群 断裂 的数 量 与 程 度 , 肩 有 关 肌腱 的情 况 . 裂 形 态 学 上 的特 征 , 撕 包 2
结 果
肩 袖 由冈上肌 、 下肌 、 胛下 肌 、 冈 肩 小 圆 肌 的 肌腱 组 成 。 肩 袖 肌 群 起 自肩 胛 骨 的不 同部 分 . 于 肱 骨 大 、 结 节 的不 腱 或 邻 近 结 构 ( : 2 1 MR 诊 断 标 准 :笔 者 根 据 In o i 同部 位 . 成 袖 套 样 结 构 。肩袖 的共 同功 如 . I a n t t 形 回旋 肌 间距 离 、 二 头 肌 长 头 肌 腱 、 殊 等 目 出 的 分 类 方 法 . 肩 袖 损 伤 分 为 3 能 是 在 任 何 运 动 和 静 止 状 态 使 肱 骨 头 和 肱 特 提 将 的肩 袖 肌 腱 ) 和肌 肉 萎 缩 征 象 . 能 可 以 级 :① 肌 腱 炎 :肌 腱 信 号 强 度 均 匀 性 增 关 节 盂 之 间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使 盂 肱 关 节 可 暗 示 肩 袖 的 治 疗 和 预 示 。MR 检 查 是 目 加 , 无 形 态 学 改 变 . 峰 下 和 三 角肌 下 成 为 运 动 的 轴 心 和 支 点 .维 持 上 臂 各 种 I 但 肩 前 诊 断 肩 袖 损 伤 的 有 效 检 查 手 段 。 其 图 滑囊 脂肪 层完 整 ; 不 全 断裂 : 腱 信 姿 势 和 完 成 各 种 运 动 。肩 袖 损 伤 指 由于 ②) 肌 像可 以显示肩袖 异常 的程度 与结构 , 提 号 强 度 局 限性 增 加 态 发 生 改 变 . 现 各 种 急 、 性 原 因 导 致 冈 上 肌 、 下 肌 、 形 表 慢 冈 示 肩 袖 肌 群 的 力 学 的 不 平 衡 .及 显 示 肩 为 肩 峰 下 和 三 角 肌 下 滑 囊 脂 肪 层 连 续 性 小 圆 肌 及 肩 胛 下 肌 肌 腱 等 包 绕 肱 骨 头 的

肩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肩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斜失 T1WI
辅助征像:肩胛下肌的脂肪浸润。
斜失 T1WI
T1WI:肩胛下肌头部部分脂肪萎缩 (长箭头),下面肌肉正常。 3级: 68岁女性患者
T1WI:肩胛下肌几乎完全萎缩(箭头) ,脂肪代替肌肉。 3级: 43岁男性患者
盂唇病变
盂唇在T1及T2WI均为三角形低信号 最佳位置-轴位、冠状位 盂唇前上部血供较少,易发生变性 SLAP损伤: 是指上盂唇自前向后的撕脱,累
斜矢状面:以横断面为定位像,垂直于冈上肌长轴 斜冠状面:以横断面为定位像,平行于冈上肌长轴
扫描平面斜冠状位-平行于岗上肌腱 Nhomakorabea 扫描平面
轴位 -平行于关节盂。 盂唇损伤最佳位置。
扫描平面
斜矢状位-垂直于冈上肌长轴 观察肩峰形态的最佳位置。
肩关节的影像解剖
(anatomy of shoulder joint)
MRI造影可以采用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 或GDTA。
正常肩袖MR关节造影的表现
斜冠状位
薄的造影剂勾画出肩袖的下面轮廓(白长箭头) 正常关节囊(黑箭头),腋隐窝 (白三角箭头)
部分性肩袖撕裂
部分撕裂MRI造影的表现
韧带变细,其关节面缘见龛影形成
肩袖完全撕裂MRI造影表现
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被造影剂充盈,肩 袖的断裂、肌腱退缩、肌肉萎缩
临床表现:主要是肩关节的慢性疼痛 典型的疼痛位于肩关节的前外侧 关节前曲和上举时疼痛加剧 常见的是晚上睡眠时疼痛 体检时可发现肌力的减退和弹响
肩袖损伤
Neer将肩袖的慢性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 I 期:肩袖的水肿或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 II期:是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转化。
肩袖损伤的MRI分级
盂唇MRI

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

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

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主要指肩袖肌腱的损伤,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肱二头肌短头、冈上肌和冈下肌。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关节稳定性下降等。

为了准确诊断肩袖损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特殊检查。

下面将介绍肩袖损伤的4个特殊检查方法。

1. 肩关节CT检查。

肩关节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形态和位置。

通过肩关节CT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程度和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肩关节CT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肩关节处于特定的位置,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

2. 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肩关节MRI 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情况,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肩关节MRI检查需要患者进入磁共振设备,保持肩关节处于特定的位置,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情况。

3. 肩关节超声检查。

肩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情况。

通过肩关节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撕裂情况,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肩关节超声检查无需特殊的设备,操作简便,对于急诊患者和特殊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4.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高级的特殊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血管供应情况。

通过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血供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需要患者接受静脉注射造影剂,并进行螺旋CT扫描,以便医生观察肩袖肌腱的血管供应情况。

总结。

肩袖损伤的特殊检查方法包括肩关节CT检查、肩关节MRI检查、肩关节超声检查和肩关节螺旋CT血管造影。

这些特殊检查方法能够准确判断肩袖肌腱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肩袖损伤MRI影像

肩袖损伤MRI影像

肩袖损伤MRI影像骨关节外伤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MRI诊断凡是饱受肩关节疼痛困扰的很轻易被扣上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的帽子给人造成“肩关节疾病中肩周炎发病率最高”的假象。

实际上根据统计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而真正的肩周炎发病却相对较少。

因为MRI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任意平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及损伤情况所以MRI成为肩袖检查的主要方法。

肩袖的组成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包裹肱骨头的袖套结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构造。

肩袖后面观肩袖前面观肩袖的相关解剖肩袖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袖套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

肩袖肌腱起止点及功能肌名起点止点功能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外展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外旋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内收、内旋韧带前面观二头肌腱长头喙锁韧带喙肩韧带中盂肱韧带MGL肩锁韧带上盂肱韧带SGL下盂肱复合体IGL腋窝袋肩袖的正常MRI表现常规扫描: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T加权、肪抑脂制PD加权扫描。

MRI信号:肌肉:所有序列上为中等信号肌腱及韧带:所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肩胛下肌肌腱:冈下肌肌腱横断面: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腱显示最佳小圆肌肌腱斜冠状面:冈上肌腱显示最佳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肌腱病因退变学说、血运学说、撞击学说、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

退变学说: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肌腱内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

国外学者(Fukuda等)通过尸体解剖研究表明了肌腱退变组织的病理特点:肌纤维在止点处排列紊乱变性、坏死、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这些退变在岁以下的成人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肩袖断裂在岁以前很少发生而岁以后起发生率随年龄增加。

这些研究支持了退变学说。

血运学说:冈上肌腱远端cm内为乏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也证实了该危险区的存在即冈上肌腱关节面血供比滑囊面侧差这与冈上肌腱关节面撕裂多于滑囊面侧撕裂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肩袖撕裂患者的MRI检查: 重要的是要评价肩袖和周围的结构。 分析撕裂的大小、韧带的边缘、肌肉的萎缩 和骨质的改变。
肌腱的退缩
撕裂的大小
在分析肩关节的MRI图像时,很重要的一 点是和普通的 X线平片相比较并发现继发性的 骨质的改变,尤其肩锁关节,如肱骨头和喙锁 弓间的关系、肩峰的形态,肩胛骨的正位片或 轴位片对于骨质的继发性改变的观察也很有用。 在常规的 X线平片中,肱骨头和肩峰间的距离 是 >=7mm ,如果少于 7mm 往往提示有肩袖的 撕裂。
临床表现: 有肩袖撕裂的患者通常有肩关节的慢性 疼痛。肩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大多和肩 袖的异常及肩关节不稳定有关。 大多数(92%)的撕裂是慢性的,而小 部分的(8%)是急性的。典型的疼痛位于 肩关节的前外侧,当关节前曲和上举时疼 痛加剧。常见的是晚上睡眠时疼痛。体检 时可发现肌力的减退和弹响。
正常的肩袖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低 信号,是肌腱的延续:
冈上肌肌腱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小园肌肌腱 肩胛下肌肌腱 冈下肌肌腱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危险区(肩袖的少血管区)-信号增高: 距离大结节附着点1cm处的冈上肌肌腱信 号有增高(为中等信号)。这一部位对应于 冈上肌肌腱的危险区(肩袖的少血管区)。 典型的表现是: 在质子加权中可以为信号增高,但是在 T2WI中无信号的增高,这和肩袖撕裂的信号 增高不同。
肩袖撕裂的原因: 1)撞击综合征-即肱骨头和喙锁弓之间的撞击是 最为常见的诱因。 2)急性和慢性损伤-运动和过度应用。 3 )在肩袖危险区因缺血引起的原发性退行性改 变也是肩袖撕裂的原因之一。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肩袖撕裂是一种自然的 慢性损伤的结果,而肩关节的急性损伤比较少, 尽管交通性损伤越来越多。有 90% 以上的肩袖 撕裂是由于慢性的撞击综合征引起的或在撞击 综合征的基础上的轻微的损伤引起。
冈上肌肌腱连续性中断
肩袖撕裂
根据撕裂的程度可分为:
部分撕裂:
关节囊面部分撕裂(60%)
滑囊面部分撕裂 关节囊面部分撕裂
滑囊面部分撕裂(40%)
完全撕裂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肩袖的滑囊面的部分撕裂的影像学 检查困难,文献报道其MRI诊断的准确 率为20%,如果采用滑囊造影可提高诊 断的准确率。
肩袖完全撕裂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周围的滑囊: 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肩 胛下滑囊。
肩袖(或称旋转袖)的组成
上部 - 冈上肌肌腱,止于 大结节的上小面。 后部-冈下肌肌腱和小圆 肌肌腱,冈下肌肌腱止 于大结节的中小面,小 圆肌肌腱止于大结节的 下小面。 前部-肩胛下肌肌腱冈上 肌肌腱,止于小结节。 4 个肌腱均和关节囊相 融合。
肩袖完全撕裂
肌腱炎和肌腱的粘液样变性的MRI表现均 为1级的信号改变,鉴别是困难的。这些改变 均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和慢性损伤所致。 鉴别的要点是: 如果仅有T1WI和PDWI的信号增高而在 T2WI上无信号增高就代表着粘液样变性, 否 则就是肌腱炎或撕裂。
肩袖撕裂的MRI表现
• 直接征象-如上所述的1-3级改变。 • 间接征象-肩峰-三角肌下滑囊内积液,肩峰 -三角肌下脂肪层消失
MRI 造影可以采用关节内注射生理 盐水或 GDTA 。对于肩袖部分撕裂和小 的完全性撕裂的鉴别, MRI 关节造影要 比 常 规 的 M R I 平 扫 更 好 。 对于MRI平扫有疑问而临床症状明 显者,尤其是对于有明确的外伤病史者, 常规采用肩关节X线和MR造影。
谢谢!
Neer将肩袖的慢性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 I 期:肩袖的水肿或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 II期:是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转化。 III期:肩袖的撕裂。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肩袖撕裂的手术分级: 部分撕裂根据撕裂的厚度分级: I级;撕裂的深度小于3mm; II级:撕裂的深度在3-6mm; III级:撕裂的深度大于6mm。 完全性撕裂根据裂口的大小分为: 小型撕裂:裂口小于2cm; 中等度撕裂:裂口在2-4cm; 大的撕裂:裂口在4-5cm; 巨大的撕裂:裂口大于5cm。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肩峰下滑囊积液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
肩关节MR造影的表现
正常肩袖MR关节造影的表现
部分撕裂MRI造影的表现
韧带变细,其关节面缘见龛影形成,其 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其他的检查方法:
肩袖完全撕裂MRI造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
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被造影剂充盈, 比CT造影更为清晰地显示肩袖的断端、 裂口、肌腱的退缩、肌肉的萎缩。
肩关节的检查技术
可以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或梯度回波序 列-连续扫描 采用T2W脂肪抑制序列将更好显示损 伤的部位-因为可以更敏感地显示水肿。
肩关节解剖
肱骨、肩胛骨、锁骨 构成二个关节 肩锁关节、盂肱关节 盂肱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其中 肱骨头是肩关节盂的四倍大,这 使得关节的活动度很大,同时也 增加了关节的不稳定性。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原因: 这种信号改变对表着肩袖的退行性变。 Kjellin等发现相同的信号改变对表着粘液样变 性。 体位引起的伪影(魔角效应)-Erickson等描述 了魔角效应(magic angle phemomenon),当肌腱 的走向和磁场的方向成55度角时可产生这一现象。 部分容积效应: David 等发现信号改变是由于 肩关节内旋时冈上肌和冈下肌重叠所致,此时位 于二个肌腱之间的软组织的信号和上述的中等信 号一致。
肩袖损伤的MRI分级
分级 0级 1级 2级 3级 MRI表现 正常,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T1WI或PDWI上见有线形的或散在性 的信号增高但形态正常 T1WI或PDWI上见有信号增高并见肩 袖的变细或不规则 T2WI上信号增高涉及整个肌腱,肌 腱连续性中断
肩袖损伤的MRI分级
1级
又称为肌腱炎,这时肩袖的连续性是完整的, 但是在冈上肌肌腱内见信号的增高。1级的信号改变在 质子加权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为中等信号。这种信 号的改变最为可能是由于水肿、炎症反应和出血所引 起。 在这一级中,滑囊内通常是没有液体的,肩袖 和三角肌间的脂肪层是清晰可见的。和MRI相比不同, 在这一级中,关节造影检查是正常的。
T1WI+C
T1WI+C
肩袖完全撕裂
肩袖撕裂的大小可以通过描述受累的肌腱 大数目来估计。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在冠状面和 矢状面上或关节造影中测量。
肩袖完全撕裂
MR造影
肩袖完全撕裂
MR造影
肩袖完全撕裂
MR造影
用常规的MRI检查来鉴别小的完全 性撕裂和部分撕裂也是比较困难的,尽 管有报道采用脂肪抑制序列可提高诊断 的准确率,但是最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法 是关节造影(X线造影、CT造影或MR 造影)。
肩袖损伤MRI诊断
肩关节的MRI检查技术
MRI最常用的适应征是怀疑有肩袖的 撕裂或撞击综合征时。 肩关节的MRI检查要根据临床症状的 不同采用不同扫描序列 1)肩袖损伤-冠状位扫描为主。 2)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定-以横 断面为主。 常用的检查序列是三个面的T1WI和 T2WI的检查。FOV12-26cm,象素128×256, 3-5mm/1mm层厚层间距。
肩袖损伤的MRI分级
2级 T1WI或PDWI上见有信号增高并见肩
袖的变细或不规则,对应于Neer的 II期-纤维化,对应于手术的部分 撕裂。滑囊内通常有积液。
变细
变细
滑囊内积液
T1WI
3级
肩袖损伤的MRI分级
T2WI上信号增高涉及整个肌腱,肌
腱连续性中断,对应于Neer的III期 -撕裂,对应于手术的完全性撕裂。 滑囊内多有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