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2章第2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人体内能量的来源,了解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
2. 理解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能解释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现象。
3. 掌握能量利用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过程。利用动画、模型等展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转化的情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设置小组讨论话题,促进学生深入交流。
3. 鼓励小组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设置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小组成员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小组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引导学生总结人体内能量的来源、能量转换过程以及能量利用的意义。
2. 能量供应与生命活动:强调能量供应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能量平衡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人体内能量利用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的能量摄入与消耗情况,并分析能量平衡的必要性。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和经验。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习变得更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食物图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通过展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动态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的传递和利用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如运动员比赛、劳动者工作等,让学生探讨不同情况下人体能量的利用方式。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通过PPT展示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等。
3.讲解人体能量的来源、传递和利用过程,以及人体能量供应的顺序。
4.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人体在不同情况下能量的利用方式,如运动时肌肉细胞的能量供应等。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以丰富的餐桌图片和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和人体能量的利用过程。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能量供应顺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以提高学生对营养物质作用和能量供应顺序的理解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4张PPT

3份米饭 4份米饭
659千焦 1247千焦
1710千焦 2360千焦
若小明今年13岁,他每 天所需能量约为11340千焦。小明每天大约 从食物当中摄取200克蛋白质、500克糖和 100克脂肪,如何计算小明每天从食物当中 摄取了多少能量?他的饮食合理吗?如果不
合理,请你说说他应当减少哪类食物的摄入。
—有氧运动!
能充分氧化体内糖分,消耗体内脂肪, 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 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健康的生活 一手抓饮食 一手抓运动 让我们一起努力
千焦/克
17.15千焦/克 糖类 17.15千焦/克 蛋白质 38.91千焦/克 脂肪
储备能源物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04:0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92021/8/292021/8/29Aug-212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9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人体怎样获取能量说课稿

2.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3.提出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到底有多少能量可以被身体利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实验器材、食物模型等,用于直观展示食物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3.技术工具:网络平台、互动白板等,方便学生实时反馈和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实验法: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食物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等基础知识。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能量转化过程的抽象性,可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对影响能量利用的因素认识不足,容易产生混淆。
3.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2024年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4. 小组评价:
- 对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团队合作精神和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 鼓励学生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 指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5. 期末评价:
- 在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估。
-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践评价等,给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 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学习建议。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食物代谢过程,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人体能量利用的规律,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高能量摄入,以满足高强度运动对能量的需求。他们的饮食应包含较高比例的糖类、适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举例:
- 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摄入富含糖类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等,以增加肌肉内的糖原储备。
-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补充含糖饮料或能量胶,以维持血糖水平。
- 运动后,运动员应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鸡蛋等,以帮助肌肉恢复。
4. 能量利用
- 人体利用能量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生长、修复细胞等。
- 不同活动对能量需求不同,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能量消耗。
5. 热量平衡
- 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体重的影响。
- 能量平衡原理:当摄入热量等于消耗热量时,体重保持稳定;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增加;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减轻。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件(20张PPT)

食物 消化系统
氧气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细胞
线粒体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维持人体 各项生命活动
能量
如学习、运动、生长发育等
维持人体 正常体温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于——呼吸作 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制造 有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机 物 吃进
各项 生理 活动
保持 体温
人体内 有机物
氧 化 分 解
了解一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 物数量,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如果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营 养过剩,导致肥胖。
探究食物热价
蛋白质17.15千焦/克
人
能量的摄取
三大营养物质
糖类17.15千焦/克
体 内
的热价
脂肪38.91千焦/克
能
释放: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
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
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
吸收了热能
7560 焦。
(2)B装置的核桃仁为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
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
819焦0 。
(3)如果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2)得出的结论是 核桃仁所含的能。量 (4)如果用同样大小的硬纸筒代替易拉罐,得到的实验数据会发生高怎于样花的生变仁化?
命活动提供 能量 。
6、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年龄 、性别 、 体质 、 活动强度 等。
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 要吸收4.2焦的热能)
济南版七下生物第三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提问:他们俩个谁的食量大什么?你知道其中的大人是做什么运动的吗?他的饮食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相扑运动员食量相当于同龄人的5-6倍。
过渡:那么人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呢?分析讨论运动、讲话和思维等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即使在安静睡眠时人也需要足够的能量。
(2)人在一天中消耗的能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总结1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附: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A类: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各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维生素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多的是A.快走B.骑车C.慢走D.唱歌3、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A.构建细胞B.转化废物C.提供能量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5、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6、下列营养物质中既参与构造细胞又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7、食物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件)

特别提示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 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1.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 热能的多少来完成。
2.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焦的热能(焦 是能量的单位)。
谁的热价最高?
脂肪的热 价最高
做个实 验探究 一下
糖类的热 价最高
蛋白质 的热价 最高.
测定不同食物的热价
1.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倒入大 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t1 ; 2.用天平称量样品1g; 3.参照右图,安装实验装置; 4.燃烧测温; 5.等样品停止燃烧,立即记录水的 最终温度t2。
结果
食物
花生 1
2 3 黄豆 1 2 3 玉米 1 2 3
实验结果(0C)
的能量,就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
课堂总结
人体内能量 的利用
能量的摄取 能量的释放
探究食物热价 蛋白质17.15千焦/克
三大营养物质 的热价
糖类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释放: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用途: 生理活动 维持体温
影响能量消 耗的因素
年龄、性别、体质 活动的强度
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千焦/克)
糖 热价为:17.15千焦/克 类
食物名称
热价
食物名称
热价
脂 肪 热价为:38.91千焦/克
猪肉 牛肉
16.54 7.20
面粉 大米
14.81 14.43
蛋
白
质
热价为:17.15千焦/克
鸡肉 鲫鱼 鲜牛奶
6.99 4.52 2.89
玉米面 花生 黄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馒头 B、面包
C 、 花生 D 、玉米
B 5、人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 、糖类 B 、能量 C 、二氧化碳 D 、葡萄糖
6、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 ,另一部分用于进行 各种 生命活动 ,因此呼吸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
除转化人体的结构成分外, 主要是用来为人体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课内探究: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食物热价:指1克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 时所释放的热量
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
阅读P31的探究活动,理解并记忆其中 的实验步骤
数据的计算
若已知m克某食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自我测评:
B 1、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水、脂肪、糖类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脂肪、维生素
D 2、我们吃的下列哪种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 )
A、葡萄 B、饼干C、蔬菜 D、鱼
B 3、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脂肪 B 、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科学家通过更精密的方法,测算出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
糖类
17.15千焦/克 蛋白质
脂肪
38.91千焦/克
食物 空气
消
呼
化
吸
系
系
统
统
循环系统
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 细胞
学习思维 等生命活 动
人体外在 的生命活 动
保持 体温
细胞分裂等基本生 命活动
能量
维持人体 各项生命活动 维持人体 正常体温
7、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年龄 、 性别、 体质、
活 等。。
拓展提高:动强度
人在空腹、清醒、静卧、室温200C的条件下的代谢称
为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消耗的最低能量)。那么,
在此条件下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根据前面学习“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内容设计的“一日食谱”,计算自己每 日能量供给的情况。
第二节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
学
价。
习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
目
释放过程。
标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 消耗的因素。
饥饿的非洲难民
登山运动员
你知道下列食物都富含什么营养素吗?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糖类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富含脂肪的食品
富含脂肪的食品
你知道吗?
食物中的有机物(除维生素 外)淀粉、蛋白质、脂肪被 消化、吸收后,有何作用?
2、因活动的强 度不同而不同。
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千焦。 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质、 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 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100×17.15+600×17.15+200×38.91=19787千焦
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 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1、图中a代表——
(填“男性”或“女
性表”—女—,性。下在同相)同,时b代期,
b
a>b的原因是:
男性一般比女性的
活动强度大,所需
的能量也多。
2、每个人维持生存
所需要的能量除性别
因素不同外,还受哪
些因素影响?
年龄、体质等因素
3少什、,么了每意解天义了对?一自天己的的活摄动食所进需行的调能整量有多可的摄取以食与适物消当 量耗调 ,之整 维间每 持的天 能平摄 量衡取 的。
3、被埋压人员要保持头脑 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 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应 利用一切办法与外界联系, 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在 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
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 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系?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 越多越好吗?
的影 因响 素能
量 消 耗
1、因人的年龄、 性别、体质而不同。
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
总热量约有( )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
能人 量体
怎 样 获 得
1、能量的摄取-食物
热价 测算
2、能量的释放
-氧化分解:
进行生理活动 维持体温
3、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活动强度、年龄、体质、
性别
男性
a
热价=能量/m
实验中,能量的值等于水所吸收的 热量
4.18×10-3×(t2-t1)×30
据此,花生的热价计算公式为:
热价=4.18×10-3×(t2-t1)×30÷m
讨论和交流
1、实验所得数据和课本P33表中花生的热价一 样吗?请你分析能量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散失掉?
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
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
变化是( )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5.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6.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 量最多的是( )
A.唱歌 B.爬坡
C.快走
D.骑车
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
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8.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