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1 一块奶酪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篇一《一块奶酪》课文原文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处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
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您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下面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借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巧妙点拨的生字教学效果较好。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蚂蚁队长》中设计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不足之处:该放手就放手,略读课文,正是放手的好机会,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2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
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年的学生要能清地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在教学这十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些不足之处。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讲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和爱护幼小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效果: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
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要求:中年级段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二、成功之处:教《一块奶酪》这篇童话故事时,以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对蚂蚁搬奶酪这样的情境大多都没有见过,让学生通过一段小视频,直观感受蚂蚁搬奶酪的过程,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
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要求:中年级段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 .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重、难点:1.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准备:蚂蚁搬食物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画面中描述的是一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这块奶酪非常大,比蚂蚁大20倍,于是小蚂蚁召唤同伴过来一起搬奶酪,几十只蚂蚁都过来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准备运回住所……2.视频播放完后,师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3.学生各抒己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蚂蚁搬奶酪的童话故事——《一块奶酪》。
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
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
讲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搬运粮食,并定下规矩,蚂蚁们很积极地投入到搬运中。
2.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规矩?(二)学习第4—12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回答: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2.当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蚂蚁队长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蚂蚁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一块奶酪》的内容和情节。
2.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熟练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PPT、教具、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例如,展示一块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播放故事音频或老师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2.与学生共同读故事,重点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3.解释生词和重点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Step 3:讨论和理解(10分钟)1.简要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Step 4:巩固训练(15分钟)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进行口头练习,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表达。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1.根据故事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奶酪?奶酪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1.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教学。
反思:教案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有序,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然而,在课时控制方面,可能需要更加灵活。
有些步骤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其他活动无法充分展开。
语文三年级上册 11 一块奶酪 教学反思1

《一块奶酪》敎學反思《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
課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奶酪让给最小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美好品质。
一、敎學效果本节課围绕着敎學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1.本課一个写作方法是心理活动描写。
对于三年级學生来说,心理活动描写,他们难以理解,为此,在敎學中我采用表演法,完美诠释了蚂蚁队长心理活动。
我是这样做:首先请同學们抓住“蚂蚁队长想”这个关键词组,找到关于蚂蚁队长心理活动句子:“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禁令。
怎么办呢?它心七上八下。
”读一读,同时注意到里面一个词“七上八下”,然后请同學们在自己座位上站起来,伸出左手,同时读书中语句“丢掉,实在太可惜”,这是蚂蚁队长当时一个想法;接着伸出右手,读另一个句子“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禁令”。
显然这两个是相反想法,通过表演,让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蚂蚁队长心理矛盾之处。
为課文后面蚂蚁队长决定打下基础,体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品质。
2.读演结合,激发朗读热情。
指导朗读是小學语文敎學一个重要点,可是朗读敎學不能泛泛而读,应该激发學生朗读兴趣。
本課敎學时,我让孩子们首先自读蚂蚁队长喊话部分,接着让學生当一当体育队长,请他们体验了“蚂蚁队长”这一角色,让他们随着課文中对话,对全班发号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读演结合过程中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多音字“稍(shāo)”识记与运用,起到很好效果。
二、成功之处反观本課敎學,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在課堂中“对比敎學”。
在本課中有一个对比,那就是蚂蚁队长前后喊两次口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这中间破折号都是表示声音延长,但是意思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表达意思是:小蚂蚁们快点离开,第二次口令意思是:小蚂蚁们快来。
一样口令,不一样含义,这正是蚂蚁队长心理活动结果,表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品质。
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在这节课中,我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有学习中有所收获。
课堂上我做到了:1.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生字的讲解比较到位,重点落实读准字音,如:稍息,当学生读不准确时,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指导。
2.教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切。
板书清晰明了,有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
3.总体的教学设计还是清晰的。
先出示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字词,疏通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突破本课重难点,分析课文蚂蚁队长的品质。
这一部分的内容,也主要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去加以体会。
不足: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于重点内容的时间可以多分配一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块奶酪》教学反思《一块奶酪》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人情味的新童话,讲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面对小蚂蚁和其他蚂蚁的诱惑,以身作则,克服私心,让大家一起搬运奶酪渣,最后大家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课文围绕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做出决定到大家齐心协力搬运奶酪渣,再到最后蚂蚁队长与小蚂蚁一起享用奶酪渣等情节展开,展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一、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借助图片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诱人”一词,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看到过或尝到过诱人的食物;结合上下文理解“犹豫”,通过思考蚂蚁队长为什么犹豫以及后来为什么下定决心做出决定;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蚂蚁队长和蚂蚁们一起搬运奶酪渣的情景。
二、教学亮点1.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我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上课伊始我运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表演读时,我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拓展延伸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蚂蚁们一边品尝着奶酪渣,一边会对蚂蚁队长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兴趣盎然。
2.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感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节课我非常重视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例如:在理解“搬运食物”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吃力”“尽心尽力”;在理解“诱惑”和“犹豫”这两个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在理解蚂蚁队长下定决心做出决定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蚂蚁队长坚定的决心。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3.重视词语教学,扎实有效词语教学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例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借助图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
11*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是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本节课,我的感受是:
成功之处: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巧妙点拨的生字教学效果较好。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不足之处:该放手就放手,略读课文,正是放手的好机会,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