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复分解反应所谓复分解反应,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酬可表示为AB+CD=AD+CB。
1.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反应。
①,有水生成。
②,即没有沉淀或水生成,也没有气体生成。
2. 反应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同样也不反应。
(1)碱与盐反应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虽然好像有沉淀生成,但是反应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③,因为反应物虽都可溶,但没有符合条件的生成物。
(2)盐与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也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生成。
②,,好像都有沉淀生成,但是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不溶或有一种不溶,所以都不反应。
③,虽然反应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无沉淀、无水、也无气体。
(3)常见的酸与碱,无论碱是否可溶,它们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4)常见的酸与盐的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记住碳酸盐与常见的酸都能反应,其他盐则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①,生成物、反应物都符合要求。
②,,前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不溶,所以不反应。
后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虽都可溶,但生成物不符合要求,因此也不反应。
同学们要掌握两种化合物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仅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必须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
(注:文章中的可溶是指可溶于水。
)复分解反应习题1、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A、HCl + AgNO3B、H2SO4 + NaOHC、Ca(OH)2 + Na2CO3D、NaCl + KNO32、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B、氯化铜和稀硫酸C、硝酸钾和氯化钠D、硝酸银和稀盐酸3、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ZnCl2 KNO3 MgSO4B、NaOH KNO3 H2SO4C、BaCl2 Na2SO4 K2CO3D、AgNO3 ZnCl2 HNO34、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D.CaCO3和HCl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九年级化学之《复分解反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之《复分解反应》知识点一、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二、基本模式AB +CD=AD+ CB三、判断依据1、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只能是两种。
2、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
3、反应中,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组成新物质。
四、实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都是酸、碱、盐电离后进行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当溶液中存在某些离子能相互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时,反应就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从而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能发生或进行到底的依据复分解反应要进行,电离出的离子混合后,浓度要减小。
若离子浓度不减小,则反应不能发生。
例如,KNO3 + NaCl≠NaNO3 + KCl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1、反应中有溶解度极小的物质生成(即产生沉淀,用“↓”表示)。
例如:六、反应规律与条件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规律:酸+碱→盐+水。
条件:反应物至少有一种可溶,一定有水生成。
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可以跟任何碱(无论可溶性或难溶性的)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下列反应都能够发生:2、盐与碱的反应规律:盐+碱→新盐+新碱。
条件: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可溶,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而且生成物中有难溶性的碱(或盐)产生或有气体生成。
例如,下列碱跟盐的反应,就能够发生:3、酸与盐的反应规律:酸+盐→新酸+新盐条件(有三种情况):(1)强酸与弱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2)难挥发性酸(即高沸点酸)与易挥发性酸的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3)生成的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反应中生成的酸,则此类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例如:4、盐与盐的反应规律:盐+盐→两种新盐。
条件: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的两种盐里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
例如:。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

酸+碱NaOH+HCl=NaCl+H₂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NaOH+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NaOH+HNO₃=NaNO₃+H₂O氢氧化钠可以和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Ca(OH)₂+2HCl=CaCl₂+2H₂O氢氧化钙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l(OH)₃+3HCl=AlCl₃+3H₂O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Ba(OH)₂+2HCl=BaCl₂+2H₂O氢氧化钡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Fe(OH)₃+3HCl=FeCl₃+3H₂O氢氧化铁(Fe(OH)₃)不溶于水,但是也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和水。
KOH+HI=KI+H₂O氢氧化钾和氢碘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碘化钾和水。
Cu(OH)₂+H₂SO₄=CuSO₄+2H₂O氢氧化铜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由此可见,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但是,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Co(OH)₃+6HCl=2CoCl₂+Cl₂↑+6H₂O氢氧化钴(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钴(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粉红色。
2Ni(OH)₃+6HCl=2NiCl₂+Cl₂↑+6H₂O氢氧化镍(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镍(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碧绿色。
由于三价的钴、镍有氧化性,能把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所以这类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同理,氢氧化亚铁和硝酸的反应也不属于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酸性氧化物+碱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水变浑浊。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概念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概念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中的四⼤反应类型之⼀,复分解反应发⽣的条件,在教材中只是对于反应物和⽣成物进⾏了概括性的描述。
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欢迎⼤家前来阅读!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中四⼤基本反应类型之⼀,其实质是:发⽣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体、⽔,使溶液中离⼦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浓度降低的⽅向进⾏。
复分解反应介绍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中四⼤基本反应类型之⼀。
(复分解反应中有⼀特例——中和反应,即酸与碱发⽣的复分解反应)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
酸、碱、盐溶液间发⽣的反应⼀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电离并解离成⾃由移动的离⼦,离⼦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
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般是复分解反应。
⽆机化学中,很少有既是复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在中学阶段不考虑化合价变化的复分解反应,如Mg2Si+4HCl=2MgCl2+SiH4(硅烷⽓体)。
复分解反应发⽣条件 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反应。
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
复分解反应反应⽰例 酸与盐 反应时酸完全可以不溶,例如硅酸溶于碳酸钠浓溶液 如:2HCl+CaCO₃=CaCl₂+H₂O+CO₂↑(⽣成H₂CO₃和CaCl₂,H₂CO₃不稳定分解成H₂O和CO₂) BaCl₂+H₂SO₄=BaSO₄↓+2HCl AgNO₃+HCl=AgCl↓+HNO₃ 注:⼤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成新盐,⽔和⼆氧化碳。
(完整版)复分解反应大全

复分解反应所谓复分解反应,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酬可表示为AB+CD=AD+CB。
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写其他化学方程式一样,应该注意它们表示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真实存在,而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
1.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反应。
①,有水生成。
②,即没有沉淀或水生成,也没有气体生成。
2. 反应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同样也不反应。
(1)碱与盐反应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虽然好像有沉淀生成,但是反应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③,因为反应物虽都可溶,但没有符合条件的生成物。
(2)盐与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也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生成。
②,,好像都有沉淀生成,但是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不溶或有一种不溶,所以都不反应。
③,虽然反应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无沉淀、无水、也无气体。
(3)常见的酸与碱,无论碱是否可溶,它们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4)常见的酸与盐的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记住碳酸盐与常见的酸都能反应,其他盐则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①,生成物、反应物都符合要求。
②,,前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不溶,所以不反应。
后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虽都可溶,但生成物不符合要求,因此也不反应。
同学们要掌握两种化合物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仅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必须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
(注:文章中的可溶是指可溶于水。
)复分解反应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所以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缘。
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既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难溶物、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如H2O、弱酸、弱碱)均以化学式表示。
一般说复分解反应有六种基本情形:酸和碱反应酸和碱的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易错点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如AB+CD==AD+CB(2)特点:①一般在水溶液里进行,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换。
②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带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是反应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阴、阳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如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的复分解反应:①常见的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 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NaCl+AgNO3==AgCl↓+NaNO3H2SO4+BaCl2==BaSO4↓+2HCl②常见的有气休生成的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③常见的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H2O+CO2↑易错点:例如CO2+Ca(OH)2====CaCO3↓+H2O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重点集中在十种离 子之间(即有效离子),可以通过“离子组 合法”掌握它们之间的判断规律。 阳离子 H+ Cu2+ Fe3+ Ca2+ Ba2+ Ag+
阴离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H-
CO32-
SO42-
Cl-
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如不反应,说明理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H2SO4+Cu(OH)2 = CuSO4+2H2O NaCl+KNO3 =(不反应,盐盐可溶不出沉淀) CuSO4+BaCl2 = BaSO4↓+CuCl2 BaCO3+Na2SO4=(不反应,盐盐反应BaCO3不溶)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Cu(OH)2+Na2CO3= (不反应,碱盐Cu(OH)2不溶)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Ba(NO3)2+H2SO4 = BaSO4↓+2HNO3
谢谢各位!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四大基本 反应类型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一类 反应,它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 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即 AB+CD==AD+CB。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 方程式的技巧: 离子交换,首尾相连; 氢氧结合,有水出现。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在溶液 中发生离子间的互换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 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时, 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这样使 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 如AgNO3和NaCl反应时,溶液中存在 Ag+、NO3-、Na+、Cl-,而Ag+与Cl-结合生成 了AgCl沉淀,使反应向 AgNO3+NaCl = AgCl↓+ NaNO3的方向进行。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2、碱+酸→盐+H2O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Ba(OH)2+H2SO4==BaSO4↓+2H2O3、酸+盐→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4、盐1+盐2→新盐1+新盐2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5、盐+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初中化学其它反应方程式总结初中化学其它反应方程式总结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Ca(OH)2 ==CaCO3↓+ 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 +Ca(OH)2 ==CaSO3+ H20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 +Ca(OH)2 ==CaSO4+ H20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 + SO3 ==== Na2SO4 + H2O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
【摘要】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反应中,复分解反应出现的较多也较复杂,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及教材的内容,将初中化学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从六个方面归纳总结。
本文就此略做介绍。
【关键词】化学复分解反应反应条件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其中复分解反应较多也较复杂。
它是发生在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一般互相交换阴阳离子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
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AB+CD→AD+CB
一般发生在氧化物、酸、碱、盐其中两种化合物之间。
是否能够发生反应需要一定条件:生成物要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有水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现将初中化学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归纳总结如下:
一、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如:可用稀盐酸、稀硫酸除铁锈;氧化铜可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等反应。
6HCl+Fe2O3=2FeCl3+3H2O
3H2SO4+ Fe2O3= Fe2(SO4) 3+3H2O
2HCl+CuO=Cu Cl2+H2O
H2SO4+CuO=CuSO4+H2O
2HNO3+CuO=Cu(NO3) 2+H2O
二、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如: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烧碱没有密封保存发生变质;工业上利用废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处理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废气,都属于此类反应。
Ca(OH) 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三、酸+碱→盐+水常见的酸都可以跟常见的碱发生中和反应,它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情况。
例如:
HCl+NaOH=Na 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农业生产上可用此原理改良酸性或者碱性土壤。
如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a(OH)2+2H+= Ca 2++2H2O
有些碱虽然不溶于水,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而溶解。
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不溶于水,但可以与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盐和水。
Cu(OH)2 +2HCl= Cu Cl2+2H2O
Mg(OH)2 +2HCl =Mg Cl2+2H2O
2Fe(OH)3+3H2SO4= Fe2(SO4)3+6H2O
四、酸+盐→酸+盐此类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碳酸盐+酸→盐+H2O+CO2↑这是由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了H2O和CO2。
在化学上可以利用这个原理鉴定该盐是不是碳酸盐。
如:Na2CO3+2HCl=2Na Cl+H2O+CO2↑
2NH4 H CO3+H2SO4=(NH4) 2SO4+2H2O+2CO2↑
还可以利用他们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如:
CaCO3+2HCl=Ca Cl2+H2O+CO2↑
(二)盐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银↓+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 O3=Ag Cl↓+H N O3 ,反应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上利用此反应鉴定该酸是不是盐酸。
(三)硫酸+氯化钡溶液→硫酸钡↓+盐酸,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 SO4↓+2H Cl ,此反应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上利用此反应鉴定该酸是不是硫酸。
五、碱+盐→新碱+新盐,其中反应物碱和盐都必须溶于水,生成物中的碱和盐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即有沉淀产生,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属于此类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溶性铁盐(如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等)、铜盐(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镁盐(如硫酸镁、氯化镁等)与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反应,都有不溶性碱产生,即分别有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如:
Fe2(SO4) 3 +6NaOH=3Na2SO4+2Fe(OH) 3↓
CuSO4+2NaOH=Na2SO4+Cu(OH)2↓
MgCl2+2NaOH=2NaCl+Mg(OH)2↓
CuSO4+ Ba(OH)2=BaSO4↓+Cu(OH)2↓
其中第四个反应比较特殊,生成的盐和碱都是沉淀。
(二)氢氧化钙溶液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
例如:
Ca(OH)2 +Na2 CO3 =2NaOH+ CaCO3↓
Ca(OH)2 +K2 CO3 =2KOH+ CaCO3↓
其中第一个反应可用于小工厂用比较便宜的熟石灰和纯碱制造烧碱,同时有副产品牙膏的研磨剂轻质碳酸钙生成。
(三)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硫酸盐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碳酸钡或硫酸钡生成。
例如:
Ba(OH)2 +Na2 CO3 =2NaOH+ BaCO3↓
Ba(OH)2 +K2 CO3 =2KOH+ BaCO3↓
Ba(OH)2 +Na2 SO4=2NaOH+ BaSO4↓
Ba(OH)2 +K2 SO4=2KOH+ BaSO4↓
(四)铵盐与碱或者碱溶液反应,都会有氨气产生。
例如:
2NaOH+ NH4H CO3=2H2O+NH3↑+Na2 CO3
Ca(OH)2 + 2NH4NO3=2H2O+NH3↑+Ca(NO3)2
可以利用上述原理,检验有无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氨气产生,从而鉴定该盐是不是铵盐。
六、盐+盐→盐+盐此类复分解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
可以利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定可溶性盐酸盐。
如:
NaCl+AgNO3=AgCl↓+NaNO3
KCl+AgNO3=AgCl↓+kNO3
(二)可溶性硫酸盐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
可利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鉴定可溶性硫酸盐。
如:BaCl2 +Na2 SO4=2NaCl+ BaSO4↓
BaCl2 +k2 SO4=2kCl+ BaSO4↓
(三) 可溶性碳酸盐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有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钡生成。
可利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鉴定可溶性碳酸盐。
看到的现象先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沉淀消失(BaCO3+2HNO3=Ba(NO3)2+H2O+CO2↑,注意与BaSO4的区别)。
如:BaCl2 +Na2 CO3=2NaCl+ BaCO3↓
BaCl2 +k2 CO3=2kCl+ BaCO3↓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了上述的复分解反应,内容较多,但只要掌握规律,弄清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其实很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科学出版社,九年级《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