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

合集下载

《游漓江》PPT课件3 (共16张PPT)

《游漓江》PPT课件3 (共16张PPT)
图片
生字
句子
要求
体会
朗读
推荐
生词

一、给加点字注音。 ( ) ( ) 伺 .
二、词语积累库。 悠( )自( ) 蜿( )曲( ) 扬蹄( )( )
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 的悠闲地嚼草,有的扬蹄疾走,还有的昂 首嘶鸣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 地晃荡着. 瞧,这隔江对峙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 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 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 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 至于”阳朔山水甲桂林”,就让它成为我心 中的一个美丽的悬念吧.
朗读

这就是著名的画山,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 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扬蹄疾走,, 还有的在昂首嘶鸣.其实随着天气和光线的变 幻,随着游人仰视角度和方位的不同,画山会给 人留下许多迥然相异的印象.

“阳朔山水甲桂林”,既是作者心中的一个 悬念,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悬念。这巧妙的 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对阳 朔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游漓江
象鼻山: 一根石柱伸向江心 像大象鼻子尽情畅饮
景点
斗鸡山: 两座山对峙
画 山: 姿态不同
像鸡在争斗
像不同的画
特点: 独特神奇 (抒发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比热爱)



在写漓江水的同时,作者自然而然就写到了 山,巧妙地过渡了! 而“躺”、“淡淡”、“轻轻”、“晃荡” 这些词语都道出了美的意境.


一个“瞧”字,把我们的视线又引向了神奇 的斗鸡山。“张开”、“拍打”、“窥伺”、 “啄”等动词的准确使用,使我们真切地感 受到,两只公鸡仿佛就要展开你死我活的战 斗了。

游漓江教学讲解课件20230811.

游漓江教学讲解课件20230811.

游漓江教学讲解课件2023081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游漓江》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描绘了漓江的美丽风光,通过作者的游历体验,展现了漓江的山清水秀、奇峰异石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旨在让学生感受漓江的自然美,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感受漓江的自然美,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游漓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原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漓江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漓江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实际运用练习。

4.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5.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游漓江板书内容:山清水秀奇峰异石自然美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漓江美景。

a. 课文描绘了漓江的哪些美景?b. 作者为什么热爱漓江?c. 你对漓江有什么印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漓江的美景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游历过的美丽景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游漓江》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漓江的美丽风光,通过作者的游历体验,展现了漓江的山清水秀、奇峰异石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课《游漓江》课件

课《游漓江》课件
(2)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美。
补充说明:生字、新词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同时,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感受漓江的自然风光,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补充说明: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中,教师应通过播放漓江风光视频、展示漓江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漓江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美。
课《游漓江》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单元《游漓江》。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游漓江》的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桂林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例句:“江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绿丝绦。”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绿丝绦,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清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漓江的资料,如诗词、摄影作品等,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是否关注到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高;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游漓江|西师大版 (共41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 游漓江|西师大版 (共41张PPT)
---------------------------------------------
校园的护栏上,一株丝瓜攀爬在上 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知什么 时候长老了的丝瓜,皮都有点发黄了,每 一个都足有一尺多长,那么垂直的挂在铁 栅栏上,仿佛--------------------------------------。
花带里,狗尾草 已经变黄了,一 阵风吹来,那--------似的狗尾轻 轻地摇曳,仿佛 在说:“----------
-------------------------------------。”
秋天的校园 我爱我们的校园,更爱秋天的校园。
你瞧,校园中央那一棵棵高大的香樟 树,努力地撑开那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为我们遮挡阳光。走近一看,香樟树的 叶子,有些变红了,有些变黄了,夹杂 在绿叶丛丛中,仿佛一只只蝴蝶,又似 一朵朵小花点缀其中。叶丛中还有一簇 簇绿色的像巧克力豆大小的果子,仿佛 藏在大树妈妈的怀里,不肯出来,不仔 细看,还真看到呢!
窥伺: 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多为贬义)
例:傍晚,屠户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 狼正在一棵大树后窥伺着他。
溯江而上: 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迥然相异: 相差很远。
闻名遐迩: 远近有名,形容异,但我们
合作得非常愉快,因为我们目标一致。
花坛里,月季花的叶子已经没有了光 亮,墨绿色的,稀稀疏疏,枝头顶端还有 一朵、两朵小花,玫红色的,像是新娘头 上的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红艳。
校园的护栏上,一株丝瓜攀爬在上 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知什么 时候长老了的丝瓜,皮都有点发黄了,每 一个都足有一尺多长,那么垂直的挂在铁 栅栏上,仿佛在比谁的身材长得匀称。黑 色的铁栅栏,绿色的藤蔓,挺直的丝瓜,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风景名胜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我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漓江的特点及风景名胜的介绍。

教学重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地图、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3. 讲解:教师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关键信息进行强调。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小导游,介绍漓江的风景名胜。

5.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习题,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内容: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点:山水甲天下,碧水青山风景名胜:阳朔、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漓江风光的手抄报。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漓江的文化背景和旅游景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漓江的美丽风光。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游漓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漓江的自然风光,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涉及的教材章节为《游漓江》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熟练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感受漓江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体会漓江的自然风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描绘的漓江美景,解读生字词。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漓江的自然风光,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漓江》2. 生字词:漓、江、翠、峦、倒、影、缭、绕3. 重点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4.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段描述漓江美景的文字。

答案示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江边的山峦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

船行江上,水波荡漾,仿佛被这美景所缠绕。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注意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后,通过作业和拓展延伸,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4.游漓江课件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游漓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漓江的美景,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2课,详细内容包括游览漓江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漓江山水特点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风光,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感受作者对漓江美景的赞美。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漓江山水特点的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漓江的美景。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幅漓江美景。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主要内容:漓江美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表达技巧: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漓江或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游漓江 l 西师大版 (共1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游漓江 l 西师大版 (共17张PP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这一句联想贴切,把静态的象鼻 山写活了,使其富有了动感和灵性。
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都
向两旁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 斗 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微侧向江 鸡 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 山
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 啄过去。
动词化静为动,活灵活现地描绘了 两座小山的形态十分像公鸡。
结尾赏析
的一处景点吗,思考它有怎样的特点, 也试着像作者这样用形象的描写把这个 景点写下来。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02021/8/102021/8/10Tues day, August 10, 2021
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
品读正文 同游漓江
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 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
比喻,写出了山的陡、直的特点。
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 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 的妩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 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 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 地冒了出来。 比喻拟人 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 大的盆景,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 气魄,却蕴藏着许多的妩媚。


“盆景”小巧别致。‘妩媚“则形容山的姿态美好。这句话运 用了 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的小而挺拔的特点表现得形象生动。
2.找出写漓江山峰独特特点的词语并画上横 线。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 什么特点?
cānɡ cānɡ 船 舱 蜿 蜒 妩 媚 sì zhù zhì 对 峙 窥 伺 伫 立 shuò 气 魄 抵 达 阳 朔 扬蹄疾走 sù 溯江而上
jiǒng
迥然相异 闻名遐迩
对峙
蜿蜒
窥伺
溯江
迥然相异
闻名遐迩
对峙:相对而立。
两山对峙
两峰对峙
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蜿 蜒 的 小 路 蜿蜒的河流
像„„竹笋、宝剑、屏风,直挺挺地冒, 像„„盆景。漓江山峰的特点是:没有斜 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
一块长方形的岩石,在伸向 江心时,中间像是被谁挖
象 鼻 山
象 鼻 山
去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块,
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 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 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
这句话具体描绘象鼻山的形态特点及名字的由来。
• 瞧,这隔江对峙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 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 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对 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 • 一个“瞧”字,把我们的视线又引向了神奇的 斗鸡山。“张开”、“拍打”、“窥伺”、 “啄”等动词的准确使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 到,两只公鸡仿佛就要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了。
西师大版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年级下册
游漓江
执教:马玉丽
百里漓江 百里画廊
4 游漓江 山 水
(1)先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 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作好记号。 (2)再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 题——本文重点写了什么?在有关的句子 下画上横线,并批写下自己的感受。
反问句突出它的神奇。象鼻山的神奇自然而然就呈 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一句联想 贴切,把静态的 象鼻山写活了, 使其富有了动感 和灵性。

斗 鸡 山 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都 向两旁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 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微侧向江 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 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 啄过去。 利用动词化静为动
cānɡ 船 舱 zhì 对 峙
气 魄
蜿 蜒 sì 窥 伺
抵 达
jiǒng
妩 媚 zhù 伫 立 shuò 阳 朔
扬蹄疾走 sù 溯江而上
迥然相异 闻名遐迩
本文写了作者船游漓江看到的 山水风光 , 水
但重点写的是漓江的


• 1.作者游漓江,介绍了哪些有关情况?
生平第一回游漓江,天气情况,利用游船 望两岸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写的景区还 要美,祖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虽然 作者没能去到阳朔,不免有些遗憾, 这成为作者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其 实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悬念。 这样的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 山水的向往,对阳朔山水的向往,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
1、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摘写下来。 2、想象下下,你的头脑中也有这 么熟悉的一处景点吗,思考它有怎样 的特点,也试着像作者这样用形象的 描写把这个景点写下来。
谢谢指导
1、 漓江确实是美,透过绿色
的水波,能数得清江底的水藻
和碎石。 2、
水 碧绿
清澈
山 秀丽 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
佳句欣赏
•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 轻轻地晃荡着。 • 在写漓江水的同时,作者自然而然就写到 了山,巧妙地过渡了!而 “躺”、“淡 淡”、“轻轻”、“晃荡”这些词语都道 出了美的意境。
窥伺: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
(多为贬义)
例:旁晚,屠户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
狼正在一棵大树后窥伺着他。
溯江而上: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迥然相异:相差很远。 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 大。
1、上海的东方明珠真可谓是闻名遐迩。
2、我和他的性格迥然相异,但我们合 作得非常愉快,因为我们目标一致。
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画山骏马的多姿与变幻。
有的……有的……还有的…… (发挥想象)
象 鼻 山
斗 鸡 山
千 姿 百 态
独 特 神 奇
画 山
象鼻山
斗鸡山
画山
移步换景
作者为什么说 “阳朔山水甲桂林”
是自己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呢?这样 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 至于“阳朔山水甲桂林”,就让它成为我 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吧。 • “阳朔山水甲桂林”,既是作者心中的一 个悬念,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悬念。这巧 妙的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对阳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画 山
只见对面一座长方形的山 只见对面一座长方形的山峦,平平整整 峦,平平整整的,分明是高悬在 的,分明是高悬在江上的一幅图画。 江上的一幅图画。
画 山 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 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 扬蹄疾走,还有的在昂首嘶鸣…… 扬蹄疾走,还有的在昂首嘶鸣。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有的’‘’‘’‘有的’‘’‘’‘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