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段考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说明及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说明及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次月考双向细目表
考试目的:
1、突出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上正确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3、考查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

考试说明:
1、这套试卷的框架结构:为闭卷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100分。

2、闭卷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试卷分为选择题、
综合题二大题型、其中选择题占60%,,综合题占37%。

3、这套试卷反映: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
用地理的意识、探索、求真、质疑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细目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细目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细目表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细目表11、国土辽阔(p41中的图7.45)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千米,面积超过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欧亚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自然环境特征: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河和山脉成为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俄罗斯的国旗“三色旗”的含义: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着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丰富的自然资(p44中的图7.48)特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分布:乌拉尔山脉以东面积占国土的3/4,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

重要产地:库兹巴斯——煤;库尔斯克——铁;秋明油田、第二巴库——石油。

文章摘要: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俄罗斯属于“金砖四国”之一,主要知识点包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交通和城市等。

四大工业区工业特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3、交通与城市发达的交通:①特点: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②分布: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和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亚欧大陆桥)的分布不平衡。

③河运:伏尔加河;海运: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摩尔曼斯克(北冰洋)、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④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着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地区冻土层很深,难度大。

重要的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又称海参威中考知识扩展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原因(1)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60°n以上,太阳高度小,接受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寒冷;(2)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纽带和辐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联系 促进国际合作 香港的优势为内地提供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北方)
6,2,A
2%
10,2,D
2%
3,2,A
2%
9,2,B
2%
0.007 0.007 0.007 0.007
0.01% 0.01% 0.01% 0.01%
八下 新疆的地形特点;西气东输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外向型经济;80年建 立的经济特区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口特点) 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特点
45,2,B 2%
1,2,A
2%
0.007 0.01% 0.007 0.01%
南极大陆的独特自然环境
17,2,A
2% 4,2,A
2% 0.013 0.01%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征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及人种)
45,4,C 4%
45,2,A 2%
认知水平
2011年(100分)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4,2,A
2%
5,2,B
2%
9,2,B
2%
1,2,A
2%
19,2,D
2%
2012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 比
2013年(100分)
3年平均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13,2,A
2% 0.013 0.01%
0.007 0.01%
0.007 0.01%
认知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2011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2012年(100分)

七年级地理下双向细目表 -

七年级地理下双向细目表 -

识别 识别 识图 识图 识图
识图
分析 运用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高频 考点
高频 高频 高频
试题链接
读图、填图题 图、填图题 景观图 读图、填图题 读图、说明题
4.认 识国 家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
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欧 洲 西 部
(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斯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
化等方面的联系。


产分布) 3.利用地图分析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 1.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
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关系 2.能够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及分析,解释印度水旱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
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 东
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南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 亚
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
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俄
4.了解中东地区文化差异及宗教矛盾
1.说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找到主要国家及其首 都 2.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并分析自然环境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活影响 3.利用图片了解本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记住 记忆
4.读图分析各国发达经济、总结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 的关系 5、了解欧盟在本区内作用及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 中的发挥作用 1.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学会辨认方向;认读南极 圈、北极圈、指出两极地区范围,并判读其所处的温 度带,理解形成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 2.了解极地地区丰富资源

(七上)地理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七上)地理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50

合计
100
0.7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选 择 题
配 对 题
综 合 题
1 地理与生产 2 比例尺 3 地球上的海洋 4 半球的划分 5 洲界线 6 宗教 7 人口 8 人种 9 地理环境与建筑 10 语言 11 昼夜长短变化 12 天气符号 13 方向 14 气候 15 图例和注记 16 天气与生活 17 气候 18 聚落 19 国家 20 国际组织 A B C 七大洲的轮廓 D E 21 半球的划分 22 地理坐标的定位 23 中低高纬度 24 25 地图判读、分析、 26 运用 27 28 气候资料的分析与 29 应用 30 31 3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33 读 34 35 气候资料图作图
(七上)地理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能力要求 题 题 型 号 知 识 点 知识分类 预测难度 识 理 运 综 地 地 气 民族 世 取材 记 解 用 合 图 形 候 宗教 界 赋 赋分 与 语言 的 易 中 难 难度值 分 出处 地 人种 发 球 展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4 2 2 2 4 4 4 5 2 2 5 6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图册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 0.62 0.95 0.9 0.8 0.87 0.78 0.55 0.86 0.92 0.52 0.88 0.85 0.65 0.8 0.96 0.7 0.87 0.84 0.78 0.85 0.85 0.85 0.85 0.8 0.65 0.6 0.83 0.8 0.75 0.6 0.9 0.56 0.83 0.8 0.78 0.75 0.56 0.58 0.5

地理双向细目表.doc

地理双向细目表.doc
2
印度区域特征
√Leabharlann 0.7142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

0.8
15
2
西亚自然环境特点

0.8
16
2
中东宗教文化特征

0.8
17
2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

0.85
18
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布

0.9
19
2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0.8
20
2
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0.9
综合题
1(1)
4
世界地理单元特征

0.9
(2)
2
日本地形特点

0.9
(3)
2
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特点

0.7
(4)
1
巴西人种特点

0.7
(5)
6
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0.75
2(1)
2
南亚季风特点

0.7
(2)
3
南亚季风气候特征

0.8
(3)
4
印度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

0.65
3(1)
5
大洲大洋分布及主要国家

0.65
(2)
1
国家分界线

0.65
4(1)
4
东南亚位置和范围

0.70
5(1)
2
中东咽喉要道

0.8
(2)
5
中东位置特点

0.7
(3)
3
中东自然资源特征

初中地理双向细目表

初中地理双向细目表

初中地理双向细目表
一、地理知识
1.1 自然地理
- 地球的构造与运动
- 地球表面的地貌
- 大气层与天气
- 水资源与水循环
- 生物与生态系统
1.2 人文地理
- 人口地理
- 城市与城市化
- 农业与农村地理
- 工业与工业地理
- 交通与运输
二、地理技能
2.1 观察和描述技能
- 用地图和图表表示地理现象- 描述地理特征和变化
2.2 分析和解释技能
- 分析地理数据和统计结果- 解释地理现象和关系
2.3 探究和创新技能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
-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三、地理意识
3.1 社会与环境意识
- 理解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2 地域与文化意识
- 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 尊重和欣赏地域多样性
3.3 全球视野与国际理解
- 关注全球地理问题
- 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四、课程要求
- 研究地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 培养地理意识和创新思维
- 培养地理研究兴趣和乐趣
五、评价标准
- 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 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 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
以上为初中地理双向细目表,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提高地理意识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
照课程要求进行学习和评估,以达到评价标准。

学习地理有助于拓
宽视野,了解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内容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地理内容细目表
分析
材料
1
1
48(2)
50(3)
0.5
0.9
17、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分析
1
47(1)
0.6
18、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19、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0、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其划分的依据;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分析
1
25
0.85
8、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9、举例或根据材料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选择
1
26
0.85
10、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运用材料,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选择
3
3 4 5
0.8
1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人种
选择分析
1
1
2
42(3)
0.7
4、运用地球仪(图)说出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
2
42(1)(2)
0.55
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6、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分析
4
43(1)
(2)(4)(5)
0.5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分析
1
43(4)
8、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9、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0
美洲的划分(P20)
226)
6

12
判别气候类型,读懂气候特征(难点,所学的五大洲中典型的气候类型)
6

13
亚洲与欧洲图(地名:海洋——四大洋、地中海和黑海、北海、波罗的海,半岛——亚洲三大半岛、欧洲南部三大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高原——青藏、蒙古、伊朗、德干高原,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课本P4或图册P5-P6)
七年级地理段考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序号
考点
大致分值
题型
选择题
综合题
1
描述亚洲的位置、欧洲的位置(P2-P3半球、纬度——重要纬线横穿本洲的什么方位、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
6

2
亚洲的地形特征(P5)、气候类型(P7)、河流特点(P9)
10

3
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4

4
欧洲地形特点,冰川作用的地貌(P5-6)
4

5
亚洲世界之最(课本课文内容和图册出现的)
4

6
亚洲人口分布图(人口分布及原因)P11-P12
4

7
非洲地理位置(P13)
2

8
非洲地形(P15)、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分布)、河流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影响水量)
8

9
地形与气候的关系(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地形影响)
16

14
非洲图(地名: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尼罗河)(课本P14或图册P12))
8

15
美洲图(地名: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西印度群岛、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美洲的纬度位置)(课本P23、P24或图册P16、P18)
16

考试说明:第六章认识大洲,(在地形图上落实各大洲的主要地理事物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