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居民收入及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居民收入和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时候表示健康状况 良 好; 值为 0 则相 反 ; i n c t i 表 示个人 i 在t 时期 的收入 , 后 面 四项分别是个 人 收入 的 2.5 次幂; X表 示影 响个人
健康的 一 些其 他 变量 。下 面 的 部分 会 对 这 些 变 量 进 行 详 细 的
E d u1 E ( h l 2 E d u 3
0 . 1 0 9 6 3 0 6 ★ O . 1 7 2 2 3 4* ・ } 9 O . 1 5 5 5 4 4 1 *
0 』 ) 2 1 4 4 6 7 0 0 9 6 0 04 3 5 77 9
O 』 ) o O O - 0 0 o O D 0 o
O _ 0 D 0 0 2 5 3 女
.6 3 e.1 0 "{
S t d . E r r
3 . 1 0 e.0 6
1 - 4 3 e.1 0
P. v a l u e
O . 0 0 o
O - 0 0 o
【 关键词】 个人健康的影响 因素; 收入
一
、
研究背景
I n e 2
中国居民收入和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郑 林 张 晓 煜
( 中央财 经大学 中国公共财政 与政 策研 究院 1 0 0 0 8 1 )
【 摘 要】 健康是评估社会发展 的一个总要 维度 。 经大量研 究证 实。 收
入是影响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对影响中国居 民个人健康水平的 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中国居 民个人健康和收 入的关系对总样本和农村样本来讲是非线性的。收入对健康的直接影 响是正影响 , 但是 由于平方项的 系数为负。 部分抵消了收入对健康的正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数据分析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数据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备受关注。
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数据,探讨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 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年均增长率来看,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在每年5%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以及政府对收入分配的改革政策。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在教育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为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影响收入水平的因素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是教育水平的提高。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岗位。
此外,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以及劳动法规的保障也对城市居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3. 收入差距的存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固然令人欣喜,然而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收入差距的存在。
一方面,由于城市居民之间在教育水平、职业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和职业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烈,也使得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公平的监管和调控,以实现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
4. 未来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制。
其次,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对某些传统行业产生冲击,进而影响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们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研究

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研究,不少于1000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因素居民健康状况与收入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等。
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所需的生活费用不同。
而较高的教育程度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收入和更高的健康水平,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具备更多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等。
社会环境质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而易见,环境因素包括污染、噪音和交通状况等。
在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方面,一般的认识是在得到优质医疗保健时,高收入人群健康状况较好。
然而,由于医疗保健的成本和获得途径的限制,低收入人群所接受的保健水平比高收入人群差,从而使其健康状况更不稳定。
3.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程度等。
家庭收入对于一个人能够获得卫生保健的机会和能力至关重要。
此外,一个人的亲人说服他去看医生,给他饮食建议和家庭保健的相关信息,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程度也会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机制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是互相影响的。
在影响机制中,收入和健康状况之间可以通过多个渠道相互影响,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机制。
1. 收入对健康的影响:对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来自个人的健康预算,即个人经济资源如何分配。
高收入人群通常更能买到优质的食物和医疗资源,而低收入的人则无法轻易地获得这些东西,并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2. 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个人更有能力工作和生产,从而扩大了个人的收入来源。
而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个人的收入来源就会受到限制,并可能减少。
三、政策建议为了加强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正向影响,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教育:国家可以通过举办课程等方式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
收入、健康与居民主观幸福感

收入、健康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作者:严良代冰杰李欢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35期摘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全国数据,在区分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情况下研究居民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在收入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健康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收入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对收入与居民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健康对居民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与相对收入之间交互作用,健康状况越好,相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就越小;健康状况越差,相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就越大。
以上结论为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现状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收入和健康有序概率模型;一、引言 ;早期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体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紧密联系。
卡尔将经济学中的“商品”称为“Goods”,而亚里士多德认为“goods”具有的“goodness”就是幸福。
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进一步地将主观情感体验“数量化”,为早期效用主义经济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杰文斯首次提出“边际效用理论”并指出经济学就是一门计算痛苦和快乐的学科[2]。
但是,在经历序数效用革命之后,主流的经济学家们不再研究幸福的问题,转向研究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等问题。
1974年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发现了“幸福悖论”,即虽然富裕国家的居民普遍比贫穷国家的居民幸福,但是随着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收入逐渐增长,居民的幸福感却并不会随之增长[3][4]。
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效用理论,经济学家们重新开始研究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由此诞生。
在中国经济转型阶段,不再一味追求高速增长,转而追求高质量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幸福程度也获得更多关注。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我国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存在着多种疾病并存,多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相互交织的局面,也是第一次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在这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关注收入与健康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必要且有意义。
居民收入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居民收入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居民收入调研报告怎么写(篇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
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
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还存在于:当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之后,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掠夺采取了新形式。
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廉价占用上地资源途径,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20__年,各级城镇政府从上地一级市场获得收入1318亿元,企业从上地二级市场获得的收入高达7178亿元,从征用上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
直到20__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加之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才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的情况。
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生产领域,生产同种商品的众多生产经营者中,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其生产的商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发财致富;其生产的商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和破产,沦为贫困者。
在流通领域,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价格就上涨,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求平衡,则可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其产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或破产,沦为贫困者。
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

CHAPTER 05
区域差异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 快
在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农民能够获得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从而增加收入 。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 缓慢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产业支 撑和就业机会,农民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03
优化区域发展政策
政府应优化区域发展政策,加大对欠 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间经 济协调发展,减少农民收入增长的区 域差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地 区农民收入增长差异的具体 原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
定政策措施。
需要加强对新型农业形态发 展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合当 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和路
不同地区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与地区间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因素有关。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研究显示,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农民的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程度对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有 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社会因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教育和技能水平
农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表现和收入。接受过良好教育和拥有实用技能的农 民能够更好地应用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加收入。
社会公平与稳定
社会公平与稳定对农民收入增长也有重要影响。当社会公平得到保障、社会稳定得到维护时,农民能 够更好地投入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收入。同时,社会公平还能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环境质量、居民收入与医疗健康支出关系研究——基于截面相关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

作者简介 : 叶小青 , 女, 湖北武汉 人 , 博士生 , 讲师 , 研究方 向: 数量经济学 ;
关键词 : 医疗健康支 出; 环境质量 ; 居 民收入 ; 横截面相关数据
中图 分 类 号 : R1 9 7 . 1: C 8 1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0 7 —3 1 1 6 ( 2 0 1 3 ) 1 2 -0 0 4 2 。 -0 5
一
、
引 言
人持续 快 速增 长 的 同时 , 环境污染问题 1 5 I 益严峻。 以全 国主要 污染物 排放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例 , 2 0 1 1年 中 国二 氧化
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 , 难以准确测度环境质量 、 居
民收入 对 医疗健 康 支 出的影 响 。由于这些 不可 观测
因素是 不 同地 区居 民所 共 同面对 的 , 它 们 是 随时 间 变化 的因素 , 称之 为共 同 因子 。本 文通 过 在模 型 中
硫排放 总量为 2 2 1 7 . 9 1万 吨 , 比 2 0 1 0年 增 长 了 1 . 5 9 / 6 , 距“ 十二五 ” 规划 中提 出 的减少 8 的 战略性 目标 仍然 相去甚远 。环境 质量 的恶化 已经 引发 了各
近 年来 , 随着居 民健康 需求 的增加 、 环境 质量 的
健支 出 的差异 。对 于这二者 之 间 的关 系 , Ne w h o u s e 利用 1 3 个 发达 国家 的横 截面数 据 , 首 次引入 收入 因
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幸福感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焦点之一。
而人们的幸福感往往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一、收入水平与物质满足首先,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所能获得的物质满足。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与其物质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高收入的人们能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减少因为物资匮乏引起的不满与焦虑。
如能负担得起更好的住房、更高品质的食物和教育资源等,他们的生活将更加舒适,从而提高幸福感。
二、收入差距与社会比较其次,居民收入水平也与社会比较密切相关。
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收入与他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对于幸福感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一个人的收入远低于周围的同伴或者社会平均水平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卑、焦虑和不满足,从而影响幸福感。
因此,收入平等与社会公平也成为人们追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收入与社交关系此外,居民收入水平还与社交关系有一定联系。
研究表明,高收入群体更容易建立起更广泛和稳固的社交关系。
高收入者通常有更多的社交资源,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与更多拥有相同利益和爱好的人相互交流,让自己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而社交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对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收入与心理健康最后,居民收入水平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高收入水平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人们有更多的可能性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相反,处于低收入水平的人们往往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增加,从而降低幸福感。
综上所述,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其影响因素涉及到物质满足、社会比较、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虽然收入水平不是唯一的幸福感来源,但它对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性,减少收入差距,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正文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区域 居 民收人 及 健 康 的关 系研 究
韩 春蕾 , 于 晓阳 ( 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3 ; 2 . 山 东大 学经济 学 院)
[ 摘要 ] 目的 : 比 较 地 区 间收 入 差距 与健 康 差 距 , 分析 不 同地 区收 入 水 平 与 健 康 状 况 的 关 系。 方 法 用 因子 分 析 法 求 出各 省份 地 区的 健 康 因子 及 综 合 得 分 ; K r u s k a l — Wa l l i s检 验 、 S p e a r m a n相 关 分析 进 行 收 入 水 平 与 健 康 状 况 的 地 区 差 异 比较 及 相 关性 分 析 ; 虚 拟 变量 回 归衡 量 不 同地 区收 入 与健 康 之 间 的 关 系。 结 果 : ( 1 ) 地 区之 间存 在 明 显 的 居 民健 康 不 公 平 性 ; ( 2 ) 各 地 区 居 民 收 入 水 平 自东 向 西呈 降低 趋 势 , 西部 地 区 水 平 最低 ; ( 3 ) 地 区收入 水平与健 康水 平呈显 著的正 相关 , 但 收 入 对健 康 的 影 响 不 存 在 地 区差 异 性 。结 论 : 加 强 中西 部 地 区 医 疗 卫 生 建 设 , 提 高 中西部 地 区 家庭 人 均 收 入 , 实现 弱 势 地 区
的经济发展与健康共进步 。
木
[ 关键词 ] 指标体 系; 因子 分析 ; 健康公 平性 ; 收入差距 [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6 6 3 ( 2 0 1 5 ) 1 0— 7 5 4— 0 4
t we e n r e s i d e n t s ’ i n c o me a n d t h e i r h e a l t h . B u t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r e s i d e n t s ’ i n c o me o n t h e i r h e a l t h h a d n o d i f e r e n c e a mo n g d i f f e r e n t a r —
e a s . Co nc l us i o n I t i s s u g g e s t e d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c o ns t r uc t i o n o f me di c a l s e r v i c e s, i n c r e a s e t he ho u s e h o l d i n c o me pe r c a p i t a i n mi d— d l e a n d we s t Ch i n a t o r e a l i z e t h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c o n o mi c a nd he a l t h. Au t hor ’ s a ddr e s s Bi n z h o u Me d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Ya n t a i , P.R. Chi n a. Ke y wo r d i n di c a t o r s y s t e m;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 h e a l t h e qu i t y; i n c o me g a p .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i r s c o r e s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b y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wi t h
S t u d y i n g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i n c o me a n d h e a l t h o f r e s i d e n t s i n d i fe r e n t a r e a s o f Ch i n a . / Ha n Ch u n ’ l e i , e t a 1 . / / T h e Ch i n e s e He a l t h S e r v i c e Ma n a g e me n t .
Kr u s k a l — Wa l l i s t e s t , Sp e a m a r n r e l a t i o n a na ly s i s a n d d ummy v a r i a bl e r e g r e s s i o n.Re s u l t s The r e ha d o b v i o us i n e qu i t y o f r e s i d e n t s ’ h e a l t h i n d i f f e r e nt a r e a s . Th e r e s i d e nt s ’i nc o me d e c r e a s e d f r o m t h e ea s t t o t h e we s t . Th e r e h a d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po s i t i v e c o re l a t i o n b e —
Ab s t r a c t 0b i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i n c o me a n d h e a l t h o f r e s i d e n t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s o f C h i n a . Me t h o d s